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倍莹 于 10.2.2010 10:47 编辑
; j r/ I$ h2 N' y( Q, T7 a- N3 a5 {% W* g0 }4 |
转一篇无论几0后人都应看一遍的影评,关于 十月围城
; E1 F$ W( | ] p5 f: K. C/ I0 x; f) A9 Y
* H) |1 K6 F- o# |
唯有进步值得信仰 来自laststore
+ g2 L1 [, T, W/ J0 @十月围城的评论& P i5 F( |% Z1 v) W
, J3 |+ t3 a/ Q8 d' g
现在是2009年,华丽丽的建国六十年,荧屏与荧幕上都充满了DANG单方面的回忆与歌颂,按照我老爹的总结就是:全面展示我们如何弄倒国民党。
: ^* c2 `! h7 e8 K( M# }
) h, m5 t# K G6 m 今年秋天,我陪朋友一起看赫赫有名的献礼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她从小到大是个好孩子,学习好,思想好,行为积极上进,党员,国家机关从业人员,不看毒草,不听靡靡之音,更不会有丝毫反动思想。% n- o' { e0 V" r2 p
3 ]5 Y0 m5 z' R0 F' Z6 M3 R 我们一起看到影片中的瞿恩就义,孙淳叔叔一边喊着口号一边倒下。我朋友哄笑起来嗤之以鼻:真假,太假了,你说是不是?!我说不是的,虽然你不相信,但是当时这位瞿恩的原型叫做瞿秋白,他的确是唱着国际歌,喊着共产主义万岁死掉的。DANG今天很操蛋,并不代表所有信仰这种主义的人都很操蛋。
+ u$ H+ m2 b9 t+ S1 t& Z2 j3 i( s1 K& J! k
从什么时候开始,连好孩子们也开始什么都不相信。5 w: V+ F; _, {$ X
( c" T9 X8 s" L. m 不相信有人会为了主义而慷慨赴死;% W0 ~4 c5 K8 k
" w; f Y6 w/ K/ y: G
不相信有人会大公无私舍身取义;# m! ?! X4 C$ K! x+ J/ I7 k
; G, `( A) M) Z; z$ |& A \
不相信有人立志生为民请命为万世开太平。& L+ o8 n4 @; \ {1 `7 o
! ]' a; }: \- j, z) s7 F 执政者将自身的理想与主义抬得越高,我们所感受到现实的就越荒谬,实用主义君临时代,娱乐精神空前风行。
$ I9 }6 E; z/ |0 Q( o6 Y- M% n9 |. D- S
$ B1 e9 r9 I8 j \. h; i 文革时,家乡有青年在街头打闹嬉戏,高喊着:你们敢打革命爷,你们敢打革命姐。至此,“革命”再也不是一个神圣的词语,它完全沦为一个笑话。. A G9 j% n0 N7 n% a) p
. f/ ]. }7 o5 U, H 我们还没开始建构,就已经开心地拥抱解构,我们还没开始做梦,就已经嘲笑理想,我们还没学会相信,就开始提防欺骗。最终我们打倒了神圣,最终我们热情地拥抱庸俗,最终未能建筑起自身核心价值的社会,不可避免地以大量物质享受来弥补空虚与维持稳定,我们被忽悠太久,产生最大恶果不是我们笨了,而是我们奸诈了,我们谁也不相信包括自己。4 V: c' n, t* t8 I6 K$ P
9 x4 ^: A( Y n, V 一直以来,我不喜欢革命,我恐惧它巨大的破坏力,我厌恶它的血腥后果,我讨厌它可以随时成为攻击异己的工具,我更憎恶它随时变化的面孔,吞噬自身儿女时比吞噬敌人更加凶狠。5 i# y6 q. z. Z) x7 X- W
- Y1 w6 l* M; j7 L( p8 K 一直以来,我不喜欢主义,尤其那些认为自身的道路才是人类终结目的的主义,当他们被压迫的时候他们表演得如此纯洁理想,当他们成为主流,他们所表现出的排外性与空前专制往往比前任统治者更甚。
' }; U7 p" c. D# ^9 r# t; G$ v0 c3 O Z/ S& P5 o
所以,我看《十月围城》不仅仅是抱着八卦的心态,更是因为被它片花中孙中山的一段独白给触到。# G( k) V& }, D) ?9 _- `8 O
8 m t' [" ` u “欲求文明之幸福,必经文明之痛苦,而这痛苦,就叫做革命。”0 i6 x! m. L7 Y- r' d4 u- J
6 `3 N0 C* C6 B; \1 c 应该说这是我见过的关于革命最好的解读,它让我在某种程度上,终于和“革命”这个词握手言和。
8 q) W" i4 `8 h1 r; A& Z g
# R4 }0 g. m, C 我可以厌恶革命,可以反对主义,但是对于革命者,对于为主义而赴死的人,甚至被主义吞噬的人们,我心怀尊重。9 n' }# l4 Y: z
8 ?2 L& C% r% n0 ?8 w7 z" G0 E
我今日之所感所知所思所享,无不来自于百年来这些努力去实现臆想中“中国明天”的人们。他们或伟大或浅薄或愚蠢或无私或卑劣或聪明或成功或失败或一代领袖或千古罪人,我可以评判他们,同时心怀某种敬畏与感激。
: i& k- r; L2 o! O: G2 i7 j8 O) [, T6 ^
我们已经无法体会到当初那些热情,因为我们失去了那个感知热情的时代环境。: {, G8 }) J: [- y' {
7 v- ~( [3 z% I' i" b* c/ V, N 革命、民主、自由、主义、共和、共产、大同……都是曾经被用以呼唤理性、现代性、个性、人性与新的时代,同时也这些词也被用以唤起多数人的暴力,用以巩固权力,用以践踏权利与扭曲人性、创造同质化。
( m( ]" e" e/ T7 ]
5 ~" T) v( ?5 O+ T! i& A; b, f3 } 就在不远的年代里,人们感知国家的衰败与无望,人们有着各自臆想的正义与理想,人们为了捍卫思想而厮杀,当思想成为组织,人们卷入其中,最终组织的荣衰代替了思想的成败,最终组织的目的代替了过程的正义,组织代替了理想,成为正义本身。
5 S+ J2 S8 \2 b
/ E: _" v6 R" V! f; L 《十月围城》中,革命者臆想着只要保卫组织,保卫领袖就等于保卫正义,于是可以欺诈义士作为诱饵引开杀手,清廷官员臆想着只要保卫朝廷统治与社会的安稳就等于保卫正义,于是可以大开杀戒血流成河。, W) h& o7 k8 S u# |% C/ E, y8 ~
* G& @( i' B( E6 |: `; f
相同的是,他们都认为自身是正义。 y+ J! }* F! ]6 d1 x
, m$ Q# Z) c! `9 G$ J
影片的主角并不是这“正义”的双方,而是那些为了这场理想之争、,明天之争而付出生命的小人物,他们倒在政党、革命家、政治家、军阀、党魁、知识分子、大商人们叱咤风云的舞台下,他们是渺小的配角,他们所求的无非是俗世幸福,而时代给了他们一个小时,去成就历史。0 n& |$ H5 p' M4 E! G* Y* l! b
4 O/ a S) H! N- C% N% `
我总是想起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关于马赛曲的故事,马赛曲的作者一生除了写出这首歌之外乏善可陈。仿佛时代在两个小时的时间中选择了那个普通的人物,借他的手写出来这伟大的旋律。 J `1 e( E1 Y
6 O* Z$ G c+ ]' ~3 U9 Q8 w
或许,在中国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一个伟大的组织;或许,在中国社会的方向抉择中,我们总是抽到下下签;或许,我们任何一个机会都导向失败;或许。我们总是一遍遍重复着历史的错误与悲剧;或许,我们至今还不知自己来自何方,去向何处。
' H/ G( j; t+ P A. _
4 t' B- B& X; r V7 N 在衰败、痛苦与危机重重的年代里,青年们“闭上眼就能看到中国的明天”,这种深刻的幸福与乐观,在今天的我们从未体会过。$ D! c- U2 u4 K1 P, M. o; t# O
8 c( d- g0 h! e( B0 H 去年回家时在飞机上读顾准,在生命的倒数第二年,他在信件中和自己的弟弟探讨“终极目的”这一命题——
5 a2 P! j; q! q T, [! Z' U' O3 r0 u; z9 M$ S) u
“从来都没有什么终极目的,有的,只是社会的进步。”
7 W6 ~ r! N" s0 x$ P5 X( |
1 p" g& m4 Z& r( y$ c- @ 从来都没有任何一个人,一个组织,一种主义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也没有任何一个人,一个组织,一种主义值得你去放弃自身的判断力。也没有任何一个人,一个组织,一种主义能够替代进步本身。
: j! G" w6 Q; O& Y/ Y \/ @- T1 a# t: N$ T0 P
所以,值得信仰的是进步本身,而不是任何标榜“进步”的组织。# |3 B5 I6 \' V( C* c
) C# V8 ?0 J! \. U# a1 [
今天的主流,无非也是昨日的异端,今天的异端,也许就是明日的主流。. a, O' C# ]# _0 R% ]/ u n
4 c4 V! Y8 H# D) U" A) q, o' d6 n7 R 归根结底,时代一定会以自己的方式向前进步,任何人“万万岁”的说梦,任何组织“代表人民”的意淫,任何主义“永远先进”的自欺欺人,最终都会落败于时代的力量,这或许是我们仅存的乐观与希望所在。
& j. u3 _- i8 ]' N$ X; c2 `6 ?7 i
( p @; f8 T7 B5 n% s 前段时间,我还很得瑟地数落过香港影业,演员凋敝,市场缩水,一线花旦均被大陆包揽,香港导演只能来大陆找投资、找演员、找市场。
- a0 \% C* r5 _7 t4 y; h% c. e3 `. v* q* H: _: S. | y7 T
现在看来,对比刚刚上映的《三枪》,我觉得张艺谋可以找块豆腐撞撞。相比较大陆导演在“大片”中每况愈下的表现,尽管资金缺、市场缺、演员缺,香港电影依旧完胜。内地的投资,内地的演员,却进一步成就了香港这座城市,香港电影人不可撼动的文化地标位置。、5 I, m& O: \* S3 F; W0 d
5 E& m, T# F- I* [/ ?) B
我虽然有点难过,但是不得不服,也不得不承认——
5 H+ q) _1 P# s! c$ E, n" [" @- i& {4 {% |/ z
我一直希望中国影坛出现《十月围城》这样的片子。
( M. G. W1 W# _) H4 F! V' G
2 I' L( ~( ?( B, ]- y6 e/ W( Y 它触及了我一直很感兴趣的时代与人物,同时它很好看。$ Z, e" B- q, s. u5 F! H
: x/ @7 n" y! W! t( g$ I3 k
在中国这么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我们值得骄傲的不仅仅是那些老祖宗的家底,更是自晚清以来为中国明天而不断奋斗的人们,尽管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臆想的正义与未来,尽管并非每个人都被时代所青睐,但是他们却代表着进步的可能性。( O+ B; G2 i8 m5 F! i4 @" y5 k
7 \! z( r" D4 G* d4 A X# n' g' ]
小时候不喜欢读近代史,憋屈而令人心烦,古代史多好,我们多牛x,我们是世界第一。* V7 T2 O% A- z" {% f- m
: G0 b6 |$ Q5 u 现在能慢慢体会到,读懂它,才会真正理解今日之中国从何而来,才能有资格去思索今日之中国向何而去。
! t% s( f) B9 @8 {
4 L! W0 @* T0 R h" | j 可惜,对于那段历史,我们缺乏空间去探求,媒体议题缺失,社会平台狭小,它沉入戏说、样板戏、娱乐的海洋深处。& A- {! Y3 w/ v* e8 ?& S
" S1 J2 B3 G: `6 e; v' }/ k6 x 找不到一个社会的普世价值不可怕,可怕连寻找价值的人都没有,可怕的是我们连探讨它的空间都没有,更可怕的是我们没有探讨它的兴趣。. |* z) z. [1 c4 X
* _: L. }* A9 \- j6 d
革命成功了,民主不一定会来。
$ Z5 n; }+ y; f3 R
( {+ F a( C! Z6 {/ P+ N 一个党成功了,民主不一定会来。* }7 F2 W# E7 M0 v; U3 M* o
& ]5 [8 M: s! N 一个主义成功了,民主不一定会来。' [- i b8 q8 h; ~3 d6 }# q
( g3 ^8 g4 m [& I" m6 ^ 千千万万人死去,民主不一定会来。
" b0 x/ ~# k# x# l. A0 L0 Y. }$ n' ]# `5 i0 P* `
甚至我们知道,民主只是个孩子,它能被不同主义,不同党派抱来抱去,被打扮成不同摸样。, e* A# y6 Y8 }8 n) F6 c* c
2 V) i( w, i) E' l2 w# w
但是如果我们失去了对民主的兴趣,我们失去了对进步的相信,我们无法正视在追寻民主与进步中的鲜血、失误、愚蠢、卑劣与其他种种最坏的事情,我们永远不值得去享受它的光明与幸福。
8 d' `3 k' o- [* Y, q$ B/ s1 E! @
玛丽莲梦露说的好,如果你无法忍受我最坏的一面,你也无法得到我最好的一面。
+ r! t# e1 y; p L! l+ F
$ q6 F' t- b7 v3 S+ ` 古往今来,所有让人奉献才华、勇气、激情乃至生命的美好事物皆如此。
$ u% m" @+ T5 D% y! y) Y: H5 U- p* Z, R. L+ J0 `: I; c
在看完《人间正道是沧桑》之后,我去查了查瞿秋白的故事,在他生命的最后关头,他写了最后的文章《多余的话》,他说如果他还有生存的机会,他宁愿做一个普通的学者与知识分子。那一瞬间,相对于我DANG那些最终走上历史前台的男一号们,这位最终死在历史中的男配角显得更为亲近。他不再是曾经的党魁,他也无非是时代选中的一个普通人。
2 U+ h& d: o9 V; l
) g1 h5 ~( ^1 A: e4 e 所以,容我最后再推荐一次《十月围城》,一部关于时代中普通人抉择的影片——- x( a' H* W$ W: y6 n/ c
$ l& W, l8 a, R6 i# x. _+ c
这是一部很有诚意的片子。
: G, o4 w/ L0 _$ `- u
8 X$ I7 p0 H+ j1 X4 X 这部片子节奏紧凑且台词功力非常出色。
' p7 a( p h! I7 b$ U: [" E
/ n* X9 |/ s0 s& I7 ?* ~( l 这部片子终于实现了“一个好看的故事”和“一个深刻的故事”的融合。
6 F- {8 w. R! s$ h; y! P( K* f, i. X6 t1 P/ r1 A; e2 p" G. W
这部片子中不少演员贡献了迄今为止最优秀的表演,尤其是王学圻与甄子丹。
- e; Y3 _+ N1 b8 @ R/ D8 E$ l8 M) M6 i. G$ C
这部片子以历史洪流中小人物的命运最终书写了一个宏伟的命题。0 }2 n1 O) R8 h5 k; N |$ H
( D8 R2 I& D" E" { D
这部片子内涵极其丰富,导致于我在观影途中,脑海中不断浮现各式各样的人物与姓名。3 c6 R6 I' x0 U8 O
% `: _" w3 M6 Q0 ?/ _ 这部片子没有单方面歌颂革命,也不是简单的正邪之战或者好坏之争。, ^& o/ G! A2 g4 X) D9 k
7 x1 M# i/ Y2 n" X7 J. c; z 这部片子没有我写的这么沉重,相反它很商业,它非常好看。
0 F# m6 K5 v9 ^' O2 v1 D* P
: d$ @ [3 q; p0 b% _9 J ……
# B4 q' J9 @5 u! ]
& z+ d" E& E7 s( c! R W 这是我在迅雷的第一篇影评,也是我打出的第一个评级。
9 Z; `9 W! |' y) y6 A F& Q; y, |6 d: g+ [4 m* e+ F5 O) L4 j
并非我看的其他影片不足以打动我,而是从这部影片开始,我看到了华语电影的某种可能性,我看到了“民主、革命、主义、未来……”这些词汇重新以严肃姿态回归主流议题的可能性,即使有人是为了去看偶像,有人是为了去看笑话,有人是为了去看武打,只要有人去看,我还是看到了思考的可能性,看到在这个娱乐时代中,我们愿意再次拥抱沉重的可能性。
: k; o( ]" O0 |- Z- N1 i* A
- f! Y- V9 c2 D; L 鉴于以上珍贵的可能性,我给它五颗星。
" A" {+ o) l6 v3 K0 I2 [# \; `" r. m& J, p' I3 R8 q
值得迷信的不是陈德森,也不是香港电影,而是终究会到来的进步,更是精神不灭的薪尽火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