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返回首页

taohui的个人空间 https://www.kaiyuan.info/?2366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人民网:什么让专家变为砖家与脑残

已有 263 次阅读31.12.2008 05:53 |个人分类:乱七八糟

背景:百度百科中“专家”的词条多了两项解释,其中一条是“指一群吃饱了没事干或正事一件都没干过却整天都在思考如何强奸民意……的脑残”。

  中国江西网发表侯金亮的文章:以前,中国人是比较迷信专家的,遇到拿不准的事总想问问专家怎么办,媒体记者在采访的时候,也喜欢把专家的意见加 进去,以增加说服力。但是今天,恰恰相反,谁和专家沾点关系不但不会增加公信力反而会受牵连。专家沦落的到今天这种地步,其实怨不了别人,只能说,搬起石 头砸自己的脚,有了以前的因,才有了今天的果。三鹿毒奶粉引起巨大的轰动,而我们的专家却出来的很及时,说什么对身体不会有害,不用担心。长了蛆的橘子在 被传的沸沸扬扬的时候,专家又来了,说即使吃了蛆橘也不会对人体有害。但是我们的公众没见过哪个专家的孩子喝过毒奶粉,也没见过哪个专家吃过蛆橘。每次专 家都迫不及待的出来向公众宣传“无害论”,只不过是商家、企业或某一利益团体的“灭火器”而已。说白了,“专家”现在是工具,有钱有权的都可以用。有一些 黑心的人,想赚些黑心钱,很容易找几个专家来夸几句,然后商品就会销量大增。我们的人民群众虽然很朴实也很善良,但是骗一次容易,骗两次也容易,但是第八 次第九次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刷卡都有透支的时候,“专家”也是如此,用几次也就一文不值了。不为群众说话,也不用脑子说话,变成了人家的“传声筒”,这不 是“脑残”这是什么?

  小蒋随想:专家是“脑残”,是极而言之。作为调侃变种,“砖家”一词更表明如今“专家”称号已然泛滥,许多所谓的“专家”根本不是专家,只配挨 砖头拍。为何这么说?因为,有人拉大旗作虎皮,只要够副教授级、有副高职称皆称“专家”。而在某些高校、某些大单位,正教授与副教授可谓是一坐一礼堂。这 之中,一些人不过是花钱在学术刊物上买版面混职称,一些人则是熬年头“媳妇终于变成婆”,这样的“专家”有多少“权威性”不言自明。另一方面,则是社会上 有许多“冒牌专家”,比如一些电视直销广告中的“隆重推荐者”,这种人的嘴脸不提也罢。当然,也有真正的专家甘当“御用枪手”、利益集团代言人,此类人的 负面影响最大,社会公愤也最强。某些院士代言商业产品遭遇炮轰的原因就在于此。进一步来说,假专家终归是假的,掀不起太大风浪。如果那些能够影响高层决 策、甚至立法方向的真专家,并非出于学术、而是出于利益集团与私利发言与公关,那才是最应警惕的。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3.6.2024 23:1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