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粤冬大环游(5)湛蓝珠江口 [打印本页]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34
标题: 粤冬大环游(5)湛蓝珠江口
        从祖庙出来,为了把广州地铁天票用到极致,我决定广佛线转1号线再换5号线,经过半个下午漫长的穿越到鱼珠,地铁站上来还有走一段路才能到鱼珠码头。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35
        看看珠江的风景,两岸的工厂远没有黄浦江那么密集。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35
        到码头的时候已经是下午5点半了,买好了票一看时刻表,发现去黄埔的船还有半小时多,窗口不给退,只能用它坐船先去长洲。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37
        其实呢,鱼珠也是有炮台的,不过这些炮台在黄埔区港务监督站里面,跑进去太麻烦,而且也没有时间,只能先坐船去对岸的长洲,再步行去黄埔军校了。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38
        远远地、偷偷地拍一下港内的军舰。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39
        珠江轮渡可就没有上海那么多空调船啦。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39
        一旁停着的乌篷船,不会是附近渔民赖以为生的吧?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40
        赶到黄埔军校的时候,对外开放的参观部分还是关门了,只能在黄埔住一夜。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40
        成立于1924年的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在创办开学日由孙中山颁布的书面训词,日后也成了中华民国的国歌。至今台湾还保留着这所学校。选择该处作校址,全因张之洞于1887年8月创建的中国第一所军官学校“广东水陆师学堂”,其位置就在长洲岛。校名是由谭延闿题写的。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40
        校本部是一座岭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筑,两层砖木结构,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对称。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四周有围墙,大部分建筑物于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1965年,做了一次较大修缮,基本恢复原貌。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41
        校本部是一座岭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筑,两层砖木结构,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对称。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四周有围墙,大部分建筑物于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1965年,做了一次较大修缮,基本恢复原貌。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41
        这是学生宿舍,我很不解这样一个假古董会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难道真是为了统战节操都不要了?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42
        教师饭堂。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43
        校长室。有几个安徽的老人特地赶来就是看一看当年蒋中正办公的地方。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43
        走不多远就是孙中山故居。原为清朝广东海关黄埔分关的旧址,称为学海楼。忽然傻想,要是孙先生看得到他身后国共合作的破裂,不知会有何感慨?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44
        白兔岗炮台遗址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建立的一系列防御性炮台之一,今天它大门紧闭,似乎不愿面对那一段尴尬的历史。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44
        上公交车之前,看一看窄窄的河道里原生态的民居和渔船,不知道他们是否见证了从军校走出去的一位位风云人物,我只知道,他  们的存在不会太久。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45
        坐上383路到大学城总站换地铁4号线到金洲,再倒一部公交车就到虎门渡口了,在渡口门口傻了眼——居然不让散客通行,要我们坐公交车原路返回去南沙汽车站。我灵机一动拦了辆车要求随同进渡口,进去的时候看到渡口的名字是由霍英东题写的。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45
        广东的交通管理部门也真是懒得出奇,为了省一个售票员的工钱就这样全然置广州东莞两地百姓利益不顾,强制要求他们绕远几十公里搭乘长途大巴往返。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46
        尽管有桥,渡口还是很繁忙的,至少我坐的这趟渡船很快就载满了车,司机乘客纷纷跑上甲板看风景。汽车上船的时候速度这么慢,还有专人指挥通行,足以见得所谓“安全原因禁止散客通行”是多么可笑荒唐!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47
        大轮船缓缓地驶离码头,也标志着我的第一次广州之行彻底结束了。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47
        大轮船缓缓地驶离码头,也标志着我的第一次广州之行彻底结束了。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47
        作为广州港的一部分,白沙港和南沙港码头还是很繁忙的。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48
        珠江流到了这里变得异常开阔,这一片水域也被称作狮子洋。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49
        往珠江口方向看去,可以看见下游几千米远的虎门大桥。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49
        镜头推进一点看看。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50
        回望广州市区方向。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50
         虎门大桥主桥长4.588公里,引道总长11.172公里。虎门大桥的主桥由主航道桥和辅航道桥组成。主航道桥为“加劲钢箱梁悬索桥”,是中国大陆首座现代悬索桥。主航道桥从东岸虎门的威远山一直到江中心的上横档岛,跨越整个虎门水道,跨度为888米,通航净高60米、宽300米,可通航10万吨级的巨轮。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50
        无聊得随便捡一艘经过视野的船特写。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51
        其实这个公告是废纸一张——照样有人在甲板上卖东西。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51
        虎门这个名字实在是振聋发聩,180年前,梳着辫子的国人在这里第一次看见来自欧洲的坚船利炮,却没有看见当时欧洲城市远不如亚洲繁华。时至今日,还有多少年轻的做着出国梦的小清新小文艺因为欧洲文化华丽的外表而沉迷,五体投地地全盘否定着中华民族的一切。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51
        虎门这个名字实在是振聋发聩,180年前,梳着辫子的国人在这里第一次看见来自欧洲的坚船利炮,却没有看见当时欧洲城市远不如亚洲繁华。时至今日,还有多少年轻的做着出国梦的小清新小文艺因为欧洲文化华丽的外表而沉迷,五体投地地全盘否定着中华民族的一切。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52
        我的下一个目的地,就是要直面中华民族以最耻辱最沉痛的方式迈向现代化的大拐点——第一次鸦片战争。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52
        可惜省下的轮渡钱全部扔在了东莞公交上,由于东莞奇葩的城镇格局,它目前还是广东唯一一个没有加入岭南通的城市。地图上看着很近,实际却要沙田公汽从虎门渡口换两次才能去威远炮台。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53
        炮台的入口就在虎门大桥脚下。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53
        这下面一把把彩色的帐篷展示了这里旅游开发的程度和档次,说实话是让人无奈的。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0:59
        8000斤重的司马斤大炮,当时的满清使用这种武器和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军队战斗的。悲壮之余,用今天的价值观来衡量一下,我们完全可以学习日本敞开门户,避免生灵涂炭和颜面扫地的。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1:00
       今天的史学界,已经将这场战争重新解读,认为是满清人不懂得和西方世界沟通而造成的,我承认这个结论没有错,但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自由平等的贸易是欧洲人制定的游戏规则,这无论如何都不能掩饰欧洲人殖民扩张的本质野心。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1:00
        看着这些断砖残垣,想起关天培葛云飞和更多没有留下姓名的壮士,从起因来说很难分辨到底谁对谁错,甚至英政府始终未正式宣战,认为军事行动只是一种报复(reprisal),而非战争。但历史的一页中就是这么轻轻地翻过去了。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1:01
        这里的潮水和180年前一样轻轻拍打着堤岸,孩童快乐的嬉戏,仿佛这里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1:01
        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来往的人群也没有时间注意到脚下的这一片炮台遗址。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1:01
        那就进旁边的海战博物馆看看吧。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1:13
        炮台的入口就在虎门大桥脚下。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1:13
        炮台的入口就在虎门大桥脚下。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3.6.2013 01:13
本部分完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www.kaiyuan.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