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中国即将迎来航母时代——瓦良格号专题【16楼更新大图】 [打印本页]

作者: swz8228    时间: 28.4.2011 09:43
标题: 中国即将迎来航母时代——瓦良格号专题【16楼更新大图】
本帖最后由 swz8228 于 20.5.2011 22:40 编辑



近日,国内几家官方网站登载了正在大连造船厂改建的“瓦良格”号航母的照片。上面显示,“瓦良格”号的改装已接近尾声,其涂装换成了中国海军舰艇标准的淡灰蓝色。不过对于瓦良格号最终扮演的角色却仍然存在争议,与国内军迷期待的不同,不少外国军事研究机构和媒体认为瓦良格号的最终用途并不是战略意义上的进攻型航母,只是一艘具有航母性质的训练舰。那事实果真如此吗,未来的瓦良格号性能又究竟如何呢?中华网军事将带来独家解析。

完全按战斗舰艇标准改装

随着这段时间,瓦良格航母上的雷达及武器系统的相继曝光。瓦良格的最终命运逐渐清晰起来,从瓦良格的武器系统和电子设备上看该舰绝不会仅仅是艘训练舰。

瓦良格号安装的防空系统火力很猛

航母上安装的武器系统从最近的图片来看,瓦良格号的近防系统已经非常明确,由FL-3000N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和730近防炮组成。FL-3000N近程防空导弹系统之前已在珠海航展展出过,该系统与美国的“拉姆”(RAM)反导弹导弹系统类似,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这种武器系统采用24联装导弹发射装置,精确度较低。FL-3000N是3年前才推出的,使用的导弹比“拉姆”系统要小。FL-3000N导弹长2米,最大射程为9000米。该导弹弹径120毫米,现在采用的制导系统与“拉姆”类似,导弹采用被动雷达+红外成像双模制导,但是在飞行过程中不如“拉姆”灵活。据推测瓦良格号很有可能在其左前和右后装FL-3000N防空导弹,也可能四个方向上都装FL-3000N。

730近防炮重量是8吨,系7管火炮,长度有279厘米,火炮安置于箱形的炮塔上面,该系统可以提供对反舰导弹、飞机、近岸目标、小型舰艇和水雷等目标的点防御。730近防炮的射击速度在每分钟4200-5800发之间,该炮由两个备弹500发的弹药箱提供炮弹,可以发射高爆弹或者穿甲弹。该型近防炮对于小型目标的探测距离是8公里,对大中型目标的探测距离为15-20公里。一旦锁定目标,该近防炮可以在3公里的距离上将其击落。美媒称,该近防炮的性能超越了赫赫有名的美制20毫米“火神”密集阵系统。

从近防武器的种类来看,由于FL-3000N近程防空导弹已经在中国海军实验舰上安装测试过,而730近防炮更是已经广泛装备于052B/C型驱逐舰和054A型护卫舰上。因此,如果瓦良格仅是作为训练舰来测试相关装备的话,那么其完全没有必要安装这些近防武器系统。

从近防武器的数量上看,瓦良格号在左右两舷各装有2套FL-3000N和2套730近防炮,共4套FL-3000N和4套730近防炮,远远超过了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这将使瓦良格号成为世界上近防能力最强的水面战斗舰艇。如果仅作为训练舰使用的话,瓦良格也没有必要安装如此多的近防火力的。而这些武器系统的安装,将会为瓦良格提供充分的近程防空火力,这说明了瓦良格改装的思路是按照一切从实战出发,使其成为一艘能够出海作战的舰艇。



目前航母已经安装多种雷达及电子设备

瓦良格上的雷达与电子设备从瓦良格安装的雷达和电子设备看,该舰就更像是一艘作战舰艇了。根据最新的瓦良格改造现场图来分析,瓦良格上目前已经安装了中远程三坐标雷达,并极可能在近期安装中国自行制造的舰用相控阵雷达。

在该舰舰岛上层预留的相控阵雷达位置上,预计将会采用170神盾驱逐舰上的相控阵雷达。不过瓦良格安装的相控阵雷达在功率,可能功能以及外形尺寸上与前者有较大的提升和变化。170舰上的相控阵雷达可能是在俄国S-300系统使用的相控阵雷达改进而来。“神盾”舰作战系统具有几大特点:它的反应速度快,主雷达从搜索方式 转为跟踪方式仅需0.05秒,能有效对付作掠海飞行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它的抗干扰性能也很强,可在严重电子干扰环境下正常工作;在反击能力方面,该系统作战火力猛烈,可综合指挥舰上的各种武器,同时拦截来自空中、水面和水下的多个目标,还可对目标威胁进行自动评估,从而优先击毁对自身威胁最大的目标;而它的对空有效发现与锁定距离约为400千米;对海有效发现与锁定距离约为 300千米。此外,目前瓦良格号在主桅顶部已安装与052B驱逐舰类似的“顶板”三坐标对空/对海搜索雷达,从天线尺寸来看,其最大探测距离超过250公里。在火控及电子战系统方面,瓦良格可能装备有1座国产新型中近程搜索雷达、引导近防系统、2座347G型火控雷达 ;6座舰载干扰弹火箭发射炮、2座低频段雷达信号干扰机、以及与052C驱逐舰相似的多种电子战装备等。

如此齐全的雷达和电子战系统充分说明瓦良格并非训练舰。该舰上装备的相控阵与三坐标雷达,非常类似库兹涅佐夫号上“天空哨兵”与“顶板”雷达的高低搭配,在平时只使用“顶板”维持警戒,在出动舰载机作战时,大功率相控阵雷达开机,实现大空域监控和引导。而这些装备仅装在一艘训练舰上,真是大材小用。此外,瓦良格号的舰岛上也已安装了多个球状物,这些是通讯/卫星通讯天线和电子对抗天线。可以说,瓦良格号航母的武器和电子设备都是按照实战型军舰来进行配置的。

新舰艇服役为航母打基础



装备部队的052B和052C大型导弹驱逐舰

新型装备磨合时间长技术较为成熟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日益提高,能够拿出比较多的军费支持海军的装备建设,所以,这时一改上个世纪90年代的海军装备建设的弛缓,一大批拥有先进技术性能的新型水面舰艇出现。近年来,中国海军大批先进战舰接连服役,并逐步形成战斗力。从这些新舰艇的服役时间与磨合周期上来看,都为中国首艘航母的服役打下了基础。

在驱逐舰方面,短短数年之间江南造船厂生产的2艘052B和2艘052C大型导弹驱逐舰装备南海舰队;大连造出2艘051C大型防空导弹驱逐舰装备北海舰队;而处于对台军事斗争最前沿的东海舰队,在得到2艘从俄罗斯引进的956EM改进型现代舰后也与其他二个舰队一样拥有4艘大型导弹驱逐舰。
052C型防空导弹驱逐舰为中国海军新一代防空型导弹驱逐舰,目前共建2艘,分别是170号和171号,主要作战使命是负责作战编队的防空、反潜作战以及配合其它舰艇进行反舰攻击。2003年4月29日,170舰滑入长江,该舰后被命名为“兰州”号,在2004年7月4号正式加盟南海舰队。较晚开工的171舰亦于2004年底完工,展开试航作业。052C型防空导弹驱逐舰是中国第一型配备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导弹发射装置的驱逐舰,它的出现大大提升了中国海军的防空能力,中国海军也由此具备了区域防空能力。

2006年,中国海军列装了首艘051C型防空导弹驱逐舰。051C型驱逐舰设计用于装备舰对空导弹防御系统,填补了解放军海军在防御能力领域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差距。051C是中国海军排水量最大的导弹驱逐舰,装备了最具威力的新型SA—N一6舰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相应的制导雷达和S-300舰空导弹。新型051C驱逐舰的服役大大提高了北海舰队和中国其它远洋舰队的区域防空能力。


采用新型VLS的054A护卫舰

护卫舰方面,中国也加快建设速度,054型、054A型护卫舰也先后下水并成批装备海军。于2003年9月在上海的沪东中华造船厂下水的054型导弹护卫舰首舰一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的时候,其漂亮简洁的外形设计就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同我国之前建造的053H3“江卫II”型导弹护卫舰相比,054型导弹护卫舰在舰体设计上可以说有了巨大的进步,也是中国结束了中国护卫舰只适合近海作战的历史。

正当人们为054导弹护卫舰的出现而欢呼雀跃时,基于054舰体,装备了类似俄式雷达系统与类似美MK41型VLS装置的新型054A护卫舰又亮相了。总体上054A是追求防空、反潜、反舰三方面的平衡,以满足任务书上所规定的多用途护卫舰水平,而在事实上已具备现役导弹驱逐舰的大部分性能,特别是其比较高的反潜性能,可迅速弥补海军水面舰艇最为短缺的一个短板。相对于舰体脱胎换骨于庞大053系列而言的054导弹护卫舰,054A不但进一步优化舰体线型以更好合适远洋航行之需,而且还大幅度更换了其一直为外界或多或少诟病的电子及武器系统,成为我军最新、同时也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型远洋型多用途导弹护卫舰。
从以上舰艇的服役时间与周期上可以看出,中国海军的新型装备磨合相对时间长,技术也较为成熟。另外,从这批新舰的装备使用看,它们无一例外的全都作为战斗舰艇使用而不是训练舰或实验舰。所以根据中国海军的新型武器装备的装备沿革与发展周期来看,有理由相信瓦良格号将不可能只是以一艘训练的身份投入现役。



未来瓦良格号航母编队想象图

新型装备作战性能和用途为航母编队提供准备如果未来航母进入中国海军服役,也需组建完整的航母战斗群。根据中国现有舰艇,防空舰只可以使用052C型驱逐舰或其改型,反潜可使用054系列护卫舰,还应配置核潜艇作为水下尖兵,警戒、对付敌方舰艇特别是敌核潜艇。具体设想为2艘052防空驱逐舰,4艘054反潜护卫舰,2艘核潜艇,1艘综合补给船。

从中国海军的新驱和新护的设计思路看,它们已明显摆脱了苏式舰艇的风格,而更多的靠近美国,这本身也说明我们为建造航母所做的准备。

最先进的052C驱逐舰应该说就是为了给航母护航而设计的,因为近海防御根本就用不了这么大的军舰。052C是中国首型能应付高强度空中威胁的防空舰艇,它的出现证明了中国舰艇科技挑战西方顶尖水平已经成为可能,使中国海军在面对潜在对手时,至少在个体部分拥有技术优势。尽管052C的排水量的垂直发射单元偏少,持续火力不足,与美国的宙斯盾舰存有明显差距。而中国在052C之后的一些更成熟技术,很可能已经应用到了正在建造的第二批次中华神盾舰上,随着第二批次中华神盾舰的开工,相信在一定程度上会弥补052C的不足之处。因此,052C将会在未来中国航母编队中担任主力防空舰的角色。

在中国海军的新型护卫舰上,目前也使用了更成熟技术。新出来的054A新护使用了更为先进的导弹标准化模块,该舰上的VLS系统是综合我国多年来的相关技术,研制出的一款新型的热发射型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配合其装备的4个MR90照射雷达,不管是探测距离,目标追踪锁定,还是反应速度等都比之前的系统有根本区别。快速发射能力和开阔的射击角度,将会有效的配合052C作战,也会使“神盾”系统有了质的提高。在反潜作战方面,054A装备的反潜装备也是目前国产艇艇中最齐全的,主要包括反潜火箭发射器、反潜导弹、反潜鱼雷、反潜直升机及相关探潜设备,这些使具备了成为专业反潜舰的潜力。因此,在未来的航母编队中054A很可能会以类似于美国航母编队中的佩里级与斯普鲁恩斯级的混合体出现在其遍队中,扮演中近程防空与反潜的角色。

从海军现有兵力来看,116、115、170、171这4艘远程防空驱逐舰和4艘现代级驱逐舰、2艘052B级驱逐舰、8艘054A级护卫舰这14艘区域防空舰可以组成2个强大的驱护舰编队。可想而知如此多的新战舰不可能会为一艘训练型航母护航,因此瓦良格号作为中国首艘实战型航母投入现役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中国海军051C级编队出航



由052B、052C、054A组成的强大驱护编队



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054战舰群

改装工程巨大成本高昂

包括简式防务周刊在内很多媒体都称瓦良格将来会作为中国海军的训练舰使用,并且还有平可夫不断地煽风点火,所以不少人就信以为真。因为他们认为瓦良格只剩个船壳而已,完全修复的成本比制造一艘新航母的费用还要高。但是他们完全低估了中国强大的实力,现在瓦良格不但修复了,并且装备了中国目前所有最新型舰载武器装备和雷达。只要瓦良格能够远航,只要甲板上能大批的起降战斗机。他就是战斗航母,而不是什么训练舰。试想有哪个国家会去用几十亿美元打造个训练舰,全世界又有哪一条航母是训练舰。


停工的瓦良格号舰体锈蚀得相当厉害

瓦良格改装工程巨大首先要指出的是很多人对“瓦良格号主体结构严重破坏,使其成为一堆废铁”的传言信以为真。这是个流传很广的传言,外国媒体宣称曾在土耳其检查过这艘航母的破坏程度。他们判断,瓦良格号船体致命部位进行了连续爆破,修复这些受损部位所需成本远远大于直接建造新船。其内部的管道结构已经被严重腐蚀。但是很难想象外国情报机构怎么能在土耳其的海面上检查瓦的破坏程度,要知道,那是一艘没有电力和动力装置的航空母舰,没有图纸就贸然进入没有照明通风系统的航母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光是通风问题就可能要了人的命,任何人在那种情况下都没有能力深入内部检查瓦的结构,虽然外国的情报人员不止一次登上过瓦良格,但他们是否真的深入瓦良格内部检查了,还是很值得怀疑的。

据去年俄罗斯的媒体披露:当年乌克兰想卖瓦良格。但是下家寥寥无几,并且给的价钱极少。在乌克兰一筹莫展的时候中国出面了,给的价钱很高。但前提是买船必须附带工程图纸和所有文件。在经过几次商谈后,双方达成协议。随之瓦良格的所有图纸和文件在其之前就先来到中国。因此可以说,瓦良格不是二手货,只是换个地方继续建造罢了。并且在这里中国给了他新的生命和更强的武器装备!



舰上的武器系统和雷达都已拆除

从2002年至2005年间,大批中方工程技术人员对瓦良格号进行了全面检测。同时包括居住舱、工作舱、引擎、发电设备在内的航母内部整修工程也逐步展开。在解决了航母特种钢材的技术引进问题后,瓦良格号于2005年进入干船坞进行舰体维护。经过一年多的施工,瓦良格号已油漆一新, 舰桥部分也做了防锈处理,甲板完成了初步翻新。而近年来,不断增加的脚手架、大量施工人员、神秘的集装箱、中国海军舰艇的蓝灰色涂装以及在相继出现武汉、葫芦岛“航母训练基地”报道后,外界相信瓦良格号航母的军事用途已经显露无疑。

2011年根据最新的西方媒体及中国网络上发布的照片显示,瓦良格号工程似乎进入冲刺阶段,大量设备完成栖装,舰岛相控阵雷达预装清晰可见。“瓦良格”舰岛上已林立雷达、天线等电子设备,船舷上也装备了防空武器。

瓦良格号是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二号舰,从该舰的舰体水平上看,其排水量比库兹涅佐夫还要大,而一艘排水量超过6万吨,武器系统及电子设备都很齐全的航母,只是作为一艘训练舰服役是难以想象的。



正在大连港进行改装的瓦良格号

瓦良格号的修复成本相当高昂前面提到,瓦良格号航母已经安装了完整的防空武器和电子设备。这些武器设备的价格极其昂贵。参考国外同类装备,一门730近防炮的价值数千万人民币,FL-3000N拦截导弹每枚造价人民币200万,一套远程相控阵雷达的价格则以亿元来进行计算。现在已安装的武器和电子设备,其采购和安装费用已远远超过当初2000万美元的拍卖价格。倘若只将瓦良格号航母当作训练航母使用,这些昂贵的武器电子设备大都是没有必要安装的。

此外,参考俄罗斯为印度改装的基辅级航母“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印度总共花费了接近30亿美元。而排水量比基辅级大的多的瓦良格号改装费用可想而知。据前军事科学院政委张序三说按照当时(90年代末水平)计算,要花500亿元人民币才能把瓦良格号完全建成,后来再一计算,费用追加到700亿元。而数百亿元这样奢侈的花费,只用于一艘训练舰的改装,这对于中国海军来说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虽然中国发展瓦良格号航母,是改造而非建造,但这同样可为中国独立研发国产航母积累经验。改进并使用瓦良格号,有助于中国摸清航母的基本特征和使用规则。航母是大工业化的产物,航母战斗群是超大的“工业联合体”,发展与之配套的相关技术和产业,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海上作战范畴。如果瓦良格号最终能够投入部署,还将对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建设甚至军事工业产生重大影响。而从航母建造的效费比看,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去用几十亿美元来建造一艘训练舰,所以说瓦良格号就是一艘不折不扣的具备实战能力的进攻型航母。

其他证据



中国在T-10K的基础上仿制的歼-15

舰载机分析

自身的武器系统、电子设备已证明瓦良格不是训练舰,除此以外,从瓦良格号的舰载机配置方案分析,瓦良格号将会是一艘实战型航母。

实际上,关于中俄谈判购买苏-33舰载机的传闻由来已久。俄新社曾报道称,从2006年起,中国就开始和俄罗斯就购买苏-33战斗机进行谈判,并称该型战斗机将用于装备中国未来的航母。但是最终中国购买苏33的谈判由于种种因素而破裂。

俄罗斯要求中国一次性购买40架苏33,实际上中国只需要买2架苏33来揣摩就可以了。中国揣摩苏27之后,搞出了歼11。大家都知道,苏33是在苏-27的基础上研制的单座双发舰载机。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拒绝对华出售苏-33战斗机。在全世界都猜测中国要以歼11为基础研制航母舰载机时,终于沈阳飞机公司在2009年完成了第一架歼-15试飞型原型机的生产,目前该机正在进行试飞阶段。据称歼-15是在俄罗斯的苏-33的试验机T-10K的基础上仿制而来的海军航母舰载战斗机,外形酷似苏-33。总体看来,歼-15应当是中国在T-10-3基础上,大量结合在国产歼-11B和歼-11BS上取得的成熟技术而研制出的一种全新舰载机。可以说其在机体材料、航电、火控雷达系统和飞控系统等则是纯种的中国技术。而如果瓦良格仅仅是承担训练任务的话,中国只需少量引进苏33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耗费大量资金自行研制新的舰载机。

在舰载预警机方面,除了中国海军订购的9架卡31预警直升机外,目前还出现了装配机载搜索雷达和指挥系统外部天线的直-8直升机照片,这表明中国正在从俄罗斯进口的预警直升机基础上研制了同类产品。据悉这种直-8AEW预警直升机将装备到中国首批航母上。而无论是直-8AEW还是歼15的出现,说明了中国一直致力于武器装备的本土化研究,这些也预示着中国将要在瓦良格号航母上装备国产战机。因此,搭载国产战机的瓦良格号必将成为具有实战能力的航母。



在美国的阻挠下瓦良格受困土耳其

瓦良格号引进的曲折历程目前,中国公司一共从海外购买了四艘废旧航母。除了瓦良格号外,还有停留在天津的基辅号和停放深圳的明斯克号,它们都改造成了海上娱乐设施。另外一艘是从澳大利亚购置的墨尔本号。这其中就属瓦良格号的引进过程最为曲折。
瓦良格号于1998年公开拍卖,最后由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以“赌船”名义投得。1999年7月,澳门公司雇用拖船,拖着瓦良格号开始了漫长的航程。不料,当该船驶抵土耳其北部黑海水域,准备通过土耳其控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在第三国的提醒下”,土耳其政府加以拦阻,强行命令瓦良格号退回黑海。土耳其方面以“船体过大、影响博斯普鲁斯海峡其它船只正常航行”等为理由,拒绝瓦良格通过。
瓦良格号受困黑海期间,创律公司每天向ITC拖船公司支付8500美元,每个月还必须向乌克兰港口当局缴付1.7万美元的停泊费,损失相当惨重。而最初通过竞标,以2000万美元的代价买下瓦良格,全部算下来实际总共花了上亿美元。相信中国是不可能耗费上亿美元只买来一艘今后充当训练任务的舰体的。



基辅号在落户中国时并未受到阻挠

当时,西方媒体也借机纷纷大肆炒作“中国航母威胁论”。于是中国与土耳其从此开始了长达一年半之久的谈判。1999年12月19日,美国由幕后转到台前,驻土耳其大使皮尔森会见了土国务部长米尔札欧鲁,表达了美国政府对瓦良格号的关切。米尔扎欧鲁向总理艾西费特呈交报告,详述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可能发生的技术问题,建议拒绝中国的要求,禁止让瓦良格号通过海峡。美国对瓦良格如此关注,也可以看出瓦良格号的重要意义。因为此时基辅号航母已经拖到了天津,连同1998年9月从韩国转卖到中国的明斯克号,中国境内有两艘废航母。而对这两艘航母落户中国美国并未做出如此强烈的反应。而相比基辅级航母,具有大型航母船体的瓦良格在西方看来是潜在的“中国航母威胁”。所以,通过西方对瓦良格如此强烈的反应,也从侧面证实了瓦良格不会只是一艘训练舰这么简单。

此后,中国与土耳其之间一直进行外交接触,最终土耳其同意让瓦良格号通过其海峡。但土方也向中国提出瓦良格号通行海峡时必须具备的20项极为苛刻的安全条件,其中就包括要10个亿美元的“风险保证金”!中国承诺,将完全负担瓦良格号通过海峡的安全保险以及可能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并且将从中国派遣几艘大马力的拖船,协助拖行瓦良格号,以保证通过海峡的航行安全。这样直到2002年3月3日,在经历诸多波折后,瓦良格航母才最终抵达大连港。可以说当时中国政府在谈判中也是顶着“中国航母威胁论”承担了极大的政治风险。由此也可以推断中国冒如此大的风险只引进一艘训练舰是不可能的。从中国引进瓦良格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证明了瓦良格将会是中国首艘具有作战能力的航母。

结 语

瓦良格号航母改建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不少外国媒体预测,今年7月1日,中国第一艘航母瓦良格号将试航。从瓦良格号目前已安装的大量武器设备和各国海军航母使用经验来看,瓦良格号决不仅仅是一艘训练舰,而是具备实战能力的进攻型航母。中国海军经过近60年的发展,整体的水平与往昔不可同日而语。新建造的驱逐舰和护卫舰譬如051C/052C/054A等等,设计思想与舰艇的战斗力都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以现在掌握的情况来分析,瓦良格号肯定是中国海军的第一艘实战型航空母舰,它将填补中国海军远洋作战能力的空白。就像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所讲的那样:“大国中没有航母的只有中国,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





作者: swz8228    时间: 28.4.2011 15:09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8.4.2011 23:01
好图!
作者: swz8228    时间: 3.5.2011 13:50
5月3日新图



作者: Paul    时间: 4.5.2011 17:09


老瓦肯定上弹弓  

作者: Paul    时间: 4.5.2011 17:12
本帖最后由 Paul 于 4.5.2011 17:15 编辑

老瓦! 前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STUHjTHCYI
http://www.youtube.com/embed/tSTUHjTHCYI

作者: Paul    时间: 5.5.2011 15:44
本帖最后由 Paul 于 5.5.2011 15:45 编辑

国造航母据说也快了昂,筒子们的KC就快发紫啦   
作者: Vesper_Lynd    时间: 5.5.2011 16:30
Paul 发表于 5.5.2011 16:44
国造航母据说也快了昂,筒子们的KC就快发紫啦

可能是军情观察室的yy,明年?哪儿有那么快?
作者: Paul    时间: 5.5.2011 16:33
本帖最后由 Paul 于 5.5.2011 16:44 编辑
Vesper_Lynd 发表于 5.5.2011 16:30
可能是军情观察室的yy,明年?哪儿有那么快?

嘿嘿,天朝的核心军迷从来不鸟军情观察室,俺们当年在老JC混的时候谁知道董家耀啊~
明年差不多应该能看到,咱只需要准备HKC,耐心的等好儿就成   

作者: Vesper_Lynd    时间: 6.5.2011 07:14
Paul 发表于 5.5.2011 17:33
嘿嘿,天朝的核心军迷从来不鸟军情观察室,俺们当年在老JC混的时候谁知道董家耀啊~
明年差不多应该能看到 ...

JC是啥,请问?
作者: Paul    时间: 6.5.2011 16:20
本帖最后由 Paul 于 6.5.2011 16:35 编辑
Vesper_Lynd 发表于 6.5.2011 07:14
JC是啥,请问?

当年风靡【传奇】的时候,俺就已经开始定期去JC潜水,每期必买的军事杂志,一本是陈虎主编的【世界军事】,另一本就是【舰船知识】,只可惜轮到我自己开始想事了,正式注册的时候,JC已然日薄西山,嗨!怎奈生不逢时,唯有仰天长叹!

对了,JC指的是新浪改版前的舰船知识论坛,当年的中国第一军坛,拥有百万会员,巨牛大侠灿若星辰。宋晓军那批人当年都是在那儿混的,呵呵。今天活跃在各大军网的资深会员,很多依然对当年的JC情有独钟念念不舍。就是因为JC教育和启发了一代人,为天朝培养锻造出一支庞大的世界顶尖的高素质核心军迷队伍!不夸张的说,JC的辉煌至今无出其右,老JC仍然是中国军迷的精神摇篮!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y9OJPIsC9Q

作者: Paul    时间: 6.5.2011 16:38
本帖最后由 Paul 于 6.5.2011 16:45 编辑

中国军迷数量激增引国外关注 日忧激化尚武传统


资料图:中国“军迷”在树上翘首以盼准备目睹国产歼-20战机试验


http://www.china.com.cn/military ... ontent_21911196.htm

        为数众多的中国军事迷很难忘记1个月前中国歼-20试飞的那一幕。从去年底到今年1月11日,首部由中国军迷“现场直播”十多天的“中国隐形战斗机首飞”大戏展示在全世界面前,几乎关心中国军力发展的各国专家都是从中国军迷释放的这些信息中追寻歼-20的动态。数量和能量同时激增的中国军迷成了令西方国家和日印等邻国格外关注的一个新群体。《简氏防务周刊》的主编也曾承认,中国军迷的博客和相关军事网站是他们了解中国军事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样热情似火的军迷群体在很多国家都存在。美国军迷最早披露了美国未来太空战机的秘密变轨试验;日本军迷则不时受邀参与政府及军方的研讨会。但对于中国的这个群体,外界却猜测不断。有人说,中国是有意借军迷“泄露”军情,也有人在鼓吹军迷激增代表着中国社会正被激化的“民族主义”和“尚武传统”。对此,中国军迷和军事专家的回应是,培养民众对国防的关注无可厚非,且该大力提倡,中国军迷与中国军方的良性互动是好事,外界用不着那么紧张。


        简氏采纳中国军迷给歼-20的命名

        对中国军迷而言,成飞机场可以说是心中的圣地,歼-10、“枭龙”、歼-20等中国先进战机先后在这里测试。年近四十、在成都某公司当部门负责人的资深军迷“HK2000”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到了周末,只要天气好、适合飞行,他就去机场看看,这已经是一种习惯。他回忆说,1月11日歼-20首飞当天有上千人在机场周围“蹲守”,其中有一半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军事爱好者,如此痴迷和疯狂连他都始料不及。

        更让中国军迷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在网络上发的照片和视频一直吊着国外媒体以及关注中国军事动态的机构和专家的胃口。英国《卫报》等先是猜测照片是否真实,“因为照片由谁拍,为什么会透露给媒体,这些问题都没法弄清楚”;美国《华尔街日报》等接着猜测,歼-20隐形战机通过军迷的一举一动来“泄密”是不是中国军方“有意为之”;英国权威军事期刊《简氏防务周刊》1月19日的报道最能体现中国军迷对这次首飞的影响,在其头条文章中不仅全盘采用中国军迷拍摄的首飞图片,还接受了中国军迷给歼-20起的“黑丝带(Black Silk)”外号---因为第四代战斗机的简称“四代”谐音是“丝带”,而歼-20又是黑色涂装。

        中国歼-20试飞以及大量中国军迷的参与过程,也引发日本媒体的复杂议论。日本《每日新闻》等报道称,军迷本身和战机试飞的消息都值得关注,“从中国民间拍摄者的镜头中,世界了解了这一新战机的启动”,不仅显示出“中国市民社会的活跃程度”,而且“中国的国防透明程度看来需要得到重新的认知”。日本“搜索中国”网认为,这一过程显示了中国的国防动态越来越受到国内民间力量的关注,“能够捕捉到这些信息,说明普通民众阶层正在积极参与中国的军事化过程”。不过,也有日本舆论认为,中国军迷参与讨论国防,最终结果不是促进和平,而是进一步激化中国人的“民族主义”和“尚武传统”。


        重大事件催生数百万军迷

        “直播”歼-20首飞后,中国核心军迷的数量被国内外媒体估算有数百万之多。据《环球时报》记者调查,中国军迷各自喜好的方向千差万别,“专业水平”也参差不齐。比如在喜欢战史的军迷中,有人对各国精锐部队的战斗经历和番号变迁了如指掌;有人喜欢二战武器和历史,进而又划分出“哈德”、“哈苏”和“国粉”等不同派别。有些被称为“骨灰级”的核心军迷,他们在论坛上偶尔发布的信息和图片早在歼-20首飞前就引起国外的关注。《环球时报》记者2010年在位于伦敦的简氏集团总部采访时,《简氏防务周刊》主编费尔斯迪德承认,对相关中国军事网站和军迷博客上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是他们了解中国军事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众多“骨灰级”的中国军迷就聚集在“鼎盛军事论坛”,用只有资深军迷才懂的“黑话”交流,并上传真假难辨的消息和图片。据说,这是为防备论坛中充斥的那些刺探情报的境外“网特”。成立年代稍晚的“飞扬军事”专注于研究军事技术,时常会贴出国产新装备的图片,甚至还因为图片的使用权与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主编平可夫反复争论。

        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中国军事问题专家加利·李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对中国军迷掌握的军事专业知识之深厚感到惊讶。西方猜测中国的军迷可能是专门学习军事技术的高校学生,或者是某些研究部门的专业人士。但据记者了解,军事论坛上活跃的“骨灰级”军迷中真正从事与军事相关行业的并不多,他们能对武器装备性能如数家珍,更多是因为兴趣而自行钻研的结果。在IT行业工作的资深军迷“木刀”说,中国军迷是伴随着一些重大事件成长起来的:1991年海湾战争、1996年台海演习、1999年中国驻南使馆被炸事件和国庆50周年阅兵、2003年伊拉克战争,还有美国战争大片《兄弟连》等上映、中国歼-10亮相等都催生了大批军迷。“木刀”说,现在国内有些军事类刊物也是军迷在办,作者群体里也有很大比例的人来自民间军事爱好者,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军迷的水平。

        对中国出现庞大规模的军迷现象,中国军事专家宋晓军认为,随着国民化教育的普及,中国老百姓关注的范围已从原先围绕自己身边的事拓展到关心国家命运等更广泛的空间。此外,中国的近代历史也让国人对外部安全的影响尤其敏感,因此中国军迷的增加,实际是一种文化的反映,体现的是中国物质化和工业化发展的缩影。


        西方人接触国防教育更容易

        在《环球时报》记者对多位国内军迷采访时,军迷“烽火”认为,中国军迷的专业程度与西方国家的军迷相比还有所欠缺。他说,例如国外民间有批天文爱好者持续跟踪太空中的所有卫星,然后每天在网站上公开更新其轨道。2010年,被称为未来太空战斗机的美国X-37B飞行器在太空中多次进行秘密变轨试验,最早披露这个动态的就是这些国外的民间天文爱好者。“木刀”认为,西方国家的军迷接触武器装备的机会更多一些,比如美军在很多地方都有开放日,军迷可以直接接触各种装备。“烽火”认为,作为军迷的启蒙教育,国外接触国防和军事教育要比中国容易。例如欧洲的军事纪念和展览设施远比中国多,甚至会进到社区内,很多地方的墙上还有本地入伍阵亡者名碑。

        “军迷实际上就是一群有自己喜好的人而已,和有的人喜欢邮票、有的人喜欢户外运动是一样的。”“木刀”这样告诉记者。他认为,外界不应该也不需要对中国军迷保持警惕。不过,在资深军迷们看来,尽管中国军迷规模快速膨胀,但很多人的“专业素质”和军事知识还不够。军迷“蓝胖”说,有些军事爱好者胡乱吹嘘中国军力,反而为国外炒作“中国军事威胁论”提供了素材。

        同中国一样,日印等邻国都有特殊的军迷群体。在日本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旁边有一个商业楼的顶层经常聚集着日本军迷。此外,普天间机场旁边的嘉数高台公园的瞭望台,也是日本军迷观测美军战机起降的绝佳地点。日本军迷团体很受日本军方和社会的重视,他们认为这种军迷组织是加强国防宣传和“养兵于民”的重要手段。著名的“战之魂”军迷团体大约有15万会员,一些骨干经常参加军方和政府组织的各种研讨,他们的意见很受重视。就专业水准而言,日本军迷热衷于模型制作和所谓的“战略推演”,其中中国的枪械和军事装备,以及与中国相关的“未来亚太战争”的推演都是“研究重点”。

        印度也是一个军迷众多的国家,该国有《印度防务评论》、《烈火》、《印度地面战争研究中心杂志》等十多家军事期刊。中国试飞歼-20以及中国军迷的热情也引起不少印度军迷的关注,他们在《印度时报》等网站上留言,特别是对印度造不出新一代战机感到失望。军迷“拉帕特”说,印度还要再等10到15年才能制造出世界一流的战斗机。他认为,所谓的印度人才大部分是软件行业的工程师,而中国与俄罗斯的科学家更多,因此才能研制出战机这样的“终端产品”。军迷“拉珠”说:“我希望我的国家成为强大的、受尊重的国家,但每天希望都在破灭。我们政府用了几十年时间来决定制造什么样的飞机,却总是在腐败丑闻中走走停停。”


        军迷与军方互动是好事

        由于中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在研军品信息公开的机制,因此中国军迷对歼-20首飞的“直播”,被西方猜测是中国政府在试验通过非官方的途径来增加军事透明度。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加利·李解释说,如果中国正式宣布歼-20试飞,很有可能被西方解读为“武力恫吓”或者是为了针对某一具体国家。相反,通过这种非官方透露给国内军事迷的方式,一方面让世界了解中国军事的最新发展,另一方面避免给西方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以新口实。他认为:“中国的这种低调处理方式目前是世界上独有的。”也有国外专家认为,一个自信的大国,没有必要通过网民、军事迷来向外界传播军事和国防动态。美国海军分析中心副总裁冯德威谈到中国军迷直播歼-20首飞时表示:“在美国也有很多像中国军迷一样的军事迷,这是一个全球现象。”

        事实上,类似中国军迷“直播”歼-20首飞的情况,在美国曾出现过。美国空军在内华达州神秘的“51区”附近有一个秘密基地,U-2、SR-71侦察机和F-117隐形战斗机等绝密飞行器都曾在这里进行测试。据1992年美国《时代》杂志披露,美空军在该基地测试一种最快能达6倍音速的高空隐形侦察机“曙光女神”,结果大批美国航空爱好者整天守在附近,同时各种所谓“曙光女神”的照片也到处传播,迫使美国空军和国家侦察办公室出面否认。

        中国军迷激增,也让人担心会不会出现军事泄密事件,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国防发展。对此,军迷“HK2000”表示,飞机一上天,在现代社会发达的信息传播条件下,基本外形是不可能保密的。军迷“木刀”说,军迷说到底不过是一种文化力量的体现,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左右国家政策的力量。冯德威同样认为,中国军迷不会泄露什么重要的军事机密,因为“无密可泄”。中国军方也不会听从军迷的意见研制新型武器。他认为,中国军迷与中国军方互动是件好事,会增加中国军队的开放和透明度。冯德威甚至建议:“中国人民解放军可以从这些很聪明、很阳光的军迷中招募后备役力量。”

        加利·李认为,中国最核心的军事情报仍保守得相当严密,同时,中国政府正迅速学习怎样把军事迷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例如,透露有必要透露的信息。此外,中国军迷还能帮助军方收集国外公开的军事信息。他认为,中国军迷也会对中国军方的某些事务提建设性批评。(本报驻英国、美国、日本、印度特约记者 孙微 温燕 卢昊 郭西山 本报记者 马俊)




作者: Vesper_Lynd    时间: 7.5.2011 07:11
Paul 发表于 6.5.2011 17:20
当年风靡【传奇】的时候,俺就已经开始定期去JC潜水,每期必买的军事杂志,一本是陈虎主编的【世界军事】 ...

哦,舰船啊,我小时候老看了
作者: Vesper_Lynd    时间: 7.5.2011 15:58
解放军首艘航母亮相 超过八成国人全力支持(组图)
http://forum.kaiyuan.de/forum.ph ... 1&fromuid=54439

作者: Paul    时间: 9.5.2011 09:20
本帖最后由 Paul 于 9.5.2011 16:55 编辑
Paul 发表于 4.5.2011 17:09
老瓦肯定上弹弓







作者: swz8228    时间: 20.5.2011 21:39
本帖最后由 swz8228 于 20.5.2011 23:05 编辑


作者: xixipang    时间: 20.5.2011 23:14
真好~~~不过歼20叫黑丝还挺别扭的。。。太性感了吧
小时候也是每期舰船知识都买啊。。。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www.kaiyuan.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