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最晚的一次三中全会即召开,当前也已进入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时间。分析人士多认为,改革将成为此次全会的中心议题。事实上,中国多地“诸侯”已经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分头展开改革探索。除被总理李克强拍桌敲定的上海自贸区已经落地生根外,北京市也响应李克强启动了以简政放权为主题的行政体制改革。在郭树清就任省长后的山东省亦展开了对该省金融体系的深度调整和改革。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指出,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既要搞好顶层设计,又要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一时看不准、吃不透的改革,可先选择一些地区和领域开展试点,以点带面。
目前,由上海自贸区和十余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引领,一批改革试点正在为全局改革探路。而地方大员们立足本地实际出台的改革,显示了把脉发展现状、驾驭复杂问题的施政才能和勇于改革创新的政治魄力,同样将为改革开拓新路径。
行政体制改革特别是简政放权、简化行政审批是新一届国务院上任以来力推的改革重点。在北京,这一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根据北京市长王安顺主持通过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的办法(试行)》,从本月到明年6月底,北京将在五个区进行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办理建设投资项目审批从原来的300多个工作日压缩到109个,减少了30多个环节,取消了9项审批事项。
山东省省长郭树清推行的金改新政,被认为是最为典型意义的探索之一。山东经济总量位居全国三甲,但金融却一直是软肋。山东省每百人中从事金融行业的有2人,而江苏上海等地是6至7人。与江浙等地活跃的民间资本及京沪等地发达的服务业相比,山东的GDP过多依赖于大企业和大项目,是典型的“大象经济”,金融资源也大部分流向大企业,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山东经济活力和发展质量。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选调长期在金融领域任职、具有丰富市场经济管理经验和国际视野的郭树清任山东省长,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用意。而他亦没有辜负各界期待,履任数月之后,山东省《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公布,金融改革大幕在山东全面拉开。支持山东企业在国际市场直接融资、到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进行战略性重组等等举措一一亮相。山东每个地市都将配备一位懂金融的副市长。
而作为全国最年轻的省长,曾主政国企的黑龙江省省长陆昊亦为当地企业发展积极奔走。赴任黑龙江不久,他就专门率团赴改革开放前沿广东进行考察调研。而在本省,陆昊直接为企业出谋划策,建议企业要善于与资本市场、不同的技术所有者和投资者合作,在重组和合作中不断壮大发展。有评论认为,陆昊此举,正是看到了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偏远内地的黑龙江企业欠缺活力的现状,而有的放矢。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www.kaiyuan.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