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158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没有道家的子版块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2.3.2009 20:4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刚才看了大家的帖子, 觉得没有这个道家的帖子真是很对不起中国唯一的土生土长的宗教。

我来发发我接触道家文化的一些经历吧。 我了解道家文化也不是像各位大大对基督教和佛教一样深, 不过, 也是有所得吧。文字也没有大家那样丰富, 请大大们千万不要派砖啊!

在宗教信仰里, 大家谈论得最多的是, 信什么, 为什么信, 如何信奉受行。。。。。。

在源远流长的宗教历史长河中,我们作为新新人类,如何用现代人的观点,思维来理解, 解析道家圣人的思想, 古人的信仰呢?
2#
发表于 17.3.2009 17:25:42 | 只看该作者
可能是道家都在潜修吧。哈哈。

你可以申请开个板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8.3.2009 15:0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19.3.2009 10:10: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ichts 于 19.3.2009 10:18 编辑


的确是潜水太久了, 该出来透透气了。。。。。呵呵



下面就有位基督教的朋友问到,圣经和道德经有很多相像的地方, 是不是万能的主把启示给了老子, 让老子写出五千言道德经, 以让中国人蒙恩呢? 我呢, 用我浅薄的知识, 就道教和基督教的区别和联系做出一点回复。





1.宗教创始人:


  • 老子
    的出现是在春秋时期(公元前600年前470年)。据查证, 老子的生日:周簡王六年辛巳歲,公元前 580年 2月15日
  • 耶稣
    500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6年 / 2年 至 公元 29年 / 36年在犹太区布道。



2.成书:



  • 《德道经》一共只有五千言, 为老子本人所著。

  • 旧约圣经普遍认为是由巴比伦之囚时期开始直到公元前一世纪,在此段约240年的时间写成,后来被基督宗教全盘收纳为《圣 经全书》的前部分新约的成书约在公元50-95 年之间。
     全书共:46/48/36 +27 卷,是“多位聖經作者在聖靈引導感动之下,寫出上帝所賜的話。




3.)宇宙观:

  • 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爲和。“   
在此, 老子用抽象而准确的几句话, 高度概括了宇宙大爆炸的混沌状态到形成, 原子核的结构, 物体之间的场的关系。


  • 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 此段经文,老子给道下了定义。有物混成,即为宇宙大道之本体。内隐灵机外包混沌。内之灵机永恒自旋,周迴运转,不曾一刻 暂停,推动着外围之所有物质,化变出宇宙各层星空、各类天体、各类物质,成了地地道道的万物之母。

  • 科学这个体系的存在就是为了不断地去寻找真理, 证明真理, 而科学, 不是真理的本身。

  • 随着科学的发展, 不管是从物理学的角度,还是数学,自然科学, 生物学,医学等,都发现其都是对道家思想的回应。 因为道家文化, 是体之于身的实证科学。

创世纪 1 起初神创造天地。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 上帝是什么样子的, 没有人见过:
〔出33:20〕“(耶和华)又说:‘你不能看见我的面,因为人见我的面

不能存活。”

(约1:18〕“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


〔提前6:15〕“到了日期(最后审判),那可称颂,独有权能的万王之主

、万主之主,就是那独一不死、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是人未曾看见、也是不能

看见的,要将他显明出来。”


  • 因为上帝的不可见,所以,上帝的存在和他的不存在一样,都是不可以被证明的。

  • 爱因斯坦曾经对宇宙的奥妙和神秘发出惊叹,他称之为“宇宙宗教感”, 然而爱因斯坦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我的上帝创造了能照料一切的法则。他的宇宙并非由痴心妄想来治理,而是由不变的法则来治理。”


  • 那我们又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这是宇宙大自然的无为做功, 只是人们用拟人的手法, 通过圣经来描画出心目中的主宰万物的宇宙规律呢 ?



4.) 道德:

  • 道德经夫天道无親,恆與善人。“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 大道至简, 只要您去做好事就能有回报。天道其实就是大自然的规律, 就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样。

  • 您要是相信这个道理 信奉受行 :“聖人恒無心,以百姓之心爲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符合大道了, 就能生活知足常乐。


  • 基督救赎人生的希望在于信奉耶稣基督为主,因十字架的赎罪,并在三日后从死里复活,使悔改相信祂,接受祂的人一切的罪皆得赦免,并得到能胜过魔鬼与死亡的永远生命。
  • 基督教徒认为是指 :因信称义“。信”是依赖于基督道成肉身为人类赎罪。
    但是能不能只是忏悔的时候,或是死前才信基督? 上天堂只要信,不需要行为吗? 但是雅各书2:17却又清楚地说明,“信心若没有行为是死的”,就是说没有行的信,进不了天堂。
  • 那行善之人, 不信耶稣能不能上天堂呢
罗2:6〕“他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凡恒心行善,寻求荣耀、尊贵和不能朽坏之福的,就以永生报应他们。”
哥前3:8“栽种的和浇灌的,都是一样;但将来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赏赐。”

  • 没有因为信仰基督而能称为义人,在旧约中的一个例子就是挪亚。 在耶稣没有出生之前, “当时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惟有挪亚在耶和华面前蒙恩。创世纪6挪亚是个义人,在当时的世代是个完全人。创世纪


  • 这样看来,人称义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 雅各书2:24

l

  • 去繁就简而言, 行善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 您发现, 在您身边, 有很多非基督教徒很善良, 生活得也很快乐。

  • 跟圣经特别不同的是, 大家会注意到, 道教文化中还特别强调性命双修, 就是说, 心性与身体一起修炼, 没有强壮的身体, 又如何行善呢?



5.)社会观:

  • 道德经中:无为之治
    不言之教这一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贯穿着道家文化。每天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 来沉淀自己。 用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来体会道给您的启示, 用心灵来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开发您自己潜在的智慧, 不泯的灵性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和社会实践活动

  • 圣经是“上帝的语录。  书中很多内容用了描述历史,神话, 寓言,哲学等混合的手法去引导人们如何向善, 走向天堂。作为真诚的基督徒阅读了圣经, 虔诚地用书中的善知识来引导自己的人生。  

  • 宇宙处处充满了灵性,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书是信息的载体。 但是, 尽信书不如无书更要相信自己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动。

  • 通过阅读好书,敢于提出疑问, 反复验证真理, 勇于剖析自己,完善自己,就是符合大道和社会的要求的,就能创造和谐美满的人间天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19.3.2009 10:33:16 | 只看该作者
拜火教, 其基本教义是善恶二元神论,奉《阿维斯塔》(即《波斯古经》)为经典。拜火教徒必须恪守的三善原则——善思、善言和善行,只有恪守三善原则,才能战胜邪恶和黑暗。

在中国,就是我们看鹿鼎记里面提到的“明教“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9.3.2009 11:55:45 | 只看该作者
各位真是对宗教有研究啊。哈哈。

我没什么研究。不过,看过圣经和老庄。说说我的看法。

我觉得圣经与道德经对“造世主”的描述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圣经的“耶和华”是一个以自己意志主宰万物的神。道德经的“道”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至善的力量。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19.3.2009 12:42:27 | 只看该作者
拜火教, 其基本教义是善恶二元神论,奉《阿维斯塔》(即《波斯古经》)为经典。拜火教徒必须恪守的三善原则——善思、善言和善行,只有恪守三善原则,才能战胜邪恶和黑暗。

在中国,就是我们看鹿鼎记里面提到的 ...
nichts 发表于 19.3.2009 10:33


明教源于摩尼教,把耶稣也当作神灵的,其实是一个源于拜火教的大杂烩,被拜火教视为异端。 (摩尼出身于基督教家庭,所以有极少数学者把摩尼教划分为基督教异端教派)

明教的另一个来源是白莲教,佛教中的一个异端分支,所以有少数学者把元末起义说成是“白莲教起义”而非明教起义。
明教崇尚的神灵一个是“明王”,一个是“弥勒佛”,这一点也显示了其混杂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3.2009 17:10:07 | 只看该作者
4# nichts
这种比较太牵强了一些。比如说吧,道无鬼神,独往独来,这和神神鬼鬼的东西从根本上就不合。再比如说,道无为而无不为,基督教的那个神不仅亲自出面干涉人的历史(比如下令在迦南屠城),而且和人间子女苟合弄一个神子出来,这种东西也是从根本上与道不合。
中国传统的道的观念和基督教的神根本不是一码子事,没法扯到一起比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1.3.2009 14:4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6.2024 02:24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