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返回首页

刘人华的个人空间 https://www.kaiyuan.info/?14669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你是哪一种马?

热度 4已有 384 次阅读14.10.2010 14:38 |个人分类:人生感悟

   一天,释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出去托钵的弟子们陆陆续续地回到精舍,一个人威仪具足,神态安详。弟子们静静地走到游泳池旁边,洗去沾在脚踝上的尘土,然后端端正正地坐在坐具上,等待佛陀的开示。
    佛陀结金刚座,慈祥地说:“世界上有四种马:第一种是良马,主人为它配上马鞍,套上辔头,它能日行千里,快速如流星。尤其可贵的是,当主人一扬起鞭子,它一见到鞭影,便知道主人的心意,迟速缓急,前进后退,都能够揣度得恰到好处。这是第一种良马。”
   “第二种是好马,当主人的鞭子抽过来的时候,它看到鞭影,不能马上警觉。但是等鞭子扫到了马尾的毛端时,它也能知道主人的意思,奔驰飞跃,也算得上是的反应灵敏,矫健善走的好马。”
   “第三种庸马,不管主人多少次扬起鞭子,它见到鞭影,不但毫无反应,甚至皮鞭如雨点地抽打在皮毛上,它都无动于衷,反应迟钝。等到主人动了怒气,鞭棍交加打在它的肉躯上,它才能开始察觉,顺着主人的命令奔跑,这是后知后觉的庸马。”
   “第四种是驽马,主人扬鞭之时,它视若未睹;鞭棍抽打在皮肉上,它仍毫无知觉;直至主人盛怒之极,双腿夹紧马鞍两侧的铁锥,霎时痛刺骨髓,皮肉溃烂,它才如梦方醒,放足狂奔,这是愚劣无知,冥顽不化的驽马。”
    佛陀说到这里,突然停顿下来,眼光柔和地扫视着众弟子,看到弟子们聚精会神的样子,心里非常满意,继续用庄严而平和的声音说:
   “弟子们!这四种马好比四种不同根器的众生。第一种人,看到人家身上发生的错误和缺点,就能悚然警惕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便能警惕,奋起精进,努力创造崭新的生命。好比第一等良马,看到鞭影就知道向前奔跑,不必等到死亡的鞭子抽打在身上,而丧身失命后悔莫及。”
   “第二种人,无论任何事情,无论胜败都会反省自己,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前面经历的经验在以后的事情中能发挥极大的经验作用,不断地提高自己,绝对不犯重复的错误。能及时鞭策自己,不敢懈怠。好比第二等好马,鞭子才打在皮毛上,便知道放足驰骋。”
   “第三种人,每一种经验都要自己经历了才知道,不知道在事前为自己准备足够的力量和条件,不容易去改变自己的缺点和弱势。有时候还把挫折和失败的责任推就在别人身上。不会举一反三。别人给他/她的经验忠告,总是当作耳边风。我行我素。等到碰壁了,才觉得要是早知道就好了。可是下一次又“重复昨日的故事”,总是要等到碰得头破血流才知道,没有办法突破自己,超越自己,挫折和失败不断。好比第三等庸马,非要受到鞭杖的切肤之痛,才能幡然省悟。”
   “而第四种人,当自己经历失败,自己根本无法反省,也不改变原有的习惯毛病。人家替她/他指出了,熟视无睹,顽固得凭自己感觉做事,无论多大年纪,还是“原来的自己”。无论人家告诉他千百遍了,老毛病就像影子一样,根本没有想要去改变,别人的忠言,就像一阵风。自以为是地耍小聪明,更可悲的是陶醉于掩耳盗铃!好比第四等驽马,等到受到彻骨彻髓的剧痛,才知道奔跑。然而,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了,只有带着深深悔恨告别人世。”
    每个人根机不同,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如“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意思是:佛陀用一种语言说法,每个人的理解力不一样,接受程度不同。
    师父和老师的目的是授业解惑,主要是指点和解惑。佛法更要靠自己在生活工作的实践中不断的理解和体悟。所以: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师父只给你方针方法,你依照去修,去体悟。如果自己不修,师父无法替你修行。孔子弟子三千,有七十二人能举一反三,几个人举一反九。聪明人,一点就懂,愚痴的人,老师天天陪伴着也是不长进。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4.6.2024 20:14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