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8235|回复: 17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朝的黑夜 (连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4.1.2009 15:23: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omo 于 14.1.2009 15:31 编辑 ( u5 k1 |- j7 K9 P

, V8 r2 `* f5 v; j/ W% ^* C转个唐朝的八卦故事帖子,给大家提提神。
, f5 o  p6 S  [2 y4 U' l1 b3 G2 [" E+ ^# ]8 }( b# o
本文自《酉阳杂俎》翻译来的,作者段成式(公元803年—公元863年),出生于湖北荆州,在四川成都长大。段成式是贵族出身,其祖上是唐朝开国大臣段志玄,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十。他让我们看到了华美、瑰丽、明朗之外的另一个唐朝——一个充满隐秘、诡异和恐怖事件的唐朝……
* C1 L0 ~' e( o: K7 N7 w  |
; U6 ]- _. n( [$ v& I
( O+ N% l% h( B《酉阳杂俎》在开篇中披露了世民尤精射术一事:
' w5 `1 n! C/ z1 D/ R  
' a2 l: F6 v0 ^) O. M6 X( J" ^2 ^4 {! R   高祖少神勇。隋末,尝以十二人破草贼号“无端儿”数万。又龙门战,尽一房箭,中八十人。太宗虬须,尝戏张弓挂矢。好用四羽大笴,长常箭一肤,射洞门阖。5 `+ I" M  b  C2 V
  
& v+ C1 K9 C, p' C% T( W# q, {   以上这段记载文字虽然不多,但为我们提供了世民善射的重要线索。做爹的李渊箭法就已经很好了,如上所说,在一次作战中他曾射尽了一房箭,击中八十人。射了一房子箭才干掉八十个人?不是那么回事儿。这里的“一房”跟你住的房子没嘛关系,指的是“一函”,也就是装箭的匣子,按照唐时作战用箭的装法,一匣子箭为一百支。李渊能射中八十人,可以说非常不错了。至于虬须客也就是连鬓胡子的世民,射术更精,平时就喜欢用“四羽大笴,长常箭一肤”。“笴”即箭杆,“肤”则为古时的长度单位,四指宽为一肤。也就是说,世民不用平常箭,而用专门做的长杆超大号的四羽雕翎箭,一箭射过去就会传透大门(更别说李建成的脖子了)。在健身中心玩过射箭游戏的人都知道,这箭可不是好射的,除了眼神跟劲外,还需要膀臂有大力,否则开弓都是个问题;或者即使能开弓,也拉不满,这样的箭射出去软而无力,更别说远距离击中敌人了。再者,需要冷静甚至是冷酷的心神,这样才能一箭中目标。通过《酉阳杂俎》的记载,联系到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李世民关于当神射手的条件都具备了:眼神好,反应快,膀子有力,心神冷酷。遇到这样的弟弟,玄武门的太子李建成哪里能够逃脱!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73#
发表于 27.11.2009 11:50:36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两个故事没有以前的故事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楼主| 发表于 25.11.2009 16:26:51 | 只看该作者
戴某奇遇记
1 e& l' j' x2 z# V- [  $ H% @$ ~2 k) ?+ j0 ]2 J
  唐朝临川郡南城县令戴某,曾经在馆娃坊买过一处住宅。
6 P; L% p+ P$ K( O# X# ?  2 j: u$ w* B2 ^, P1 {8 t8 v
  闲暇的时候,戴某跟自己弟弟坐在厅堂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说着说着,忽然听到门外有一阵女子的欢笑声。那声音忽远忽近,戴某很是奇怪:这是他们家的私宅,究竟是什么人不请自来呢?. Q# P" V6 X3 ~' C' W/ ?
   4 n- ~9 ?7 _) c' P( [
  兄弟两个正在疑惑,耳边听到那笑声越来越近,转眼之间,有数十个女子出现在厅堂前面,那些女子个个生得如花似玉,但是,还没等他们看清楚,她们就不见了。/ n/ C6 R% s  p. y  O- C9 x
  
, G" u+ j0 ~0 j+ U; L- s9 U  这样的事情持续了数日,那些女子总是突然出现,又倏忽而逝,搞得戴氏兄弟不知所措。1 O1 G+ @8 ?1 j: `) {% u
  / S& x/ o* g7 S
  戴家宅子的院子里有一棵梨树。这棵梨树的树干需要几个人合抱才行,也曾经枝繁叶茂过,不过,现在都已经枯死了,戴某怀疑是这棵梨树作祟,就叫家里的仆人拿着刀、锯等工具,把枯树给伐倒了。) k7 J, I4 ~1 M, W7 p- z
  ! H9 A6 c6 ^1 @, n# H; b
  梨树的根扎得很深,树根下面,有一块石头,露出拳头大的一块。原以为就是一块寻常的石头,捡起来扔掉就是了。没想到,这块石头越挖越大,好像无论怎么挖,也挖不到底。仆人们在石头上架起木头,点起火来焚烧,稍后又在上面淋醋,然后拿凿子凿。凿了大概有五六尺,仍然没有凿透。
2 [% s4 D) i8 Q3 c( R' L* {  * `7 `$ i3 Z) u! r
  戴某见仆人们早已累得气喘吁吁,正想让他们放下工具歇息一下。这时候,忽然看见有一个妇人出现在坑边,一边绕着土坑,飞快地行走,一边抚掌大笑。
. y& i; f- P& j6 O  , C1 M: [% p1 ?# _4 z1 D
  戴某被她笑得直发毛,正待发问,就见那女子径直朝他走来,牵起他的手,朝坑里走去。戴某身不由己地跟着那妇人,跳入坑内,落在石头上。刚跳进去,两个人就在众人眼前,活生生地消失了。
1 o' ?# F) Q) `; D  
/ `1 h5 D% t0 k6 l$ [& ^  ~, `  家人惊惧不已,正不知道该怎么办好的时候,那女子又从坑里出来了,对着众人,哈哈大笑。过了一会儿,戴某也走了出来。
- U4 @! b# _* ]+ p1 s  
, }$ W, D0 i0 K& ?- |- ^& B  一家人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9 W4 }) q9 K, v1 ?
    @9 t/ H  M2 q0 \! t9 N1 E- F! J
  谁知道,戴某刚出来,他的弟弟又消失了。而且,等了好久,也不见他弟弟的身影。就连那个女子,也失去了踪迹。
3 C3 q  F: T% _, w; z  
5 i- i1 s+ o, v8 ~  N- I0 D  现在,谁也不敢往下挖了。再挖下去,还不一定出什么怪事呢!) Q+ x: R% Q4 Z& l; c/ Z: }
  " [  q; t; u- M1 G0 V
  家人知道事态严重,都痛哭不止。只有蔡某不哭,他说:
$ j! z; ]9 \3 w. W& }+ B  ! ~% L% {1 j+ p7 H: H: H
  “他在那里,不知道有多快活呢,你们哭的什么劲呢!”# n/ O9 a0 s7 b/ c
  * w8 K( w, c: N7 l" b
  家人就问了,好好一个人,就这么消失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你何出此言啊?
) o& ]! P. W! v! {" y* k$ R0 R  
0 v9 W6 D# o# n! C: ^- X  蔡某但笑不语,不管别人怎么追问,他都咬紧牙关,守口如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不肯将那坑底的事同家里人说清楚。
5 S4 \: P& K# E# i* p* [! Y3 X+ `  
6 d% c  u8 ^3 h0 A7 B" O7 l: x  故事讲完了。  v! R2 e9 Z8 a8 m$ {
  
4 n5 d3 G- ^" O/ O& r6 F& l1 S6 p  蔡某家的梨树下,似乎存在一个无形的通道。- o0 B# l# [9 C8 j5 `2 Q5 ?  K- W
  
* v! F2 v0 N7 U& X  从这个通道进去,可以抵达异度空间。而那个空间的人,也可以通过这个路径,到我们这个空间来。
/ w( z' c. i5 d. o4 f: ^9 d  1 k5 X& E' g# {2 E  k
  那个空间的环境,也许比现在我们生存的地方好上不止一倍,否则,蔡某的弟弟不会滞留在那里,留恋忘返。
6 K7 u; V( C# M5 z  
$ o( D8 u- E$ ~5 S+ p  b# ]: m0 [! D9 B  而蔡某本人,为什么不留在该处呢?# n4 ^+ }% _( f2 S! m) E
  8 ?. I" q0 T! w8 h
  也许,做为长子,他的生命里,还有一些不得不面对的牵系。
9 w2 {* ~0 m: ]  ) I1 j) a0 L" [
  正是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牵系,将他固定在现在这个空间里,永生永世,动弹不得。% N  V: y" J: X  t2 H5 C
    t5 C5 q6 x( I0 [
  (出《酉阳杂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楼主| 发表于 25.11.2009 16:24:40 | 只看该作者
鬼旋风& d, G* O& y* u, P/ ?' L
  
! P% i6 r& B" }) [8 \# @3 X  
+ }; _5 d' f% g0 z1 {) C  江南有个叫张瑗的内臣,日暮十分牵马过建康新桥。
1 `' ]9 K- E3 ?& a: O  
$ @* n/ B+ {! C. C% W. \& L' _  此时,天边堆满了绚烂的云霞,奇丽的影子倒映在河面上,如梦似幻。张瑗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缓缓前行。跟在他身后的那匹马,也感染了主人的闲情逸致,脚步甚是慵懒。
5 ]+ S/ @8 }2 U  `5 n; }& R  * I, m9 R' @( h9 n: N
  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前面不远处出现一个女子。这女子白衣飘飘,长发覆背,身段纤细,走起路来袅袅婷婷,如三月里扶风的弱柳。单看背影,就知道定是一位绝代佳人。6 E8 ?* C* }) j; w
  
7 r5 `# ]" x  U  张瑗很是好奇,催动马匹,想赶到那女子前面去,趁错身的时机,一窥这女子的绝世之姿。
9 P0 z, G6 {2 Z2 ?  
3 _( J9 O+ A+ G1 j, R$ Y  没想到,他脚步刚刚加快,那女子也疾走了起来。而且,越走越快,越走越快,走到后来,简直是疯了一般,不但脚下跌跌撞撞,连肩上的衣服都滑落下来,露出凝脂一般的肌肤……, @9 P+ Y: N8 c2 D  r  X" _: q& [
  
: r, l4 ^6 y5 d7 t( R! U6 t  张瑗很是惊讶,心想,难道我的想法被这女子窥破,不意之间唐突了佳人。这真是冤枉,我可没有任何歹意啊!" r' O- p) S6 i. i& t
  ; A4 m, h1 j, `2 S7 T7 V
  他正凝神盯着那女子的背影思索。那女子忽然回头,朝他嫣然一笑,果然是倾国倾城……$ C; V! b7 N2 ]- W% ^) i
  
& [, B: V3 \  h" S6 B3 }# X  不过,这一笑太过突然,虽然是美女的笑靥,仍然令张瑗吓了一跳。
8 J. Y, ]" c6 [; I; N: }2 V  G  
: v0 m) d7 M# a2 \- l% D% u  更吓人的还在后面。) \2 }# j& X: R
  
$ a3 }: T: h" g! {# ?) t  只见那女子窈窕的身子忽然如麻花一般拧了起来,眼看着越拧越细,越拧越细,终于化做一股黑色的旋风,朝张瑗直扑过来。
# D" b* \" w. z; e3 A" c8 X& ^  |% B  
  |+ ~9 V: \! R$ a3 ~  张瑗下意识地伏在地上,双手抱头,缩成一团。( _' ]1 a5 j8 t- w* _* m
  , C' Y9 j; C& i$ Y0 c6 H! }
  那股旋风又阴又冷,中间卷裹着尘土和败草腐叶,在他头顶盘旋,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E% U/ W2 S' E8 y, ]  O
  
4 X& M8 O6 R' E; S5 l! g- U  他的耳边,只有呼呼的风声,间或杂有女子尖利的狞笑,眼前,则是一团漆黑。- H  L# Q3 m" q  e. |$ X) v
  + k: `; w0 y: j" C; `1 I
  ——唉!此生休矣!张瑗心想。
3 g# W7 Y. `7 P7 z* q  
; y7 Q# V1 j+ V2 H  k  这时候,桥那边又走来几个人,大声说笑着,那股子阳刚之气,连趴在地上的张瑗都能感受得到。与此同时,他也觉察到,身边的风势越来越弱,终于,在那几个人走到身边时,那阵黑风打着旋儿飘走了。
$ k$ J, V/ V& R: C; ]% M  6 S# l) [6 q/ I, i% @/ l5 H
  张瑗从地上爬起来,衣襟和袖子上全是尘土。耳朵和鼻子里,也都是泥土的气息。
0 K1 E0 h' L. C" x7 T0 n( ?  * j+ ^/ {1 e4 T3 P1 i+ T
  他抖了抖身上的尘土和树叶,回过头来,找自己的那匹马。
6 S2 C, v5 G( i6 L( h7 c& C  
) T8 W0 b, \6 c9 v* w& H* D8 b  枣红马也正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马脸上,有一处被桥面上的石头擦伤,正淋漓地滴着血。兴许是那阵旋风来的突然,马跌倒时,还伤了一条腿,这条受伤的腿也不敢吃重,一直提着,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 t# M+ Y7 l1 j  h
  
1 S+ x' s) m) [) N( S1 w* A% }  夕阳西下,一个受伤的人,一匹受伤的马,彼此慰藉着,走回家。' h" P. I& I, h$ k
  ; {/ N5 J( |2 G( D
  马身上的伤,一个多月才好。人心上的伤,又要多久才能痊愈呢!* U  b# M+ C  j- f4 F
  
: d* ~8 e( T, R  从此,每次过这座桥,张瑗的马都如条件反射似的,提起一只脚来走。
' N" ?) J2 l+ n+ V% \  m  
" X, e9 G* G6 ?& u8 u  这以后,倒也没有什么别的怪事发生。' g; x; l( L! r. D
  9 l/ B8 X7 J4 {5 p+ i/ q9 V, W. I+ \
  只是,张瑗再也不敢在路上随便偷看美女了。
# D( v" x" m- j& A4 X+ Z; w7 \; [4 g6 X+ |3 k
     故事很短,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玩味之处。
3 ^# D. b: J0 h! a  
, @# g( c; R7 `2 m$ c  它吸引我的地方,在于文中有意无意地暗示旋风同女鬼或者是女妖的密切关系。换句话说,鬼怪有时候会以旋风的形式出现。
; U6 c$ L3 X9 ~3 Z0 M- O6 _  
  j' q1 d9 N8 S" c* x  这令我想起小时候大人常说的一句话:每一个旋风都是一个鬼魂。, V. |5 c1 K/ q' v
  9 ~  @& w% j  R2 s4 b' v7 F
  那时候,小伙伴中间还流传着一句黑色童谣:, O7 l# t/ d1 J) Y, v3 D6 y/ l* J
  . z' ?. E' X/ l
  旋风旋风你是鬼,三把镰刀割你嘴。* T7 O" E% U7 ]" ~* k& R
  
! m, k+ _7 R5 Z1 s# `  看到《稽神录》里的这个故事,脑子里马上浮现出这句童谣,后背随之毛扎扎的,有点恐怖的感觉。
$ V1 m: E& ^% K& r  7 [; a' T9 \( x. @8 \+ v, s
  由本文看来,古人也有这样的认识。  R9 r% S- M+ q7 _. J9 W
  9 r& z: g& G; R% \3 E
  幼时,似乎经常能见到旋风。在路上疯跑的时候,望着天空发呆的时候,同小朋友相偕回家的时候,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 ^2 o$ [2 ~# S2 N/ l& S! U
  
8 w) d# Q' \. L1 b  印象中,旋风出现的频率,以春天和秋天为多。
, c; y7 C1 H1 i  G  - V! C8 l+ k8 [1 E3 u
  它的形状,有大有小,大的能高过房檐,小的也就草帽那么大,卷裹着尘埃,滴溜溜的,矮矮的盘旋着,从地面上滚过。) r9 ]5 t9 V- w" I
    w) m: _' R3 _/ w. L2 s
  因为大人说它同鬼有关,每次看见,都躲得远远的,生怕惹怒了鬼魂。
! z/ T; ^1 S8 x. Y  - R! P' y( R* h
  有一次,一个认识的青年死了——上吊身亡。在上学的路上,就遇见那种小小的旋风。有点怕,但又不是特别害怕。因为那个时候深信,这就是那青年的鬼魂。: G! {$ A" v6 W/ B5 u2 g, o+ ~* d
  8 Q. z* H0 Q, q% {
  死者我熟悉,是一个很和蔼的,总是面带微笑的年青人,对小孩子也非常好。这样的人,就是变成鬼,也不会是厉鬼吧!# J4 g4 @, v. f1 [+ u% Q" [# ]9 d' x
  
* I7 x+ Q8 V9 k0 u5 ^% r  眼睁睁地看着那股旋风滑过路面,卷起几片枯叶,消失在草丛深处。
+ ]: y6 ?7 x( f$ c. z, I  
% k% _/ |$ c7 o; V2 K+ c: i  有些怅然。3 j) q8 ^  Y2 S' _4 R
  
% ^: S; q. [) I" A! }, k8 E  也曾怀着惋惜的心情去打听,这样一个大好青年,怎么就自杀了呢?
5 N" Z# q6 A! L/ V/ X. E' K  
: Z0 L$ S; h9 U. Z6 _  大人看看我,欲言又止。我知道,欲言又止的背后,通常是有难言之隐。
# C: Q1 J- a' ~: d7 h" b8 k  5 _% U% I" o" Q9 v
  长大之后,才知道,这关涉到一场惨剧,一场家庭人伦惨剧。
" B/ q; I8 r  j1 r/ b  
/ i. i$ Z( i9 w" a5 k4 G" M  那青年的父亲,年轻的时候,因为口舌之争,一怒之下杀死了邻居,啷当入狱。留下母子三人,青年的母亲带着他同年幼的妹妹过活。( O. k3 K. U: G" l
  2 ?6 P; [* D& L$ t+ r& S
  这其中必然有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辛酸吧。4 ]6 b! Y% e: k; u! G* M) x  B' J
  ) f* H- H, q" T1 Z, V; S
  二十年以后,父亲获减刑出狱了。原本以为一家团聚,从此就过上好日子了。没想到,一年都没到,儿子竟然自缢身亡。
: F  b4 ?! g. I* h- d$ b  ' a. D. U: q$ w  x
  当时,没有人知道是怎么回事。
) z$ R8 H9 P& j+ A  $ y$ K. M6 Y1 e& ?' ]
  许久以后,渐渐传出,那青年的父亲,竟然对自己的女儿起了坏心,并且意图染指。单纯的青年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被这个恶魔般的父亲彻底击毁。怀着对于人性的恐惧与失望,他选择了自杀。4 Z: L( R) [& T8 r. C4 O
  
$ _3 t# s" b1 q- I' a( g  K  死亡,可以屏蔽现实生活中不想面对的、不堪的一切。但是,他那可怜的妹妹,又由谁来保护呢?
, W: r$ M3 s% e( ^* E9 l  9 f5 J$ j: c' Q8 X6 k% R8 D
  还好,这以后,那个妹妹就早早出嫁了。% x8 N- x9 m, h) {, a# m4 T; x$ n
  7 w- U' k7 D. \: n! k) W3 y* E
  据说,那个父亲,现在还活着。
! f# c. M  N9 h% h7 s! ]! X: {. J  
# T4 ^' B9 I) n  现在的小孩子,是再也不会叨念那令人浑身直起鸡皮疙瘩的黑色童谣了。可是,在这个午后,那细细的声音又隐隐在我的耳边响起:6 k) t& ~5 ?+ K/ f8 u6 A
    l# v7 W- Q! E% y6 ?
  旋风旋风你是鬼,三把镰刀割你嘴……" ^& J; n$ a# [/ l! ~! f# c3 G
  2 n2 Z0 ?, j  @, r- o% a: X0 @+ Z
  旋风真的是鬼吗?倘若是鬼,难道小小的镰刀就能克制?最后还落得个毁容的下场?+ e* J9 F  g3 e+ Y! }9 Z3 N* p. i
  
2 ^. p% j6 S7 U1 h+ c- e1 e  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好,比一切妖魔鬼怪都恐怖的,是人。4 y$ w; @& X2 C! G
  
% N$ H% z; `5 ^7 |/ |- \! A5 Z; Z  是已经被各种稀奇古怪的毒汁浸透了的,人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楼主| 发表于 25.11.2009 16:22:06 | 只看该作者
许州司仓卢彦绪所居溷,夏雨暴至,水满其中,须臾漏尽。彦绪使人观之,见其下有古圹,中是瓦棺,有妇人,年二十余,洁白凝净,指爪长五六寸,头插金钗十余支。铭志云:是秦时人,千载后当为卢彦绪开,运数然也。闭之吉,启之凶。又有宝镜一枚,背是金花,持以照日,花如金轮。彦绪取钗镜等数十物,乃闭之。夕梦妇人云:“何以取吾玩具。”有怒色。经一年而彦绪卒。(出《广异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楼主| 发表于 25.11.2009 16:21:53 | 只看该作者
预言$ |* ^8 Q: o& I+ b
  
0 F, c) J* ~* n+ @" O  唐代许州司仓卢彦绪家的宅子里有一个厕所,平时好好的,有一个夏天,狂风呼啸,暴雨倾盆,厕所的地面很快就被雨水灌满了,谁也进不去。
5 _' E! ~+ a0 L* \9 }& n: F: U  + v( ]" D0 S; E" f) V; P
  家里人正犯愁呢,忽然听见一阵哗啦哗啦的水声,不一会儿,厕所里的水就不知道漏到什么地方去了,地面上的青砖又露出来。' Y3 G$ x$ k% k. v7 O* X3 X0 d
  % B: ~$ |3 w5 \1 x, a
  卢彦绪心想,当初修建这厕所的时候,并没有设计什么特别的排水设施啊,现在,怎么出现这等灵异的事了!+ ?, r' K' Q: A1 [
  & y6 Z$ U9 p& H
  他心里隐隐觉得害怕,却又对那厕所里面发生的事感到好奇,就找了几个胆大的仆人,一起到厕所里面查看。. z/ ^: Y2 o$ C; y8 N( p9 u
  
( k* L3 _/ t- U; X: ?3 ]: S3 V  走进去他们才发现,厕所最里面,靠墙的位置,地面塌陷了一大块,积存的雨水,就是从这里漏下去的。4 A* J& r/ n' E) D( p3 P* i( {
  
, j; x! H2 |$ g, o  谜底解开了,卢彦绪的心情却一点都没有好转。他们看见,水坑里面,露出一口棕红色的瓦棺来。原来,他们家宅子下面,有一座古坟!9 r: P/ o$ h2 ^
  5 H8 p. x* ]. z9 K
  仆人跳下去,把瓦棺打开,只见里面躺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妇人,长得白白嫩嫩,一点腐烂的迹象都没有。8 D: [' S5 m( `% P- J. c  e1 r
  
* V) {: e/ n$ {  她眼睑微合,表情似嗔似喜。头发乌黑浓密,梳成一个髻,发间插着十来只式样古朴的金钗。. z7 S* I( x  a2 e, V5 x
    N# ^- O3 H5 n* g0 `) x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指甲,足有五、六寸长,又尖又细,好像在指端安了一副铁钩似的。$ L/ R' P( z# z" n" t
  & E$ \5 E# n4 B+ h6 M0 a
  仆人翻着翻着,翻出一块碑铭出来。卢彦绪叫人把上面的泥土冲去,对着阳光,仔细辨认着。看着看着,他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原来,那上面写的是:0 I" F3 O+ p7 `
  
. L: f$ i' W) @- r  吾乃秦时人,此棺千载以后,当为卢彦绪所开,运数然也。闭之吉,启之凶。
! [; M/ [# i9 p8 Z" H  ' ^8 i. ^+ o1 o7 b2 Q
  看完墓志上的文字,卢彦绪的心里便开始七上八下起来。看来这个墓主人本人或她身边的人拥有某种神奇的预言能力,千年以后的事,都预测到了,而且分毫不差。
. ~. a0 |  r5 u* k+ |  , w3 O5 q) C) i3 Z
  这个预言既然如此效验,现在,最佳的选择就是,按照那石碑上的指示,将瓦棺再原样埋回去。
/ m% y" Z- @8 N. N: H+ N8 M  
( L* y% z9 _4 e' ^6 f, m6 j  卢彦绪正想叫下人阖上棺材盖,忽然眼前有一道金光闪过,他俯身一看,原来是棺材里的一面宝镜,正反射着太阳的光。- i1 V5 A. C# \& c  c9 v; S
  
  P( E) R* h; F4 D* U  那镜子正面倘恍迷离,拿到眼前照照,只是一片混沌的暗影,并不比寻常的镜子清晰。& @9 U' j6 a. a$ K# @
  8 N2 h6 P$ c2 _8 j8 g
  镜子背面雕满花朵,花朵以纯金镂刻,工艺精湛,纤细入微。将镜子对着太阳的方向,恍惚之间,只见镜背的花朵,如同金轮一样,朵朵盛开。9 h. d" \% {; K. \( G
  % \" o; J: B- ~# [
  卢彦绪看得痴迷,再也不愿意把镜子放回远处了。
1 z! T. X' j. v/ b$ D  
+ X1 V7 s+ K) o+ v" h  “拿一面镜子把玩把玩,应该不会有事吧!”他对自己说。
' t3 F3 r# p5 M+ ^  
3 l+ [  j& D' E" F  转眼又看见那女子头上的金钗:( C' M; D# {! t7 D- i
  6 B) M) s' q0 I: U6 I7 E8 C$ J/ x
  “那么美丽的东西,任它在地下蒙尘,岂非可惜!”
* s8 X  N* X7 @& W2 O, h% M  
6 r* C$ t& l4 ^* [9 k7 p9 n  他捡取宝镜、金钗等几十样随葬的东西之后,终于叫仆人把这秦人的古墓给填上了。
' C$ M  S$ B6 i" A, Y8 `* J/ ]; G! u  1 X1 v) O7 g8 S( Y5 s) e5 R  F
  当天晚上,卢彦绪入睡之后,做了一个梦,梦见白天的那个女子从瓦棺里坐起来,斥责道:
3 c4 r: B) m" u* ?. Y9 e  
2 z( _; p  q- C0 e7 ]  “那些都是我的爱物,你为什么抢了去!”脸上颇有愠色。0 g0 r# r! `8 c* u+ v  E  j0 Z
  
6 m8 m2 c- C9 S9 k+ n: O  卢彦绪吓了一跳,从梦中惊醒。. r' f8 \& i  H& C
  1 c, t: h# Y0 `
  过了一年左右,卢彦绪就死了。
6 ]" w( ~+ [$ N$ I* G/ k  
7 L( J8 e4 c, q3 u7 i  卢彦绪的死,是鬼魂作祟吗?/ E3 L  J0 B% b* i
  
: I- }, q) H) |0 S/ G  还是心理负担太重所至。; h9 E6 @5 |9 D7 O
  
4 O/ _, ]. B) D5 ?- I) C: t: A5 x  或者,同这件事根本没有关系。
. |* y+ r, c: r, R$ l: }# q  " u6 F4 Y4 m* Z- _7 l: ?
  没有人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楼主| 发表于 25.11.2009 16:21:03 | 只看该作者
夜归
& J0 L4 L" a4 n8 F% u  
+ W& L9 F  ^# B6 F( F. b  再走过几户人家,就是自己家的宅子了。夜归的人心想。+ I$ w+ L3 c) m- a' e' n/ F
  3 n6 m' m6 y: R# H
  这次出门的时间太长,在外面耽搁了好几个月,总算回来了。6 x. |" S* L0 g. s  }
  
, d$ l2 M/ h& \& H  S1 v  久违了,摇曳的灯火,喷香的饭菜,冒着热气的洗澡水,柔软的床榻,还有灯下妻子那动人的笑脸。久违了!
' M( @+ j% A3 }    N) H2 w/ W1 b8 X3 ]
  走到自己家的院门外,发现院子里是黑的,房间里也没有透出一点灯光。也许,妻子已经睡下了。难道邻居没把信捎到,没告诉她,这两天自己就到家?
: b) L4 S  N& m  & l# P0 o1 i. q8 Z( [2 ?3 ?* F
  不想惊动屋子里的人,他轻手轻脚地推开院门,走到他同妻子住的卧房前面,伸出手来,试探着推了推。——门无声地开了。8 c1 f& o8 k- k6 ?+ e) J
  
2 d6 _5 R' m6 P$ z& Y& ~) P  A  这女人,怎么这么不小心,他在心里轻轻责怪着:也不怕有贼人进来!/ h& s) D- g, C& _2 x! K/ P
  
$ A, m+ f. h6 a) n  屋子里面很静很静,静得让他感觉浑身不自在。他略停了停,还是走了进去,房门在身后关上,冷冷的月光被挡在外面,无尽的黑暗汹涌着扑过来,将他裹挟在里面。
* l/ ~4 x. l, |  H2 ~0 L  
8 s8 h$ w! j) P  D4 p  屋子里面有一股奇怪的味道,他努力从自己的记忆中搜寻着这种味道,同时,还耸起鼻子闻了闻:嗯?好像是血腥味。
9 f1 j: c9 i: g* M6 C1 O  6 ]8 s/ ^2 W; A0 z' P2 s( m7 U
  血!他的心脏猛地一沉,妻子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女子,平时家里杀鸡宰羊,她都躲得远远的,哪里来的血腥味呢?
( |2 {& n0 y1 w  
) T  ^" |- E/ n/ K* d8 {2 v  他颤抖着双手,划着了火镰子,黑暗从眼前褪去。床上的帘子低低地垂着,一块织锦的被角露在外面。他一步一步地挨过去,掀起了帘子。
2 b; A) f5 c( m  z! \0 e- G( K  / E3 U$ t( L  h0 ~0 {  m& `
  雪白的床铺上,躺着一具无头女尸!墙壁和被褥上,到处都是斑斑的血迹!9 F& \! c' g$ U1 s* {. Z( w
  7 r$ z3 L/ \9 O9 {" h7 e
  这人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一个踉跄,跌坐在地上。火折子从他手里滑落下来,落在地面,熄灭了。
; y8 k! m, c$ }6 P: U  : c2 n0 v( Y; g% ^1 T. F5 Z
  他的结发妻子,叫人给杀了!2 g8 n: t4 Z$ A0 t2 }# I+ o
    n. {. b5 r0 z' J7 b0 M: Z
  她死了!她死了!她死了!5 Y' f! y& `" E8 r
  ( Z9 v  X' u+ q3 Q# e0 N
  是谁干的?4 k% X) N8 c, _, R3 g/ j# U
  
, t' ~( D% u2 Y  W  他再也无法在这个充满了黑暗和死亡气息的屋子里呆下去了,鼻涕眼泪糊了一脸,连滚带爬地,冲出了房门。
4 v0 e' U! B$ s9 A8 d  * i4 _, M5 _3 c+ }/ U
  出了院子,他往东跑了几步,觉得不对,又往西走,还是觉得不对。忽然想起岳父家就在离自己家不远的地方,于是便借着月光,一脚深一脚浅地往岳父家的方向跑去。
! D" q6 i0 _3 v& z& T1 z/ K6 p  
! C* N- Y- K5 n7 s9 H9 C  岳父家的人还没有睡,一见他这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就知道出了事。他擤了擤鼻子,抹了一把眼睛,指着自己家的方向,惊恐地道:" @3 T  t4 K3 N6 q/ N( b: X1 n
    e7 Y* a* X# A+ @( @4 D
  “她……她死了!她死了!”
! ~1 [. `* x+ W1 T( u$ \3 x9 k) _  
7 s* D' C/ Z0 u: J  小舅子走过来,一把抓住他的衣襟,把他从地上提起来。
8 t/ W8 u& Y$ M0 H  Y  2 l! M1 A% V5 x
  “谁死了?你说,是谁死了?”7 `+ g5 p/ f- t8 {- w- N2 N
  2 R" {7 h9 f3 _: [& t
  “……”他没有言语,眼泪流的更凶了。众人已经知道,他嘴里的那个“她”,究竟是谁!
8 [1 z( A2 I( C$ x  
$ _; J5 e) Y; c6 L% d* N2 Q- B  岳父颓然地瘫倒在椅子上,丈母娘开始呼天抢地,小舅子当胸就是一拳:4 c2 M8 I) b, p0 ^5 [# i7 _2 M. {
  5 L' v! X9 N: b4 D' d6 n  W
  “是不是你把她害死了?啊?你说,你说!是不是你把他害死了?”# Y1 ?. r! y3 V0 q) O
  # ?5 ]# u* I3 A! u, q
  他拼命地摇头,却躲不过那暴风雨般的拳头。眼前一黑,终于不省人事。4 y4 \8 \! [) T. P! y9 k2 g6 R" h
  # \+ {+ e* \& o
  第二天,鼻青脸肿的他,被岳父一家扭送到衙门。& y' M8 C; V6 M5 I; H( d
" F1 l; o/ @1 z7 R2 Z
      岳丈一家人在堂前击鼓鸣冤,状告女婿杀了自己的女儿。
  t/ Z) x5 Y7 w4 \) J/ K  
/ k+ q/ F) S. i5 v8 S4 U  主管刑狱的官吏听了,大摇其头: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如此丧心病狂的事,他竟然做得出,简直是禽兽不如!
! t5 t. G$ `! d. f  ' X* m! g$ t* o& H1 J% l
  这人即刻被官府收押,关进了监狱。他当然不肯承认是自己杀了妻子。" \$ Q6 {0 S; z5 D
  3 C4 `& h  O4 F. i
  狱吏开始对他严刑拷打,没几天,便体无完肤。身上皮开肉绽,后背上的皮肤,早就脱离了原来的位置,一条一条的垂挂下来。烧红的烙铁印在身上,嗤嗤的冒烟,一阵糊了的肉香,伴随着一阵一阵撕心裂肺的惨叫。开始的时候,他还要紧牙关,大喊冤枉。过了几天,终于认识到,无论自己怎样喊冤,都不会使现状有所改观。唯一的效果就是,那些刑讯他的狱卒又开始在他身上试验新的花样。
( g( \; E% l  M  ' E6 c1 z( u3 U% t
  他们有一千种、一万种办法让他生不如死。4 C6 n  P& e* S: T
  8 f4 ~1 E. g* I; `% @
  如此的痛苦,还不如死了算了!
& A" i5 V3 ^" n3 k  $ h( }* d9 }! C( s# f8 |
  自己死了,杀人的罪名,就坐实了,怕是永远都无法昭雪了吧。谁来给死去的妻子伸冤呢?( I" t( y3 S5 `* G0 d3 H
  
# n5 N- A6 l* S; F( D  当刽子手的大刀凌空劈下时,凶手会躲在人群里,得意地笑吧!
  x' x$ R8 }  c8 t  0 |- H5 ~2 V# t5 p3 n0 O9 T& n1 h! Y
  可是,我真的管不了那么多了。我真的是,无法再忍受下去了!
3 o/ a7 Z- M! J4 @; [  
: ^1 {  C3 T4 a7 }  ——让我死吧!让我死吧!让我死吧!( Z/ Y3 X* |* C
  
1 A" D& w7 I7 Z/ j$ Z# c  这个时候,对他来说,死亡未尝不是一种慈悲。) ?# ?6 |3 a4 y
  - a& i6 V  c4 `
  终于,他在官府的文书上按下了手印,承认,自己就是凶手: G1 w1 t* b, e5 m
  
# P, S" v: e7 F3 U/ O  案子尘埃落定。街头巷尾,人们开始窃窃私语:( g9 X+ w- b' ^5 j! Z
  
/ ?) N  _/ }8 y. ^3 g* D- j+ Q  “啊!那个人,那个彬彬有礼、道貌岸然的人竟然是杀人凶手。”; \; U  g( ?- h# z" R4 N4 Y
  
0 k2 G1 j, G8 {4 b0 X) k1 s1 J  “他竟然亲手杀了他的妻子!”% \* e5 e. H% ]7 M- J0 G. a7 L
  ( V/ q2 ~  Y% S5 u' p
  “那个温柔美丽的女人,现在身首异处!据说,尸体的头现在还没找到!”3 R* O* i% ~+ g7 K" |9 m; z3 F
  
; t3 @  u( m6 R' P2 i( l  “唉!真是造孽呀!以后给闺女找婆家,可得睁大眼睛,看仔细了!”
5 S+ t, ^+ F/ g8 S( C  # i& D$ E* h9 v. \/ P6 g& B, M
  人犯供认不讳,就等着一郡的最高长官复核之后,开刀问斩了。
8 n- S/ r" g8 u2 R1 C0 u  1 Z5 ?" I  k# _4 Q8 Z
  长官把这个案子交给自己手下的从事,让他来处理。# i$ ~% s/ A  j$ U$ b5 t
  + u1 b' o- @6 x7 E+ s6 Q1 r! e
  那是一个思维缜密,相貌文秀的年青人。他拿过卷宗,研究了一个下午,找到自己的上级说:/ R* k% }8 H, B! U( W6 h$ R
  * r+ H& j8 Z; g1 A
  “蒙大人不弃,使在下得以觍入幕僚之列,本当夙兴夜寐,尽心竭力。”
& [6 l9 j9 H9 ?0 R3 o! `4 b5 S/ ~3 [  “人死不可复生,倘若错施刑罚,误取人命,以后真相大白,定当追悔莫及,因此,在下还望大人三思而后行。”; [2 e4 I- s$ S
  
: \& o$ u' l$ a4 r1 b9 ^  “为夫之道,同床共枕,琴瑟和鸣,纵有过误,谁忍杀妻?何况是断颈?”: Q; D* _2 g2 P' s3 {/ W
  
6 b3 a; _. |6 ^  “倘若夫妻之间,真有嫌隙,其夫害之,必千方百计,开脱罪责。或者推脱因病而殒,或者说是无故暴亡,哪有杀妻弃头,只留尸体的?还望大人明察。”
, `3 z- x' g" k6 ^1 ?# B" g9 `  8 L" P7 k; r. n" T( r( ^  y
  主官觉得这个从事说得很有道理,便允许他细细审理,从长计议。7 x/ ~& R  @; m+ |3 _  Z9 N5 ^
  ' ~, K( ^9 }6 C" x5 z& r
  从事于是另找了一间房子,暂时充做羁押犯人的监牢。这间房子外面是高高的院墙,墙上布满了带刺的荆棘。又挑了几个办事牢靠,为人也还算温厚的狱卒,叫他们看守人犯。- i; o% s- C$ I0 u1 N. y8 H* F
  ' i" K/ e) Y4 b$ a) R
  犯人从死牢里押了出来,关在这间屋子里。日常吃喝都跟外面的人一样,而不是牢里那已经发嗖变霉的饭菜。
9 Y( Y: c- S6 h# m% |$ B! F: Z  
/ r! r) |4 g' E) f+ A" z0 w# ]  从事又亲自审问了几次,心里渐渐有了主意。  b2 i9 M, T3 e; y; t$ o5 l& u$ X
  
1 x  S" g6 g( ~9 O- T2 f  Z$ \  他叫人把城里那些以挖坟、送葬、营丧为生的人聚集在一起,让他们把近期接下的生意详细地写在文状上,写完以后,又问他们:
) d0 u9 p4 `& N7 {5 M' }  ' M* h7 |/ Z; E3 V! O; C/ _! x
  “你们给人家造墓、抬棺材、送死人,有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地方。”" h' y5 F2 O6 Y! A$ A, ?- q
  * B# c/ q: h3 K( S% y3 X
  这些人都垂下头来,看着自己的脚尖,做沉思状。
/ W. Z+ N" B7 {. f3 }( F  
  p! P" E* V1 S9 N+ c. {0 ~  过了一会儿,有一个人抬起头来,看了一眼从事。从事知道这一眼大有内容,信步踱到他的身边。
; e7 U2 E  |: B/ n  
( J7 U9 B2 |$ R$ |2 `+ C  那人压低声音道:; e1 ~0 O8 z$ R
  7 B; }. O5 i0 g' g3 Q
  “启禀大人,前几天,城南有个大户人家,说是家里死了个奶妈,因为是横死的,不能从大门抬出去。按照他们家老爷的吩咐,我和几个行里的人从院墙上把棺材抬出去了……”9 {7 C* O1 U2 \4 `8 s0 M' ]5 K2 P
    # e& h1 F3 C4 `* l6 ^
  “小的觉得……小的觉得……那棺材有古怪!”
1 |/ F% m* V0 l" Z  0 V" z8 e- t' T  ?! J6 E5 @4 T. d
  “我干这行以来,抬过的死人,不说一千,也有八百了,各种材质的棺材,盛了尸首之后,能有多重,该使多大劲,心里明镜似的。那口棺材,比寻常装死人的棺材轻了许多,里面好像根本就没有东西。哥儿几个拿了工钱以后,还在一起谈论这件事呢!”6 V; |2 u+ [" r& C
  
3 a# Q( j+ q/ M1 j  从事点了点头。
* }$ ~5 |3 B2 ~) v( X  . R/ c6 E& _4 @% {) j1 K" `
  马上叫人按照这个人的指点,找到了当初他们埋死人的地方,把坟墓挖开,棺材盖打开以后,他们发现,那个抬棺材的当初的怀疑果然有几分道理。
, |5 f3 a/ T( C1 W3 G# Q; k( N7 W  
( q4 U+ W+ M6 r% W8 y: j3 N  ——棺材里面,只有一个死人的脑袋。
2 h* L) T0 Q/ C; f( J$ t! a, g9 N0 g9 r2 I9 q
那个死人面色铁青,眼睛睁得极大,嘴也以一种奇怪的角度裂着,似是死时极为惊恐。7 l! X1 b; {0 `# D0 J
  6 v& ?+ X% M1 b% E4 ~4 Q; w
  办案的人如获至宝,这下,那个无头女尸案可算有着落了。
& l- m: x' g' K# R4 ^$ N  
4 o/ B5 R  v& c# {- w; u  他们捧着死人的头颅,带回衙门。将头与身子接在一起。8 o  R/ }# b! i. s1 c! F7 w
  
4 @& J. n, O# b! I0 W  验尸的仵作拿着死人头,在尸体的脖子附近转来转去,鼓捣了半天,终于将两者合在一起了。从事叫死者的家人前来验看。
5 S: R( T6 `1 [' z1 F; R/ Z  4 U$ p7 T# {2 r4 [( h( K
  死者的亲属泪眼迷离,哆哆嗦嗦地走上来,瞟了一眼,脸色忽然变了。也顾不上痛哭了,揉了揉眼睛,仔细看了看,道:
5 l0 e4 R; W7 M8 R: k4 ?  " L+ M  X5 L' r/ ^) {; i) |
  “这不是我们家姑娘!”
3 R. U' V- n$ A! o, @  # M) Z5 N7 C, j$ B, s6 U( H/ h* l
  围在旁边的衙役十分惊讶:8 x; C$ N9 [, v" N' L( D0 K
  . t) P3 O4 j9 s8 K/ r3 f4 A
  “嗯?”
6 U  ^( S) z4 s; F  S* x9 O  9 U2 x2 ^3 Y" I/ \, b3 ^
  “我们家姑娘长的不是这样儿!!”
4 b. x9 i% D4 J) D  
9 D, `. A9 r% S1 ?. Z5 @3 H: e- ]4 W1 R  既然这个死人不是夜归者的妻子,那么,她又是谁呢?她是怎么死的?又是怎么跑到夜归者家的床上去的呢?3 |6 \5 j# s% k: ^# g
  * H2 n7 P, O3 Z. M. I2 |0 L8 @
  那大户人家下葬的时候鬼鬼祟祟,而且棺材里只装了一个人头,现在看来,他们嫌疑最大,从事马上叫人把户主捉来,叫人带着他去瞻仰停尸房里的死尸。
/ \$ z+ [5 `; l  # {) J9 i5 T' I, \+ h4 L3 B$ E
  当尸体上面盖着的白布掀起来时,这人头上的冷汗,马上一滴一滴地滚落下来。从事一见,心里就明白了七、八分。他派人把这户豪强人家的家人全部拘押起来,挨个审问。几个回合下来,真凶就全招了。: r$ F+ ]- v+ b" ?' O
  
- L6 n( A" u+ \- m5 J  原来,那奶妈因为一件小事,触怒了主人,主人一气之下,拿把刀把她给杀了,杀死之后,又把头砍了下来。
& u- a! {/ |% w5 f  ; |/ R% ?* {5 ^1 y
  照这么说的,奶妈死的案子是破了,可是,夜归之人的妻子,仍然是毫无下落啊。
. s* l& |$ F# U3 q7 D2 d  ! E1 M' b5 e/ T( o
  只见从事微微一笑,道:! Z2 S/ u9 h$ S, n/ i, _' ?/ |5 @
  
1 I# ]- e7 L; R7 y  “你把那人的妻子藏在哪里了,从实招来。把奶妈的尸首抬到别人家去,分明是想栽赃嫁祸!”
' f. |1 M! |/ _$ o  
9 Q: ^; ?: p1 u+ _3 g! P6 a   罪魁祸首缓缓低下了头……% w# |' B& S1 w  ?& r; W
  6 c. I# {' m5 d9 `
  按照这人的招供,官府派去的人从他家的复壁里,找到了夜归者的妻子。原来,是他贪慕人家妻子的美貌,使了这么一着偷梁换柱之计。
% W4 A. j- P7 e  @' w; `  8 _* I& x( f7 y: ^
  至此,夜归者的冤情,终于得以昭雪。4 E, _* X# r8 u4 F( ]3 W
  
  n/ q. c: p8 |. i0 {* {  豪强家的所有人,都被处斩。
1 E1 |5 Q) |8 e3 j1 `  
7 p* [2 q0 A2 `: I+ k  大快人心。# t, p& s% l8 Z7 w2 }! l
  + D) Y$ M  ?# h% Y  a. |% @
  这个案子就讲完了。
% d. s+ r; u8 s; {  Q; ^( j  
1 r+ G& U% w4 C  经历了这么一番波折之后,夫妻重又相聚,自然是不胜唏嘘。
. t, k; K( y4 x  |4 t8 u+ |# F  
) i) Y, I0 V; `, ]1 d/ C- T  夜幕降临时,那个宅子里,又亮起了温暖的灯火。
7 H$ ?: b5 ~9 \' k$ X( R& s" h  + p  e2 v5 T8 D! r  [
  一切都结束了。
4 y' r# C9 |: o  m* ~6 w' i  " _; ~, s- r* W* A2 k/ S3 m$ B
  可是,我总怀疑,夜归者的妻子,包括他的岳父一家,都很有嫌疑。
7 H% `* E' t3 o+ K  v) X    [+ H: j+ u" V; t
  也许,除了夜归者之外,没有人是无辜的。3 L! \4 N5 h- i4 D! d9 U
  " o" X) Y8 ]* D  T
  危机仍然存在,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次爆发。  G) E4 v1 U* M- C4 o
  
' I3 A) E3 F& @$ A  只有夜归者本人,无知地幸福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发表于 23.11.2009 19:4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楼主| 发表于 23.11.2009 12:35:25 | 只看该作者
李德裕李德裕出镇浙右日,有甘露寺主事僧,诉交代得常住什物,被前主事僧隐用却常住金若干两。引证前数辈,皆有递相交割传领,文籍分明。众词皆指以新得替引隐而用之。且云,初上之时,交领分两既明,及交割之日,不见其金,鞠成具狱,伏罪昭然。然未穷破用之所。或以僧人不拘僧行而费之,以无理可伸,甘之死地。一旦引宪之际,公疑其未尽,微以意揣之,人乃具实以闻曰:“居寺者乐于知事,前后主之者,积年已来,空放分两文书,其实无金矣。群众以某孤立,不杂洽辈流,欲乘此挤排之。”流涕不胜其冤。公乃悯而恻之曰:“此固非难也。”俯仰之间曰:吾得之矣。乃立促召兜子数乘,命关连僧人对事,咸遣坐兜子。下帘子毕,指挥门下, 不令相见,命取黄泥,各令模前后交付下次金样,以凭证据。僧既不知形段,竟模不成。公怒,令劾前数辈等,皆一一伏罪。其所排者,遂获清雪。(出《桂苑丛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楼主| 发表于 23.11.2009 12:34:24 | 只看该作者
: J( l/ Q  S" J& m8 a1 n! i: I
  
. O* b0 K" N" J& h$ s# w# e1 [  即便是不怎么喜欢历史的人,也知道,李德裕是唐朝人,在著名的牛李党争中,他是其中的一方“李党”的领袖。这个人出身世家,少年时代意气颇高。他的父亲李吉甫曾任宪宗时期的宰相。李德裕本人,历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五朝,两度为相。人生的航船,经历过急流与险滩,也曾饱览那些波涛壮阔的画面。宦海沉浮,仕途上起起落落,或者说是大起大落。他在政治上的作为,与中、晚唐的政局息息相关。而国家的治乱兴衰,也影响着他本人命运的走向。
- S" I9 D' L3 X. Y* `+ r6 p* ?  8 A! N$ S! _+ ?! \- j/ O
  根据他的仕官履历,我们知道,李德裕曾经两次出任浙西节度使。下面我们要说的这件事,就是在他出镇浙西时的经历。
$ }: z4 [" u. D4 C% G% ?  ) F- w8 `9 Z. [) ^; n
  李德裕出镇浙西的时候,甘露寺管事的和尚前来告状,说是寺院里的财物被以前主事的僧人私自挪用,黄金少了若干两。前几任管事的和尚卸任时,都有交接文书,写得明明白白。到他这里,就少了许多,寺院里的僧人都说是他这个新上任的给贪污了,这真是莫大的冤枉。1 \. E, ?0 w- W8 V) n
  / J! @* B8 w& i) H5 q1 s! m3 \) e
  又说:“我要接管此事时,交接文书上各种物品的种类、成色、数量都记得十分明确,可是,等到交接那一天,却根本就不见金子!这里面大有古怪,因此到节度使这里告状,请求李大人予以裁夺。”
7 w" H1 C3 [' R( z. R  a0 Q: ]0 O  
7 }; Z5 V4 h4 L0 F$ d& B# c  寺庙里的财产不少,除了做功德以外,危急时刻,也用来赈济穷乏。是谁这么大的胆子,竟然敢隐没寺院的财产。接到管事僧人的诉状以后,李德裕命手下马上立案侦查。  F2 i: h9 F, y2 B9 `
  
& ]  p4 j3 ?, f+ B  案情很清楚,原来管事的和尚在强大的事实面前,甘愿服罪。但是查来查去,也没弄清楚,那笔钱究竟花在什么地方了。有人说,僧人不守戒规,偷着溜出去花天酒地,那些金钱,全都这么浪掷了。众口喧喧,和尚没有办法洗脱自己的罪责,只能伸着脖子等死。. H/ t& k* M" J- r$ c
  3 O! N, G* Y0 X
  终审判决那一天,李德裕总觉得这个案子有没有弄清楚的地方,人命关天,不能潦草行事。他叫人把和尚押来,要亲自同他谈谈。! a/ z9 |5 d! D9 R
  
: j' s" L: \6 I* m5 }$ B9 m2 j2 o& @  李德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尚左思右想,终于据实相告。! B4 L- S5 `. h" P. @5 W" V
  
  V3 J" O3 Z' U& e6 I; J  原来,寺院里的和尚都愿意管事,此前主事的那些和尚,都在账簿上注明寺里有财物若干,一代一代就这么传下来了,事实上根本就没有金子。这件事人人心知肚明,谁也不去点破。众人因为这个和尚性情孤高,不杂流俗,为了排挤他,就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7 N( d# Q& z  t; l. e7 K
  1 I  u* n1 ?4 Y; \' g
  说完之后,和尚不能自已,泪流披面。; c0 M0 e) d  q$ a
  * }, Z) ~$ A. [2 j# L6 F+ ]
  李德裕对这僧人很是同情,安慰他说:
: Y( r, a% i( c- q+ Q0 {  
% @, D9 \6 x, v  “这是飞来横祸,谁能预料得到呢?”
1 R* m( Z( ?% w, J( ]" X9 w- P# w  1 [, |$ d- e9 _  }) ^; J
  一听这话,和尚一直压抑着的情绪终于爆发出来,痛哭失声。
; ?4 L' E/ t* C, b8 l; B# d    C( C3 s+ l5 z# }4 A! a- ]+ X
  沉吟了一会儿,李德裕说:5 A, d' z( g; b5 N' w5 O5 t$ ^: {
  - Z& q$ Z. N8 Z' X9 X7 a
  “我知道怎么办了!”
/ }' o# h2 j7 C  回过头来叫人准备数乘软轿,叫那些与此案有关的僧人前来对质。和尚们来到节度使大堂以后,李德裕让他们全走坐进软轿,落下轿帘,彼此之间谁也看不见谁。然后叫这些人用黄泥把经手交接过的金子的模型捏出来。和尚们根本就没见过金子,当然不知道金子的大小、形状。在轿子里面磨蹭了半天,也没捏出个样子出来。! Z& w3 E2 y' q( x, G5 m5 m
  9 p/ h6 M2 D' ?
  李德裕大怒,命人审问前几任主事的和尚,这些人迫不得已,一一认了罪。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这些和尚心里不知道有多懊恼。
6 r+ `8 w# P  f  q9 A  
  F$ ?: @7 f4 u! E. |5 Z6 J  而那个受到排挤的和尚,终于得到了昭雪。. `/ a1 a6 x" E( ~
  % p  t$ L: F) a* n4 M
  要不是节度使大人明察秋毫,他早已身首异处,成为游荡在幽冥见的一个鬼魂了。而且还是一个冤死鬼。
# [; u! c/ Q& M  G  
" [( X9 E2 U6 l. \5 w) P0 p  出《桂苑从谈》, z) U% v+ q; D' G
  9 b, m" B, ]9 V( G2 q* R
  这个故事就讲完了。8 ^0 c5 m% V5 k8 I1 D0 f, h6 U
  
# c# y  n( T% Q2 l/ E  佛门本是清静之地,现在看来并不清净,——世俗的纷争在这里一样也不少。# [# P! f& x% s2 S
  ) E: F, X' l& z  m& j3 R% e, U
  俗世中充斥的各种欲望、纷竞、倾轧、算计,这里也有。
  y% W, [9 g# g6 ]/ j4 [+ a  1 ~1 v1 I2 \; H, |4 x' _
  为了一些无法摆到台面上去的原因,这些人不惜对自己的同门下手,下死手!
4 N3 ]2 K$ m! I! A  # \# W- D, z9 Y
  许多人抛弃妻子,离情绝俗,遁入空门,以为就能获得大解脱。可是最后,看他们得到了什么?1 w3 v* Q. T  l- |
  , T! v& S5 m" j' v7 R& G* @& D
  你若不慎卷入纷争,可能最终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下。6 ^. Z# T/ R2 S( O
  / S' X& h, J2 X$ q
  甘露寺的和尚受人污蔑,却甘愿领罪,因为他了解寺院里的潜规则。众口喧喧,他如何能够逃脱。' m6 Y8 B/ }+ d" R% R
  ' W3 W% |* f, y* y; K
  遇见李德裕,对他而言,堪称幸事。从有关记载来看,这两个人似乎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8 H4 C+ }; v* I5 y) |4 d( V  
5 w' P% p# M/ Q: C  《桂苑丛谈》里有这样一则轶闻。说是润州甘露寺有个僧人道行很高,李德裕巡行江左的时候,还曾经与他结伴同游,饱览江左的名山大川。/ e; d, y, O- }0 M+ G
  
& R! [; I, D5 u! s$ ^& E1 x  寺庙里的和尚多了,为什么我认为这个就是前面被冤枉的那一个呢?文中在描述这个僧人时,有“孤高”二字。甘露寺的和尚,又性情孤高,十有八九就是我们上面提过的那个了。( r  g; c, D+ x1 Y/ T+ w3 g
  
. R* Q8 _1 F! N4 _5 d  李德裕与这个僧人交情很好,他们之间的感情,就是断案时结下来的吧!
  R+ `. R, r( V- D8 a- \  
9 n; o% T9 d! ~8 B  卸任还京的时候,将一根方竹杖赠给他留作纪念。这根竹杖产自大宛,质地坚实,截面呈正方形,节、眼、须、牙相对而生,是李德裕非常珍爱的一样东西。- o; h& S: q3 Y: L4 ~
  
9 U. n& ^. _0 E6 D. L- A  二人依依惜别。数年以后,因缘际会,李德裕再次出镇浙右,派人前去探问,僧人竟还健在。+ K: J6 k! U1 y6 D* l6 r! D. V- W& Y0 j
    }6 y, L' z) N; _8 `. `  ~4 A
  见面之后,百感交集,闲话了一会儿之后,李公问道:
) E4 O& N+ m8 P1 j5 O* u! p  
) {; a5 m( {! e$ [) V  “此前我送给大师的那根竹杖还在吗?”
" c. l  f% y3 g% M: m3 d" J  p; `) Z  
. \9 v$ k  S7 B, ?# L( O8 X5 P1 M2 c  “在!在!”僧人一迭声地答道。“老衲已经命人将它削圆,并且漆上一层清漆了!”
* u0 d$ C0 ]% U; {7 U' o$ b/ R2 @  
& G+ e' ~9 J# z' a, J# o. r  李德裕听了,当时不动声色。回去之后,感慨惋惜了一整天。$ J$ v! A4 p' C+ }# g) _# J2 G
  ' [" P: G! n6 b) D
  《桂苑丛谈》记载这件事的时候,寥寥数语,但是,似乎暗含着某种隐喻。3 p$ ^# c1 |# T  J& R
  % [3 F" @/ N- a& N3 {. R
  竹子都是圆的,方形的竹杖,一定是非常稀有的吧。
0 ~6 j: T" V: X) q0 a# F7 |  ) }$ e  q! |  G. I- ^( Y
  就如僧人当年,孤傲清高,头角峥嵘,不同于流俗。在那些面目平庸,拉帮结派的同门之间,是如此的特出。以至于,那些人无法改变他,便想要他的命!
+ }, Z6 K5 l+ m5 M  ! z. y9 u- T4 p  p6 e
  有一个异类在身边,不会有人觉得舒服。在某种程度上,或许还是一种危险的存在。+ z0 e& E1 p' c
  % t: N0 ?% _) |- _/ Y/ Z% i9 k
  那么,就削平他身上的棱角,或者,干脆除掉。
5 r( u8 o! F( j+ Z& u: {7 `: Q1 Z% h  4 f- R% v. K' v" C) R' t
  因为李德裕的干预,他们的如意算盘没有实现。. {) ?  |3 }9 t/ r
  
' A( G# R4 S; k) n- [. r& ^/ {- v$ K2 @  可是,连刀剑都没有办法改变的东西,岁月却能改变。7 t" ~+ l* J  L3 Z% B
  
+ [1 w7 m% z. f8 A1 ?4 ?4 R  过了这么多年以后,僧人身上的棱角,早已经磨平了吧。也许,他早已认识到,自己的坚持,不过是以卵击石。他改变不了什么,那么,为什么不想办法让自己好过点儿。
( R% u1 u" V8 P9 M, ~" P  - m4 p( O" g' y: C9 J# t9 R
  他在时间与世俗的磨砺下,渐渐变得浑圆。他不再是危险的异类,他渐渐认同了那些人的价值判断。就如同,竹子都是圆的,那么,方形的竹杖就不应该存在。
( {! Y# ]. k5 R0 e' p$ m  9 i: D0 _$ I& ~0 C
  假如,竹杖是方形的,那么,就用外力将它削圆。- i' }) N9 I) Y1 `' a  L: j
  
7 w1 x5 ~: Q& ]  z  现在的僧人,假若遇上当年的自己,还会认识吗?他会同其他僧人一样,认为这个同门不合时宜吧!也许,在那些出头做伪证,一心要置他于死地的僧人当中,也会有他一个!
, _1 [; v0 j/ J  , \, x3 N; B" ]' _3 D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别让岁月改变你!”
. }4 W) R$ k5 D/ o! A  
! [9 J7 m9 r: }5 u" d0 ^  可是,又有几人一意坚持当初的理想,不被岁月改变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9.8.2025 08:34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