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普林斯顿进攻
& `- t$ K! Y% Q准确地说,普林斯顿进攻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攻击体系,而是一种没有固定套路的开放式打法。它非常接近传切进攻系统(PASSING GAME OFFENCE),普林斯顿进攻并不依靠执行固定的战术或者配合,它只是单纯地通过不断地运动来创造空位投篮机会。在这个由PETE CARRIL发明并不断完善推广的体系中,场上的5个球员永远都在球队的进攻里扮演着角色。这就为什么PO看上去赏心悦目,教起来也轻松畅快的原因。
, z8 X! p. c5 E( Q4 y由于PO是一种由球队主导的进攻模式,它的最大功效事实上是由球队的运动能力所决定的。它要求球员拥有出色的外线投射能力,传球以及左右皆能的突破技术,同时还必须具备出色的解读比赛的智慧。另外,所有球员还应保持无私的球场态度并不断努力为队友去创造空位投篮机会。这就需要球员的耐性和对球的控制力。PO还要求球员在场上不断地运动,所以拥有良好的的身体状况和训练水准就成为了成功的重要因素。! f d2 f6 h1 V7 v
PO一个非常好的特点就是它的灵活性。它可以和几乎所有类型的固定战术搭配使用。PO也能跑出大量不同类型的战术,还能适应绝大部分的进攻配置。除了空切之外,大部份状况下PO让进攻球员全部提到罚球线上线以便使进攻区域遍布全场。这种高位设置不仅迫使防守方不得不把防守区域扩大到全场,并且排除了任何弱侧协防的可能。- S' P+ s% @ @
6 r/ ^+ K4 }0 V" y* `$ c
基本进攻流程和连续性
, C" s( t- R" p2 U+ X![]()
, g# A1 L: t6 }9 `3 O. P- j) y
@' N. i0 v+ A' w普林斯顿进攻通常由一个2-3落位开始。第一阶段可通过执行任何可用的传切战术在球场的任意一侧发动。第二阶段包含了一系列的交叉换位和后掩护。而第3阶段的标志是高位队员的内切。若没有机会,则回到2-3落位,第一阶段重新开始并寻找走后门的机会
, q, e, |8 u; r7 W0 Q5 `(backdoor action)。当没有走后门的机会时,第一阶段通过其他战术继续发动。# `6 ]" t F3 o5 J2 }/ y
第一阶段进攻发动(落高位)0 R0 O$ H- r5 l6 z* W0 R
PO的进攻发动是自然而然的,它由持球者的传球或突破所触发。持球者通过一个传切配合(Give & Go)把球转移到翼侧。然后,若是传球发生在两个后卫之间就意味着一个“off guard shuffle ”或者“Hawk cut”战术的开始(注1&注2),而球若是传给给高位球员则表示球队将展开高位传切战术。由持球队员运球发动的战术则包括了中路掩护(mid screen),dribble clear和dribble weave(注3)等战术选择。9 n. d4 f! F' m( `: h7 d( W: e
![]()
* s! l0 B0 E9 J' I: `+ N
* J S- ?8 }8 BHawk Entry
; N. ^$ }. _ `; ~7 L2 q持球者O1传球给O2,然后利用掩护从05身边切过。02传给O4后也空手切向篮框。04则先观察防守,然后选择把球传给空切到位的01,或者是O2——如果防守者X2的注意力不再放在球上的话。6 Z) x- f& V7 l
![]()
: r2 ~, Y# }* [' k9 [0 p' y. l( g
( @6 ]9 `* }/ ^4 [. ]! ^/ _" a中路掩护
8 a7 J% E9 m: N02从弧顶启动,带空防守者并跑到底角落位。持球者O1借助O5的高位掩护横向运球摆脱防守者。此时他有两个选择:1.转向直接切入篮底。2.把球传给翼侧的O4随后空手切入篮下。
6 k4 h; q; R3 p: W9 o 4 E5 q2 w* D9 k$ d- R; d! {
1 D- v+ o8 x0 A+ c4 ^UCLA Entry# r4 U- D- K7 Z3 B
强侧持球后卫O1把球交给翼侧的O4,然后通过O5的高位掩护空切入篮下。注意:O1同样可以选择采用传切战术“GIVE & GO”直接攻击篮下。8 N- x3 @! S+ M! j: I0 ?
- K+ R+ |# Y8 _" z
& N* `& I5 P! t% N
Dribble Clear Entry0 ?4 j# g$ i$ y, b+ k( e
O1 运球到翼侧O4的位置,并准备为背切入篮下或者背身要位的O4喂球。
: k0 F" X3 J p8 w1 E" c/ P , k6 e s+ t3 T1 Q0 F
: T/ G9 `4 n. }高位战术
4 P0 n, o, j7 F ` ?" j1 G持球者O1把球交给高位的O5。随后O1和O2同时空手切入篮下,并随时准备接O5的传球上篮。3 i8 A8 v$ T8 k" N
![]()
, U3 [0 i1 e; Z: s5 `* c+ B2 x; b( V7 l8 g
Weave Entry8 W4 G3 ?0 b% n: T# a
当面对的防守比较松散时,O1可以直接运球冲向翼侧O4的防守者,并以一个短传把球交给跑出来的04。在大多数情况下,PO的Weave action主要采用短传(short kick out pass)& ? ~3 d# J7 U( c0 z
而不是递手传球(handoffs)。
L6 c) r r4 V5 j) {第二阶段:换位(无固定落位)
/ R- m1 s$ n0 ~+ m5 w3 o% P换位和不断的转移球是进攻的核心。这个阶段正是展现球队对球控制力的场合。这种持续的运动战导致了大量的轻松背切(backcuts)和Give & Go机会的产生——这就是PO的典型标志。7 p' r. \0 L! _- x% p1 i$ z1 y7 f
( W) C) A( E3 d2 V) K4 [
( D% ~" W+ ~; {( x& G$ l) j# [
翼侧换位; h# Q$ n# g ~. f
如果O4没有把球传给O1而把球回传交给了O5,则翼侧的O4和O3和O2,O3迅速换位。O5观察防守,把球交给扯出空位的O1或者O2投篮。注意:当防守者失去对球的警惕时,O5应随时注意把球交给空切入篮底的03或O4的机会。 c5 t. z C6 [6 d- F6 i
![]()
0 E/ X) H8 ?/ S4 P/ b! ~2 C
9 I2 \7 a$ t& J$ Y! \" W! R# v下掩护
% V* y K) G3 {# g' O# f; ~0 \& }) M把球交给高位的O5后,O3和O4除了O1/O2换位之外,还可选择走下线为O1和O2做掩护。掩护完成之后,O3和O4必须立刻撤出以保持中路的空旷。
$ G) K2 Z: K" `$ m0 U: @![]()
, D h2 ]* i' }& R0 V$ _/ }9 j; J7 u
# w' U, {8 ?8 E1 _& @( \4 V1 k背切% y+ O* T+ G7 L; H
O4传球给O5之后,若防守者占据了O1和O2身前的位置或者防守者预测到了换位即将发生并作出了反应,O1和O2此时可选择背向切入篮下而不是掩护或换位。; Q [& D2 W) y# [* ~
. f6 ]' t$ X% A+ t( W* p
3 ?3 |: ^; ~, |) G& H# {6 I
底线穿插
' S: Q/ e0 G! L" u# D如果所有向篮下的空手切入都被防死了,O1和O2可以选择在篮下油漆区内交叉换位。这点在高位传切战术里是很有效的。注意:O1和O2同时也可以选择详装换位,然后通过O3/O4的掩护或换位扯出空档。" p" `; h9 h5 d/ }; V0 ]5 t
' y$ D' E6 A2 r7 ^5 f- V
) u7 c+ J* k( I2 x" L d+ H高位空切/ l$ J7 L7 H0 W% D# I T4 A! G+ L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当给O5的传球路线被阻截或者被防守者占据,O5应该迅速空手向篮下切入。- F) S4 g' d- L8 |! |4 Y
K$ H: \: P# ]' S/ b1 }
; E6 c5 [8 i! u1 K+ U高位一对一单打
& J3 Q o0 I# {( A, N9 Z如果一对一占据上风,O5可以选择直接持球切入篮下。同样,当防守比较松散时,O5也可以选择直接跳投。! R! M$ l: q; j& T: i5 q6 |
第三阶段:高位球员的行动(落低位)
' O, L: y$ J* L1 \. n8 x每当高位球员选择空切入篮下时,进攻就进入了一个4外一内的状况。然而由于缺少强力的低位球员,现在大个落低位的主要功能已从单纯的得分逐渐转转变成了为外线射手传球制造投篮机会。如果空切入篮下的大个没有及时接到球,则应迅速回到高位寻找可能的开后门机会
# I+ A/ ^3 H. r; H 0 p# E$ M5 z8 H! n
& E4 d1 U9 u, N( B高位空切
. r- [- h' M) ]- g' L7 C' e0 P当O5传球给两翼的任意一侧后,若防守者放松了对球的警惕,则应迅速向篮下空切,等待O2或者O3的传球。如果没有及时接到传球,O5就直接在低位要位。
7 y, ^. Q1 K- U. L" I: k , _* Z; X; t; K* Q$ G- t
; G) z- R7 ?8 t7 \
低位落位" S8 j# J/ Y( p3 z% K. W* g2 L
O3观察防守后给低位的O5喂球,形成低位一对一单打。O5可以选择单打得分或者把球传出交给外线的O1/O2/O4。) l& P& K' { ~/ Y
' b4 S8 K; ^9 [9 {" u+ V& L* h
& |" p9 S3 I! r
" c; s9 U6 e& G: g: K9 @开后门
, W* c1 y6 V& k* w) Z4 s若O5要位后没有得到球,O2应运球至上线拉出空间同时O5回到高位。当/若O1和O2快速传球给O5时,O5要仔细观察寻找给走后门切入的O3/O4喂球的机会。
/ e6 [& W( o! S* q: \2 h) }0 n7 d 2 z* U, o5 Y# x* g9 a' T3 G
% R l: I* G) [9 A低位吊传
, ~& ^$ c, [3 p! [3 d g2 ?+ a如果防守者X5迫使O5不能快速返回高位,则O5应立刻反切向篮下等待外线队友的高吊传球。- L' p0 ~4 Y6 L1 R" b/ |/ g# B
连续性:返回第一阶段6 B) ]" G- {* m9 j6 F0 x
如果,当回到高位的O5没有接到传球时,PO就再次回到了第一阶段,此时进攻可针对对手的防守配置重新展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