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7244|回复: 7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动漫推荐] 动漫新闻(定时更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8.11.2007 11:1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今天开始动漫新闻正式启动。。。每期都会有国内外的动漫讯息。谢谢大家支持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8.11.2007 11:14:44 | 只看该作者

【 国内动漫动态】羊城构建中国动漫产业桥头堡

11月20日,华语动漫盛典组委会召开通气会,通报将于2008年1月19-21日华语动漫盛典活动期间,召开首届中国漫画家大会的消息,据了解,广州市政府相关部门也有意借此为申办2011年国际漫画家大会预热,争取将羊城构建成为中国动漫产业的桥头堡。对此业界普遍认为,广州举办中国漫画家大会,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优势。
<P>  天时——国家重视,政策利好自国务院转发十部委《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国家明确了动漫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对动漫产业给予了多项优惠政策,大大加强了对动漫企业的扶持力度。</P>
<P>  广州市更明确将软件和动漫产业列入“十一五”期间规划发展的产业重点,将其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高调的姿态介入,先后出台了《进一步扶持软件和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穗府〔2006〕44号)和《关于加快软件和动漫产业发展的意见》(穗府〔2006〕45号),从宏观上对产业的发展做出规划和引导,种种扶持措施的出台,使产业发展环境得到优化,动漫创作日渐繁荣,初步显现出产业集群效应。</P>
<P>  广州市副市长徐志彪表示,广州还将在今后五年内,每年由财政拨出1.5亿元,重点支持软件及动漫产业基地建设,鼓励创新,扶持企业向规模化、国际化迈进,要使动漫产业初具规模,目标是保持今后五年每年35%的增长速度。他在今年十一黄金周举办的穗港澳动漫展期间,亲切接见了来自国内的知名漫画家姚非拉、猪乐桃及本地漫画家王小洋、丁冰等,勉励他们积极创作,形成“进取、有为、向上的动漫文化”。</P>
<P>  地利——地缘优势,基础扎实作为华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全国动漫网游产业基础较好的三大区域之一,广州市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为了继北京、上海、成都之后的第四个国家级网游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southcn.com/cartoon/ctnews/chnnews/content/images/site25/20071123/00000000000008b086c304.JPG" md5="1acd407639c30b128bae319e3be94647"><BR>广州本土著名漫画家丁冰和王小洋在通气会现场</P>
<P>  而得益于凭借毗邻香港、澳门、台湾的地缘优势,通过两岸四地之间的行业合作与互相渗透,借鉴香港、台湾已经发展成熟的产业运作模式和经营管理经验,更将有助于广州动漫企业超常规、跨越式成长。</P>
<P>  同时广州动漫产业的基础非常扎实,在全国一直居领先地位。数据显示广州市动漫网游产值超过100亿元,广州市的漫画期刊和图书出版发行,更占全国30%的市场份额——其中的行业翘楚漫友文化传播机构,正是借助原创漫画而一跃成为中国动漫产业的领跑者。</P>
<P>  人和——筑巢引凤,人才济济今年年初,经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副市长甘新同志批准同意下,在广州市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中国动漫第一奖”金龙奖落户广州,藉此广州市在国际创意产业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增加了新的城市文化名片。</P>
<P>  金龙奖营造的良好原创动漫氛围,除使本地原创作者深受鼓舞外,还吸引了一些外地获奖者前来广州发展,为广州的动漫事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增添新的活力,进一步夯实了人才基础,为事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原动力。据统计,目前广州从事网络游戏、动画、动漫产业的企业超过120家,直接从业人员接近1.5万人,可谓人才济济,政府更于今年8月奖励了广州本地的金龙奖获奖作者与机构,鼓励了他们从事原创动漫的信心。</P>
<P>  在本月初公布的2007年度动漫榜中榜提名榜单中,广州市合共有二十个动漫作品、创作人及动漫创作出版机构获得提名,比上届增加一倍,占所有提名的1/5,而刚落幕的第8届国际漫画家大会上,落户广州的优秀漫画家王小洋和丁冰应邀出席,同时被选送在该大会上展出作品的还包括广州人气漫画家LING以及CHRY等作者,在大会上受到高度重视和良好评价,广州雄厚的原创漫画人才资源,由此可见一斑。</P>
<P>  而获邀参加第8届国际漫画家大会,日前刚刚返回的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版权局)局长范旭表示,举办中国漫画家大会不仅是申办国际漫画家大会的有益准备,更能借此为广州动漫产业发展打造基础平台,并拉动中国原创漫画迅速升位,跻身于全球动漫的最前列。</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8.11.2007 11:16:10 | 只看该作者

3DCG动画《贝奥武夫》初亮相,斩获周末票房冠军

<DIV id=textstyle_96406 style="MARGIN-TOP: 10px; FONT-SIZE: 9pt; MIN-HEIGHT: 200px; WORD-BREAK: break-all; TEXT-INDENT: 24px; LINE-HEIGHT: normal; WORD-WRAP: break-word" onload="this.style.overflowX='auto';">
<P align=center><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6f2e8"></FONT><BR><BR><A href="http://bbs.591ac.com/bbs/UploadFile/2007-11/200711269551488263.jpg" target=_blank><IMG title=dvubb style="WIDTH: 98%"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591ac.com/bbs/UploadFile/2007-11/200711269551488263.jpg" onload=imgresize(this); border=0></A></P>
<P align=center>来源:南方动漫网 作者:惊尘</P>
<P align=left>以古代欧洲的叙事诗为原作的3D动画《贝奥武夫》,在美国于11月16日全面公映并获得当周末票房冠军,票房收入为2750万美元。上周获得冠军的也是一部3D动画——《蜜蜂大电影》,不过《蜜蜂大电影》首映周末票房成绩是3800万美元,两者相比来说《贝奥武夫》暂落下风。总之,上周美国电影周末票房排行榜上,3D动画作品占据1-2位。可是这2不作品,虽然同样是3D动画,却是完全旨趣不同的作品。</P>
<P align=left>3D动画《贝奥武夫》影片改编自英国撒克逊人长篇史诗《贝奥武夫》。主人公贝奥武夫是一个拥有强健体魄和惊人战力的武士。赋予此类大块头的任务当然只有战斗,而对手当然也不是平庸的泛泛之辈。强大危险的巨人格兰戴尔便是贝奥武夫所要面临的强敌。为了拯救一个被格兰戴尔掠劫的村庄,贝奥武夫带领一群武士渡过海洋,向格兰戴尔发起正面的挑战。一场轰轰烈烈的浴血奋战之后,格兰戴尔终于被勇士们击败。而战斗并没有就此结束,终极Boss——格兰戴尔的母亲带着一腔复仇的怒火横空出阵。勇士们这次必将付出更为惨痛的代价,但在无所畏惧的战狼贝奥武夫面前,任何敌人的结局都只有毁灭……</P></DIV>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6f2e8"></FONT>&nbs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8.11.2007 11:18:43 | 只看该作者

L外传电影公映前,名作家“M”打造小说版问世

<BR><A href="http://bbs.591ac.com/bbs/UploadFile/2007-11/200711269534045537.jpg" target=_blank><IMG title=dvubb style="WIDTH: 98%"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591ac.com/bbs/UploadFile/2007-11/200711269534045537.jpg" onload=imgresize(this); border=0></A>
<P align=center>来源:南方动漫网 作者:惊尘</P>
<P align=left>“L”归来……在《周刊少年JUMP》上聚集着巨大的人气,漫画《DEATH NOTE(死亡笔记)》在2006年被电影化,拿死神笔记的主人公夜神月由藤原龙也饰演,名侦探L则由松山健一出演。作为日本影史上首次的前篇·后篇电影的连续公开,在当时也成为人气话题,加上随后播出的动画版,《死亡笔记》人气越发高涨中。2008年2月9日,以L为主人公的外传电影,《L~change the WorLd~》将被公映。而且,作为电影的公映先驱,《L~change the WorLd~》的小说版将在12月25日发售,不过,据说创作这部小说的虽然是位著名的作家,但是却没有用本名,而用“M”的名字执笔。</P>
<P align=left>此次的电影,是描绘L最后23天的完全原创故事。根据电影的官方网站透露,在启动之前没有的全新L故事时,制片人就要求小说原作一定要由在第1线活跃的作家来创作。之前这位并没有读过原作的作家,对于所说的“世界天才侦探”的存在,以及活用原作并加入独创的要素这一点感到很有魅力和挑战性,于是同意参加创作。 </P>
<P align=left>在参加时,考虑到不是作为自己的作品,纯粹的请读者作为“死亡笔记的L的故事”来阅读的这样想法,决定不发表自己的名字,自报姓名为M。“使用死亡笔记的人去的地方=无”就是这个名字的含义。 </P>
<P align=left>小说版,电影中没有的细致分支剧情也都满载,提供的谜题绝对如同《死亡笔记》的世界一样。此次的小说发售,势必是那些L的爱好者们,可以享乐和必携的1册珍藏图书。 </P>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8.11.2007 11:20:09 | 只看该作者

【新闻评论】中国动漫:缺失的一代

《变形金刚》来了。
<P>  可以预计的是,这部电影起码在2007年,其票房风头在国内是无可匹敌的,业内人士估计,最有可能打破目前中国票房纪录的电影,很可能就是《变形金刚》(原纪录由《铁达尼号》保持)。</P>
<P>  但若追究这部电影的故事来源,不过就是一部动画片而已。只是,这部美国的动画片,却在这些年中从内地至少赚走了近50亿元的利润,当然,还没算上即将到来的数亿元的电影票房。</P>
<P>  很多人在羡慕好莱坞,很多人也在羡慕美国的动画片,大家都在惊叹,美国人有这样的实力将一部动画片搞得如此赚钱,却很少有人还记得,其实我们也曾经有机会像他们一样。</P>
<P>  如果不是翻阅资料,似乎已经没有几个人还记得,今年7月,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50周年。而这个中国唯一的美术电影制片厂,在60年代时风头曾经直逼迪斯尼——单是一部《大闹天宫》,就已经让全世界侧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诞生于1959年的中国水墨动画,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曾让世界为之惊叹,被奉为国宝。</P>
<P>  而如果再往前推,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白雪公主》诞生于1937年。但中国最早的动画长片,也就是上海美影厂的前身制作的《铁扇公主》,其诞生日期居然是在1941年。日本动画鼻祖手冢治虫,就是因为40年前中国动画片《铁扇公主》首次在日本上演之后,他深深被其中“手持如意金箍棒、一个斤斗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形象所折服,才放弃了医生职业,拿起画笔的,从而诞生出轰动日本、风靡中国的日本优秀动画片《铁臂阿童木》。可以说,直到上世纪60年代时,我们的动漫产品,不仅与现在已经登堂入室的美国、日本动漫可以分庭抗礼,甚至还有许多领先之处。</P>
<P>  我们的动漫行业,起步很早,但经过七八十年的发展,却在行家——来自美国迪斯尼的人士的眼中看来依然处于“起步的萌芽阶段”。这无疑是一件有些荒谬的事情。但这却是实情,我们的动漫产品,虽然时间长度在不断增多,但能够赚到的利润却微乎其微。</P>
<P>  有人将这一现象归结为国外同类企业的打压——由于美国、日本的国内卡通市场趋于饱和,为打入中国市场,国外企业通常是以极低的价格卖片,有的甚至每分钟不超过5元人民币。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研究部主任王占海更是认为,洋卡通对国内市场的垄断,导致影视制作、播映、音像、卡通、网络和一系列衍生产品市场的丢失。而洋卡通的低价进攻战略,在国内市场造成了“约定俗成”的低价恶果。</P>
<P>  但不可否认的是,国产动漫在行动时还是过于僵化了。太多的厂家,包括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动漫第二大户的广东动漫界,依然停留在“动漫作品进入电视台播放”进而换取政府补贴,然后再进行下游商品开发的境地。当然,动漫市场正常的状态就是这样,制片人制作卡通动画片,代理商销售,影视系统播放,企业购买卡通动画产品形象并开发衍生产品,商家销售产品。但如果全是这样的套路,动漫企业的出路并不大。因为在国内,制片人在制作卡通片后除了完成播放这个环节以外,其他环节大都处于被动局面,不能适时参与系统循环,从而造成卡通片投资行为失败。</P>
<P>  更何况,目前国产动画片无一例外都是完全“原创”,很少以漫画、小说、连续剧等其他文化形式作为直接蓝本。而日本去年年度卡通排行榜显示,最受欢迎的10部长篇漫画中,有8部同时荣登最受欢迎动画作品的十佳榜,“卡通迷”对动画、漫画的双重消费乐此不疲。而我们的企业,在这些方面尚属一片空白。</P>
<P>  中国动漫究竟缺什么?缺市场?这绝对是个失败的论断。既然外国企业可以从中国这里赚取大批利润,中国人自己当然也可以。缺扶持?这也是个昧心的说法。单是广东,每年政府给动漫产业的补贴就高达数亿元。缺人才?许多行家也并不这么认为,美国好菜坞著名动画导演皮尔。德塞卢、美国著名动画《加菲猫》的华裔导演温带麟和日本新版《铁臂阿童木》的执行导演LEEJONGKOOK都曾经表示,中国动漫人才很多,这个行业没有发展起来,绝对不是人才缺乏的问题。既然人才不少,那么与人才相关的“创意”等问题,自然应该也是不存在的。</P>
<P>  迪斯尼亚太区副总裁甄超凡的回答是:缺时间。尽管这一回答有些狡猾,在记者看来有些避实就虚,颇有些为迪斯尼在内地扩张打掩护的意思,但也的确是实情。我们所拥有的时间很长,但我们浪费的时间也很长。任何行业树立起自己的经典,制造出自己的品牌,无疑都需要时间。而我们在曾经拥有了经典之后,却用差不多20年的时间,放弃了自己的品牌。</P>
<P>  20年,足够让一代青少年成长。所以,中国的动漫事业,现在刚好也拥有了这样“缺失的一代”。</P>
<P>  在一片缺失的时候,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很多。</P>
<P>  专访/迪斯尼亚太区副总裁甄超凡</P>
<P>  “中国动漫”:给它环境,给它时间</P>
<P>  7月11日,全球有史以来投资最高的电影《变形金刚》开始在国内上映,这部由80年代同名动画改编而成的作品几天之内就在国内掠走数百万人民币,票房势头直逼当年的进口片纪录保持者《泰坦尼克号》;7月19日-7月22日,2007广州(国际)动漫节又将在中国进出口交易会流花展馆举行,这也是近年来广州又一次大规模的动漫展示活动。对于中国的动漫迷们来说,7月份无疑是令人兴奋的一个月。</P>
<P>  尽管动漫活动如火如荼,但中国动漫的现状却依然不是那么令人乐观。从总体上看,一方面国产动漫产品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各级政府也都以各种形式进行大力支持,但另一方面,巨大的市场缺口依然存在,而与动漫产品相关的下游产品市场却依然没有成熟的迹象。如何让自己的动漫产品真正能够赚到钱,也是摆在诸多动漫企业面前最大的难题。</P>
<P>  更让人着急的是,尽管中国动漫还在“摇篮期”,但国外企业就已经对其拥有了相当程度的关注,其采取的一些举措,现在对于本土的动漫事业发展冲击很大。最典型的,6月29日开始,在国内多家院线上映了一部作品——由张天翼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动漫真人电影《宝葫芦的秘密》。这部电影可以被看作世界上最成功的动漫企业迪斯尼公司进军中国市场的第一步。完全的中国制造,同样完全的迪斯尼式营销,来自发行方中影集团的数据统计显示,《宝葫芦的秘密》首周末三天的票房为554万,这个数字堪称“好莱坞”级——与《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和《赛车总动员》的首周末成绩处于一个水平线上。</P>
<P>  国内动漫尚未成熟,迪斯尼已经行动起来了——当然,作为一家在几十年来拥有无数成功经验的企业,他们不会打无准备之仗。日前,记者专访了迪斯尼亚太区负责动画片制作和营销的副总裁甄超凡先生,这位从事了几十年动漫事业的前辈表示,在他看来,中国动漫并不会因为迪斯尼的介入而萎缩,但这个行业的发展,却必须慢慢来,除了创造必要的环境,还需要同样必要的时间。</P>
<P>  “中国动漫”?应该先学会讲故事</P>
<P>  记者:7月广州国际动漫节即将开幕,目前内地很多政府在扶持动漫产业,并且热衷于办动漫节和类似活动。在您看来,动漫节这种模式对于内地的动漫事业的发展,究竟有多大帮助?</P>
<P>  甄超凡:动漫节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模式。当前,中国动漫事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与外界的交流越多,受到的不同刺激越多,就越有利于中国动漫事业的发展。其实早年,比如上世纪60年代前后,经典国产动画片就做得很不错,当时孙悟空的形象在美国就很流行,可以说,在那之前,中国的动画片和迪斯尼甚至都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但60年代过后,中国的动画就处于被动甚至停顿的状态了。现在,有了一个开放的环境,就应该利用动漫节等各种形式多多交流,对中国动漫事业是个很好的机遇。</P>
<P>  记者:中国动漫界一直存在“学欧美”和“学日本”两种声音,在您看来,日本漫画模式和美国迪斯尼模式,哪一个更适合中国的现状?</P>
<P>  甄超凡:无所谓!动漫的灵魂在于故事。不管是“学欧美”还是“学日本”,这都只是模式的来源不同罢了。风格与作者的品味和性格有关,只是一种表达方式。目前中国动漫事业正处于萌芽状态,在这个学习和成长为主的状态下,不需要太介意是欧美风格还是日本风格。欧美也好,日本也好,关键要看到人家的优点,取长补短。</P>
<P>  其实美国的动画片也有学别人的时候,比如最近上映的《变形金刚》,当年的动画片就是孩之宝公司从日本搞来的形象,但最终这部动画片却成了一部地道的美国动画片,并且在世界上风靡一时。所以,其实学谁并不重要,只要能找到自己的故事、找到一个很好的形象,就可以了。中国动画片的最大缺点,现在看来就是不会讲故事。等到中国动漫事业发展真正能将一个故事讲好时,中国那时候就可以去自创中国模式的动漫了。</P>
<P>  创造力不够?环境使然</P>
<P>  记者:但是对中国的动漫人来说,会画画而不会讲故事是一个更加直接并且困扰了大家很久的问题,毕竟制作这些动漫产品的都是成年人,而他们却要讲述一些以孩子心理进行叙事的故事,在这方面,中国的人才非常缺乏。</P>
<P>  甄超凡:还是环境问题。计划经济在中国搞了这么多年,什么环境都是被计划好了的,人们习惯所有元素都被设定好,人只是充当那个不动脑筋的操作机器。在这样环境的熏陶下,我们这一辈的制作人可能习惯“听话”了。但是,现在社会大环境变了,个人的小环境也相应改变。等我们的下一辈,他们都是在如今这种开放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们的创意肯定不可限量。所以,创意是由环境做出来的。</P>
<P>  记者:不光是故事,包括形象设计也有瓶颈。内地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动漫,并且画功都很不错,许多美术学院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也都在从事这些与动漫有关的,甚至是承接一些美国、日本动漫产业下游的具体工作,但中国动漫人“创造性”不够,创造出来的形象过于单一,对于如《变形金刚》这样的科技化形象,基本不可能想得出来。对此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现象?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导致的么?</P>
<P>  甄超凡:还是环境问题。动漫是一个创造性的行业,但这种创造性的创作需要一个互动、刺激的环境。我接触过一些中国的美院的学生,他们不是没有创造性,假如把他们放到迪斯尼这样的动漫环境中,周围都是很有创造性的人,不断有新的灵感相互刺激,中国人也会很有创造力。所以,我觉得并不是教育体制的原因导致的创造性缺乏,而是我们的团队问题,内地的一些动漫公司并没有培养出这样一个充满创造性的环境,承接下游产品可以带来利润,却无法产生自身的创意。</P>
<P>  中国的动漫事业,现在是刚刚起步,到成熟需要一个过程。经过六七十年代的停顿,现在的内地动漫画家们习惯于走一条保守路线,画猫画虎,最有创意的东西反而不敢拿出来。但我觉得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迟早中国也会形成creative (创新)的风气,不需要太过心急,走路学好了自然就可以学跑步了。</P>
<P>  迪斯尼在美国创作已经超过80年,是动画的鼻祖了。经过80多年的积累中,迪斯尼才形成了今天如此有创造性的氛围,修炼出这样一个经营团队。迪斯尼培养人才,就是把他们放到一批有创造性的人中间,经过多次的“头脑风暴”、“脑震荡”,从而成才。所以,近年来有调查说美国的年轻人在就业时最喜欢到迪斯尼这样的公司来,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这个公司会提供一个有创意激荡的环境,让他们觉得很有成就感。</P>
<P>  说教+太土?中国观众太严格</P>
<P>  记者:中国现在的不少动画片,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规律,就是“动物拟人化”,也就是设计一个人的故事,然后让主角变成动物而已。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喜欢的事物不同,一个成熟的动漫体系,不能只有这些动物。我们现在很多动漫企业,则是将这些“动物拟人化”的作品却打着“宣扬传统文化”的旗号来兜售,你觉得这一外壳是否有些太大太虚呢?现在很多动漫企业,打着“宣扬传统文化”的旗号来兜售“动物拟人化”的作品,你觉得这一外壳是否有些太大太虚呢?</P>
<P>  甄超凡:无所谓。打着“宣扬传统文化”的旗号还是打着其他旗号,只要故事说的好,不需要介意用什么形式。每个作者或导演,都是带着一种理想去创作一部电影的,并没有人存心去拍一部不受欢迎的片。每一个故事都有它的存在道理。迪斯尼的一只小老鼠活跃在银幕上80多年了,够传统够老了吧?它还有生命力的原因就在于有好的故事来给它注入生机。对于在萌芽状态的中国动漫,如果能够打着“宣扬传统文化”的旗号把故事说的传神有趣,当然也可以。</P>
<P>  记者:中国近年来拍摄的动画片,都存在着说教性相对比较强的问题,但中国人又是异常反感这些非常浅白的说教,您觉得如何将教育意义与故事本身之间进行搭配更加合理?</P>
<P>  甄超凡:对于这个问题,个人尚处于摸索阶段。中国人有个怪现象,就是对于自己的电影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只要国产片稍微出现一点教育苗头,就骂声四起。其实迪士尼的每部电影都有教育意义,但是国人就相对包容。就拿我们最近的《宝葫芦的秘密》来说,“不劳而获是不行的”也算是其中的一种教育。这是真理啊,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该反对不劳而获。这样积极性的教育为什么不能加入电影中呢?所以,希望中国人在看国产动画时,怀一颗包容之心。</P>
<P>  记者:《宝葫芦的秘密》作为迪斯尼和中国合作的第一部动画电影,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部作品,而不是中国另外一些传统的适合动画片拍摄的神话形象?之前美国曾经拍《花木兰》,为什么这次不用同样的模式进行操作?</P>
<P>  甄超凡:迪斯尼与《宝葫芦的秘密》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天时——之前与迪斯尼合作的先涛公司恰好买了张天翼这部小说的版权;地利——这是一部中国的名家名作,它的故事细节饶有趣味,以它进军中国市场很有代表性;人和——这部作品所带的“教育意义”就是反对不劳而获。这一中心价值放之全球而皆准,不会在中国“水土不服”。所以,迪斯尼一见到这个剧本,就敲定它了。</P>
<P>  《宝葫芦的秘密》与《花木兰》的共同点是都是迪斯尼公司的电影,而最大的不同点就是《花木兰》是老外拍中国人的故事,而《宝》是中国人自己拍中国人的故事。有创意的电影才能成功,不是说《花木兰》成功了,以后的电影就都要按它的模式操作了。</P>
<P>  记者: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国产动漫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动画形象看起来“太土”。</P>
<P>  甄超凡:土不土也得靠时间去解决。美国的动漫产品为什么不土?因为它已经走了80年了。中国不能够一步登天。中国观众期望国产动漫好,好了又希望更好,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在对国产片动辄“打骂”的同时,是否也该多些鼓励呢?</P>
<P>  动漫作品的下游产品的开发其实是需要基础的。电影第一部成功了是不够的,当导演开始了续拍、拍第三、四次,下游产品的商家们才敢放下心来,投资开发下游产品。红透全球的《加勒比海盗》第一部时有下游产品吗?没有。迪斯尼的《玩具总动员》第一部时有下游产品吗?也没有。中国有这个基础的电影极少。成功如《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却不适合拍第二、三部,而一些适合拍续集的,往往第一部就死掉了。《宝葫芦的秘密》是否拍续集,还要看票房总成绩。</P>
<P>  关于国产动漫的几个数字</P>
<P>  ★中国广电总局的规定,每个电视台每天必须播出10分钟以上的动画片(省台要求30分钟以上),其中60%必须是国产片。而在今年1季度,国产动画片的产量只有2.2万分钟,平均算下来,整个2007年也不过8.8万分钟,距离广电总局的要求,至少还有15万分钟的缺口——这个数字,只能由进口动漫补充。</P>
<P>  ★平均计算,目前国内电视动画片每分钟制作费为1.5万元左右(中央电视台制作费已达每分钟3.36万元,而国际通常平均制作费每分钟为1.2万美元),每年制作市场商机可达37.5亿元。按成本投入1,播出收入、版权、形象出让权及衍生产品的收入为3计算(美国为1比4),则每年还有112.5亿元的市场机会。如果国产电视动画片在创作、制作运行机制上与国际接轨,将有1/3的片子可出口,那么,国外播出国内与国外片价之比为1比4,这一块又将会有6亿多美元的外汇收入。也就是说,我国卡通业存在着每年总计200亿元的庞大市场。</P>
<P>  ★夸克市场研究公司对京、沪、穗3市2000多名青少年进行的调查表明,卡通的相关消费与洗发水相当。青少年每年进行的卡通相关消费总额就超过了13亿元。但是,青少年喜爱的卡通形象却与“MADEINCHINA”无缘,史努比、米老鼠、机器猫等几个最受青少年喜欢的卡通形象创意归属中,来自中国内地的不足10%,而日美舶来品则超过80%.</P>
<P>  ★调查显示,日本卡通产品的受众平均年龄为32岁。而中国卡通迷的基准年龄,以十几年前看《圣斗士星矢》的一代孩子推算,今天大约已经21岁。但中国动画企业制作的多数作品观众定位还是12岁以下。生产者和消费者面临一个尴尬的年龄错位:12岁以下产品的生产者,如何去满足21岁左右的消费者?</P>
<P>&nbsp;</P>
<P>(转自<A href="http://www.southcn.com/cartoon/make/dmzt/content/2007-07/17/content_4208461.htm">http://www.southcn.com/cartoon/make/dmzt/content/2007-07/17/content_4208461.htm</A>)</P><!--/enpcontent-->
<HR width="98%" color=#cccccc SIZE=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30.11.2007 18:4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30.11.2007 20:17: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我是爱哭鬼 于 30.11.2007 18:48 发表
最新的新闻是不是都发在这啊?

是滴是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30.11.2007 21:5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1.12.2007 11:07:06 | 只看该作者
<A href="http://bbs.591ac.com/bbs/UploadFile/2007-11/2007113010211252297.jpg" target=_blank><IMG title=dvubb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591ac.com/bbs/UploadFile/2007-11/2007113010211252297.jpg" onload=imgresize(this); border=0></A>
<P>  日本作家宫部美雪的畅销小说《Cross Fire》(光文社)将首次漫画化,并且以手机漫画形式登场。</P>
<P>  成为此次数字漫画原案的《Cross Fire》,是宫部美雪1998年的作品,描写持有念力放火能力的女主人公进行心理推理的故事。漫画版将自12月21日在KONAMI营运的“数字漫画”频道里登场。</P>
<P>  宫部美雪,是以创作了众多神秘小说《龙眠》、《模仿犯》等被大家熟知的畅销书作家。其作品《蒲生邸事件》获得了日本SF大奖。去年其著作《勇者物语》被剧场动画化并公映。成为此次电子漫画原案的小说版《Cross Fire》,是销量累计突破190万部的大畅销书,也是她的代表作之一。</P>
<P>  此次人气小说作品漫画化的同时,是采用手机漫画这样独特平台的企划。近几年不断增多的互联网和手机的原创漫画中,这个绝对是把人气作品作为原案的大型企划吧。</P>
<P>  更加独特的是,此次漫画作品的特征,是手机漫画特有的交互性。故事遵从宫部美雪原著富有魅力的情节一边前进,一边根据剧情分歧出现多个不相同的剧本。总之,结局是一个与小说原著不一定相同,准备了多个结尾的作品。因此,对于熟读小说《Cross Fire》的爱好者来说,超出他们预料的剧情展开是肯定会有的,这对于通常的小说和漫画来说可是从未有过的新尝试。</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1.12.2007 11:08:48 | 只看该作者
<P>来源:南方动漫网 惊尘 </P>
<P><BR><BR><A href="http://bbs.591ac.com/bbs/UploadFile/2007-11/2007113010222616538.jpg" target=_blank><IMG title=dvubb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591ac.com/bbs/UploadFile/2007-11/2007113010222616538.jpg" onload=imgresize(this); border=0></A></P>
<P>  美女演员面临美丽崩溃危机?日本女演员木村佳乃(31岁),将在漫画家煤图一雄(71岁)代表作《大蛇》改编的真人电影中担任主演。这是一部描写因为对美茅的贪恋和执着,而被引导到悲剧之路的美人姊妹爱憎剧,木村佳乃将扮演姊妹的母亲和脸孔溃坏的姐姐这两个角色,这也是她首次挑战一剧两角。鹤田法男(46岁)担任监督,剧本则是高桥洋(48岁)负责,预计在2008年秋季上映。</P>
<P>  给人以强烈的聪明印象的女演员。木村佳乃,将化身非常可怕的女主角。从原来的偶像派向表演派转变中,此次也将向新的境地挑战。</P>
<P>  故事以1950~70年做为舞台,已经度过28岁光阴却拥有会越长大越变得难看的倒霉血脉的美人姊妹——姐姐。一草和妹妹。理沙,在母亲。葵说出这个秘密后,由此迎来了悲剧的结果。这个神秘题材的作品,原作形式是以“姊妹”和“血”两个篇章为基础的故事。妹妹由中越典子(27岁)饰演,凝视悲剧的神秘少女。大蛇由谷村美月(17岁)出演。另外,被姊妹爱憎剧卷进的一草恋人由山本太郎(32)饰演,姊妹住房的管事角色由岛田久作(52岁)扮演。</P>
<P>  鹤田法男曾经执导过多部恐怖电影,这也是他继恐怖片《出航噩梦》之后再次和木村佳乃合作,此次2个角色都体现女人对美丑的贪恋和发疯的角色。他表示“这是个很厉害和不安的世界观,像这样的剧本不是很容易遇到的。在考虑如何执导的时候好多次都遇到了阻碍,不过无论如何都想挑战一下”。</P>
<P>  每次冬眠要睡上100年,不知道有多大年龄的美少女大蛇,可以超越时空地生存。她对人间人类潜藏的嫉妒、憎恶等感情非常敏感,由此引发了一个个单元性的故事。这部作品曾在1969-70年的《少年SUNDAY》(小学馆)全9回连载。</P>
<P>  漫画家煤图一雄的作品屡次被映像化,如被电影、电视剧化的《漂流教室》等,到现在为止有10多部作品被作为原作影像化,人气很高。围绕着《大蛇》的电影化权利,最开始有十多家公司展开了争夺战。</P><BR><BR><A href="http://bbs.591ac.com/bbs/UploadFile/2007-11/2007113010222623996.jpg" target=_blank><IMG title=dvubb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591ac.com/bbs/UploadFile/2007-11/2007113010222623996.jpg" onload=imgresize(this); border=0></A>
<P><BR>&nbs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31.5.2024 15:30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