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10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电脑音频系统优化全攻略——多媒体音箱的使用和合理摆位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15.1.2003 00:06:41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优化声音系统的第一步,我们首先要检查一下我们的音箱。音箱的好坏和我们的声音系统的表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我们的第一步就是“校”音。<br><br>我们使用的大多是有源音箱——而且大部分是X.1系统(使用2.0系统的音乐发烧友还是少数),这就决定了我们的音箱其实音质并不好。大多数有源多媒体音箱存在着谐振严重,声学设计极差的特点——比如就拿倒相箱来说吧,大多数厂商在音箱后面随意开个洞,随便插上一根有些长度的管子,就称之为倒相箱,这真是对倒相箱的一种侮辱。这类音箱,大多声音浑浊,层次感差。因此,我们需要首先调教一下我们的音箱。<br><br>1.       音箱的“软”改造<br><br>对于上文说的假倒相箱,最好的办法就是干脆把它变成密闭箱。这样虽然声音小了,但是至少可以做到失真比较小——声音干净。我们可以使用棉布等物品堵住倒相孔,试试听听,低音是不是清晰了不少?因此,当你发现你的低音炮的低音比较浑浊,用这种方法可以使低音清晰一些,有效改善低音的音色取向。<br><br>其次,大部分有源多媒体音箱的谐振非常严重——这是由于它们使用的木板密度不够,造成箱体比较轻,当然声音一大,箱体也要跟着震动了。对于这类情况,想要有根本上的改变是不可能的(否则那些HIFI厂商是吃什么的?),我们只能寻找一些权宜之计。这种权宜之计就是脚钉。我们可以找些比较硬的小东西,比如垫片,橡胶垫,围棋子或方方正正的小铁块,将音箱垫起来,权且当作脚钉了。比较极端的做法是打开音箱,在底部钉上脚钉。总之,要想办法把音箱垫起来。光是到了这一步,还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我们还要给音箱“加压”。就是在音箱上压上一些重重的东西——最好是大铅块大铁块之类的——但要注意不要把音箱压坏了。这种方法实际上变相给箱体增重,增强箱体的刚性,达到减轻谐振的目的。完成后再试试声音,应该好了不少了吧。<br><br>2.       音箱的摆位<br><br>音箱的摆位可以算的上是一门学问了,不是几千字就可以解释清楚的。音箱为什么需要摆位?答案是因为音箱不是传统上的音源——音箱发出的声音指向性很强。因此,一旦摆放的不是地方,声音就会感觉不对。同时由于音箱又大多是高低音单元分频的,所以造成的结果更加严重。可以这样说,摆位决定音质的程度甚至要大于音箱本身。那么,不同的音箱应该如何摆位呢。<br><br>(1)2.0系统<br><br>这类系统的摆位相对简单,首先是高度,听者的耳朵的高度理想情况应该在高低单元的中间,这样高音和低音到耳朵的距离相等。<br><br>实在不行也要使音箱的顶部或底部与耳朵保持平行。因此,我们常常看到有些朋友把音箱放到电脑桌的下面是万万不可取的。其次,左右两个音箱应该分开放置,最好是它们和耳朵成45度角。如图是一种wasp音箱摆位法,供大家参考:<br><br> <br><br><br><br><br>大家不必照着这样专业的摆法去做,只需要记住:左右声道分开,最好使声音到耳朵的距离相等,最好与耳朵成45~60度角就可以了。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发挥系统的低音,音箱应该距离后墙至少30厘米以上——只有这样,低音才能有空间发挥,尤其导向孔在后方的2.0系统更是这样!<br><br>(2)X.1系统<br><br>   这类系统包括2.1,4.1和5.1系统。首先说说低音炮的摆放。由于人对低音的方向性不敏感,因此,低音炮可以放在墙角。但是需要注意两点:1. 低音炮绝对不可以放在容易形成谐振的物体上——譬如很轻的电脑桌上。一旦这样做了,当低音工作时,桌子也跟着震动,结果对音质的影响很大。2. 低音炮的后部不要紧紧贴着墙壁。这是因为不少低音炮是后倒相设计,倒相孔朝后,如果没有一定的距离,就发挥不出低音了。因此,最少也要离墙有一段距离。下面轮到卫星箱的摆放了。第一个出场的前置音箱,还是那句话最好与耳朵成45~60度角。左右喇叭的距离由听者的位置(距显示器的距离)决定。一般可以有这几种摆放方案:<br><br>·前方喇叭面向听者平行摆放。<br><br>·前方喇叭如同2.0系统一样摆放(wasp摆放)<br><br>·前方喇叭的高度一定要尽可能相同,切记!<br><br>下面说说中置音箱的摆位,中置音箱的原则只有一个——摆位一定要在正前方,也就是左右音箱的垂直平分线上。前后距离无所谓,但是不要太近或太远。最后轮到环绕音箱了。环绕音箱最好是挂在后方,高出头部60~90厘米。但是很少有人有条件这样做。有以下几种摆放方式:<br><br>·环绕音箱和前置音箱面对面方式摆放<br><br>·环绕音箱高度约高出听者60~90厘米<br><br>·环绕音箱也可以与人耳成60度角摆放<br><br>X.1音箱的摆位直接影响了DVD的效果,要想有好的效果,必须严格按照摆位法摆位,对于大多数朋友,还真是不容易。真是DVD,想说爱你不容易。<br><br>3. 煲箱的艺术<br><br>煲箱,国外称之为“Run In”,指的是通过长时间的使用,使音响系统(包括CD机,功放,前后级,音箱,信号线等,但是电脑音频系统相对简化了不少)内部元件的磨合达到一个最佳的程度,从而使音响系统可以发出最好听,最优秀的声音。简而言之,煲箱就是使音响系统的音质达到最佳状态的过程。如同钢琴一样,音箱在刚刚到手的时候,声音还放不开,需要一定时间的历练才可以。一台斯坦威的大三角钢琴在出厂之前都需要几个月的“试音”——长时间弹奏,以使钢琴内部的张力达到一种最佳的平衡。音箱与此类似,只是不需要这样变态而已。需要澄清的是,不仅是新音箱需要煲,旧的音箱也可以煲,而且照样可以把音质提高一大步。就如同运动员需要热身一样,你的音箱也需要活动一下,已达到可以发挥全力的境界。<br><br>什么档次音箱需要煲箱?笔者的意见是300元以内的不用煲,300元~600元可以煲也可以不煲,600元以上最好煲箱。煲箱之前的音箱的声音有些发紧,发干,低频反应迟缓,中频不够细腻。煲过之后声音大多会有明显的提高。各种音箱需要的煲箱程度和时间也是不同的,譬如惠威的T200a就是出了名的难煲熟,煲了几个星期可能都不见变化。有些漫步者的箱子却只需要2个星期。所以,煲箱要有一定耐心。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如何煲箱。<br><br>煲箱没有固定的经验,做法也随着发烧友因人而异。但是,还是可以看到规律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阶段(我个人的总结,说错了不要用臭鸡蛋扔我)。首先,第一阶段称之为讯号轰炸。就是使用专用的讯号碟从20Hz到20KHz连续播放信号,基本上发烧友手中都有这样的碟,碟中记录的是20Hz到20KHz的正弦波讯号。这样从低频到高频循环播放,效果很不错。也许你找不到讯号碟,那么怎么办呢?有办法,可以使用发烧碟代替,比如著名的雨果发烧碟就可以。还是那个老办法,从低频到高频,用讯号密集轰炸。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估计就差不多了。此外,有些音箱测试软件也可以生成纯净的正弦波讯号——比如短歌行音频测试者(Audio100 tester),使用这些测试软件也可以。播放时音量要开到最大安全音量(注意,不是最大音量!一定要注意音箱说明书上标注的安全音量)。由于讯号碟不是音乐,所以声音大了格外吵人,怎么办?我们一般有两种办法:<br><br>1.                  隔离法:将音箱放在这一个隔音好且无人的房间,关上门就可以了。但是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条件怎么办?我们可以使用厚厚的棉被把音箱包起来达到隔音的效果,但是一定要注意音箱的散热。如果疏忽会造成音箱的损坏。<br><br>2.                  相位抵消法:将左、右两只音箱以面贴面、相位相反的方式相对放置。这样声音就会相互抵消且单元仍然正常工作。左右音箱贴的越近越好,这样噪音越少。这种办法很适合昼夜连续褒箱,人可以不用看着,呼呼大睡就是了。<br><br>这样过了4个小时以上,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了。<br><br>下一阶段我称之为频带密集轰炸。在这一阶段,我们要选择一些频带上很有特色的乐曲回放,让音箱在“实战”中得到锻炼。我们需要选择在低中高频很有特点的乐曲。低频上,有著名的一意孤行(电子合成乐器的低音,下潜很深),鼓诗(考验低频的爆发力),阿姐鼓(音箱的“低频杀手”)。中频可以是蔡琴(中频的齿音,细腻感,质感和口型),腾格尔的天堂(中频的厚度和延展力)。高频可以是弦乐,比如梁祝(高频的细腻感和质感),钢琴曲(高频的空气感和颗粒感)。通过这些乐曲的不断回放,可以做到打通3频的目的。这一阶段时间不要少于50小时。接下来我们可以进入下一阶段。<br><br>最后一个阶段称为全频轰炸期。在这一阶段,我们侧重于全频带的磨练。在这一阶段我们终于可以享受音乐了。著名的加州旅店就是很适合全频带的。此外,交响乐也是个很好的选择。我们可以靠在椅子上,仔细聆听音箱中发出的天籁之音,享受前两个阶段的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2个礼拜),估计你的音箱可以“出声”了。<br><br>还有一些发烧友认为煲箱如同煲汤,笔者认为很有趣且很有道理,有必要介绍一下。<br><br>1.       急火煲箱(煲汤):上面提到的第一阶段就属于此例,用最大安全音量,有些时候甚至冒着烧掉音箱的危险开到最大音量,长时间不断连续轰炸的煲箱方式。<br><br>2.       文火煲箱(煲汤):上文提到第二阶段就属于此例,音量合适,有针对性地煲箱。悠闲的煲箱方式。<br><br>3.       慢火煲箱(煲汤):就是正常使用音箱,顺其自然。<br><br>把这三种配合起来,煲箱如同调制一种美味的汤,爽!<br><br>笔者经过摸索,制定出一套自己的煲箱方法,自称为“王氏煲箱法”。主要是这样做的。<br><br>1.       使用Audio100 tester 音频测试软件。用正常音量播放从20Hz到20KHz的讯号大约2小时以上。然后换用最大安全音量播放2小时。<br><br>2.       使用20Hz低频讯号用最大安全音量播放,然后20KHz播放,2小时足以。<br><br>3.       下面使用低频擅长的曲子,笔者常用一意孤行,鼓诗等,正常音量下连续播放。打通低频!<br><br>4.       使用擅长中频的曲子,笔者常用蔡琴,腾格尔的天堂,稍大音量(音量要达到可以使中低音单元完全运动的程度)连续播放。<br><br>5.       3和4步交替进行,大约需要3天时间即可,不必使用太多时间<br><br>6.       使用加州旅店正常音量连续播放,1天时间就可以<br><br>7.       使用交响乐(贝多芬是个不错的选择,我常用英雄,命运,田园,合唱)连续轰炸,1天时间就可以<br><br>8.       6和7交替进行。<br><br>9.       进入休息期,正常播放自己喜欢的乐曲。但是注意时间,每天不应低于4个小时。<br><br>过了一些时间,大约1个月就可以了,你的音箱就煲好了。<br><br>4.       其他<br><br>还有一些其他的小细节需要格外注意,现在市面上的多媒体音箱大多没有标注左右声道,因此使用时会出现接反的情况。也有可能音箱线会接反。这是声音的相位就会是反的,听上去很难听。这是要试着交换一下左右声道,看看是不是这种问题造成的。其次,音箱的电源问题。有些时候插座的质量不好,插头在上面还可以动。这种情况的结果就是接触不良,电阻变大,音质劣化。所以注意检查插头。最后还有接线的问题,线一定要接实,不能虚接,以免造成接触不良。<br><br>音箱这一电脑音频系统关键组件的优化到这里就说完了,这方面的知识很多,也很专业。我试着深入浅出的讲给大家听,如果大家还想知道更多的知识,可以问问自己身边的发烧友或是看些关于HIFI的书。总之,我们要争取要我们音箱最优化。这样我们才能为以后的优化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3.6.2024 22:1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