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99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环境(国情)与人性(四)——移民心得之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5.6.2012 11:2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密考伯先生和小爱弥丽,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里的两个重要人物。密考伯先生是几次三番三番几次地为着还不起债而入狱。眼看就要落到“赤贫要饭”的地步了,最后是在大卫姑妈的资助下出了国去了澳洲,不仅逃脱“贫农要饭”的可怕命运,还升迁成为新国土上的“中产阶级”,在一群人中当起领导来了。而小爱弥丽,是由于上了贵族少爷的当,差一点人生被毁。也是到了新国土,避免沦为性工作者(这是狄更斯的原意,并非咱贫姥姥有意贬低某类工作)的命运。0 [7 Q  Q) E9 K1 F$ A# Y% [, y- m& G
" A$ v7 J4 U0 w. v
所以这世界的强大民族,当年是坚船利炮在前头开路,准“贫农要饭”在后头拼搏,在弱势民族人民的鲜血与尸体上,建起一个个强大富裕的“子国”。几代过去,因了贫农要饭都被国界线阻在了别的民族那里,世界“遥远的地方”,自己又在国界之内实行了全民福利,直达人人有最低生活保障的境界。所以密考伯爱弥丽的后代们,恐怕连原生意义上的贫农要饭为何物都不知道了。
3 D: S5 }3 D0 J* k
( f3 f' N1 c) l; f5 r. Q" E0 D海地吃泥饼充饥度日的老人,倘见着海边爬着的大螃蟹,别说有人要说抓蟹捉鱼是陋习,是不讲究生态保护,你就是说那螃蟹有毒吃了对身体不好,要他别去抓捉而继续吃泥饼,那么别说丢脸,就是拼了老命他也要抓了来吃。——纵使得了居留“身份”,拿到福利,有时看那爬上岸来的螃蟹,心里恐怕不免常常发痒,再一看能抓几十只的规定,自然会保持照抓不误之旧“习”。, V1 q6 ]9 d/ y  g: A7 @
  |2 D6 m4 O# O  U( _6 q+ ]" A
而穿惯了燕尾服的密考伯们的后代,在海滩边散步或作日光浴之时,见着螃蟹,虽知是个美味,却早已将俯下身去拾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当成是与翩翩风度相违。——这等“习性”,就不是可怜的海地老人将养得成的了。% F$ D) }- [: i' D& H
' u! J: @; T! {4 O0 z4 _# q4 h9 V
所以要论绝无下等“陋习”,出得国门最能为自个儿民族国家争脸者,恐怕要数到访过纽国的英国王子(当然彼民族也为此民族,并且这王者不仅是某一国的,几乎就是全世界发达国家的)。那个争脸的程度,是将某些否定君主(立宪)制的人们的观念彻底颠覆,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成了坚定的拥护者了。——那才是顶级人性之魅力呢。& A" [" l  M5 U$ V5 n5 {0 ^
7 o  e4 p+ g; |+ ^: o, i
王子们的气派,是上等物质(环境)化为上等意识(习性)的最佳例证。不过细究起来王子他妈也是个平民。于是更够格的,当数王子奶奶。也见文章赞那王家奶奶,贵为女王却和蔼可亲。这话反过来当如此看:历史悠久的高等物质环境里养出的习性,眼不会翻白,嘴也不会骂人,尤其是骂贫农要饭的。——也没得来骂,贫农要饭早升了级。大大功劳,也许又正是王得气派贵得久远的原因之一。
: Q' `# i7 r' ]
- R' Y7 R8 B* ~' O. p% F因此听得三代贫农四代要饭的“口号”,便知骂人者纵使曾经富过,也是富得不够稳当之人。中国民间有谚:富不过三代。教育当为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恐怕是因为咱那祖国,老祖宗先是无心后又无力将捞取好处之手伸向国外,自己倒成他人口中之食。加之人口众多,地大物又不够博,造了百千贫农要饭,才出一顶尖富人,争斗太过激烈之故吧。
, w: {) V3 G" @! q
$ k) i2 ^# C" _6 c) g就连皇家富贵,在中国也是一朝一代挣来,不能保证天下永远归了他家。大臣贵族更是命都捏在皇帝手里。几句话不对,便有满门抄斩之虞。当然倘若侥幸不斩,那就还有当“贫农”去“要饭”的机会。所以中国人的富贵,着实无常。《红楼梦》里甄士隐作歌: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富贵温柔之乡中长大的贾宝玉,最后也成个穷“要饭”。——家产田地被抄,先是当了“贫民”的。: N) a1 ]0 ]$ n# E
0 D( z* N! \/ L, W2 I; Q
所以富得不够久稳之人,爱骂贫农要饭,还爱提早先自家富贵气象。不但列数家族里各政党的高官显贵,还有身为皇家亲友,富过五代的。五代,离十代八代虽还差着一截,在咱那有特色的母国,也够得上大资格了。不过只怕其未记得刨掉新中国讲究实质平等的那个“代”。咱这奴隶的女儿,三代贫农四代要饭,那时与其正是平起平坐之人呢。! b2 T, F% Y2 `# r- k

: L( q% |2 J% R2 a0 v0 L又所以在国际级“天长地久”的富贵面前,为显示自己在穷国也属上等之人,顾不得头上自编的为大众争自由民主的花环,骂出贫农要饭穷鬼痞子的口号来,就更是旧中国才养得出的典型“陋习”与“劣根性”。给人打短工过活的癞头阿Q,就回骂赵老太爷,“你是什么东西,我们家,先前可比你阔多啦!”
2#
发表于 7.6.2012 17:1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8.6.2012 10:0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0.6.2024 04:26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