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DAAD汉堡举办“中国日”活动
[打印本页]
作者:
欧洲新报
时间:
28.6.2010 11:14
标题:
DAAD汉堡举办“中国日”活动
为什么前往中国?———这次在汉堡市举办的活动旨在激发德国大学生对中国产生兴趣
0 q$ K' C4 _6 Z+ }9 I; f( _- M
9 T% [- c# K% [, [+ u: |
5 l" h5 }, ]6 L3 G+ g* n$ A
号称"通向世界的门户"的汉堡市日前举办了激发德国大学生前往中国的系列活动。参加活动的人数超出了预计,但组织方显然更希望德中两国的学术科研交流能够更深层、更具持续性地发展下去。
; D w) S9 t, B8 i
7 O. O0 _" l$ m1 P5 B
波德(Christian Bode)先生在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秘书长的位置上已工作了20年之久。经他手批准的奖学金不计其数。他坦言道,虽然资助前去中国的奖学金生人数庞大,但其中80%都是去上3个月以内的语言班。他鼓励在场的大约400名大学生,要鼓足勇气不仅走出国门,还要在当地国家深入进去。这就是德国人喜欢对外国人说的"融入社会"。6月25、26日两天,波德先生退休前三个月,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德国联邦科学教育部以及高校校长联席会议同汉堡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国日"活动。
% W' t2 P9 ]1 z4 \% R# o
9 N! {/ M+ X& K1 G1 p8 p% u
单纯为了专业知识不必到中国去
5 @$ \) _5 B( |: S( n! b
: N- b7 N6 E0 @+ I7 b8 U7 l5 I) n
这次在汉堡市举办的活动旨在激发德国大学生对中国产生兴趣。报告会、图片展示以及小场合的经验介绍都在回答活动提出的主题问题,即"为什么前往中国?"在清华大学当了一年留学生的工程师切尔纳(Christian Tschirner)认为,就专业而言,在清华学到的不一定比在亚琛的多,如果单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不必跑到中国去。但作为一名工程师,他应该知道他所设计产品的使用者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有哪些需求。
+ A+ ~' K( V) J
* {/ R) w- W, x: ^) a) B& C! H
巴尔茨(Timo Balz)先生正在等待武汉大学一个研究所的副教授聘书。对此,他信心十足,说不会有太大问题。他在中国积累的经验是,无论事先设定了怎样的目标,直线抵达的情况很少,如果学会了曲线绕弯子的诀窍,在中国几乎可以做成所有事情。
/ a+ t7 v1 U2 R. b/ T- m
0 m! v: k' r ^! A6 |2 N7 U/ n3 h
汉莎航空公司人力资源开发经理坡普肯(Kay Popken)曾在中国工作过多年。他向在场的大学生透露说,招聘人才时,像汉莎这样的国际化公司尤其重视国外经验,这并不局限中国,走出国门一年决不是浪费时间,它将对今后事业发展有着特别积极的意义。他同时也告诫大学生们,汉莎不会聘用纯粹汉学专业学生,应聘者必须兼备其他应用学科的专业知识。
$ Q) H3 z+ _+ m' f( a z0 D) O0 S: J
/ D$ m- [1 j8 Q! N) J' D. @
三部围绕中国的获奖短片
$ x# ^3 H* |8 M* b w- q3 W
$ b2 }* H4 u( t* ]/ J6 \! W
德国联邦科学教育部为2009/2010学年规划了"德中科学教育年",并将活动主要安排在2010年的夏季学期,分散在40多个高校。每个举办活动的高校都得到科教部大约10000欧元的资助。汉堡大学的活动便是其中之一。借本次活动的机会,德国联邦科学教育部还为在这次活动中胜出的三部短片颁发了奖项。
{+ t& v d& ?; ~/ X2 B6 w
2 @+ [2 ^' ~2 N4 l" {4 _
获得一等奖的是《陌生的家乡》。影片讲述了汉堡一家由华人经营的旅馆从纳粹时期直到今天所经历的坎坷命运。主人公在寻找自己家乡的过程中,为一些滑落到社会边缘的失落者提供了一小块感情的家园。二等奖由影片《中国迪斯科》获得。它从大学生的视角提出疑问:那些白天活跃在校园的中国大学生晚上都到哪里去了?影片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这两部片子均出自康斯坦茨应用科学大学交流设计系的大学生之手。获得三等奖影片《我来自中国》的导演是一名中国女大学生。影片勾画了几组不同类型的来自中国的大学生,以白描而不是说教的方式,启发人们在怎样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上进行思索。
9 r' M2 A, A* i/ H( ^( S
5 z4 f; {8 P' o# r2 x* `1 ]
德国学术交流中心深知双向交流的重要。在鼓励德国大学生"走出去"的同时,人们也开始思考怎样利用昔日奖学金生积累的人才资源。在学术交流中心,着眼那些中国奖学金生,一个旨在增进交往、互通信息的联络组织(Alumni)正在筹建过程中。负责人说,一旦组织成立,会有定期活动。这样,交流的持续性以及长久效应便有了更多的保障。
作者:
freelance
时间:
28.6.2010 12:18
融入社会
9 N$ X0 T& j6 ^& [0 m3 l' U' w
6 d0 h3 b' u: Z0 [
何其容易。你让德国人来融入中国社会试试
作者:
seagreen
时间:
28.6.2010 14:13
无论事先设定了怎样的目标,直线抵达的情况很少,如果学会了曲线绕弯子的诀窍,在中国几乎可以做成所有事情
作者:
宇宙老真
时间:
29.6.2010 22:57
不知道啊。想自己去跑一趟。不知道我说的行不行,所以先来问问大家。
作者:
jamestrong
时间:
2.7.2010 20:34
骄傲自大的德国人。
作者:
ujaj133
时间:
7.7.2010 16:47
说的很不错,赞一个啊!!
. s) R; i' B# }6 M! F0 o
" b# ~& q- z$ L3 e9 P
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
- s' N- `3 U% k5 E, I+ T- ^
4 l4 V' H" M# o! w) g4 x$ `
9 U; E6 B$ E4 g8 p, [
6 l2 J5 v% l2 I5 K
i4 h( G/ l& O, X) r- @
; c1 U, T8 z# h
* P3 R( ]3 g7 u2 O4 C; }
4 w+ ^' J3 E! U
$ H* ]# `; K) e) ?, M1 J: W" Y
5 Y$ [0 q/ x: v- r% t" U7 u
7 E1 q, M7 ]. k, t% ^3 s
# V, O' }: L/ a$ R; d
6 d3 T0 t& I4 R3 l
8 y. ?3 o$ A% J2 K
/ D1 n* Y' R: R$ a1 R
靓颜花草减肥胶囊
成吉思汗新手卡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www.kaiyuan.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