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语文体学 两欧- u3 |/ W! j* w3 F1 ^
% D" `4 D* J& b9 S6 F-目录:
* g9 t, a( `, B7 C( `- O2 Z3 ]3 n7 Q c) p
第一章 导论 1 c# ] O- l# s6 y% C. m6 g
一、学一点文体知识 2 k2 Y- R) E" h* Q i2 Z+ \* _
二、什么是文体学?
0 V' ^9 T# V( G, Q) s6 Y% U% u三、文体学和修辞学
/ w4 W; @# a' l四、文体学的研究基础——篇章
9 r& z6 G" v7 ^, k6 u! {+ U8 R五、20世纪文体学研究概况 , A4 P+ \) L4 e7 e% Z
第二章 句子结构内的文体手段
. E0 ^$ J, V! I# l一、语言各要素的文体价值
' G6 @7 Z6 `, W% Z/ ]二、句型各要素的文体价值 1 j* M* e' _ l7 ], W \9 {# K4 j2 N0 a
三、句式的文体价值
" b$ c4 o& n) l' \5 I四、词序——一种重要的文体手段 ! f" u' T' N9 K; r8 C5 M4 ]5 q7 g
第三章 文体上重要的句式变化 ' e- m) H4 W4 y0 }2 S7 f6 j0 r/ {+ o
一、句式变化与文体效果 ' J* |* y" p: [/ `, d5 [( w; A+ Y5 ~
二、句式的扩展
9 u- D1 Q9 }$ E' b三、动词性扩展
9 G) V' V4 B$ L+ B四、句式结构的断联 - N. k2 t) b9 n; ~
五、句式的转换 . r, W" d2 [+ N: i( j' J- Z
六、引语形式与文体作用 # [ X+ n/ F" n% F5 d% ^
七、标点符号的文体性质 1 m1 ^; p/ i+ D( a+ @% S3 Q
第四章 语法范畴内的变异可能性 : G3 B" L, `4 r. \: U
一、词类的文体问题
2 ]9 N( j$ a3 Z+ I+ C3 T$ R e4 l二、词类的构词法中的文体变异 + L( A8 M$ n3 C6 V- m9 f w& A
三、作为文体手段的名词
, b; p& u- M' X0 Z: J& h四、格的支配关系的变换 % X0 x2 t4 N- Y, e- @0 u8 Z! [
五、动词体系内的语法变异 - I& D! `5 v' F- K: o/ C2 q
六、各个时态的文体特点——现在时
! G5 b6 l/ H5 C/ j8 \2 x七、各个时态的文体特点——现在完成时
' B0 Q2 R4 f% r八、各个时态的文体特点——过去时、过去完成时、将来时
6 j4 r( C8 R0 S# B- b2 p九、作为文体手段的叙述方式
" s: [8 R- B! a4 u十、主动和被动
1 R! i4 Z5 o, b9 R0 \第五章 词汇的文体手段 $ j! Q4 Z4 c5 r- \, ?& d7 e5 y
一、选词 ) l) k# ^! ~" z/ K; k
二、选词的交际和文体要求 0 V; D: P, F) _, B
三、作为文体手段的构词法
. O `1 q+ u# d4 W5 i四、词类的文体价值 % E& ~: b( t% C" i! h* N
五、动词的文体价值 * S0 N6 i- N; ?' ~" d4 \
六、副词的文体价值 ( V1 n6 J2 y' H/ D. P, h
七、冠词、人称和物主代词的文体价值 - {! q9 n* o% G" W4 s/ m5 z9 I1 [
第六章 特殊词汇的文体价值 3 S) ~: U" ]' ?, }
一、一般词汇和特殊词汇
j6 l. |# b4 a, C( r二、文体色彩 , j' U: b+ ~6 @" y0 y! r7 h$ ~
三、具有特别时间效应的词
8 C* F; h! P( v. R* |5 y5 d四、专业词汇及其文体意义 : W" d/ v, ~# F) K, @
五、作为文体手段的外来词
" k3 z- M; V! ]( D- D% T$ X; ~5 |六、词汇和短语的形象性
- L& g, Y' }: Y1 S! F七、拟人和联想 % Q% A/ a+ W% @9 D
八、缩小和夸大 : O5 V. O1 j! f9 e" N9 Z8 Y$ F" g! l
九、作为文体手段的词汇组合 # R9 W) ?' n' z
第七章 作为文体手段的语音和语调 5 z& W& L7 L+ ]: X3 V3 L1 p
第八章 文体手段的综合作用 / W9 v: t8 D; ^
一、文体价值和文体特征 6 v' v. l' X7 ?9 o3 d
二、文体特征与表达价值(印象价值) - {/ h& f8 y% ^3 u+ m( C& K
三、作为文体形式的语体
8 Y4 H w, V5 S3 y四、散文语体及其文体特点(一)
& u8 q3 g" m: O% n. q书信——通知、报导
. P) {/ J- s H( t* f五、散文语体及其文体特点(二)
/ w6 X. C2 c2 P- g* F7 ?) B! I3 ^5 s描写
4 E2 I- [$ p4 G! q, A9 l" e$ }六、散文语体及其文体特点(三) " W# S% ~# Z0 \9 ^9 `
说明、制约性文章、谈话
0 P5 U. E8 c7 q七、散文语体及其文体特点(四)
: J& w: M- T$ Q" E9 r讨论、叙述 ; R4 G% n2 u* F+ \3 {+ z& e* `
第九章 文体学研究、文体修养、文体批评、文体分析和文体解释 & A& S! _, \" X2 \7 E
附录:文体入门六十条 二十条禁忌 二十条规则 二十条建议
( J8 w) W! M; G二十条禁忌
1 H. |. N! C1 \" g. w N$ L一、避免用derselbe
# i* P' C% ]* Z- `! ]& I二、词的重复
: Y5 o9 b } s三、避免表达重复
/ c% g p4 @% `# }$ K5 `四、在 und 之后不要变动词序 U3 X2 R- j5 p5 f% d$ V* `! F2 l
五、不要把复合动词分开太远 3 l+ [& g( L" g, I/ D6 S2 }
六、救救第二格 o& M' i! F" O
七、不要在冠词和名词之间插进过多的词
0 g$ P0 c- D, s5 k2 F. t八、少用被动式
" d% ?+ O: J" k9 L8 L$ b8 q: `九、不要用错关系从句
8 K" p6 J; \- v十、不要用公文表达方式 2 E! j3 D- O* Y* h
十一、是 als 还是 wie
/ k3 a: `' L0 u9 F+ i# ]6 [十二、选择正确时态
8 g5 W! A' R7 w6 H# O十三、一个词够了,为什么用两个
" n s( T* H# Y十四、小心使用 was ' r8 a) @, Y! W( P5 `
十五、不要马虎 8 B9 i& f% E7 Q4 F `0 n5 M K
十六、不要用错 um...zu ; k/ i8 o* J8 z8 C; }
十七、wenn 和 wurde 不能连用
) b/ J+ d7 ^7 F十八、不可说 der gedorrte Obsthandler
8 T/ |( a) l R十九、注意区别 hin 和 her : R1 B) R/ m. X4 v* @
二十、岂能说 stattgefundene Feiern ) h8 M# ^2 e8 G* z* H o
二十条规则
5 j+ Q' S% l5 ^一、选择确切的词 0 s9 A, s; l9 ^9 F/ J1 i0 @/ y
二、避免流行词 # H* O3 P* n( t* U/ d5 o
三、反对名词化
1 I9 {- }, u: z& [4 @& v( }四、避免引申动词 " y5 t: ^) k& [ l7 u6 K5 l& n5 a
五、不要形成词连环 & ^0 v& I: | j6 T5 p" U/ G8 U- B l
六、少用以 -ung 结尾的表示动作的名词
+ O' k d, r7 Y七、八、九、十:造短句
4 Q# F- ?: H5 G% Y `9 u2 @5 u8 {十一、不要用梗塞文体 ) G' j; N8 S6 K! z1 e/ l
十二、少用第二分词作形容词
( q4 K# M( w7 r$ _+ [( ]3 H/ ~. P十三、词序的自由
; I( B. E L+ g$ |; r4 o十四、选择正确的文体层次
& K. V. x. R# p7 U十五、不要用文牍德语 : e) M9 v* I! H! i
十六、不要用平淡的文体 - r/ Y+ N! y$ X" b2 d! Q, w' a. ^0 {
十七、不要说空话 C' M& `+ U8 S, P
十八、节省形容词
# T# N0 b& I4 g9 X十九、不要用矫揉造作的表达 2 G, r9 H/ U8 f
二十、外来词的辉煌与悲衰 8 m* U" y. C7 W+ l4 w& w8 t& L& I5 Y
二十条建议 ; ?+ ^# E; r5 L+ ?, b$ _" C
一、把握事情 6 a2 H9 _6 V6 O3 p4 q% ]" j0 z4 ]
二、设置路标
, t2 V+ n( g. Q三、怎么说,就怎么写 $ a- c7 {) o. l+ K0 T
四、事和人
. e& ?/ a1 \$ r五、不要说粗话 8 ^9 I4 X" [& {' t
六、写得形象些,人是有眼睛的动物
# f: d1 c+ g* u9 U' j/ v七、使思维过程形象起来 # T0 ]- L- ` R7 K: X' F
八、写得简练些
: t% O' H$ s h: [2 ]7 N九、具体的细节 ' a: v) D+ l+ t6 U: C
十、怎样开头
/ D0 }/ n; ~. U; M/ }$ X B十一、怎么过渡
" F* ~9 I' ~, D$ c十二、如何结尾 * B! M4 r7 ?! e0 C g/ X. j( \
十三、引语和警句 ! i" D0 U2 i" r" t, g0 v
十四、思路
" f) z$ \: P: x0 q. H8 r# V十五、先考虑,再写
4 A/ V6 O: J1 w/ G4 g7 L3 a十六、润色
% C& A/ u! d- X; S) c; I" h$ z十七、用“尺子”量文体 : n, {' ? k- s# K1 v/ c
十八、怎么样写作文
) {3 e: I" X" g4 v) G十九、怎么写信 , L8 B" @6 }+ [4 o j
二十、继续学习 6 H2 L$ G2 F! X7 d# `9 }! G+ Q
参考书目 ; p, [3 l$ r5 }% c$ D
6 i, G) |5 D& }* C w德语文体学
2 ^3 A) U% u2 i& z$ L0 }-简介:
% V# `5 W$ @( i2 j- R2 ?# m 这本书将告诉你:
' x( C: A- g. f6 E, ~德语语言各要素,如句型、句式和词序的文体价值$ p, f) I$ X" o. h
文体上重要的句式变化,词类和时态的文体特点1 Q( G$ b4 O, L
选词的交际和文体要求
5 f; W! b' q' f, [德语词汇的文体色彩和层次
. Q* @" r# w0 d7 @/ \语言形象(明喻、隐喻、借喻、拟人、联想、寓意、象征、婉转、夸大和缩小)以及语体的特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