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22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弢《无知与有知》,《在德国做老板不容易》三则之一 ...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4.6.2018 18:1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惊涛骇浪 于 3.11.2018 17:18 编辑 7 Q1 N8 L* p' N  A! n
! S: Z( O1 z7 Q
! X& e, c% C$ m. m3 |) x
阔别40年,作者在当年插队
4 v2 o( p  K1 g( C+ w6 s+ Q落户的浙江桐庐儒桥村  S; p0 k# H1 D1 p) D

; B5 Y$ _- n1 I& P6 A* P' g乾坤二爻9 K8 F$ Q& m. v2 L% z, C  P# b3 W

" g  k* @9 S. P2 a) Q1 O4 Y: ^  ?
: N" m7 q8 L; K" ~; l) N- R, s. a  | ) a' g" _! e, W$ k+ M! |- B

" r4 _1 M* c; N* k3 Q; H
无知与有知
) \# t; p7 d6 ~% y+ C( @

  r( U( ^! S9 u) z: e$ }
2 [9 ?) R8 B4 B7 c. ]- l8 S
一个无知的女性是快活的; 一个有知的女性是幸福的;一个似知而非的女性是痛苦的,但愿世间不会有太多这样的女性;
* {8 i( c. l& a/ E3 c: Q. c% l4 N- H

4 d2 O  f5 a/ h- J2 p/ S
一个无知的男人是浑噩的;一个有知的男人会发奋的;一个似知而非的男人会自负的,可惜世间有了这样的男人;
& _: [" O, U. B# E% M3 P: n

4 B9 X& h+ x9 Z+ t
有知无知与知识无关,这里指的是知性。一个学历很高的男人可能是个呆子;一个文盲女人也许会绝顶的聪明。
) M$ F9 S4 [: }! k0 ^2 o7 j
: A% e9 v: i# f8 I0 P0 B' @
—— 乾坤二爻5 G, M* F* M! f$ }' l- g% v: G
4 ?; j/ S/ A8 w& y6 H1 Z& a( x
2018年6月24日   德国慕尼黑7 r; w" C/ M6 o

; b! t/ }7 G3 a  x* L
(发表于新浪微博)
3 M9 w( N  G0 }0 Z# G0 P! n

# y1 i+ b' P- ]2 o7 d& D' H, k9 w. V% t6 l$ O
来源: 无知与有知 —— 金弢
' `& d% p8 H( H+ }
! Q$ v. z7 x+ K4 j

1 z2 R- N; y; Q" R& h5 w5 C) o/ V7 g, a, I- S+ ?/ R6 A

# M3 x# _( O. Z5 J( L4 t
- m) q, Y9 h3 e
1 u5 j2 S8 Y) I' t2 W/ ~) m! k1 H/ ]
                                                    在德国做老板不容易 三则                        
                                                                                                                            金弢
, p7 H& `+ s& j
          一则:一个灭火器 
1 ^" Y; r$ e6 V! U/ m
文革时期我们是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到了德国三十年,总结起来发现德国的政策是
年年变、月月变、天天变。就说今年年初,所有商店、餐厅的收银系统一律强行改制,收银机卷纸
一律加宽,实行标椎化。这意味着,凡是尺寸不符的,全都作废,不管你库存有多大。作为企业不
家庭,购物买货都是批量而进,一旦碰上促销,买三箱送一箱,如果进货时间赶的不巧,这四箱
卷纸可够你消化的。碰上这种事,老板只好自叫命苦,落得个贪便宜反而失便宜。
# m7 S2 _4 U# Q9 k0 Z8 V
有一年换灭火器也是一样。以前餐饮业厨房都使用水性灭火器(Wasserlöscher),突然有一天
Brandamt(防火部门)发来通知,出于安全考虑,厨房一律禁用水性灭火器,必须改用
抑油灭火器((Fettbrandlöscher)。那些卖灭火器的公司,消息非常灵通,往往赶在老板接到通函之前,
已打印好一份貌似官样的信函,来店蒙人,佯称是官方例行公事,更换灭火器势在必行,否则罚款。
这些人往往选定中午生意高峰。那年夏天好天气,花园客满,一开花园,送菜上酒水的就得多跑路。
你忙的焦头烂额,他浑水摸鱼了,碰上有些新老板,没经验,一时紧张,信以为真,想想既然是
新规定,反正早晚要换,办了了事,便问价钱,说要370。怎么那么贵? 那就290。心想,一句话
一下子便宜了80,反正有生意,买了。账单一开就付款。说着话,灭火器已被稳稳当当地挂上了墙。
直到忙完了这一阵,才得闲好好地来欣赏欣赏这个价值370欧的灭火器。
3 Z7 o2 M# T& c: w. ]7 H, m5 o1 e

( ?# C4 t! C4 r/ q' f3 [
时隔不久一次去大公司进货,无意中发现在售的灭火器中有一款怎么那么眼熟,细细一端详跟自己
买的一样,一看标价:啊,才19 欧!这是那种最便宜的粉质灭火器(Pulverlöscher)。脑子里当时
轰的一声。为了不冤枉好人,我抄下商标及各种数据回去一比,果然一模一样。他 X X ,这骗得
也忒狠了!我给公司打电话,要把事情问个明白。对方采取迂回周旋的手段,或称当事人不在,
或称老板出差,或称企业休假,来回一拖一折腾就是两个多月。碰上这种事情,我们国人不习惯
书信往来,为了省事儿省时间,一般都打打电话,然而这么做,如果一旦走法律程序就很被动,
咱们手中没有证据啊。( p" W  ]( I  p; A

# S8 ^* U' ?# C. Q( y, v" `
千百次地去电话,没有任何结果。考虑找律师吗?得先预付律师费,但官司最后打得怎么样,
是赢是输,谁都没法保证。律师的一句行话:上了法庭就象出了大海,万事难料!本来灭火器上
已经吃了大亏,能不能讨回公道还杳然无知,这儿又得出钱,关键还没保证,弄得不好官司打到一半,
再来个费用追加,到时更骑虎难下。但就此罢休,当然于心不甘。痛苦就痛苦在患得患失,难以定夺。
一天来了四个客人,一女三男,席间谈的全是法庭上的事。一了解,原来是一个律师事务所的。来得
早不如来得巧,我正好有事儿要投诉呐!听我说完,那个女的手一指对过的年轻人:这事儿就交给他
办吧。官司打赢了,对方出钱;若拿不到钱,就让我们好好吃一顿,律师费算了。
, i. q8 `( g- ?$ C

' E! a5 c  l7 z7 W0 L/ y4 ]
律师插手,事情就轻松多了。作完彻底的陈述,交走所有的材料,剩下来就等着预约开庭了。
开庭那天,被告来了,就是那两个骗子,也没请个律师,象两只瘟鸡,耷拉着脑袋,
那天行骗时的风火劲儿荡然无存。当时还谎称是他们老板接到政府部门的通知派他们来的。
我电话打过去,他们一会儿推到张三身上,一会儿又说该是李四管的,一会儿又说问问老板,
一会儿又赖财务不在,不知情的外人还以为是多大的公司。其实只不过就是个个体户,有了生意
3 G$ I& \7 K- g0 s/ t( L( j1 w
或出什么事儿,叫来哥们儿来帮帮忙而已。1 Q& d5 l- G0 T" ^' `, O
, L2 A% a* C9 Q3 w# h* c5 R' w
法院开庭。虽出席人少气势不大,也没别的旁听,但法庭的威严依在,程序照常:原告人入席法官
左侧,被告人落座法官右侧。法官先把案情陈述一遍,见原告、被告双方均无补充,便向被告提问:
您知道您出售的灭火器市场价是多少吗?不知道。我们作了调查,就是零售价也只有十九欧元。
被告嘟囔一句:公司也得挣点儿,我们也得活啊。法官提高了嗓门质问道:售价与成本您应该有个
比例吧!一个十九欧元的商品要卖三百七十欧元,这已经不再是正常的生意,而是在行骗。被告
自卫:我只卖了二百九十。法官打断被告的话:但您首先提出的价格是三百七十吧?!如果原告
没有异议的话,您还不三百七十欧元成交了?你应该明白,在德国不仅欺骗是犯罪,企图欺骗同样
有罪。只要您提出了售价三百七十欧,我们就有权力按三百七十量刑。之后,法官宣布休庭十五分
钟,原告、被告可以各自私下交换意见。然后继续开庭。在征求完原告、被告双方的补充意见后,
法官宣读判决:被告必须在两个星期内更换符合国家标准的抑油灭火器、被告承担全部的开庭费用
以及原告方的律师费。然后让被告作最终辩护。一旦被告放弃,法官则宣布审判结束。
- z  M) t3 k! n& z. y: z# \  {. q
/ g9 D7 W3 Y# C
事后,我和律师留下来还跟法官聊了一会。我问,公司这么欺骗,难道就不怕被人告吗?法官说,
这种公司已处在破产与行骗的十字路口,若不行骗,只有破产。与其说甘心自动破产,不如侥幸地
试着骗,而且这样的公司还不少哪。司卖了假货后,如果餐厅不及时发现,或正好没碰上官方的
例行检查,三年期限一过,法律责任失效,就是事后发现了,老板也只好自认倒霉了。# v" X" N% x+ v( L

# g! a3 A: h* X8 @$ e
结果两个星期过去后,公司并没有来换灭火器,我去电话催促,对方挂电话不接。我只好又联系
律师,律师去信,说是买不到货。又过了两个星期,那家伙来了,一脸怒气,好象欠他得多,还他
的少,老大不乐意地把灭火器换了。事也凑巧,不久又来一家公司推销灭火器,我把同样的商标、
型号写给他,他报价才186欧,我想这只是个叫价,其中肯定还有25%的讨价余地。但再去找那家
公司说理,时间和精力都已经不可能了。# m) L. \- [+ k; ]! W5 N* y$ H

/ H7 c! }* I% ^4 ]
' _% w% H1 d% f( e" Z
此案看点;+ Y" G4 ^0 A: d4 W" ~$ F
3 l8 v  a  {0 J& L
1:轻率地相信人危险,不能因为这家公司曾几次帮助我们换过TÜV,就觉得是熟人了,
         结果还是轻信上了当。德国人有句老话是对的:相信人是不错,则小心无大过;" x/ ]# N' T$ \- e
2.凡事不能太快,应慎酌行事,尤其是找上门来的生意更应慎而又慎。一句话:
         天下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 D. x5 R1 P; ~
3:能不付现金尽量不付现金,汇款是个缓机,汇款也能挟制对方,一旦出现争议,
         只要没付钱,主动权就在自己手里。说句荤笑话,在钱上,西方人就象男女那事儿,
         一提上裤子就不认人了。 
7 @6 ]' v9 B% I8 h5 Q+ ?8 m1 X" a

& P1 N; e( K& q. N
6 N% E0 Q8 g% P- e( C/ k& Q$ R9 ^9 v; h

9 p3 K1 \/ Q- Z
6 s8 D4 w' t6 C% j" t1 N: \  z" n) ?7 p# K3 \# e1 \5 H1 |( f
0 n: I; P" M( i' P7 v

8 o7 q+ M' _5 `( e
2#
 楼主| 发表于 17.8.2018 13:12:17 | 只看该作者
                            在德国做老板不容易 三则                        
                                                                                                                            金弢
" \( |. K* d0 l4 v( ~1 v, u5 X
          一则:一个灭火器 
* e0 P& Q$ \$ b' J  `! E
文革时期我们是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到了德国三十年,总结起来发现德国的政策是
年年变、月月变、天天变。就说今年年初,所有商店、餐厅的收银系统一律强行改制,收银机卷纸
一律加宽,实行标椎化。这意味着,凡是尺寸不符的,全都作废,不管你库存有多大。作为企业不
家庭,购物买货都是批量而进,一旦碰上促销,买三箱送一箱,如果进货时间赶的不巧,这四箱
卷纸可够你消化的。碰上这种事,老板只好自叫命苦,落得个贪便宜反而失便宜。

& x$ V% @5 K2 U; W8 }4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3.6.2024 01:23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