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查看: 16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Yasaka之七种武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1.4.2008 18:0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烧板近三年,沉迷于各种器材带来的快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从技术扩展到器材,获得乐趣无穷,而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经过这段过程我从快攻结合弧圈打法逐步转变为弧圈结合快攻加横打,Yasaka底板成了我的最爱。
, j, q" \, k8 `' [& m, W  总体上来看Yasaka的底板版面偏大、吃球好,底劲充沛;拍柄厚薄适中,既能保证握得住,又有较好的灵活性。手感通透,能收能放,控制力好。重量轻,适合贴两面反胶横打。拍柄花纹及拍面木纹赏心悦目,外观上能够带来美的享受。Yasaka的系列直板基本上都打过两块以上,最后留在手里的算是最喜欢的7款:YE、YE3D、YOII、YM、YDM、YCA、YSC,所以称为Yasaka之七种武器!8 w* U8 s3 t# s9 c9 k5 X4 ^( b
/ w; N6 }% U" J
YE" h. H  X& {+ k0 Q% m
首先说说YE,我得承认我是一个的YE迷,是YE带我走进了弧圈时代,让我学会了直板横打,确定了直板两面反、弧圈结合快攻的打法。我第一块YE还是美版的,第一次试打的感觉对我来说是震撼性的:球拍的弹性这么好,轻轻一挡球就能弹好远;弧圈这么容易,手腕一带小球就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落在对方球台;底劲这么强,拉开架式轮一板,小球落台后会猛然窜起,急速穿越对方防线直墙壁!从此我就成为一个YE迷。
* R7 Q4 H2 I$ H3 r  前前后后打过的YE有十几块了,感触很深。YE的个体品质差异很大,有的很硬而没有底劲,有的很软却不出球,也有硬而底劲好的,还有柔中带刚,能收能放,使起来来随心所欲的,那就是传说中的极品YE了。YE确实是打弧圈的好板:美妙的弧线,拉出的球路线弯曲度大,长度适中,球可以很轻易的跨过球网落在对方球台;良好的手感,吃球深,有充分的时间将放小球以合适的力量和位置放在对方球台;充沛的底劲,弧圈球的二跳高,前冲力强。YE的弱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反手位推挡,虽然美版YE面材的硬度较高,新版的YE加厚了大芯,在推挡上都有提高。但如果在主动发力推挡时的力量感仍不足,在防守时如果对方来球只是速度高,借力推挡还可以,但是由于YE本身仍属于偏软而弹性强的底板,,当如果来球旋转很强很冲时,YE就很难压住来球,回球偏高,给对手绝杀的机会。而用横打来作为防守手段对业余选手的要求就太高了。另外YE对胶皮性能的变化非常敏感,刷胶的程度、胶皮的重量甚至阴冷潮湿的天气都会对YE的性能产生不确定的影响,当你遇到了一块上品YE而因为一两次不好的感觉而放弃,就非常可惜了。 , }+ `$ S$ v8 R5 L
我的极品YE:自试打过一次之后就无法忘怀,最后用一块上乘YCA才将其换到手。这是早期的日版YE,最大的特点是手感非常通透,能很好的吃球,而一旦发力打透到大芯却有强大的力量喷泊而出,还伴随以响亮地声音,绝无吃进入吐不出来的肉感。弧线非常好,在下降点拉球极易上台,即使步伐不到位,靠手腕发力抖动发力都能上台。横拉命中率奇高。近台爆冲没得说,出球后速度快,力量巨大,上台后基本不起,爆冲没得防!可惜此板已经有些磕碰,不敢再打,只好当作宝贝供奉起来。$ ?! z) {- T# E! U
 
3 S; S& u- q+ k YE3D
8 ~9 h) ~/ F# Y3 |3 H3 S
. ]% c3 X2 p+ F9 F7 p
YE3D:轻巧、快速、灵活。YE3D很轻,一般都在75克左右,手柄上特有的三个洞设计不仅减轻了拍子的整体重量,而且使击球的感觉更好的传递到手上。YE3D的面材以及大芯都是和YE有所区别的,没有YE那样很深的吃球和振颤感。手感清晰,持球好,易控制,出球凌厉,不拖泥带水。击打的方向性好,推挡和攻球敢于发力而命中率高。拉弧圈时能持球,具备一定的弧线,拉球一速好。可以说能拉能打,性能很全面。板子的杀伤力稍弱。但是如果你自身力量不错的话可以,仍然能够给对手足够的威胁。YE3D的横打比较突出,弹击出球快,力量也不错,再加上比较好控制角度,往往可以连续横打出高质量球。6 Y( x4 L9 A: n$ @8 ~: d
    3D的整体上手感接近和P500和555,击打时的力量稍逊500,但弧圈底劲却胜出,这恰恰是直板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所需要的。它的推挡速度很快,在Yasaka系列中仅次于YDM。1 Q6 [0 P) \# a) D
  以前曾经打过两块块YE3D,一块早期的太软,和YE接近,一块偏硬,底劲稍差,适合快攻。曾经一度认为3D弧圈性能不足,不打算再尝试,却被一块木纹无可挑剔的3D所吸引而买下,没想到得到的却是一块极品,不仅保持了3D特有的清晰手感,弧圈底劲却毫不逊色,令我爱不释手。& i) e$ L; g% Y) n+ X
  YE3D的弱点也来自它的优点:偏轻,力量感不够强。
7 q7 J2 q# U7 N% V2 d- X  
  [" @( f3 P3 _9 G YM
( L) T! n3 `$ [7 `  p
" ?: r. \. I+ z# S* g+ u
   新版YM:稳定性很好的全能型底板。新版YM,外观非常漂亮,整体色彩搭配明亮而不失稳重,拍柄拼花算是Yasaka中最亮丽的,面材是白中透紫!虽然外观令我欣喜异常,然而第一次试打得感觉却让我失望,相比老YM硬度有所下降,速度并不快,整体感觉没有什么特点,推挡、攻球、弧圈、旋转均不突出,手感也不通透。但多打几次之后发现用YM实战效果是非常好的,其稳定的手感不仅保证了攻球的命中率也可以让你在防守中游刃有余。因为板身偏厚,没有多少振颤感,也没有多少增强出球速度和力量的辅助作用,出球的效果完全忠实于你的发力程度,防守时能够消减来球的力量,使你可以直接发力回击而不必担心回球冒高。相比老版YM,弹性和底劲有了不小的提升,弧圈球质量达到了一定水平,拉与打的平衡性比较好。
! l2 `& ~! X" q- @- d& d( Z
( l4 f# w4 a% H0 |7 L: j" A5 \6 R
- l% }; M$ U7 g% L3 m& g  YOII. C2 d7 ]/ Z9 x$ Y
- a, F) S! W0 ~6 a4 N
YOII: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全面型底板的代表之一(另一个是YSC,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和YO一样都属于独树一帜的偏软型7层夹板,属于刚柔并济的风格。很多人喜欢YO的底劲和弧线,却痛恨其推挡的无力,YOII恰到好处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加强借力、增加出球一速和减轻振手感的同时仍保持了较好的弧圈底劲。相比YE之类的软5层板,YOII的击打力量和速度要好,因此正手攻球以及反手横打和弹击都有很大提升。
9 x7 P0 L5 z# x  ?# a6 U0 b     缺点是重量偏重,超过了85克,拍柄稍细,重心偏低,导致小球控制不易且灵活性受到影响。当然可以通过贴胶皮的位置进行一些调整。 3 J* C  y* O' O$ t

4 _9 j' G. {% D$ M4 W* K8 ` 
# y$ T3 r) Q/ y3 x) m YSC
* `, j5 w5 l# @. X- r$ M! ~+ ^) x, r- s5 H( C  i- _- m
YSC: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全面型底板的代表之二。记得很清楚第一次打YSC有种惊艳的感觉,曾经对YE的推挡和反手位防守耿耿于怀,YSC首先带给我推挡的畅快,容易透板,速度好,方向准确,让我一下对反手位相持有了信心。正手攻球时软碳层的加速加力作用明显,击球声音响亮,杀伤力比YOII也有提升。台内小球的挑、反手位的弹击很痛快,横打的速度很快,是目前我打过的板子中横打威胁性最大的。软碳的存在明显提了一速和力量,减轻了对自身发力的要求,但是却具备令人吃惊的良好持球感,保证了拉球的稳定性,这是其他所有碳板所不具备的,所以说YSC算是最接近纯木手感的碳板了。
+ w8 c+ t7 f, }  C    缺点是比较挑胶皮,配得不好就不易透板,手感会差不少。碳层的弹性强,如果状态不好会觉得控制能力下降。拉球的弧线低平,如果习惯了大动作下降期拉球恐怕上台率会受到影响。 6 x' o. p% w5 P( H: d4 X
6 S0 R, n+ g0 z( j9 I# v
YCA- C( E, M. e1 l" \! Y
! H' }. s6 W" y7 X
YCA:速度与暴力的代表。曾经打过3块YCA,前两块都因为重量太大,振手感太强而放弃。后来弄到一块85克的,手感扎实,更易于控制,却不失力量与速度,算是YCA之上品。
0 d' U- Q* z* L, g2 b    YCA的炭层可以较容易感觉到,炭味比YSC重。一般的炭板出球速度很快,拉球时很难吃住球,但是YCA却做到了这一点,拉弧圈时可以较长时间持球,板子整体有明显的形变,所以底劲不弱,中远台对拉也不用担心下风。尤其是弧圈落台后的二跳,低的惊人,加速往下栽,对手往往需要够着才能拉到球,即使能够拉回来质量也不高,YCA弧圈的威胁性是很突出的。推挡的速度和力量好,所以威胁性大。YCA的甜区偏小,控制稍弱,因为炭层会有明显的弹簧作用,而这种弹簧作用却和你的发力不是一种线性关系,当中小力量发力时击打的方向性不够好,不是你往哪个方向推或扣,球就一定能望希望的方向走,力量以及手型的控制很关键,如果掌握不好容易出界或下网。YCA是越发力越好打,发力冲弧圈,大力扣杀,加力推挡、对偏高的弧圈球直接打回头都是很爽的事情,所以更适合喜欢发力的进攻型选手。YCA的横拉稳定性偏弱,因为横拉时发力毕竟有限,不易发力透板,易出现出界或下网。, w4 S$ e4 s! r) p
    马琳碳:与YCA没有本质区别,只是重量略轻,手感更扎实一些。
% N( X' }9 L, Y/ P2 k& y" y0 j) H: e3 b0 Q! R  {
 YDM17层! h5 a' Z7 g; |+ |! Q
  `8 g8 E4 a, i# E6 i7 \: ]8 a
YDM:适合单面快攻结合弧圈打法,性能也比较全面。表面胡桃木硬度高,手感清晰,出球快,速度与力量均超过YM。拉球弧线较平,底劲不错,落台后下沉,发力好的话可以用来拉出高质量前冲弧圈。 可惜重量偏大,一般都在90克左右,不适合贴两面反胶。 9 D/ G6 S3 T2 a2 J. s& a

5 \: n  ]  t/ Z3 q# a7 Q七种武器之性能比较:% {3 f2 M4 U5 c' y& q* \
9 x. `# z$ b  e9 |  _6 W
七种武器之性能比较:
# t- c. O7 I2 I. l# [8 j( [" m: H1 V+ J
   (由于个人喜好以及底板的个体差异,排名不可避免带有主观因素,而且有些性能上的差异也可能很微小)5 c; J0 m, d. g

  T+ n8 c" ^% A    控制:YE3D > YE > YM 〉YDM  > YOII > YSC > YCA0 s( C( j+ D+ A( p& Y2 S3 h
    推挡和攻球威胁性: YCA > YDM > YSC > YE3D > YOII > YE
' E, t+ ?% X! l# J0 h    推挡和攻球稳定性:YDM > YE3D > YM > YOII > YE > YSC > YCA
, b. I5 }6 R( j5 B7 }$ d  |    弧圈一速: YSC 〉YDM > YCA > YE3D > YM > YE
. X; |# G9 F* `) G$ q0 H& P    弧圈底劲:YE >  YOII > YCA > YSC > YDM > YE3D > YM
: \* K' n$ Y9 U% M8 h; x/ }    弧圈稳定性:YE > YE3D == YOII == YM > YSC ==YDM > YCA
- J5 Y9 x& \" c1 }+ v, u    横拉: YE > YSC > YOII > YE3D > YCA > YM > YDM
, B/ X' s5 u( R$ C. _8 U4 D/ X    横打: YSC > YE3D > YCA 〉YOII > YE > YM > YDM  ! I7 u: _7 m* I4 l6 b7 V9 F
    旋转: YE > YSC > YOII >  YE3D > YDM > YM 〉YC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1.8.2025 08:03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