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楼主 |
发表于 12.4.2008 21:34:47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简单摘自wikipedia& L# O* P( f& z$ c! B, t+ }( j
I0 A! P. x9 n) O, w7 F
世界范围内的蒙古族
5 ^5 _$ V& i! D* N- b6 V3 n3 X' ?1 r" A) G+ k( Z* k/ P
语言蒙古族使用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
% v2 o9 _, K2 v6 o! S7 l历史% ?8 s4 X! R" I1 x s1 n
汉朝时期,东胡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击败后,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分为乌桓和鲜卑二族。乌桓在被曹操征伐之后衰落,鲜卑一族崛起,在西晋时期鲜卑主要分为段部、慕容部、拓拔部、柔然部等。其中柔然与南北朝时期统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战。柔然被突厥系民族击败后,分为南北两支。柔然的南支逃到辽河上游,成为契丹人的祖先。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是室韦的祖先。; l3 y M, t( ^. _
《旧唐书》有“蒙兀室韦”,“蒙兀” 与“蒙古”是同名异译,在蒙古语中意为“永恒的火焰”。
7 ^5 I2 ?( m: {! @$ M% n蒙古诸部中,东蒙古来自室韦诸部,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嫡系后裔。宋朝时期,在蒙古高原上的突厥系民族的统治逐渐衰落,东边的包括成吉思汗祖先的室韦诸部开始西迁至蒙古高原内部的。室韦诸部在突厥语中称作鞑靼。西部蒙古诸部则在同一时期在由突厥或突厥化的部落的基础上形成。
2 ]$ m7 H" m- Z! P1 q, e' V明朝时东、西蒙古分称为鞑靼和瓦剌。
, O1 \) d* l6 ?' m
, N6 Q' U9 X. T! }( k- |人口及分布0 E% _2 a" P. v+ l8 l
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2000年人口普查)。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鄂温克族(2万7千人)和土族(24万人)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人的分支。. U' }( [, w8 g' ]4 ]* [
蒙古国的蒙古人大约有280万人(2006年7月统计265万人,估计实际上有283万人)。主要是喀尔喀蒙古人。
) Q3 l! x$ O8 ]3 @2 I! h8 h俄罗斯有大约90万蒙古人。有在西伯利亚的布里亚特蒙古人(约40万人)、鄂温克族(在俄国被认为是蒙古人的一支)(约3万人在俄国)、卫拉特人(含卡尔梅克人17万和杜尔伯特人(Dörbed))。9 b( m* ~' o* m
另外,分布在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哈扎拉族人(近四百万人)有可能是蒙古人和中亚其他民族的混血后代。: q* L( |/ T) q2 C
7 b9 I/ n0 t& Q8 O喀尔喀蒙古,古亦称漠北蒙古、今称外蒙古,是现在蒙古国、中国新疆东部、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等地中蒙古族聚居的地方。在理藩院则例中,大漠以北是外蒙古,此名一直在官书中使用。( J8 D$ U* k0 J" K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明朝兴起,蒙古人退返长城以外,分裂成许多部落。元顺帝的八世孙达延汗逐渐重新统一蒙古各部落,并屡侵明朝边界。晚年将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和兀良哈(今河北承德和辽宁西部)封给长子;漠南河套(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包头一带)封给次子;宁夏、巴彦淖尔盟和伊克昭盟一带封给三子;将今外蒙古封给幼子。
; ~/ C; G) K1 b8 D6 a( y幼子的封地分为三个部落:札萨克图(在今中国新疆东部和蒙古国西部)、土谢图(今蒙古国中部,乌兰巴托一带)和车臣(今蒙古国和内蒙古东部),还有一个赛因诺颜部,统称喀尔喀。
8 c$ X7 L' R4 @6 m' ]后金刚起兵时,与察哈尔交战,察哈尔兵败投降,察哈尔汗被后金太祖封为和硕亲王,喀尔喀随之朝贡,成为清帝国的“北藩”属国。
' h5 H5 I2 o' `3 ]! O( u' D. T康熙年间,新疆西部伊犁一带的(今中国新疆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号称准噶尔部的卫拉特蒙古人进攻喀尔喀,喀尔喀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率臣民逃往内蒙古,向清廷求援,康熙御驾亲征,杀死准噶尔可汗噶尔丹,诏令喀尔喀部返回蒙古本部,从此蒙古全境正式并入清朝版图。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