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机不成蚀把米———根据德国法规,对知名品牌进行抢注,其获取的商标权不受法律保护 \9 Q% g: Q" w7 j9 {: {+ v, l* s
6 n. F3 s3 Z1 W
3 U8 [( A5 F N; }* @王致和“海外维权第一案”后,“洽洽”商标也遭遇了海外被抢注。% T5 k$ r0 F3 E
# B4 H4 y7 C1 w' a/ B2 L
记者昨日了解到,“洽洽”商标被抢注一案将于8月31日在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开庭。与王致和商标案相同,商标的抢注者均为一家名为OKAIIm-portExportGmbH(欧凯)的公司。
. B4 A' q K! H3 h6 h
9 m; b1 K! U1 [) b- s8 q! d# @% V4 l2 G. X9 |. R1 R
2006年底,洽洽获悉“Chacheer”英文商标和“洽洽”图形商标在德国已被OKAI公司抢注,在协商未果的情况下,2010年1月,洽洽正式向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德国OKAI公司注销非法抢注的“洽洽”商标,1个月之后,慕尼黑地方法院正式受理。
2 ]9 Q! | o! t& X% e' L7 O9 u/ O 1 j7 S9 s) d/ a, V2 d
据了解,欧凯公司是柏林一位德籍华人开办的百货公司,主要经营来自中国的食品。不过,据洽洽公司提供的资料,该公司实际上曾经是洽洽的一家海外“经销商”,此前进口过价值3561欧元的“洽洽”产品。据洽洽律师意见,欧凯公司作为经销商大量销售过洽洽公司的产品,所以对洽洽公司的商标是明知的。在这种情况下,欧凯公司还去注册“洽洽”商标,是一种恶意抢注。根据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对知名品牌进行抢注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其获取的商标权不受法律保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