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这个人胆子太大,迟早会出事。”熟悉李泽源的人士说道。接近李泽源案的政府人士透露说,在主政深航期间,李泽源涉嫌以虚假的飞机租赁合同获得银行贷款,并将资金转至境外。这成为李泽源最终被捕的导火索。
收购之后,深航随即提出“369计划”,即在未来三年至六年里,深航的机队规模将由原来的33架扩充到60架至100架,始发基地扩充到8至10个,力争用九年左右的时间把深航打造成国际一流的航空公司。在此计划下,深航开始大量购置和租赁飞机,李泽源则借此转移资金。这其中,西北租赁有限公司充当了重要角色。
西北租赁的实际控制人,是在李泽源收购深航时助其腾挪资金的刘文彪。现年55岁的刘文彪,个子不高,从事过多个行业。当年面对27亿元的收购“天价”,考虑到仅利息成本就2.7亿元,精明的刘文彪以难有股东回报为由,最终没有入股深航。他选择了与李泽源进行业务合作。
2009年2月8日上午,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执飞从郑州到台北的首个包机航班。图为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中)宣布“郑州——台北”首航。深航高级顾问李泽源(前排左一)出席首航仪式。
2006年10月,深航披露了这样一则消息:西北租赁与爱尔兰瑞安航空公司(简称瑞安航空)签署了意向书,前者将向后者购买五架型号为波音737-800的退役飞机,总价值1.5亿美元,整修后转租给深圳航空公司。飞机计划于2007年底前交付深圳航空公司。
据媒体报导,根据意向书,此次飞机采购项目的洽谈始于2006年5月下旬,具体的购机合同以及租赁合同将于2006年底前完成。
接近李泽源案情的知情人士指出,调查显示,李泽源曾将深航10亿元资金打入西北租赁账户,但并未用于租赁飞机,而是在国内变现成约1.5亿美元,并让深航的机组带到国外。
知情人士称,类似手法的虚假租赁并不止于上述五架飞机,仅与爱尔兰瑞安航空有关而未按合同执行的飞机租赁就有17架。相关案情涉及的金额达20亿元。
与此同时,与李泽源进行飞机租赁合作的西北租赁,也经历一番股权变化,最终成为深航关联公司。
西北租赁成立于1993年,原直属陕西省经贸委。2003年6月改制后,刘文彪旗下的西部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收购了原西北租赁全部股权,并增资扩股至2亿元。2007年8月,西北租赁的三家股东(百年传媒投资有限公司、陕西中联控股有限公司、西安成城经贸有限公司)分别将股权转让给成立刚刚两个月的丰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丰盛资本由此成为佔60%股权的第一大股东;刘文彪的西部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佔35%;陕西省技术进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佔5%。股权转让后,丰盛资本的李旗代替刘文彪成为法定代表人,刘文彪继续担任董事。
与当年收购深航成立的汇润投资类似,这一系列股权变动背后,闪现李泽源的身影。根据2009年7月的年检资料,西北租赁的年末总资产2亿元,负债1137万元,亏损113万元,长期投资8000万元。年检时的法定代表人是吴畏。吴畏2008年自一家证券公司进入深航,先出任深航副总经理,主管人事与投资。2009年9月底深航董事会改选时,他亦成为深航董事。
深航充当融资工具,向深航房地产提供“贷款”,但设想中的航空基地建设,则多无踪影,巨额资金借此流出深航。
有这样一段评论很是到位:李泽源在与深航的交织中,可以说将一个空手套白狼的投机分子的形象,演绎到了极致。他利用掌握深圳航空实际控制权的机会,大肆进行利益输送,从深圳航空转移众多资产和现金到自己的后花园中,从而来弥补自己的收购的资金窟窿。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www.kaiyuan.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