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返回首页

Paul的个人空间 https://www.kaiyuan.info/?4466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刷盘子,还是读书?

热度 1已有 804 次阅读30.5.2011 13:19

【经典回顾】      文/钟庆      来源:中外书摘


    之所以从中国经济现状扯到刷盘子,是因为国际 社会其实与一个国家内部差不多,也分三六九等,平等只是理想,而不是现实。有的国家是读过书的白领(制造技术文化产品),有的国家只能刷盘子(出卖简单劳 动和资源)。成为白领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家道殷实,则生下来就能上大学当白领,但这种国家就那么几个。如果中了彩票,一夜之间也能变成白领,但这种概率 小得可以忽略不计。其余的国家要成为白领只能靠自己努力。


刷盘子,还是读书?

    中国目前的状况充满了矛盾,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耳闻目睹的留学生活,与中国目前的现实颇有相像之处。

    学生是应该刷盘子还是读书?对于大部分的国内学生而言,这根本就不是问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何况刷盘子打工也赚不了多少钱。但对于留学生来说,这却是一个时刻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刷盘子的诱惑很大,以日本的标准,刷一个小时的盘子,折合成人民币大约60元,那么一天是多少,1个月是多少,1年又是多少,可以很清楚地 计算出来。读书其实要比刷盘子辛苦得多,学费高不说,课程也不轻松,还要加班加点地学习,还有拿不到学位的可能。即使读出来了,也不一定能找到称心的工 作。所以很多留学生干脆选择以刷盘子为生。

    其次,选择读书的留学生也必须刷盘子,因为没有足够的钱付学费。这样一来又有了新问题,即用多长时间刷盘子?多长时间读书?刷盘子的收入是用于读 书还是改善生活?比如说买辆车耍耍。读书的留学生要时刻抵御刷盘子的诱惑,因为自己的生活比全心全意刷盘子的留学生要差不少。一旦抵御不住眼下的诱惑,松 懈下来,原来所读的书全都白费,还要从头刷盘子。当然,拿到了学位,找到好工作,收入远非刷盘子可比,而且很轻松。但这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潜心读书。

    之所以从中国经济现状扯到刷盘子,是因为国际社会其实与一个国家内部差不多,也分三六九等,平等只是理想,而不是现实。有的国家是读过书的白领 (制造技术文化产品),有的国家只能刷盘子(出卖简单劳动和资源)。成为白领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家道殷实,则生下来就能上大学当白领,但这种国家就那么 几个。如果中了彩票,一夜之间也能变成白领,但这种概率小得可以忽略不计。其余的国家要成为白领只能靠自己努力。

    日本就是个模范生。日本人祖上的遗产不多,既缺土地也缺资源,手工业还不发达,刷盘子是刷不好的,只有读书这一条路。日本也赶上了好时代,当时通 信和交通不发达,有个收音机就不错了,国民很难受到物质诱惑,只能一门心思读书,即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准。用了不到一个世纪,掌握了全套先进工业技术。由于 技术水平高,少量的技术产品就从世界市场换回了大量的粮食和资源,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平民生活水平还与中国持平,40年代打仗,平民没有饭吃,但是 50—60年代家电就普及起来,70年代汽车进入普通家庭。日本成为富裕的国家,以前的书没有白读。

    中国就没有那么幸运。可能是祖上还留有家业,有些土地和资源,虽然不多。所以自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的这段时间,总是在想:是不是卖 卖地(也就是卖粮食)、卖卖资源,就可以了。就这样走过来,这种“刷盘子式”的收入一时也不少,于是社会精英们惬意地改善生活,比如买烟抽,比如到十里洋 场去耍耍,就这样蹉跎了约一百年。其间虽然也想学些本事,但太辛苦,光交学费没产出,也就放弃了。到了上世纪30—40年代,中国还只能仿造汉阳造,日本 已经可以建大和战舰、零式战斗机,日本不打你打谁?既没本事又空守着一份家业!

    到了50年代,毛泽东让中国人安心“读书”,而不是“刷盘子”享受生活。所有“刷盘子”——卖粮食和卖资源的收入,由国家统一管理,充做“学 费”,在国家主导下进行工业化,而不急于购买彩电、冰箱等消费品。由于心无杂念,不攀比邻居的幸福生活,“学习成绩”自然很显著,从零开始,在短短的二十 多年时间里,造出了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第一颗卫星……创造了无数“中国第一”,完成了日本明治维新以来近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历程。创造这些第 一,培养了无数人才,培育了工业人口和市场。等到80—90年代,家电开始普及,汽车也逐步进入家庭,复现了日本的历程。

    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读”了近百年的“书”,中国只用了30年。但是,现在的中国被看作“世界工厂”,生产线上的工人越来越多地出卖简单劳动,经 济学家们越来越关心GDP的增长,计算着多少年后会达到什么水准,经济学家们的这种算法,就像计算靠“刷盘子”的收入多少年可以成为百万富翁一样可笑。现 在的GDP增长率固然很高,但经济学家也许没想过,靠“刷盘子”,就是再干100年,也还是二流国家。如果继续“读书”深造,不追求一时的GDP增长率, 那么只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成为一流国家,人均GDP也会赶上发达国家。



中日两国的战后再出发

    日 本虽是模范生,但最终不敌工业化的“先生”——美国,二战后沦为战败国。战后的日本满目疮痍,殖民地纷纷独立,积累了几十年的工业不是毁于轰炸就是被战胜 国收缴,剩余的军事物资,和正在研制的先进武器,如喷气战斗机、导弹、洲际轰炸机等,从样机、图纸到实验设备等都被美国拆除运走。从明治开始经历了约百 年,日本从物质上又回到了原点。

    不过,大和战舰虽然沉没,但曾经建造了大和战舰的大量技术工人,钢铁、航空、机械、电子、光学、化学等各门类的技术及技术人才都完整地保留了下 来。日本本就一无所有,惟一的资源也就是人,物质财富可以被收缴,但近百年工业化历程积攒的人力资源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剥夺的。

    战争刚刚结束,政府的经济安定本部(现在经济企画厅的前身)就开始运作,规划和协调未来的发展。飞机工厂改造汽车,造舰厂改造轮船,造瞄准镜的工厂就改造照相机。这是日本战后的再出发。

    转型需要时间,国际市场开拓也需要时间,大量的产业工人失业在家,会消磨掉技术力,尤其是大工业所必需的组织纪律性。于是政府一声令下,失业工人 被组织去种树,演绎日本版的“上山下乡”。今天,日本各地都能看到那高耸入云的水杉,就是当年的杰作。战后日本食品供应困难,政府集中有限的粮食给学校发 放免费午餐,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现在,战后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被称作“团块世代”(战后初期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一代人——作者注),是日本高度成长期的主 力,也是现在日本经济的脊梁。

    工程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地劳动,以厂为家,不计报酬,完成了艰难的工业转型。工厂没钱,政府也没钱,只能保障基本的食品配给。但国家生死未卜,怎能 计较个人得失?无数人默默地奉献,终于让日本度过了战后最艰难的岁月。进入50年代,日本逐步打开国际市场,大量输入原料,工业重新运转起来,原来的产业 大军又成建制地回到岗位。进入60年代,“团块世代”开始推动日本进入黄金时代。

    1949年的中国也是一片战争废墟。从工业化的人才角度看,当时的日本已经领先中国近百年。日本已基本消灭了文盲,有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门类齐 全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文盲,极少数的科技人才,包括后来回国的钱学森,也是只读过书,没下过水——没有参与过实际的工程实践。现代工 业技术几乎为零,按历史最高产值计算的重工业还不如欧洲小国比利时。知识分子几乎与工业生产不沾边,而是满口的“之乎者也”。祖上留下的土地和资源,人均 占有量也不见得比日本多。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惟一的依靠其实与日本一样,是人,而不是土地和资源。如何造就工业化人口是发展经济的最优先的课题。

    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政策,简单地说就是“抓革命促生产”。当时的中国首先是个学校,目的是改造人。生产,也就是“打工刷盘子挣钱”,是从属的,只是 为了支持“学业”——为工业化道路奠定人才基础。当然,在这里我无意对毛泽东时代做全面的评价,但是分析当时的经济发展脉络,如果仅仅采用消费品生产做指 标,无论评价得高还是低,结论一定是不得要领。

    工业化首先要进行扫盲初级教育。那个时代政治运动不断,读《毛选》,贴大字报,很荒唐。但奇怪的是,中国人读“子曰”读了两千多年,绝大多数还是文盲,而读《毛选》只二十余年就大部分脱盲了。暂且不论其出发点如何,单就这一个结果来说,真是奇迹。

    中国的工业化是漫漫长路。除了进行基本的识字教育,还要尽快把工业文明之风吹到农村。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初等工业化训练。农业集体化被许多人指 责为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确有这方面的影响,但另一面,在新一代人中基本扫除了文盲,农民接触到了现代的农业技术,学到了科学知 识。

    在工业急剧扩张的过程中,消费品生产停滞,人均收入增长缓慢。但更多的人卷入到了工业生产之中,已经熟练的技术工人,已经没有必要积极地重复机器 高效率的生产,而是带着更多的学徒,节省下时间,学知识,学文化,进夜校,搞小发明、小革新,或者自己组装半导体收音机,自学无线电技术。可别小看半导体 收音机,在当时可是高新技术,一点不亚于现在的计算机。组装半导体收音机获得的知识,比现在组装电脑所学到的可多多了。看上世纪60—70年代的《无线 电》杂志,能清晰地体会到这种人才的再造。经过这种社会教育,中国完成了中级人才的准备,拥有了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大量中层技术和管理人才。

    那个时代的高等教育也是个奇迹。中国的许多“第一”都诞生在那个年代,即使现在的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的技术储备,也是那个时代的作品。中国的这 些“第一”,尽管与世界先进水准相比还很幼稚,质量和性能上还有很大差距,但对于工业化的后进“学生”来说,是了不起的成就。



“以市场换技术”之痛

    二十多年的人才准备之后,中国开始从一所大“学校”向一个工业经济体转变。按照当时的提法,转变的原则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调动了积极性,开放则如潮水般地引进了西方的技术和资金,中国的经济列车骤然加速。大量的消费品被生产出来,几乎一夜之间完成了“三种神器” (日文,即中国的“三大件”——作者注)的普及,实际生活水平领先人均名义GDP比中国高几倍的国家近20年,人民生活突然间得到了极大改善。改革开放是 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成为上上下下的共识。

    但是,在这场释放工业化能量的划时代大剧中,一些战略设计并没有完全实现。引进外资的初衷是,在引进建设资金的同时,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 验,缩短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以市场换技术”是当时的一个重要策略,1992年还为此修改了中外合资企业法。同年,中国大规模降低关税,取消部分进口许可 证。

    但是,实际发生的情况与美好的初衷发生了偏离。外资进来了,核心技术却没有换回来,民族产业提前“入世”,大多数企业在技术准备不足的前提下,被迫加入异常激烈的竞争。

    以技术力著称的华为公司的总裁任正非对“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更是深有感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加快发展速度,不断地用优惠政策吸引外资, 引进技术,一时间合资合作浪潮此起彼伏,而当时中国还处在一个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许多的政策法规还不健全,国内工业体制、技术改造 尚未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合资合作的结果是让出了大片市场,使国有企业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劣势中。这种以市场换技术的代价太大了!”他认为,技术自立是根本, 没有自己的科技支撑体系,工业独立就是一句空话,没有独立的民族工业,就没有民族的独立。因此,任正非一开始就给华为定下了明确目标:发展民族工业,立足 于自己科研开发,紧跟世界先进技术,目标是占领中国市场,开拓海外市场,与国外同行抗衡。

    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一方面,中国国内经济从短缺时代走向过剩时代,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发生调整,跨国公司纷纷将低附加值的加工组装 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降低生产成本,中国首当其冲。国内企业在更加惨烈的竞争中逐步进入全球产业链的末端。中国的经济学家们接受了西方经济学的自由 贸易竞争思想的影响,依据中国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低成本情况,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并明确提出中国要做“世界工厂”的口号。

    经济学家们的比较优势理论,尽管指出了中国的优势,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工业如何获得核心竞争力——技术——的问题,而企业忙于组装和加工,追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道路就更加艰难。

    各种更加彻底的改革开放政策纷纷登场。但实际情况是,GDP仍然高速增长,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却没有明显提高。

    问题出在何处?这要问问我们目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外国投资者。

    日本的低层次家电业最近受到中国企业的严峻挑战,但中国企业的技术却主要来自日本。
    为什么日本当年会扶植竞争对手呢?我带着这些疑惑询问业内人士,得到的答复是:当年中国已经研制出来了,并开始批量生产,如果不趁早卖技术,晚了就卖不出去了。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中国企业的真实状况是,上不能突破——开发不出先进技术,外国投资者也不转让(早期转让的也都是在本国被淘汰的技术);下面临断裂——大量的劳动 力不能向工业化人口迅速转化,大多数人只能从事简单劳动。此外,还要面临其他人口大国的竞争,“比较优势”正受到后发的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因为这些国家的 土地和劳动力成本比中国更低。



技术立国与日本产经联

    巴西早已建立了中国主流经济学家梦寐以求的政治与经济体制,所以它的发展是完全可以预期的,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就是“刷盘子”的命。俄罗斯刚建立理想的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固化,它的发展大致上可以预期,未来十余年也还是“刷盘子”的命。

    中国的经济前途如何,是日本学者爆炒的话题。由于所处立场、观察角度的不同,结论大相径庭。主要分三类:第一,中国产业结构不变,经济平稳运行, 那么2020年中国的GDP大致与日本相当,平淡如白开水,毫无味道,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保持现在的水平。第二,中国的产业结构不变,地域格差和贫富格差持 续扩大,引发危机。第三,中国的产业层次发生飞跃,由蛹化蝶,那么2015年,中国的GDP将压倒美国,人均生活水平比GDP增长速度还要快。

    之所以前面多谈产业结构,少谈GDP,是因为无论是名义GDP还是购买力平价GDP,这个指标只有在产业结构相似的国家之间才有可比性,日本学者非常注意这一点。

    日本以技术立国,技术力是比GDP更加重要的指标。GDP可能被地震一瞬间摧垮,如果技术力还在,则经济的根本还在。如果技术力被摧毁,多大的 GDP也会随风而逝。至于什么是技术力,有很多指标衡量,如国民识字率,技术工人数量,各门类专业人才,钢铁、机械、化学、电子等基干产业的规模和技术水 准等,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图表来表示。日本学者做学问时比较喜欢比较技术力,他们认为这才是经济的根、真正的经济。

    如果只衡量技术力,那么1945年的日本,1978年的中国,1991年的俄罗斯都是先进国家。只是缺少GDP,日本则干脆没有。但日本却在20年间一跃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日本和经济密切相关的有两个组织:政府有个经济企画厅,相当于中国的计委;还有个民间组织——产经联(经团联)。产经联是由日本的大企业互相持股组成,实质上是日本政府的“政府”。产经联里的大企业是日本的基干企业,是日本技术的精华,是日本经济的基础和骨骼。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每天要接触无数的消费品。但从整个工业体系的角度来看,所有在电视上做广告的产品,其实都是差不多的东西,只是形式变了。比 如,把彩电、冰箱、洗衣机、打印机、自动售货机,甚至汽车、电脑拆了,涉及到的基本材料、部件和元器件等,品种是很有限的,在日本,它们都是来源于有限的 几个财团,如三菱重工、住友化学、三井物产等。

    日本的大银行也是它们办的,如三菱银行、住友银行、三井银行等。我们所熟知的几个日本品牌,如东芝、SONY、松下等,其实都隶属于这些财团,他 们实际只是装配工的角色,把那些基本材料、部件和元器件等买来,装配成各种消费品。这些财团在世界上的地位也非常重要,因为大部分关键工业物资,如芯片、 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精密仪器、高质量化工原料、特种钢材在世界范围内也基本由少数几个寡头垄断经营。产经联就由这些财团互相持股组成。

    产经联有个铁律:如果基干工业没有发育好,即没有准备好相应的技术,改善生活是对民族的犯罪,再大的市场需求也得等待。如果谁敢破坏基干工业,求得暂时的生活改善也是对民族的犯罪。基干工业出问题,政府必须出钱修补。

    产经联在1945年是如何使日本奋飞的呢?粮食不足,在产经联的操纵下,政府得给学校派免费午餐,保障教育。大量工人失业,不能使他们荒废,产经 联就通过政府组织他们上山下乡去种树,还要组织已经积累了数十年的技术人员把技术储备转化为民用技术。当基干产业还不完善,即“骨骼”没有发育好的时候, 技术遭遇瓶颈,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产经联则坚决压制需求,坚持把资源投入重工业。一面要组织人员攻关,同时向国外敲诈:“你如果不卖,以后就没 得卖了。”产经联在工业化过程中坚决限制外国产品进入。就这么“挺”着,让基干产业的“骨骼”逐步完善,产能逐步增长。在此之前人民的消费需求只能耐心等 待。就这么艰难前行,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骨骼”逐渐强壮,一飞冲天,完成由蛹化蝶。

    产经联不面对普通消费者,只对整个民族,规划整个民族经济的大厦和发展方向,给其他企业提供基础原料和先进技术,是它决定了这个民族是一流工业国家还是刷盘子的角色。

    毛泽东指出,中国要做超一流的工业化国家,打基础和骨骼非常重要,所以倾全力发展基干工业,发展各种尖端技术,抓紧后备人才培育。整个操作手法与产经联一模一样,不同的是,产经联用资本,他用权威。

    中国当时已经能够提供各种类型的消费品,但有技术瓶颈,产能受限制。应该逐步攻关,并向外敲诈关键技术,人民继续忍耐,让消费带着工业“骨骼”逐步完善,艰难并痛苦地由蛹化蝶。但是主流经济学家的“比较优势”理论则与这种方向背道而驰。

    清贫是可贵的美德,土地资源钱财是身外之物,知识和技术才是宝贵的财富,是民族安身立命之本。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xixipang 12.6.2011 22:56
记得7年前中学时看过这篇文章,就很感慨。。。
回复 Paul 13.6.2011 19:07
xixipang: 记得7年前中学时看过这篇文章,就很感慨。。。
没错,确实很老,我备份硬盘里显示的最后修改时间是06年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5.2024 17:2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