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楼主: kanon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前几天看见3个日本人 穿的西装革履 皮鞋锃亮的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18.2.2010 20:3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0# nuaaliyaohua
; H# [! ]2 o6 v& {- R* L, r$ }
, C/ |8 y6 U' M5 J( r
    哦这样啊 我们中国人大大咧咧是我们的特色 可能在老毛们看起来素质差了 $ A6 \; l8 H4 \2 x2 o2 s
  s5 C7 S. y$ f+ ^% }+ S
但是环保和废料处理要和国外学 特别是德国 教育和日本 和国内的台湾学
" L- y, R( k1 N0 E
7 s1 G! ]1 i* o  Y. P还有不要老是把日本的垃圾带到家里来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18.2.2010 20:37:50 | 只看该作者
所谓的一些素质是文化背景,经济状况,历史因素等引起的,没有好坏之分,只能说入乡随俗。
9 P& S; Q0 }0 X8 a环保怎么讲呢?学国外,那就是干净自己,污染别人。西方把破烂的电脑都捐献给非洲了。
: j$ }$ Q0 f+ [* \% o' n4 d' k6 Y" J污染这个事情必须要走,必须要先污染后治理。德国同事说,几十年前,伊萨河水都是黑的。9 A) O- l5 D* g$ M% h; Q+ K2 V
问题是我们现在放得太厉害了,污染的过分了。现在不了解之前他们污染的情况有多严重,也许比我们还可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18.2.2010 20:40:5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西方教育我们要干净地球,他们做的是干净自己,污染别人,虚伪的很。) y2 Q& E; v+ ?) l! u& a- X
国内一群环保人士真是普世的很,要拯救地球,简直要被他们笑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18.2.2010 20:43:22 | 只看该作者
累了 在放一篇睡觉了 关于人民币升值的. T3 y$ o5 l2 O" Z

8 l' b  Y2 G* G' l4 l1 E; u各位想想看阿,你们回忆一个历史,在80 年代末期的时候,当时我还在纽约大学当教授,日本人简直牛的不得了当时。那点小小的成就就觉得自己已经是可以带领世界的时髦了。竟敢进军美国,收购洛克菲勒中心。节目里刚刚讲了一句话。当时纽约时报等等美国媒体呢,又是第二次珍珠港事件,痛骂日本人。可是各位要知道,在这个时候阿,一个象征美国精神的洛克菲勒中心,并没有受到美国政府的横加干涉,各位知道为什么吗。我告诉各位,金融政策阿,包括美国在WTO要求进入中国金融领域呢,那么这个本身阿,就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政策。那么在洛克菲勒中心被收购之后,紧接着就是德法日美英等国所搞的广场协议,压迫日币升值。在90年代,日币升值到1美元兑120 日币,完全摧毁了日本经济,这个时候,那家购买洛克菲勒中心的日本公司呢,由于经营不善,不得不用半价再卖回给老美,等把这个钱转成日币的时候呢,再损一半。我跟你讲阿,你根本就不是对手。
% g  C5 \' ?4 ?- K: |7 G/ n( D& s# t0 j
---郎咸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18.2.2010 20:49:23 | 只看该作者
签广场协议的时候,日本人也不傻,知道后果,肯定不想签。可惜美国在日本有军队,你不签也得签。
4 i& W& }' u5 B& p5 v7 s1 n; P美国现在用达赖等来逼中国,国内再有几个经济学家鼓动,那就不好说了。, Q0 i" V6 y: V( y; n
这次被升值的压力很大。我个人估计还是要象征性的升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18.2.2010 20:59: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uaaliyaohua 于 18.2.2010 21:00 编辑 0 d# W1 d( I6 l* t, v3 s$ |

  t6 B* i" `- }8 Y: j2 s日本泡沫经济是日本在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日本经济现象。根据不同的经济指标,这段时期的长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之间的4年零3个月的时期。这是日本战后仅次于196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
/ M( r7 n& N, _6 m  j% F5 A8 Q这次经济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因此随着19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
: n/ k7 ]. ]2 l日语中“平成景气”基本与此同义,但有时也包括此后的经济萧条阶段。
- V. H; g4 }6 A9 q! z) s; Q$ l时代背景% v: C" a) o( F' B: w( d
1985年9月22日,世界五大经济强国(美国、日本、西德、英国和法国)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广场协议”。当时美元汇率过高而造成大量贸易赤字,为此陷入困境的美国与其他四国发表共同声明,宣布介入汇率市场。此后,日元迅速升值。当时的汇率从1美元兑220日元左右上升到一年后的1美元兑150日元。由于汇率的剧烈变动,由美国国债组成的资产发生账面亏损,因此大量资金为了躲避汇率风险而进入日本国内市场。当时日本政府为了补贴因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击的出口产业,开始实行金融缓和政策,于是产生了过剩的流通资金。
7 j% i3 [9 S# N0 v' w  x另外,当时还有下列背景:
& O$ m* s6 h. ]# x8 I! F从197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的银行烦恼于向优良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案件,于是开始倾向于向不动产、零售业、个人住宅等融资。
9 t9 s. B" T# ~- U4 @198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形成了股票市场的上升通道。 1 A+ ~" ^5 A, t+ h7 q9 L0 q! G% F( P
加速上扬9 f+ u2 r$ @- ?% Q3 w3 ?  a
泡沫时代东京的地价总合已等于全美国的地价总合。4 K1 U* P6 a) O) b9 E5 `
由于上述因素叠加在一起,日本国内兴起了投机热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市场和土地交易市场更为明显。其中,受到所谓“土地不会贬值”的土地神话的影响,以转卖为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价开始上升。当时东京23个区的地价总和甚至达到了可以购买美国全部国土的水平,而银行则以不断升值的土地作为担保,向债务人大量贷款。此外,地价上升也使得土地所有者的账面财产增加,刺激了消费欲望,从而导致了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发展。
6 q" \7 u8 P# [, }& t' ]1985年到1986年期间,随着日元急速升值,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虽有所下降,但是国内的投机气氛依然热烈。1987年,投机活动波及所有产业,当时乐观的观点认为只要对土地的需求高涨,那么经济就不会衰退,而且市场也鼓励人们不断购买股票,声称股票从此不会贬值。当时日本媒体为了给这种经济繁荣状况命名,还希望募集像岩户景气、神武景气类似的名称。但当时也出现了少数反对论点,认为土地价格已经远远超过其实际需求,日本经济将在不久的将来陷入衰退。! W  T9 A4 S! P0 u3 O, L
从经济学原理来说,土地价格上升,导致租用土地的工厂或写字楼的企业盈利率下降,因此合理的做法是出售土地购入债券,因此会带来土地需求下降。根据供求理论,价格终将趋于均衡。但是日本企业普遍实行以账面价值计算土地资产的做法,因此从表面上看企业的收益率也并无变化,而账面价值与现实价值的差额就导致了账面财产增加,从而刺激日本企业追求总资产规模而非收益率。8 T& F0 \1 \- \: {( n* F" a
当时为了取得大都市周边的土地,许多大不动产公司会利用黑社会力量用不正当手段夺取土地,从而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毫无收益可能的偏远乡村土地也作为休闲旅游资源被炒作到高价。从土地交易中获得的利润被用来购买股票、债券、高尔夫球场会员权,另外也包括海外的不动产(如美国洛克菲勒中心)、名贵的艺术品和古董、豪华跑车、海外旅游景点等等。当时这种资金被称为“日本钱”(Japan Money)而受到世界经济的关注和商家的追捧。当时随着股票价格上升,日本国内购买法拉利、劳斯莱斯、日产CIMA等高档轿车的消费热潮也不断高涨。: y4 P2 `. m6 R/ j( n7 U. I
政治经济比较安定的日本出现了“日本是世界第一”的口号,全体国民预感到“日本的时代”即将到来。当时在世界各国的印象中,三十年前仍然是一个普通发展中国家的日本,已经迅速成为了遍地黄金的富裕国家。
3 w  {+ E' }6 D  @: i/ v, j; p0 ~潜在问题
3 }' @8 S6 O, ~! N, F+ o' X期待通过资产价值上升而获得利润的手法,随着资产价格的上升会越来越难以奏效。当资产价格最终停留在高水平时,最终的资产持有者将无法获得收益。但可怕的不仅如此,一旦资产价格回落到之前的水平,那么资产持有者将承受与其所有前手所获得的利润相当的亏损。因此,缺乏持续性的资产价格逐渐进入平稳状态。3 G# n0 J# ~+ `1 k6 t
另一方面,对于推崇一户一屋的日本都市来说,地价上升带来了严重的住宅不足问题。对于居住在大城市中心的普通劳动者,根本无法承担高额的地租和房租,只能被迫迁往郊区。当时这种状况导致了人们早买早赚的心理,进一步刺激了地价上升。
7 @! b1 D+ s9 d当时地价带来的住宅问题,也引起了日本政府的关注。之后政府采取平抑地价的政策,对金融机构也施加了压力。; U; u6 f) N  j9 ]
泡沫破裂
! C1 E4 [& {  K7 Z; [) ^# m" r+ P1989年,日本泡沫经济迎来了最高峰。当时日本各项经济指标达到了空前的高水平,但是由于资产价格上升无法得到实业的支撑,所谓泡沫经济开始走下坡路。一旦投机者丧失了投机欲望,土地和股票价格将下降,因此反而导致账面资本亏损,由于许多企业和投机者之前将上升的账面资本考虑在内而进行了过大的投资,从而带来大量负债。随着中央政府金融缓和政策的结束,日本国内资产价格的维持可能性便不再存在。1989年12月29日,日经平均股价达到最高38957.00点,此后开始下跌,土地价格也在1991年左右开始下跌,泡沫经济开始正式破裂。到了1992年3月,日经平均股价跌破2万日元,仅达到1989年最高点的一半,8月,进一步下跌到14000点左右。大量账面资产在短短的一两年间化为乌有。2 q* o2 r, m# `6 _; t+ W
1990年3月,日本大藏省发布《关于控制土地相关融资的规定》,对土地金融进行总量控制,这一人为的急刹车导致了本已走向自然衰退的泡沫经济加速下落,并导致支撑日本经济核心的长期信用体系陷入崩溃。此后,日本银行也采取金融紧缩的政策,进一步导致了泡沫的破裂。由于土地价格也急速下跌,由土地作担保的贷款也出现了极大风险。当时日本各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纷纷暴露,对日本金融造成了严重打击。
+ p; z& {; P% Y7 I1 J" j总而言之大幅短期衰退的可怕在于各项资本投资标的物都出现了来不及脱身大量“套牢族”,从房屋、土地到股市、融资都有人或公司大量破产,之后产生的恐慌心理使得消费和投资紧缩的加乘效应,不只毁掉泡沫成分也砍伤了实体经济,且由于土地与股市的套牢金额通常极大;动辄超过一个人一生所能赚取的金额,导致许多家庭悲剧,所以这四年爆起爆落的经济大洗牌等于转移了全社会的财富在少数赢家手中,而多数的输家和高点买屋的一般家庭则成为背债者,对日后长达一代人的日本社会消费萎缩经济不振种下了因子。  H  A( ?  @2 B6 j
其他影响
! k; O! G( Q% ]6 A% H! K进入21世纪,中国大陆的房地产持续走热,上海、北京等地市中心的商品房价格,甚至接近发达国家的价格水平,因此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许多学者认为这是一轮新的泡沫经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18.2.2010 21:1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 qinqiong 我请问:为什么要骂人?我讲得不对或者有失偏颇你可以讲道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18.2.2010 21:2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18.2.2010 21:30: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7# 高阳 . y% j% U1 o: A7 j1 ~6 u2 V
7 }4 ~) k- o& X/ H; e. w) @
9 [' P, s7 X( r# U! C$ [! U$ z
    楼上MM淡定 已经投诉了 没什么好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18.2.2010 21:34:55 | 只看该作者
这两天极品都有点层出不穷的意思了,你看男人是看人家OFFER,那就属于凤姐一类的货色了,那你的G点还是蛮 ...7 k$ S& c3 j# o
qinqiong 发表于 18.2.2010 19:44

4 Q$ v/ f" _. l) C3 w; h1 D8 ~% _( [, o: Q2 u' X
$ P& ?4 H& v0 [0 {3 }
    说话太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3.6.2024 16:0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