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楼主: 有容乃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将难求--四野名将录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8.11.2013 13:22:54 | 只看该作者
这些美德,应该说刘亚楼都具备。
    有的老人说,刘亚楼的建议,几乎没有不被林彪采纳的。
    都说他是林彪的好帮手,有人还说他是林彪的几任参谋长中最出色的。
    这不难从林彪那儿得到佐证。
    1949年7月21日,已经南下到武汉的林彪,致电14兵团司令刘亚楼,要他“不要去担任航空方面的工作,早日来武汉”。
    3天后,又直接致电中央:
    听说中央拟调刘亚楼担任航校工作,我们建议亚楼仍来前方指挥作战。因肖劲光须留湖南改造起义部队。邓华须去广东作战。程子华回山西。如亚楼留中央不来,则我们前线指挥甚感困难。
    同一天,林彪还致电在天津的罗荣桓,说明“亚楼必须回前方才能应付得开”,好像是希望罗荣桓也能助他一臂之力。
    在苏联学习时,苏联曾希望刘亚楼能加入苏联国籍,被他一口回绝了。可现在是毛泽东点将,让他组建空军,叫他如何南下呀?
    27、
    刘亚楼能干会干,还能玩会玩,玩起来像干工作一样精力过人。被战争兴奋得连梦乡也硝烟迷漫的军人,也真该调节调节气氛。跳舞,打猎,“吹牛”(这是一些老人原话,相当于今天的“神聊”,“侃大山”)。双城那么个小地方,有舞没处跳,到了哈尔滨有机会是必跳的。打猎可以,也只能忙里抽闲玩玩。“吹牛”最大众化,又方便。往那儿一坐,古今中外,海阔天空,一会儿就聚一堆人。
    到苏联学习,入伏龙芝军事学院不久,就住进了医院。急性阑尾炎,要动手术。苏联药品比较缺乏,特别是麻醉药,不过对外籍友人还是有保障的。手术前医生征求意见,问他需不需要麻醉。刘亚楼俄语学得很快,但这时对“麻醉”、“麻醉药”也实在难以用肢体语言表示明白。一会儿好像明白了,就点头,再比划一阵子又糊涂了,再摇头。点头不算摇头算,这规矩好像全世界通用,抬上手术台就动刀了。
    我的妈呀。刘亚楼说,红军时期动手术,几个人按着,杀猪宰羊似的。这回我咬紧牙一声没吭,小护士那手差点儿叫我掐断了。完了,医生护士翘起大拇指,意思是说我好样的。我心里话,这“娘卖×的”哑巴亏吃的呀,就凭这一刀,这俄国话也得快点学会呀。
    大家哈哈大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8.11.2013 13:24:25 | 只看该作者
也不能在床上干躺着呀,看书。只有一个枕头,又薄,看书不得劲。就跟护士比划,先拍拍枕头,再伸出两个手指,意思是请你再给我加个枕头。护士以为要她跟他睡觉,气得扭头走了。
    护士长来了,刘亚楼又跟他比划,护士长虎下脸来,确认护士讲的没错。用中国人的话讲,是这个中国人“耍流氓”。
    院长来了,粗通汉话,两个人连说带比划一阵子,院长命令护士:给这位病人拿个枕头。
    大家早笑得东倒西歪了。
    苏联出兵东北,少校参谋刘亚楼随军渡过乌苏里江,在虎林开设指挥所。这天下半夜,他在作战值班室值班,接到参谋长电话命令,空军轰炸佳木斯日军外围“407”高地的时间,定在6时50分,地面部队据此相机行事。他边听边记,看看表,两点整。一会儿正式文件命令送来了,要通有关部队司令部的电话,一五一十地传达了命令。
    7点钟交接班后,刚想眯一觉,进来几个人把他扭住了。为首的军务参谋马卡维奇上尉说:你贻误军令,准备上军事法庭吧。
    原来,地面先头部队6时40分就冲上高地,空军6时50分按时赶到,炸弹就倾泻到了自己人头上。
    刘亚楼把如何接到电话命令、文件命令,自己又如何电话传达的,如实讲述一遍。那也是空口无凭呀?结果一查,他几时几分接到、传达的,有关空军、陆军部队司令部什么人接听的,记录一点不差。几方再一核实、对证,一模一样。
    刘亚楼说:如果是我搞错了,造成这等后果,只有脑袋搬家。所以干咱们这行的,必须严谨、缜密,一丝不苟,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这回谁也没笑。
    刘亚楼,热情、爽快、勇敢、潇洒、机智、幽默,嬉笑怒骂,皆形于色,是东北野战军将军中最活泼、活跃的一个。
    参谋洗澡,他去帮忙,烧水端水,那水不凉不热,一瓢瓢浇得你这个受用呀。有人就揣摸着参谋长要“使坏”了,还未明白怎么回事儿,他一瓢凉水从头顶浇下来。据说他喜欢洗凉水澡,并号召部下向他学习,有人不干,他就这么“提倡”、“引导”。
    他讨厌几棍子打不出屁的人,讨厌懒散、不学无术的人。谁睡得早了点,他也不说话,进屋把灯打着,再把抽屉拉得“稀里哗啦”响,把你折腾醒。谁起来晚了,他进屋把窗打开,再拽一阵抽屉走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8.11.2013 13:25:54 | 只看该作者
对人严,对己严,说干就干,干就得干出个样儿。布置任务,一条一条,精细严谨,明明白白。讲完了,问你有什么困难,要求。合理的,能够解决的,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而且是马上就给,从不“研究研究”。点子又多,主意又快,放手让你去干。干得好,大会表扬,小会表扬,功劳全是你的。干砸了,大会批评,小会批评:你有困难找我呀?我这个参谋长是吃干饭的呀?不就是给你们解决困难的吗?你提出来解决不了算我的,现在哭爹叫娘算什么?你以为这是小孩子过家家呀?这是打仗,要死人的,人死了就活不了!
    东北局到哈尔滨后,分成前方后方两部分,部分党政军领导机关要转移到佳木斯去,有人把公家的东西也搬走了。刘亚楼火了,赶去火车站,见到一位老资格领导,问他知不知道东北局的规定。那人说一点家具,问题不大吧。
    规定就是规定,原则没有大小。同志哥,对不起了。刘亚楼说着一挥手,士兵们上车就往下搬。
    二下江南,攻打德惠,有人不懂集中使用火力,把两个炮团平均分配下去。刘亚楼火了:你当是司务长发衣服,一人一套呀?
    辽沈战役期间,来往于黑土地和西柏坡之间的电报,篇末和篇首大都是“林罗刘”,有时是“林罗刘谭”。
    据说,电文署名,开头曾把老资格的政治部主任、后来被授予大将军衔的谭政,写在前面。当时的参谋长,后来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刘亚楼,毫不“谦让”:什么“林罗谭刘”?“林罗刘谭”!
    换个人,可能就这么“林罗谭刘”下去了,直到“刘”以外的某个人,觉得不合适再更正过来。可那就不是刘亚楼了。
    一个才气横溢的,与中国传统风格不大协调的东北野战军参谋长。
    28、天津战役前线总指挥
    在15倍望远镜里,天津城防工事历历在目。
    鹿砦都是碗口粗细的木头,2米来长,一排排成45度角迎面插埋地上。后面是铁丝网,有的地段用木桩拉扯成一排,有的还是滚筒状的。前后有300米左右的平坦地,那应该是雷区了。接下来是错落有致、可形成交叉火力的地堡群,最高的也不过两米左右,其间有交通壕通联。最后就是环城碉堡工事线的主阵地,碉堡更大也更坚固。城墙上下还有两三个人高的红砖水泥碉堡,显然是很久以前修筑的,只能成为炮兵的活靶子。
    天寒地冻,护城河水结冰,侦察报告人可通过。守军在3米多高的城防线外斜墙上泼水,形成瀑布似的冰墙,在阳光下直刺眼睛,上面还拉着近两米高的电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8.11.2013 13:27:31 | 只看该作者
为了扫清视界,同时防备我军攻击时利用作隐蔽物,西营门监狱附近南运河两岸栉比相连的民房,已被拆毁一空。在宜兴埠一带竟然纵火焚村,十余里一片焦土。
    这帮狗东西!刘亚楼一边移动着手里的望远镜,一边在心头恨恨地骂着。
    天津之战,是东北野战军首次在水网低洼地形条件下实施的大规模攻坚战,也是解放军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等诸兵种规模最大的一次协同作战。打下天津,这没说的,他刘亚楼敢打保票,此刻堑壕中的每个士兵也都坚信不疑。问题是要打好仗,又要减少伤亡,避免各种意外的突发事件。作为前线总指挥,光在屋里听汇报是不行的,必须到实地走走看看。
    围着天津转了大半圈,天黑回来路过复兴门外时,突然与一股敌人遭遇。对方手电筒直射过来,大声喝问“什么人”。趁敌人还未辨清的工夫,刘亚楼骂道:浑蛋!乱嚷嚷什么?叫共军听见了怎么办?话音未落,几支枪同时喷出火舌。
    回到杨柳青指挥部,赵长青等几个警卫员把脸拉得老长:不让你去你非去不可,去也不能走那么远啊?真要出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办?
    刘亚楼哈哈大笑:好兆头,好兆头,陈长捷没抓住我,他这回肯定没个跑了。
    天津城北地势平坦,又无河流,便于大兵团展开。陈长捷便判断这里是共军的主攻方向,将62军①和86军②主力部署这里,加强防守。
    刘亚楼将计就计,在北部组织重炮试射,以总部警卫团进行威力侦察,同时在城北大筑工事、挖交通壕。天津市参议会代表团出城谈判,其间混有军官、特务。刘亚楼故意在城北接见,使陈长捷愈发相信自己的判断。
    1月7日,刘亚楼致电攻津部队“各首长并报林”,提出攻津作战战术三原则。
    一是“克服护城河,突破前沿这一阶段”,炮兵、坦克的火力掩护,爆破组、架桥组和尖刀连的动作,务必密切协同、配合。“在总攻前,最少联合演习四次五次,师、团、营各级干部必须亲自计划布置和检查督促,这一演习务使每个干部和战士都明了自己的任务和动作次序。”二是“应在思想和部署上有打退敌反冲锋的准备,必须按照去年四月哈尔滨军事会议上林总提出把对付敌反冲锋看成是消灭敌人的一种手段之原则和方法来组织打坍敌之反冲锋”。三是“先分割,后围歼,先吃肉,后啃骨头,锦州战斗所以解决得那么快,就是因为分割战术使用得好”。“必须高度发挥猛烈穿插的分割战术”,“突破前沿后无数小部队穿墙越顶,像水银一样无孔不入,把敌人搞得稀烂,把敌人防守不过来的地方都占领起来,然后再攻击坚固据点和房屋”,“攻下一点再攻一点,以致全城扫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8.11.2013 13:29:17 | 只看该作者
参加过攻津作战的老人,都说当时我们就是这样打的。
    “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先分割后围歼,先吃肉后啃骨头。”老人们唠起来就像唱小曲似的。
    半年学习,红大毕业,刘亚楼准备回去当师长,接到命令,留校任训练部长。
    看到许多同学都回部队了,刘亚楼嘟囔道:有理论的办学校,没理论的上战场。
    校务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找刘亚楼谈话:听说你不大安心工作,还有一套理论?
    毛泽东亲自找他谈话,刘亚楼有些吃惊,还说他有套理论,我能有什么理论呀?
    毛泽东道:“有理论的办学校,没理论的上战场”,这不就是你发明的理论吗?
    刘亚楼赶紧解释:我的意思是觉得带兵打仗,对我可能更合适些。
    有几个将军不渴望统兵打仗?
    “林罗刘”,“林罗刘谭”,上至中央,下至师团,“刘亚楼”无处不在。而自1947年夏季攻势后,共产党人在黑土地上的胜利,也无不闪耀着他的智慧的光芒。而从东北到华北,则可以说是他战争年代最辉煌的时期。可具体到那一个个胜仗,又有哪个是他指挥的呢?
    有人说:一些人去苏联学习回来,也没见有多大长进,刘亚楼则是最成功的将领之一,这主要得益于他的个人天赋。天津战役使用兵力之大,参战炮兵、工兵、坦克兵等特种部队之多,在解放军战史上是首次,也是少有的。刘亚楼对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有独到见解,思想比当时许多人都先进。而且红军时期就当师长,原本就是带兵打仗的人。
    有人说:林彪对刘亚楼是深知其人,平津战役中委以重任,是对他的信赖,也是让自己的爱将露一手,以便将来更担大任。
    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
    1月14日,平津战役中的天津攻坚战开始。
    清晨有雾,愈来愈重,将座天津城围裹得朦朦胧胧。
    雾对步兵冲击有利,却会影响炮兵射击,看不清炸点,难以修正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8.11.2013 13:30:57 | 只看该作者
9时后,雾气开始逐渐消散。
    10时,刘亚楼下达了命令:总攻开始!
    5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500多门大炮同时轰鸣。
    第二天下午3时,即将天津拿下。
    29、
    1949年4月中旬,四野南下先遣兵团的两个军已经逼近武汉,主力4个兵团兵分三路,从平津地区浩荡南下。
    14兵团司令员刘亚楼正在收拾行装,接到中央军委电话,说毛泽东要他去一趟。
    这工夫还有什么事呀?到了毛泽东的住处,敬礼的右手还未放下,毛泽东即笑吟吟地道:刘亚楼,你仗打得不错嘛,又在苏联吃了几年面包,这回让你上天,组建空军,怎么样?
    刘亚楼毫无思想准备,愣了一下,道:主席,我在苏联学的是陆军,这空军怕是干不了。
    毛泽东的手指指点着他的脑袋:好嘛,我就是让你这个认为干不了的人干。
    那我就干,在干中学,学中干。
    一向乐观、自信的刘亚楼,这次回答得也挺干脆,这天晚上却翻来覆去有点睡不着:就这么一下子飞上天去了?
    一切从零开始--也不对,还有东北老航校,他是航校校长。
    日本投降后,东北各地街头颇卖阵子日货,从铺盖到穿戴、各种日用品都有。有的是日本人逃跑时丢弃的,有的是抢的。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统治14年,各地都有军需仓库,粮食、被服、枪炮、弹药等等,“满洲国”一下子垮台了,无政府状态,有的就被老百姓抢了,东北人称之为“捡洋落”。也有捡抢军火的,主要是有政治目的的人和“胡子”(东北人管土匪叫“胡子”)。普通百姓更关注的是汽车、大炮、飞机轮子,卸下来安在大车上,跑得飞快,笔者小时候见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8.11.2013 13:32:03 | 只看该作者
延安炮校1000多人大搬家闯关东,别说炮了,连手枪都没带几支。当时《我东北现况通报》中说,各地仓库中有“大炮数千门”。这“大炮数千门”,实在是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花了眼,而且没弄出多少,苏联红军就不让动了。
    东北局有文件,要求部队和地方党注意收集散落民间的武器,主要是火炮,坦克、飞机当然也要。看到老乡车上有火炮、飞机轮子,上去商量买下来,再问从哪儿弄来的,日本鬼子和苏联红军在附近哪儿打过仗。打过仗的地方,日军撤退、逃跑路线,往往都有收获。炮校警卫连副连长周天才,一人就搜集20多门,被命名为“搜炮英雄”。
    日本关东军在东北修建许多机场,有的县就有几个。再多也有数,明晃晃的大家伙摆在那儿,难题跟火炮一样,缺东少西,完整的很少,许多都是几架(门)才能凑成1架(门)。
    东北野战军枪多炮多,而且枪好炮好,主要靠缴获,开头则靠“捡洋落”。只是同样的“捡洋落”,且不说延安炮校有人才,就算同样的生手门外汉,要把飞机鼓捣到天上去,还能作战,比之操练1门火炮,那也是天差地别了。
    强大的东北野战军炮兵,摧城毁寨,发挥了巨大的威力,进关后还支援兄弟野战军作战。纯粹“捡洋落”起家的东北航校,自成立后也一刻未闲着,且在开国大典亮相。可直到海南岛战役,出现在战场上空的,始终都是敌机。
    1931年11月10日,红四方面军发起黄安战役,围打黄安城。守军被困10来天后,粮弹补给靠空投。决定22日发动总攻,21日通知部队,明天有红军的“列宁号”飞机助战,别打误会了。胡奇才惊喜中,跟大家一样乐得合不拢嘴:咱红军也有飞机了,这回让白狗子尝尝咱红军飞机下的“蛋”!
    这是架德国容克双翼教练机,一年前因机油耗尽迫降于河南省光山县陈家河,连机带人被当地赤卫队擒获。经过教育,飞行员表示愿意为红军效力。这天上午10点来钟,“列宁号”飞来了,胡奇才和官兵站在阵地上挥手、欢呼,只见机翼一歪一歪,“蛋”就一颗颗地下来了。城里敌人以为炸错了,根本不信红军也会有飞机。
    “列宁号”轰炸黄安,不知道是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战争年代唯一一次使用飞机作战,第一次应该没错。
    正在赣西南反“围剿”的刘亚楼,没经历这种激动人心的时刻,有的只是战友在敌机俯冲、扫射下流血牺牲的记忆。多少次,望着在空中肆无忌惮、耀武扬威的飞机,他眼里喷火冒烟:“娘卖×的”,有朝一日老子飞上天去,把你们都揍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8.11.2013 13:33:28 | 只看该作者
而今,一夜之间,他就要一步登天,而且成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空军司令员了--虽然还未下命令,那不也是明摆着的事吗?
    1949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在《目前形势和党在1949年的任务》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建立空军的任务:“1949年及1950年,我们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
    这时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空中力量,为东北航校的可以参战的飞机30余架,经过短期训练可升空作战的飞行员50余人,能够组建两个战斗机中队、1个轰炸机中队的混合大队。“林罗刘”准备令其飞赴济南、徐州机场,用于支援渡江战役。
    7月,中央决定派人去苏联学习,同时购买飞机,连同先有的空军,组成一支攻击部队,掩护陆军渡海作战,明年夏天夺取台湾。
    31日傍晚,毛泽东召见刘亚楼,让他谈谈关于组建空军的意见。
    在具体分析、说明了国民党现有空军的实力后,刘亚楼认为需要建立一支300至350架飞机的作战部队,能够完成掩护渡海作战任务。
    他说,1名飞行员要飞150至200小时,才能达到作战水平,1所航校能培训60名飞行员。我们现在只有1所航校,远远不够组建空军,当务之急是组建航校,培训飞行员。
    这时,刘少奇率中央代表团正在苏联访问,请苏联帮助建设空军,苏联同意了。中央在发给刘少奇的专电中,要苏联帮助培训1700名空军人员,其中飞行人员1200名,地勤人员500名。东北航校校长告诉中央军委主席,应该是飞行人员少,地勤人员多,比例1∶2比较合适。
    8月1日,刘亚楼率领尚未正式成立的中国空军的一个小型代表团,赴苏会谈关于开办航校、聘请专家、购买飞机及相应设备问题。草签协议后,刘亚楼率团马不停蹄地考察了苏联空军总部、飞行航校、航空工程学院、飞机制造厂、飞行部队基地等等。毛泽东说咱们是贷款建空军,花钱买经验,来一趟那么容易呀,得多听多看多取经呀。
    来去在苏联境内都坐飞机。刘亚楼第一次乘坐飞机,自然兴致很高。谁知赶上气流,晕机,先食物,后黄水,吐得一塌糊涂。代表团成员、东北航校训练处长吕黎平①说:你是要当空军司令的人,可不能这么带头吐呀。
    看来这个空军司令还真不好当噢。刘亚楼苦笑着,又哇哇吐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8.11.2013 13:35:51 | 只看该作者
万事开头难。
    从陆军到空军,飞行员速成训练时间为10个月到1年,距明年夏天解放台湾已经不到1年了。先航校,后机关,除东北航校外的6所航校,从选址、建设到开学,限令1个月。
    刘亚楼说:办好航校是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总部机关的主要精力要放在航校上,干部调配、兵员调遣、经费开支、物资保障,都要优先满足航校建设。总部也好,航校也罢,有什么困难尽管讲,但是谁也别跟我叫苦说难,要讲这个,当年连陆军、步兵也没有了。咱们有人,只要有人,共产党就什么困难都能拿下。
    各航校每天都几十上百地来人报到,大都是从野战军选调的干部、学员。苏联专家也一批批到位了,各航校也全部按时开学了,想到想不到的难题又接踵而来了。
    没有专业翻译,不懂航空术语,将“飞机座舱”译成“飞机上的小房子”,“电压”译成“紧张”,发动机“散热片”成了“暖气片”,“飞机在空中做横滚动作”,变成了“圆桶在空中旋转”,苏联专家急得直敲教鞭。学员文化水平本来就低,这么一折腾,就更云里雾里找不着北、摸不到门了。
    刘亚楼先在1航校试验,给每个苏联教员配个中国助教、翻译,3个集体备课。上课时,教员讲,翻译口译,助教监听。后来又改为教员先帮助教备课,由助教讲课,教员监听,有不妥之处当场纠正。
    堂堂空军司令员,还得管这种事,连他自己都觉得好笑,可不管行么?
    况且他早已管了。
    在苏联访问期间,刘亚楼打听到一个叫唐铎①的湖南人,在乌拉尔一所航校任少校军械教员。这可是宝贝呀。请来莫斯科见面,谈得投机。回国后报告中央,经与苏联交涉,已经加入苏联籍的唐铎,回到祖国,在著名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系任主任。
    前面说过的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王海(上世纪80年代曾任空军司令员),在东北航校时的老师,日本关东军第2航空军第4飞行训练队队长林弥一郎②,在辽宁凤城县被俘后被送到沈阳,受到共产党东北两位最高领导人彭真、林彪的接见。
    一直在敌优势地空火力打压下的共产党人,最清楚自己急需的是什么,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地向着明天的宏伟目标迈进。
    195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空军第4混成旅,在南京正式成立。
    10月5日,第二支航空兵部队驱逐第3旅,在沈阳成立。
    31日,上述两个旅依次改称3师、4师。
    而在此前的9月17日,空军第一支空降兵部队陆战第1旅,在开封成立。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原准备用于台海作战的年轻的中国空军,转移战场。刘亚楼将“积蓄力量,选择时机,集中使用”的作战方针报告军委,亲赴前线运筹指挥--这里不多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3.9.2024 09:44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