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23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香江处处传佛音 天上人间齐称赞(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7.2016 10:2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家要记住,《心经》就是一个白话经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叫你们看见我们现在这个有色世界,等到你眼睛一闭全部都是空的。我们小时候争来的、要来的、抢来的,包括自己需求得来的,现在都在哪里?我们到人间来,连这个身体都是借来的,死的时候,你身体也带不走,只能放在人间,放在这个地球上,走的时候离开的就是你这个灵魂,所以色不就是空吗?但是你说它空,我们又实实在在地看见这么多的花、桌子等有色世界,这不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吗?因为菩萨的经文人是讲不清楚的,而是要靠你的本性和内心的佛性去理解。所以,师父把你们引进门,修心靠个人。(掌声)

古时候的高僧大德讲法不厌其烦,不停地去教导弟子、教化众生。佛陀继续说:“百千鄙夫为敌,一个有智慧的大丈夫就能战胜。如果想战胜自己,你们今后要以正见为修行。”(掌声)什么叫正见?正见就是正确的概念。什么叫正确?正确就是对得起良心,有慈悲心,帮助别人,救度众生。一个能让别人开悟、让别人法喜的人,就是拥有了正见。(掌声)

佛陀继续说:“比丘们,从今以后,你们不要跟别人有诤讼胜负心,当念降伏自性一切众生,如果比丘有诤讼胜负心,要以佛法、律仪来对治,比丘,你们应当这样修行啊。”就是说,我们跟别人有争斗心,胜负心,不比,就不会有烦恼,一比,就会比出烦恼来。在澳大利亚,有一个很好看的小女孩,天真可爱,等到18岁的时候,人家说你这么漂亮,应该去选美,结果她去参加选美,被人家开后门、怎么怎么的,气得天天骂,这个孩子的心态就变了,最后越来越凶,人也变得不可爱、不天真,所以,不能去比啊,一比就会伤到对方,学佛的人不跟别人争,不跟别人比,那就叫随缘自得。(掌声)

佛法的律仪是什么?律就是戒律,也就是说,今天我不能去杀生,今天我不能说妄语,今天我不能骗别人,今天我要做一个正直的人,那不就叫修行吗?什么叫修?修就是修理,修理头发,修理鞋子,修理你这颗人间的贪心,这颗人间的瞋心,这颗人间的愚痴心,所以就要修你的心啊。(掌声)

佛陀讲完,两位比丘听了佛陀的开示之后,立刻向佛陀顶礼,请求悔过,发愿自今以后,绝不犯过、违愿,佛陀慈悲,接受忏悔。(掌声)佛陀接下来又讲了:“在我的佛法中,最尊贵的法就是忏悔、改过,我接受你们两人的悔过。”佛陀转身对诸比丘们说:“这件事例可作为大家学习的依据,你们要谨记在心。”(掌声)

师父继续跟你们讲,无争,就是不跟别人去争,那是我们修行人的最高美德。(掌声)修行人不跟别人争,我们不会生起贪瞋痴的烦恼。我们要让无争的智慧,止息他人的烦恼,我们唯有佛陀以及阿罗汉才有这种修行的功夫,这也是其他有情所不能及的殊胜功德力。就是告诉你们,当你能够不争天下事的时候,你就拥有了阿罗汉的果和菩萨的境界,这就是师父经常跟你们讲的“不争人间天下事,试看天上谁能行”。有本事我们在天上见,在人间争的名、争的利都会没有,有什么用?(掌声)

《金刚经》云:“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离欲阿罗汉。”三昧是什么?三昧就是我们的心能平静,那是一种智慧,我如果得到了与人无争的三昧,就是说不跟别人 争,那是我们做人当中的第一;“离欲阿罗汉”,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自己高境界的修行,那就叫阿罗汉,“离欲”,就是离开了人间的欲望,(掌声)这个指的就是在佛弟子当中最能通达空性义理的须菩提。就是说,在佛弟子当中,最能够通达,就是最能够贯通和掌握佛的义理的,就是一切皆空的佛理的人是须菩提,须菩提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在佛的弟子当中是最具有智慧的。回到2500年后的今天,师父说,今天你们跟着师父学佛法,弘扬中华文化,学习佛教精髓,你们就是最有智慧的弟子。(掌声)

在埃塞俄比亚,在阿鲁西高原上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小男孩家境贫寒,很可怜,他每天都在腋窝里夹着一本书,赤脚跑步去上学、回家。他家离学校有十公里的路程,他的家境不可能让他坐车去上学,这个孩子为了上学不迟到,他就每天选择跑步去上学,他每天都一路奔跑,与他相伴的是清晨的朝阳、甘露和高原的晚霞,还有耳旁呼啸的风声。如今,这个曾经夹着课本跑步去上学的小男孩在世界长跑的比赛中,先后十五次打破世界纪录,成为当今世界最优秀的长跑运动员。(掌声)他的名字叫海尔.格布雷西拉西耶。由于他当年夹着一本书跑步,所以,他在后来的每一次跑步比赛中,他的手的动作总是很特别,腋窝下像夹着什么东西似的。

如果不是贫困和苦难,这位小青年成不了当今世界田径运动员中的骄子。回忆少年时的情景,他无限感叹地说:“我要感谢贫困和苦难,其他孩子的父母有车,可以接送他们上学,去电影院和朋友的家,我因为贫困,只能跑步上学,别无选择,但却感到快乐和幸福。”由此可见,我们人间的苦难并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你没有认识到苦难本身蕴藏的无限生机。我们人在这个世界上受苦,我们不要怕,因为人的吃苦就是消业,因为我们吃了苦,我们才会去寻找一条解脱吃苦的路。很多人家里很富有,什么都不缺,他不会想到要去学佛,要去拜佛,而我们现在吃苦了,我们现在明白了,我们才知道要寻求佛法、追寻真理。(掌声)

师父告诉你们,如果你认为生命是一道减法题,那么答案你已经知道,这个生命将减去你在人间所有的一切,包括你最后的生命。(掌声)如果你认为这个生命是一道加法题,那么你的人生的结果可能就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境界,会创造出人间奇迹。(掌声)

佛教讲吃苦就是消业,对待吃苦我们要改变心态;心态改变了,我们就会改变我们的态度;态度改变了,我们就会改变自己的习惯;习惯改变了,我们的性格就会改变;性格改变了,我们的人生就会改变;人生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才会彻底地改变。(掌声)人生像挤公共汽车一样,你没有上去之前,你觉得人很苦,挤得这么累,但是你只要愿意努力地挤上公共汽车,挤来挤去,你总能找到一个不挤的地方,偶尔你还可能有一个座位,这就是生活。(掌声)

现代人总喜欢把自己的怨气发泄到别人的身上,台长给大家讲个笑话。有一个法**在开庭,他看着那个被告,突然之间,他说:“我是不是曾经在哪里见过你啊?好像很面熟。”这个被告满怀希望地说:“是的,法官,在21年前,是我介绍你的夫人跟你认识的。”法官一想到自己的夫人天天在家里跟他吵架,一生气,判被告20年有期徒刑。这个笑话是说,不学佛你会一味地记恨记仇。学佛人心胸宽大,海纳百川,学习大海永远是心胸最大的,但是处于最低处,我们要让慈悲的爱吹进你的心,相信一定会让你解脱烦恼。(掌声)

学佛要学会看人,因为在末法时期,好人坏人分不清,所以要学会看人。台长教你们几个方法,教你们几招,好好地辨别正邪。我们学佛人要从中华文化当中去寻找渊源,懂得观善缘就能结善缘,所以今天给大家开讲“识人八观”。

第一,通则观其所礼。“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人发达了。发达了,观其所礼,你要看他这个人发达之后,他是不是还谦虚谨慎、彬彬有礼、遵守规则。你看这个人发财了,他还是跟你很好,这就是一个好人。

第二,贵则观其所进。“贵”就是一个人的地位高了,你要看他推荐什么样的人、提拔什么样的人,他这个人就是什么样的人。台长现在很好,台长推荐你们学佛,让你们越来越好,你们是什么样的善良人,那么台长就是什么样的善良人。这一招很厉害吧?如果他现在很有地位了,他经常去找那些下三滥的人,那他自己一定也是下三滥的人。

第三,富则观其所养。一个人有钱了,你要看他怎么花钱。这个人有钱了,你要看他花钱给谁,花在什么地方。人在贫穷的时候,如果节俭,他不乱花钱,那么说明这个人很好;如果在富裕之后,这个人还是能够节俭,那这个人就是一个高品格、高道德的人。

第四,听则观其所行。听完一个人的话,你要看他是不是那样去做了。那个人说:“好,包在我身上。”你要看他是不是真的去做了。不怕说不到,就怕他说了做不到。所以这个人只要说了,你记住,如果他帮你做到,你相信他,他下一次还会帮你做到的。

第五,止则观其所好。通过一个人的爱好,你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本质。如果这个人爱好打麻将,说明这个人本质喜欢赌博;这个人喜欢拼命地吃,说明这个人懒惰;这个人喜欢骗人,说明这个人就不是一个好人。爱好很重要,爱好什么,能看出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第六,习则观其所言。第一次跟一个人见面的时候,他说的话不算什么,你要看和他相处久了,你再听听他和你说什么,是不是跟当初的一样,跟当初的差别越大,这个人的人品就越差。

第七,穷则观其所不受。这是中华的传统文化,看看古代的那些贤达,孔老夫子多有智慧啊,那么早看人就看得那么透彻。我们现代那么多人为什么会上当?因为没有智慧, 还有贪心,怎么能不上别人的当呢?人穷没有关系,但是我再穷,我不占人家的小便宜,我不要你的东西,这个人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好人,可以跟他结交。

第八,贱则观其所不为。贱,就是人的地位卑贱。人的地位低没有关系,但是这个人有骨气,不卑不亢,有自己的尊严,这种人本质上就是一个好人,你们好好看人吧。

好好地修啊,大家要记住,自己永远不要放弃学佛,不管别人怎么懈怠,不管别人是否放弃,我们就要努力奋斗。看不到光明,见不到希望,也要继续努力,因为光明和希望是永远存在的,只要你精进修行,你一定会拨开云雾见佛陀。

2#
 楼主| 发表于 20.7.2016 10:27:26 | 只看该作者
祝大家学佛精进!福慧双修!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德国佛教文化协会  合十

德国佛教文化协会网站:http://www.buddhistische-kultur.de/
德国佛教文化协会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buddhistischekultur
卢台长博客 : http://www.web2orrichard.or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3.6.2024 20:30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