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一小瓷盒 [打印本页]

作者: 游在汉堡    时间: 30.3.2010 08:28
标题: 一小瓷盒









作者: 游在汉堡    时间: 30.3.2010 08:31
这小瓷盒是公司一同事的,平常就放小首饰,请各位老师看看,
小瓷盒是什么年代的?
江永兴是什么时代的作坊?
还有最后一张的那款,是什么意思?
谢谢各位老师,请赐教
作者: anning    时间: 30.3.2010 09:08
本帖最后由 anning 于 18.11.2011 15:54 编辑

ddd
作者: 游在汉堡    时间: 30.3.2010 09:36
真的太谢谢了。学习了很多。
虽然是个普通的盒,但它的型和色还多不错,不在于价值了,好玩就行。
我量了下是8.5CM.那应该是朱砂盒/印色盒。
我听说,民国初期仿照比较猖獗,是有这么回事吗
作者: 即时    时间: 30.3.2010 09:56
本帖最后由 即时 于 30.3.2010 11:06 编辑

回复 2# 游在汉堡

很有意思,这个小瓷盒。钒红绘制的少狮太保,因为当时制作的人只是想拿到市场上换些菜米油盐,居家过日子。所以绘画在传承师传技艺的同时,又显得如此的活灵活现。
不像现在有些人靠专门造假蒙人骗人,绘制的东西冒着贼气贼光。

落款应是当时工匠的人名,你可以在百度上搜索一下。我的印象中,当是清晚期和民国初年,归类为江西景德镇珠山八友风格的一件民用器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性和收藏性。
有些书画学人当其成印油盒上可见用,也有妇人藏于闺中装盛粉底胭脂等物,更有您现在所说的,装个小首饰等等

作者: 即时    时间: 30.3.2010 10:05
回复 4# 游在汉堡


    价格我觉得不止20-50元人民币。这类制品盛行于清代的嘉道同治,晚清的光绪至民国一直都有在生产。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仿制骗钱,而是当时生产力低下,而学徒的人从师傅那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比如,现在生产袜子的企业,很难说清楚是谁仿谁的?大家都在生产市场需要的东西并必须不能脱离结合当地的物产和个人能拥有的技艺。
说得有些远了。
作者: 游在汉堡    时间: 30.3.2010 14:29
谢谢即时老师。
我也觉得的那少狮太保画的蛮生动的,笔触也非常老道,一气喝成之感。
看来是一老师傅绘的。哈
按盒的大小来看,应该是放印泥的可能性很大。
作者: 游在汉堡    时间: 30.3.2010 14:32
本帖最后由 游在汉堡 于 30.3.2010 15:35 编辑

我查看了。江永兴还是清末民国初瓷器名家,彩绘艺人。
题款和我朋友的那件一样的。



现转一些其记载的另一件器皿

清末民国初瓷器名家江永兴的细路瓷罐.书法和人物画的确实好!是红楼梦的题才;林黛玉和贾宝玉及紫娟丫环四个人在花园吟诗弹琴作赋的精彩场面。可说是栩栩如生!器身有刚碰一不明显的线照片拍不太出,网络交易先讲明!如图7。其它完整;没有磕和碰.此件藏品不愧是名家的作品;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瓷器有红楼画意的不多;极具观赏!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www.kaiyuan.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