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67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元网报道] 为了向先进国家学习,德国宇航员到中国进行模拟训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8.8.2017 20:47: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欧空局宇航员马蒂亚斯·莫雷尔(Matthias Maurer)。(图片来自:TwitterExplornaut)

' [6 |$ I& c6 Z: O, P  P
图中这位47岁的男子叫马蒂亚斯·莫雷尔
是一位来自德国的欧空局宇航员。
他也是第一位参加中国航天局CMSA生存培训课程的德国人
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带着他雄心勃勃的目标:
和中国的同事一起飞往中国未来空间站——天宫号空间站
他表示,不去一去怎么知道呢,
万一看到嫦娥姐姐了呢。

- f6 |4 v# H& ?% `4 D/ A( I3 G# {

8 |0 Y1 W9 u) D. N* R2 G
天空号空间站:是中国正在计划中的一个空间站系统。最终目标是在低地轨道由中国大陆自主建设成的一个常驻的60至180吨级的大型空间站。该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试验阶段于2011年至2020年进行,包括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 h1 [  K6 h* V$ P5 R! j
2018年之后开始正式组建常驻的天宫号空间站,预计运营十年以上,最少采用三个轨道舱组成,不低于60吨,最大规模可升级达180吨。其组成过程中将先发射无人空间实验室,而后再用运载火箭将载人飞船送入空间,与停留在轨道上的实验室交会对接,航天员从飞船的附加段进入空间实验室,开展工作。
$ F8 D( z& m& i* J' ^3 X; H
除了亚历山大·格尔斯(Alexander Gerst),马蒂亚斯是欧洲宇航局的第二个德国人。2018年5月格尔斯特将作为首位来自德国的司令,飞往国际空间站。

  ?# R3 n- `2 Y0 i# d3 c4 Y/ M
◆  ◆  ◆  ◆  ◆  
“这一切真是太酷了!”
, Q8 R' y7 r/ I' l: L' {$ [. {3 r
马蒂亚斯说:“我觉得和中国合作十分重要。中国将会成为除了美国和俄罗斯之外,有一个拥有大型国际空间站的国家!”

4 G% c# J; P" i" M$ s8 R6 n1 T
△马蒂亚斯和中国同事一起学习。(图片来自:ESA)
3 u, P" [2 s- N- m$ t, s5 D
马蒂亚斯与意大利欧空局同事萨曼莎·克里斯托维蒂一起在中国东海岸的烟台度过了愉快的两个两个星期。
+ Y  q& `# J" j  {/ W( }. i
(图片来自:ESA)

6 M4 n4 m: S' o0 }8 k) w" c
在烟台坐落着中国特殊宇航员中心,宇航员们在公海中进行生存训练。

$ o0 X. M- l, L/ l; o6 _. E
训练中,要求宇航员们在飞行器内紧密合作,成功出舱的同时配合直升机海上救援及海上警卫队救生艇救援。谈到训练中所面临的难题,马蒂亚斯表示:“公海反降时,飞行器内提供给宇航员的空间很小,这是最大的挑战。”
- h' n+ I  J8 q/ T
△欧空局宇航员马蒂亚斯·莫雷尔(Matthias Maurer)和同事一起在中国的海域演习。(图片来自:TwitterExplornaut)
( `! H9 u% B& q  p( u
目前,马蒂亚斯现在正在积极地学习中文。
7 }: e$ c1 V5 i  ?/ o
◆  ◆  ◆  ◆  ◆  
为什么要在海上进行训练呢?
( ~& B# @, G3 Y* j7 f
马蒂亚斯说,因为理论上来说中国的太空飞行器应该是回到陆地上的,但是当然也存在紧急情况需要在海上迫降。
) E1 ?) @/ a$ r
马蒂亚斯和两名中国太古运动员在公海上测试使用的飞行器配备了最好的装备:防护服,紧急配给几天,救援艇,鲨鱼防御,信号火箭,卫星电话和GPS装置,一应俱全。

( e; d# q2 P4 R' K9 K: G. A
△直升机上的高绳训练也属于在中国的生存训练的一部分。(图片来自:TwitterExplornaut)

5 a7 W* w$ Q9 o, a1 V8 w
“有一次我们演习,我们必须得先从太空服中钻出来,然后在船上特殊的防护服。在之后的救援行动中,我们得从直升机上高空迫降在十分波涛汹涌的海面!太刺激了!感觉像在拍007!那天一切都很完美,不过结束之后我累瘫了。”

: E. ^& e- c7 H' r: P
有人问他,你什么时候才能“上天”呀?
7 b  R% U3 L5 t9 y( p, H$ z7 D9 u/ l
他说道:“还不知道呢。但是从2023年开始欧空局的宇航员就能和中国人一起飞啦!在此之前,我希望我可以先在ISS(国际空间站),体验我的第一次飞行!”

. E$ Y7 I" \  i; R7 f$ V& i$ U; C
◆  ◆  ◆  ◆  ◆  
国际合作才能实现梦想1 [  A& v4 f( e3 W4 ?4 \
- S$ `3 h: {  _6 g  p
中国航天事业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迅速发展,同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这次与欧洲宇航员共同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强中国航天员的海上救生能力和技巧,具体来说就是训练从海上反降的神舟飞行器中出舱。真实条件下模拟的高质量训练给外国友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p% B2 A  g  L: L
国际太空站是全球唯一在轨的太空站,但即将退役;中国则看准机会,加速推行「太空站计画」,预计于2020年完成建设,成为新的全球唯一。当年被「国际太空站」排拒的中国,近年由于航太科技迅速窜升,使各国不得不重新考虑合作对象。

) Q# r( Q& p4 V- U; m
英国《每日邮报》指出,俄罗斯将放弃与国际太空站合作,转向中国联手,共同打造全新太空站。俄罗斯太空学院首席分析师安德烈表示,2024年后国际太空站将从美国太空总署(NASA),转交私营机构,因此俄罗斯航天局拟用机器人替代国际太空站的太空人。

8 ~  ~, c! K. f+ N3 w
安德烈说:“俄罗斯和中国可以联合,打造出国际太空站的对手;两国能成为很好的伙伴,技术和资金都不成问题。”

$ O) L3 F$ N/ B; g- h
△2017年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图片来自:新华社)

3 A' `& e# g2 H6 I: h
中国航空事业近几年的迅速发展,
已经成功引起了全球人民的注意。
相信未来天宫站里,
将会迎来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客!
4 `+ Q# B7 `9 e% T

: j- _% \- P! h; K" I! _
2 I: d+ `! c9 e

" E, Q1 o" @& Q5 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8.7.2025 12:57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