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安全气囊系统的工作原理(二) [打印本页]

作者: niweiditerui    时间: 16.6.2009 17:56
标题: 安全气囊系统的工作原理(二)
德国博世(BOSCH)公司生产的SRS在奥迪轿车上进行的试验表明,当汽车以50km/h的速度撞击前方障碍物时,安全气囊系统的保护动作过程可分为图9-5所示的4步。

1) 见图9-5(a),碰撞约10ms后,SRS达到引爆极限。引爆管引爆产生大量热能,点燃气体发生剂叠氮化钠药片,使其受热分解。此时驾驶员尚未因碰撞惯性向前倾。
2) 见图9-5(b),碰撞约40ms后,安全气囊完全充气膨胀,体积变到最大。驾驶员由于碰撞惯性力作用向前扑,此时系在驾驶员身上的安全带迅速收紧,吸收了部分冲击能量。
3)见图9-5(c),碰撞约60ms后,驾驶员头部及身体上部快速压向已膨胀的安全气囊,人体的冲击能量被弹性气囊吸收并扩散。安全气囊背面的排气孔在气体张力和人体压力的作用下,向外排气,排气节流阻尼进一步吸收人体与安全气囊之问弹性碰撞产生的动能,有效地保护了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4) 见图9-5(d),碰撞约110ms后,大部分气体已从安全气囊逸出,气囊变瘪,防止了驾驶员被膨胀的气囊憋气窒息。在安全带作用下,驾驶员上身后倾回到座椅靠背上,汽车前方恢复视野。
碰撞约120ms后,汽车碰撞产生的动能危害完全解除,车速降低直至为零。
1) 见图9-5(a),碰撞约10ms后,SRS达到引爆极限。引爆管引爆产生大量热能,点燃气体发生剂叠氮化钠药片,使其受热分解。此时驾驶员尚未因碰撞惯性向前倾。
2) 见图9-5(b),碰撞约40ms后,安全气囊完全充气膨胀,体积变到最大。驾驶员由于碰撞惯性力作用向前扑,此时系在驾驶员身上的安全带迅速收紧,吸收了部分冲击能量。
3)见图9-5(c),碰撞约60ms后,驾驶员头部及身体上部快速压向已膨胀的安全气囊,人体的冲击能量被弹性气囊吸收并扩散。安全气囊背面的排气孔在气体张力和人体压力的作用下,向外排气,排气节流阻尼进一步吸收人体与安全气囊之问弹性碰撞产生的动能,有效地保护了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4) 见图9-5(d),碰撞约110ms后,大部分气体已从安全气囊逸出,气囊变瘪,防止了驾驶员被膨胀的气囊憋气窒息。在安全带作用下,驾驶员上身后倾回到座椅靠背上,汽车前方恢复视野。
碰撞约120ms后,汽车碰撞产生的动能危害完全解除,车速降低直至为零。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www.kaiyuan.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