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到对中国留学生的印象,欧洲和大洋洲的大学校长和教授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容词就是“勤奋”,但同时也指出,中国留学生比较缺乏挑战精神。
' d5 \; R8 \2 p# A
/ C/ W5 e+ g: j T 中国侨网报导,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出国深造的中国学生人数一直有增无减,目前欧洲、大洋洲各大学里的中国留学生人数持续上升。 0 h8 o! K A" h$ }8 _% s
|4 ^7 t" A. \) B5 B. a
有报导说,二十多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到海外留学,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澳洲、纽西兰等国家的校园里都可以看到中国留学生的身影。
( ^) j- \8 a$ K2 c8 x7 ^. Q+ v9 n5 M6 f, X) o8 z
法国国立高等技术学院院长迪克斯隆指出,现在中国留学生人数占这所大学留学生总数20%,与法国其他高等院校相比,这个比例并不算高。
9 A9 ]' V6 }7 N. o5 i4 X) g9 W9 Z: O# u8 e
瑞典皇家工学院院长弗罗德施特洛姆说,皇家工学院内共有三百名中国硕士、一百名中国博士和十位中国教授。他开玩笑地说,这所大学快成中国大学了。 $ Z1 k& f# _( Y/ n8 r1 ?
/ A7 M* @6 Y. w5 j9 |; U' Z
瑞典皇家工学院特乌特教授说,中国留学生的勤奋精神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但美中不足的是,中国留学生更愿意单独学习,而不太适应小组讨论等形式的集体学习。 2 u+ `+ U( V: B5 Q# I" A
5 |# R: [4 H, K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迈卡钦教授指出,中国留学生不但勤奋,而且聪明、礼貌,但他们似乎对教授、对权威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崇拜感,而这对培养创新思维是不利的。他说,中国留学生崇拜权威可能与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有关,为了消除他们这种意识,教授们努力让他们认识到,权威所讲的话并一定都是对的,鼓励他们用理性的态度挑战权威。 ( G" P' o# g2 B) G0 J' {
4 U. _- s, x& M# y. ? 有专家认为,要打消中国留学生对权威的崇拜,培养勇于挑战的精神,首先要从培养独立的人格做起,只有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敢于怀疑、勇于挑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