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楼主: woam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7请进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10.7.2010 12: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有两个问题* K0 `0 Z% Q8 v0 o- X5 o+ U; q: U
1.要让别人认同自己的价值体系和对外输出文化,并不是仅仅投入钱就可以的,还需要这个价值体系和文化足够强大也足够蛋定可以面对无数的批评。中国有个所谓的汉办,也在到处办孔子学院,算是在做尝试。0 V' k- f( I- `5 ^, _2 e

3 H" {4 c0 C) }3 F: ^文化上中国貌似足够强大,但是现在的中国没有主流价值体系,共产主义已经过时,拜金一方面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一方面又被当权者否定。社会处于迷茫阶段,何来对外输出。' g, Y& t/ x* {/ J' M% m

' }3 Y; O  c# G) v2.论坛上也许不会有太多人对如此严肃的话题感兴趣,大多数人把这里作为一个垃圾站而已
7 V) A6 z+ P$ V% w像那个外管局的帖子,以我自己的经验:延签三次,陪人延签一次,申请额外工作许可一次,工作人员的态度一直都很正常! u. {8 \) a: x; E5 F
' v3 _0 b+ k( w5 z) |1 Z
其实不管什么问题,都最好是以事论事,针对当事人,不要动辄扩大到社会的角度8 N& _0 f" e' i3 L5 Y: B, h' t' w
( W& K# y1 m5 U. S; ?7 a, y) D
简单生活,也需要一颗坚强的心+ M7 l) ]& \/ _1 b7 e3 M$ ?( [

. b0 u5 k6 G6 s, O, \9 @) h4 y
看了你的帖子,确实讲得很中肯,不过我们不妨也从别的角度考虑一下这个事情。德国在对教育投入的同时,必然 ...( r* m: f0 U. T$ B  R, ^
woami 发表于 10.7.2010 12: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11.7.2010 11: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mel 于 11.7.2010 12:27 编辑
: v& }+ ~8 w1 e- i+ Z% ^. p: i) n; e' `) I* v; P$ H# P
问题正在于此:$ |- L7 u  v3 ?) x6 E4 o# R+ ^
1.国内我们的父母都是纳税人,我们应该是国家教育投资的受益者,但还是有那么多人因为贫困上不了大学,大学学费相对于中国人的收入也算不菲。而且国内上过大学的应该知道大学里都学了些什么,毕业后找工作有多么艰难# P9 W9 ]% K, ~/ g
2.在德国我们并无纳税,反而能享受和本国学生一样的待遇(想想在英国之类的中国学生相对于本国学生多付那么多学费),而且也可以打工挣钱(有些国家留学生是不能打工的),毕业后也可以找工作留下(一些国家毕业后留下很困难,绿卡知道不)
3 b  e, P* h/ W' B6 K: ^
! y% u  P% M7 _- n两相对比,我们当然要感谢祖国,是不是偶尔也能考虑感谢一下德国给我们这样的机会呢?
  |6 w' F3 ?) g) D2 C6 f4 g* k) z# p1 S. H6 ]. W
感激?因为受了免费的教育?
. c; z8 Y- @; Z- k) i9 j" s! n国内名牌大学的学生每年好像也就500欧的学费(我不是很清楚)·····
9 ]) Q1 @' W( x' i8 r& d
! @7 Q2 t1 t% U# ^, O貌 ...
' ~+ \4 }( w0 K* @freelance 发表于 11.7.2010 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1.7.2010 11: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可以,但读私立中学的毕竟是少数+ q8 Q& z1 A9 a/ L
这里的有钱人毕竟也是少数,我觉得在英国或者澳大利亚,这个话题也许就不需要被提起了,因为大家都说:是留学生带来了GDP,感谢什么感谢,骂鬼佬还来不及呢
" C1 w7 C1 i+ \5 n+ q
9 l6 d" t2 g, ?: k0 g4 w' a7 s: t也许这就是区别,有钱人很少会感恩,因为觉得自己已经付钱解决了一切
/ {) {/ K$ Z/ b3 ]) M! y* p% h" b$ N# g8 j
我读的是私立中学。可以不用感激而去讨厌么?4 ~/ K" R7 }) [- R
freelance 发表于 11.7.2010 12: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1.7.2010 12: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从来没有要求每个人都去感谢德国) R8 q2 y; k8 b$ M, n, K
其次,每个人对于需要感谢的阀值都是不同的:有些人容易满足,有些人不容易+ H) z8 N' I1 V1 A" d8 c; t( w
! h" m% F$ L( Z8 k; N+ F
至于你说的德国人保守,那就是他们的国民性,这件事也要分开来说,有好处有坏处
' E5 {2 Q: y2 l$ t好处:社会整体比较安全,生活比较安逸(去过法国么,知道移民泛滥但又缺乏有效移民政策的结果吗?美国也好不到哪儿去)
( v* |! @; l4 r坏处:缺乏多样性,缺乏给外国人的机会(只能在德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拓展,玻璃天花板哪儿都有)  P* d! B3 s3 S  G
: T0 g+ y- M) K  R
如果觉得美国好,可以毕业后去那儿工作甚至移民啊。。。8 V# @7 |8 j- v8 J% x& b
当然坐移民监的个中滋味,也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到
$ D0 g* u- T7 w& t! e6 b# p% Q; [. u' y( j
给你加个第三条$ I8 A( u! `' {; G

' |9 Q/ ^0 w0 W1 p5 |* a9 L  z3。美国比中国更富裕,比起德国来更民主。
% t/ m# d! o/ W6 t. q9 r
- ?1 M( B5 e% s3 l; ^$ F- n3 i最关键的是美国是个移民国家。移民政策比德国 ..., ^" q( z# f$ b2 h
comego 发表于 11.7.2010 12: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1.7.2010 12: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典型的“这山望着那山高”,好处想全占了,坏处一点不沾
1 R' H5 u% Q" S1 L7 d) F4 Z换个浪漫的说法叫“生活在别处”吧' |, U, P' S1 {) [/ c
乡关何处,对中国人来说,是个永恒的话题$ I7 E) }. x4 ^0 @
  J- K7 t- |; E
: b' i; @6 S# k0 Y
  }9 C; Q+ f0 u: Y% z# ~& i
我会努力去美国的,我有个专业就是美语专业,不论是以旅游,还是公务出差的方式。
* H1 R# r' x8 m$ `2 w
0 W4 S4 S& `8 N; z4 l; V0 l当然我也很喜欢中国,有 ...
1 f/ @( N4 D! ^. ~1 P, ?  icomego 发表于 11.7.2010 13: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1.7.2010 22: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明白你说这个的动机,前面说了一大堆美国好呀,适合移民啊blabla。。。$ A+ e' G3 u( B$ Y3 D. N; A* p
德国至少这一点上不是这样
4 P- W# C* J) X% p; J7 c8 _7 S6 }
美国最牛逼的大学只要你有钱就能上。只要你有钱就能毕业。你知道么? .... U* J  S+ I0 S
freelance 发表于 11.7.2010 23: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11.7.2010 22: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上从来没有完全的公平,上天也从来都不公平) z6 H& d$ C8 u7 n

* c& O5 _9 I; H& o% s但你所谓喜欢不公平,也许是主观认为自己能占到便宜而已6 X5 \8 A, z7 R" v" T$ k3 K

! e) S2 I: Y7 N4 [* s. X贴一句我一直信仰的话吧 “一个人有一个美丽的外表,一个计算机一样的大脑,一个有权有势的父亲,我们会羡慕,但绝不敬佩;我们敬佩的,是那种历经各种磨难,仍有孩子一样的眼睛,有狗一般的忠诚……”
- H5 z# @8 v3 w( o* @
9 l9 e, ]9 _0 f5 W6 r3 H9 H& p5 S. Y. k+ {. c  {
我的意思是完全的公平是没有的。仅此而已。& r- ^; S8 N5 |# f' m$ R; G6 q

. l' r$ E, G) g+ }
$ ~$ e! d8 I1 Y  b% ]) h4 Y! W5 ]1 ~& N美国是好啊。虽然不公平,可是我喜欢不公平。 ...$ m; U) t4 O. V& v$ C' p9 l
freelance 发表于 11.7.2010 23: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3.6.2024 09:1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