admin 发表于 1.6.2017 18:56:59

李总理的德国访问第一天


德国华商报讯,中国总理李**于德国当地时间5月31日下午抵达柏林,开启为期三日德国和比利时访问。

李总理离开机场后,开始的首场访问活动是当晚的中德总理年度会晤。这是李**就任总理以来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第9次正式会面。去年他们曾同游颐和园,此次“老友”又在柏林相见。

傍晚,默克尔总理在总理府举行了欢迎式,与李**总理进行了小范围会谈及共进晚餐。讨论双方关心的经济问题和国际政治问题。6月1日上午,两位总理共同出席了“中德论坛-共塑创新”论坛会议,会见中德工商界人士,并且发表了讲话。
■ ■■■■默克尔总理和李**总理分别在论坛上致辞
此外在论坛上,来自两国的部长、院士等发言人就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中德创新合作阐述了各自观点。德国教育研究部部长万卡在致辞中回顾了两国近年来在创新研发领域的合作历程。万卡认为两国在创新研发领域有待释放的合作潜力还非常大。为此,她呼吁两国今后建立共同的“创新资助机制”,以促进两国企业和机构更好地开展研发合作。“从‘共塑创新’四个字,就说明了中德来自企业等各界的科技人员之间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以及面向未来的、共赢的创造力。”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中德两国近年来发挥了创新作为合作引擎的作用,希望双方可携手为两国人才和企业创造便利的往来签证、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创业创新基金等条件。


■ ■■■■
德国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迪特尔·施帕特表示,德中合作的深度、广度和积极性远大于个别人眼中的刻板印象。他强调,中国已成为德国在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也是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同济大学校长钟志华表示,刚刚庆祝建校110周年的同济大学正是起源于中德两国的科技与教育合作,目前已成为中国对德教育、科技、文化合作交流窗口。他以中德创新合作实践为例指出,要把创新最大程度地落地,需要跨越领域、行业、国别,让创新、专利、资源、人才在网状结构中自由结合。下午,李**总理还将会见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四年前的5月,李**在履新国务院总理后首次出访唯一的欧盟国家便是德国。一年后中德正式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李总理此次欧洲之行,如何让中国的“2025计划”和德国的“工业4.0计划”可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度对接,凝聚更大共识,实现共同跨越式发展,料将成为访问的一大看点。“一个健康稳定发展的中德关系,对两国、中欧和世界都具有积极意义。”出访前,李总理曾这样说道。作为此访的一项重要议题,期待双方共同发出中德、中欧支持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发展繁荣的强烈信号,是李总理提出的一个希望。而德国总理默克尔近日同样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认为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者目光短浅,因为此举从中长期来看,实质上将削弱本国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并称“‘逆全球化’将把德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引入发展的‘死胡同’”。李总理此次出访将是今年中欧高层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进一步巩固和推进中欧战略互信与务实合作,推动新形势下中国同德国以及欧盟机构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欧盟发布《驾驭全球化反思报告》白皮书称,强调全球化积极作用,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明确反对保护主义。比利时外贸与投资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地区不再相信自由贸易及国际合作,但希望这一态势不会持久,也希望欧盟和中国不受这种思潮影响。不少德媒认为,如果特朗普继续片面强调美国利益,中国会成为未来德国以及欧盟经济更重要、更值得期望的合作伙伴。据《新京报》报道,此次访问期间,李**将同德总理默克尔举行多场会晤并会见德总统。两国总理还将共同出席多场经贸、人文活动。李**总理将出席多场以创新为主题的活动,还将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涵盖创新、经贸、新能源、互联互通、中小企业合作、金融、旅游、教育等诸多领域。当然,多重利益共性并不表示中德两国利益并不存在分歧。德媒分析,双方在网络政策方面等可能遇到谈判困难,但中方一贯认为分歧并不可怕,重要的是面对、处理分歧的态度。 如同以前历次出访一样,李**总理本次对欧洲的访问,同样是一次行程密集的“旋风之访”,短短三日将出席近三十场活动。据悉,除经贸往来外,讨论话题还将涉及“驾照互认”等具体的便民政策。最后6月2日当天,李总理仍将密集出席中欧、中比的数十场活动直至夜间,随后直接奔赴机场启程回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总理的德国访问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