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楼主: Lukasl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赏析] 唐诗楼

  [复制链接]
251#
 楼主| 发表于 13.3.2010 14: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即时机票
《玉阶怨》
作者: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注解】:
1、罗袜:丝织品做的袜子。
2、却下:还下。
3、玲珑句:虽下帘仍望月而待,以至不能成眠。

【韵译】:
玉砌的台阶已滋生了白露,
夜深伫立露水侵湿了罗袜。
我只好入室垂下水晶帘子,
独自隔帘仰望玲珑的秋月。

【评析】:
乐府《玉阶怨》多咏被幽禁宫女之幽怨的乐曲。诗虽以“怨”标题,却不露
“怨”字,。首二句写独立玉阶,露侵罗袜,更深夜浓,久待落空,怨情之深,如注
如诉;后二句写无可奈何,入室垂帘,隔窗望月,愈衬孤寂。无独乎?无怨乎?诗不
正面涂抹,却从反面点妆,字少而情多,委婉而入微,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2#
 楼主| 发表于 13.3.2010 14: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塞下曲·其一》
作者: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注解】:
1、鹫:大鹰;
2、翎:羽毛;
3、金仆姑:箭名。
4、燕尾:旗上的飘带;
5、蝥弧:旗名。

【韵译】:
身佩雕羽制成的金仆姑好箭,
旌旗上扎成燕尾蝥弧多鲜艳。
大将军威严地屹立发号施令,
千军万马一呼百应动地惊天。

【评析】:
这组诗,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诗是歌咏边塞景物。第一首写将军动员
出发时的声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3#
 楼主| 发表于 13.3.2010 14: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塞下曲·其二》
作者: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解】:
1、草惊风:风吹草丛,以为有猛兽潜伏。

【韵译】:
夜里林深草密,忽然刮来一阵疾风;
是猛虎吧?将军从容不迫搭箭引弓。
天明搜猎去,寻找白羽装饰的箭杆。
发现整个箭头,深嵌入一块石中。

【评析】:
第二首写将军夜里巡逻边境高度警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楼主| 发表于 13.3.2010 14: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塞下曲·其三》
作者: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解】:
1、单于:敌人的首领。

【韵译】:
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
单于趁黑夜悄悄地窜逃。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
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

【评析】:
第三首写将军雪夜带领轻骑即将出征的情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楼主| 发表于 13.3.2010 14: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塞下曲·其四》
作者:卢纶
野幕蔽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注解】:
1、雷鼓:旧时也以祀天神之八面鼓解。实即擂鼓。

【韵译】:
在野外的营帐里摆开了宴筵,
为庆祝征羌戎的战士们凯旋。
酒酣欢畅个个穿着铁甲起舞,
欢声雷动鼓乐喧天震荡山川。

【评析】:
第四首写凯旋归营,设宴劳军的欢乐场面。语言精炼含蓄,情态活跃鲜明,细吟
组诗,军营之生活,守边之艰苦,胜利之欢腾,无不历历在目,令人感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楼主| 发表于 13.3.2010 14: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曲》
作者: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注解】:
1、江南曲:古代歌曲名。
2、贾:商人。
3、潮有信:潮水涨落有一定的时间,叫“潮信”。

【韵译】:
我真悔恨嫁做瞿塘商人妇,
他天天把相会的佳期耽误。
早知潮水的涨落这么守信,
还不如嫁一个弄潮的丈夫。

【评析】:
这是一首写商妇候夫不归的闺怨诗。诗的首二句,以商妇口吻,道破夫外出经
商,独守空闺的孤寂。后二句,写商妇想入非非,悔不嫁个弄潮之人,能如潮守信。
语言平实,不事雕饰,空闺苦,怨夫情,跃然纸上。“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看似轻薄荒唐,实则情真意切。  从“早知”二字,可见商妇并非妄想他就,而是望
夫不止之痴情痴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7#
 楼主| 发表于 16.3.2010 18: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卷十、七言绝句

--------------------------------------------------------------------------------


=============================
《回乡偶书》
作者: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解】:
1、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韵译】: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评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
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
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
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的感情自然、逼
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
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8#
 楼主| 发表于 16.3.2010 18: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桃花溪》
作者: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解】:
1、飞桥:高桥。
2、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3、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韵译】:
隐隐看见一座长桥,被野烟隔断;
在石屿的西畔,借问打渔的小船。
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
桃花源洞口,在清溪的哪段哪边?

【评析】:
这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诗由远外落笔,写山谷深幽,迷
离恍惚,隔烟朦胧,其境若仙。然后镜头移近,写桃花流水,渔舟轻泛,问讯渔人,
寻找桃源。诗的构思婉曲,意境若画,有景有情,趣味深远。蘅塘退士批注:“四句
抵得一篇《桃花源记》。”这话不无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楼主| 发表于 16.3.2010 18: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解】:
1、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2、茱萸:一种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韵译】:
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
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
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

【评析】: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
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
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
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
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
 楼主| 发表于 16.3.2010 18: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解】:
1、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楚山:古时吴、楚两地相接,镇江一带也称楚地,故其附近的山也可叫楚山。

【韵译】: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评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
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9.6.2024 21:33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