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4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赵赵为徐峥打造《结婚进行曲》 坦言害怕婚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8.2.2008 03:5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P>
<P>  赵赵在作家圈里一向有“女王朔”的称号。她出的第一本剧本书《动什么,别动感情》是王朔、刘震云和她一起策划的。赵赵也确实很像王朔,她的文字智慧、犀利、幽默,人物大多是写字楼里的小白领,她能以独特的视角洞察小白领的内心世界。20日由她的新小说《结婚进行曲》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即将在多家地方卫视台播出。19日,她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P>
<P>  《结婚进行曲》是为徐峥量身定做的</P>
<P>  记者:你写小说之前是不是就考虑了电视剧的拍摄,故事的主题是别人要求的吗?</P>
<P>  赵赵:基本上属于命题作文。可以说是为徐峥量身定做的,不然我不会把男主人公写成光头、上海人。当然,这样写会受一些限制,所以以后我打算写纯小说。写这种命题作文我自己会有点不自信。</P>
<P>  记者:两部作品把谈情说爱和谈婚论嫁都写了,但后面的结婚生子、扶养老人为什么不写呢,是不是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经历?</P>
<P>  赵赵:我现在对婚后生活还没有更深的感触,还没深深体会到婚后的矛盾。我自己的婚后生活和婚前没什么区别,没有孩子,也没有与公婆较多相处,我不太敢写我不了解的东西。</P>
<P>  “70后”的青春已经是回忆</P>
<P>  记者:你是“70后”作者的代表,“70后”的创作群体还有写《奋斗》的石康……</P>
<P>  赵赵:他是“68”的,总冒充“70后”,甚至冒充“80后”,说是“80后”教主。</P>
<P>  记者:最近“70后”好多作家都有新作品,如丁天、冯唐,大家对“70后”都有了新的认识。你对他们的作品有没有关注?</P>
<P>  赵赵:我自己比较喜欢冯唐的书,他有才气。我感觉“70后”的人一开始都干别的去了,年龄大了才回归。“70后”们写的题材太怀旧了,题材上都是写他们当年的青春。现在都是“80后”写青春,因为他们正值青春。“70后”写的就都是回忆了。</P>
<P>  将来要自己做制作人</P>
<P>  记者:对于编剧而言,拍电视剧“受制于人”的感觉不好受吧?</P>
<P>  赵赵:电视剧总要求有比较夸张的情节。在“受制于人”的状态下,我基本上是不太提意见的,剧本改了好几稿。电视剧需要“翻番”,高潮迭起,小说并不需要这样。</P>
<P>  记者:将来会考虑自己做制片人吗?</P>
<P>  赵赵:会。以前我没觉得唐大年(注:赵赵的丈夫)了解我,从《动什么,别动感情》起,我发现他真的是最了解我的语言方式的人。</P>
<P>  记者:你和唐大年没有结婚进行曲吧?</P>
<P>  赵赵:没有,很平淡,也没办婚礼。我特别害怕参加婚礼。他们都那样了我还不能急,我觉得难受。唐大年也不想办,我们在这一点上很志同道合。但我当过伴娘,还当过两次主持人,写小说也是有经验的。</P>
<P><BR>结婚进行曲</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5.6.2024 23:21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