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昔日的老英雄成了新偶像 老共党迷倒全国(组图)
[打印本页]
作者:
News
时间:
16.10.2013 22:45
标题:
昔日的老英雄成了新偶像 老共党迷倒全国(组图)
武元甲大将出殡,成千上万的越南人排队送灵,其中包括许多年轻一代。BBC记者黑德说,老英雄成了新偶像,个中原因,英勇善战恐怕只是其中之一。怀旧也反映着对现实的不满:武元甲成了今日越共领导人“比不上”的象征。
如果一位非常年迈、在遥远的过去创下他一生最伟大成就的战争英雄去世了,你一般会看到,弯腰驼背的老兵、胸前挂着闪闪发亮的各色勋章,排着队来表示敬意。
你可能还会看到场面宏大的官方葬礼。不过,说起越南的武元甲大将,共产党考虑了好几天才决定葬礼到底要搞多宏大。
最后,鉴于大批公众表示对武老将军的高度崇敬,共产党决定,把武元甲的葬礼办成1969年胡志明葬礼以来规格最高、最隆重的一次。
你大概没有想到,来送葬的,还有一排排年轻人,他们脸上的表情之沉痛、对武老将军之崇敬与尊重丝毫不亚于退伍老兵。有些年轻人还穿着特别印制的体恤衫、扎着头箍,表述对武老将军的敬爱。
越南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人口中将近一半年龄在25岁以下。武元甲大将1980年代早期被赶出政治局、推到政坛边缘的时候,他们还没出生呢。
共产党还在高呼的那些疲惫不堪、老态龙钟的马克思主义口号,对今天这些在市场经济中见识过消费主义与发展机会的年轻人并没有多少吸引力。现在,河内或者胡志明市中心,与其它东南亚国家城市一样,也有同样的购物中心、世界名牌。
不过,武元甲大将对那些老口号的忠诚可是持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谈起他在反抗法国、美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武大将从来没有偏离“台词”,也从来没有表现出,在漫长的战争岁月、在一场接一场的打败仗、士兵死伤惨重的时候,他是否产生过疑惑、危机感。相反,他一直宣扬的是共产主义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鲜有一次谈及个人感受,武元甲曾经说过,妻子和幼女1943年死在法国殖民者的监狱中“毁了他的一生”。在北部山区藏身期间,武元甲本人也受过苦。
确实,他曾经说过自己是浪漫派,不过,他对人可是一点儿也不浪漫:情愿让难以计数的人丧命。他的浪漫,说的是他对在中学时代起就接受的那些观点的浪漫。
武元甲属于那一代马克思理想主义者,他100%地坚信革命的正确性、不可抗拒性,无论需要付出多大的生命代价。他很强硬,强硬到1946年曾下令杀害数以千计的非共产党人。
那么,为什么现在越南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把他奉为偶像呢?答案很能说明问题。
今非昔比?
推崇武元甲的人都提到了一些相同的特质。他们说,武元甲朴素、礼貌,一生俭朴。他们还说,武元甲是个伟大的爱国者,率领越南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地位不亚于胡志明。
还有一些人指出,现在再也没有武元甲那样的领导人了。
这两个特质反映出人们对现在的共产党领导人最强烈的不满。他们说,在这些人的统治下,越南的腐败、谋私利不可收拾;对强大的邻居、曾经的征服者、仍有主权争议的中国不够强硬。
一个越南人告诉我,他很伤心,武元甲大将离开人世、不能在东海(南中国海)问题上捍卫越南利益了。好像,这位102岁的老人能够让越南人团结起来对抗中国似的。
如同他是一位顽固的共产党人一样,武元甲也是一位民族主义者。他认为,为了实现统一、独立的越南,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
他知道,在越南这样一个有着根深蒂固的抗击外国侵略历史的国家,可以拉出民族主义的旗帜,调动全国人民,为了“人民战争”忍受各种各样的痛苦。确实,与一流的西方军队对阵,武元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胜利。
现在,民族主义在越南依然是一股强大的势力。但是,民族主义也是人们用来拐弯抹角地批评共产党的一条路,这样做,不会遭遇与直接了当发表异议同样的惩罚风险。
有一位越南女郎,由于在针对中国的抗议示威中出风头成了明星人物。不过,她最初参加抗议,是出于对父亲死在越南强硬的警察手中的愤怒。现在,人们管她叫“抗议小姐”。
最近在互联网上,爆发出对共产党腐败、经济管理不善的批评大潮。
今年,越南还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有关宪政的辩论。辩论最初是共产党提议小规模改革时候发起的。一批著名的知识分子和前共产党人提出了更加激进的方案,其中包括结束共产党对权力的垄断。
当局继续关押博客,不过事实上,他们已经失去了对互联网的控制。
我们需要在这种大气候下看待越南人对武元甲的推崇。其实,他对共产党的忠诚从来没有动摇过,生前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次说过可能影响共产党权力的话。
不过死后,他却被看成今天的共产党领导人比不上的象征:有魅力、英勇善战、生活俭朴、真正的爱国者。
灵车驶离不久,送别武元甲的人群就返回了平常生活。如同每一个星期天一样,年轻的情侣穿着婚纱在公园或者名牌店前拍照。
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路,与武元甲相去甚远;不过,就在那么一瞬间,昔日的老英雄,迷倒了全国人。(BH)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www.kaiyuan.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