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6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释四苦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12.6.2006 01:45:47 | 只看该作者
有一天,释尊对大迦叶说法,内容是关於生老病死四苦,只要出生为人,就无法脱离生、老、病、死的苦痛。 <br />『如果没有出生,就没有老、病和死的苦恼。所以,生为痛苦的根本,也是初步。生活为四苦之最。但在四苦之中,生与死不仅存在人间世界,而且远天界和佛界都有,乃是世界的共同现象。然而,衰与老两者则不尽然。在佛与诸天的世界,没有这两种苦。在人间世界里,丧与老是不定的,虽然许多人在所难免,但其中亦有全然没有的。可惜,因为世人的错误观念,才会对生有了执著,而厌恶老死,这是很常见的现象。菩萨一看到生,就马上知道过患的必然结果。<br /><br />有一天,只见一位绝世美女戴著璎珞,装饰华丽,眉清目秀,走访一个富裕的家庭。主人吃惊地瞪著她,心想必是天女下凡,真是喜不自胜。<br /><br />「姑娘是打从那里来的呢?」<br /><br />「我是功德天女。」<br /><br />「天女所到之处会怎样呢?」<br /><br />「凡是我所到的地方,会有金、银、琉璃、真珠、蓝宝石、珊瑚、琥珀、玛瑙、象、马、车、和男女仆佣,应有尽有,非常方便。」<br /><br />主人听了,不胜欣慰,暗想福神上门,於是呈献各种供养物,恭敬叩拜∶<br /><br />「因为我经常积累福德,今天才蒙获大驾光临。」<br /><br />一会儿,门外又走进一位女人,她跟功德天女完全不同,乃是罕见的丑女人,衣裳、破旧,蓬头垢面,气质卑贱,皮肤也粗糙,是难以形容的丑陋。主人目瞪口呆,一时不知所措。<br /><br />「你到底是那里人。」<br /><br />「我名叫黑暗。」<br /><br />「真是古怪的名字,为什麽要取这个名字呢?」<br /><br />「凡是我所到之处,都会倾家荡产。」<br /><br />主人一听,就翻脸呵斥她离去。<br /><br />「快滚,否则休想活命。」<br /><br />「你真是愚痴。」<br /><br />「你竟敢骂我愚痴?」<br /><br />「刚才上门的女人是我姐姐,不论做何事,我都与她的行动一致,如果强迫我离去,无异也赶走功德天女。」<br /><br />主人听了莫名其妙,只好转身问功德天女∶<br /><br />「现在门外有一个女人,自称是您的妹妹,是真的吗?」<br /><br />「她的确是我妹妹。不论做任何事,我们姐妹都形影不离,行动一致。但我所做的必是善事,妹妹却专做坏事。如果你想要我,那也得同时接受我妹妹。」<br /><br />「你说姐姐是福神,妹妹是祸神,如果需要,就得同时接受两个人,我实在做不到。我不学无术,一无所长,你们请走吧!」<br /><br />在主人的要求下,美丑的姐妹只好相携离去,主人好像恶梦初醒,暗自称幸。<br /><br />一会儿,她们姐妹又拜访一个贫苦家庭,主人欣然招待她们。<br /><br />「我希望你们在寒舍伫留长些时间。」<br /><br />功德天女说∶「我们刚刚被人家赶走,你为什麽要我们留下呢?」<br /><br />「我倒没有什麽别的意思,只是因为你们能够照顾我。」<br /><br />现在假设功德天女是「生」,黑暗女是「死」。贪生畏死之心凡夫俗子皆无法避免,而且万分执著它。殊不知这样必会对由生而来的死,产生极度憎恶。而惟有菩萨才知道有生,必有老病死的情形,因此对生死不放在心上,抱持淡泊的态度。』<br /><br />佛又继续说生苦的问题∶<br /><br />『有一个婆罗门的儿子,在饥饿下,捡起掉在粪便中的芒果。旁观者呵责婆罗门的儿子说∶<br /><br />「你不是婆罗门吗?你们是专管宗教的清净种族,为什麽要从粪便里捡起脏果吃呢?」<br /><br />婆罗门的儿子面红耳赤,心生惭愧地回答∶<br /><br />「我倒不是想捡起来吃,只想把不乾净的芒果洗净後丢掉罢了。」<br /><br />「既然要丢弃,何必捡起来再丢呢?」<br /><br />菩萨也如此,对於生不在乎,正像对童子痛加申斥的智者;而凡夫的贪生畏死,如同童子捡丢芒果一样。<br /><br />在艰险万状的绝壁上,放著天上落下的甜美的甘露水,喝了能治百病,又能延年益寿。凡夫俗子被这种甘露冲昏了头,忘记绝壁下的万丈深渊,念念不忘要喝甘露水,双脚一踏就跌死了。反之,聪明人一开始就知脚下有死穴,他可不因眼前延年益寿的甘露水,而忘了脚下危险,只站在远处观望而已。甘露出自大界,而深穴是死亡,聪明人是菩萨。凡夫对生起执著之馀,连地狱中的铁块也想要吞下,何况听到天界的甘露,那有不要之理?然而,菩萨对天上的山珍海味,仍旧不闻不问,何况人间的山珍海味更吸引不了他,生的本质就是极大的苦痛。』<br /><br />佛继续谈到老苦∶<br /><br />『举凡勇气、记忆、健康、快乐,和接受训戒的机能等日渐损坏,变成无精打采,百无聊赖的样子,就是衰老了。譬如池塘里盛开的莲花,遭受天降的冰雪时,眼见莲花会慢慢地枯萎。老衰亦复如此,一旦衰老来临,人生的青春就会被夺去。又如富翁家有金银、琉璃、玛瑙、珊瑚等珠宝,一旦被贼盗袭击,也会一扫而光;人生被衰老袭击时,把青年壮年连根拔起来。陆上的乌龟,常常憧憬著水,人也是如此;一旦衰老来袭,内心常会耽於青壮年时代的贪欲和快乐。正在盛开的莲花,人见人爱,一旦枯萎,人人厌弃;人在青壮年时代,也会被人羡慕,一旦老衰,也是人见人献。满月时会放射清净的光明,一到天亮则消失了;人也不例外,壮年时代的肉体与精神,足以比拟满月的光辉,一且老态龙钟,谁都退避三舍。又如灯心依赖著油,一旦油尽,灯火自然熄灭;人也是如比,壮年的油尽时,衰老的心必不能独荣。河岸的树木遇著暴风来制,无不倒下;人也是站在老衰险峻的岸上,遇到死亡风暴来袭,也难以屹立无恙。衰老无疑是人生的最大痛苦,但菩萨却对老苦抱持达观的态度。』<br /><br />接著,佛又谈到病苦的事∶<br /><br />『病痛会破坏一切快乐与安逸,正如冰雪与雨水会侵 秋苗一样,芸芸众生亦不例外。满怀怨恨的人,常常忧心忡忡,置身恐怖之中。他们常常耽心生病,毫无安乐可言。而任何美女或俊男,一旦病魔缠身,也会遭人遗弃。疾病会给人带来苦恼、忧虑、悲哀、和身心的不安,而且破坏青年、壮年的一切势力与快乐。在人生过程里,疾病诚然是极大的痛苦,菩萨对它却抱著达观的态度。』<br /><br />佛又继续说法∶<br /><br />『现再说菩萨对於死亡的看法。一旦有火灾,会把一切烧得片瓦不存。同样地,一旦发生死火,也会把一切烧光。只有得悟的菩萨才能免此难,因写他们站在死火的范国之外。这又像发生水灾时,万物会漂流或淹没,一如死亡的洪水会把一切冲走淹没,惟有证悟的菩萨才能幸免此难。有一种金翅鸟能吞食巨龙,翅膀极长,不仅如此,它也能吞吃鱼和金银,消化力又强,惟独不能消化金刚石。但当死亡来临,它也离逃大限。死亡能吞吃并消灭一切生灵,惟独对证悟的菩萨,束手无策。满怀怨恨的人,费尽心机去接近敌人,几乎形影不离地找机会要刺杀他。无奈,如果对方的心思紧密,无隙可乘的话,纵使想要杀他,也不能得手,死怨也是如此。虽然,死怨常想杀害许多人,惟独对大彻大悟,清明自在的菩萨,无以侵害。洪水一来,岸上的草木,全都被冲到大海里,惟有杨柳的性质柔软,能屈能伸,才能幸免。一切生物遇到死亡的洪水,也都被冲到死海里去,惟独安住在大涅盘的菩萨不会。<br /><br />迦叶呵!死亡有如在艰险的山中旅行,缺乏食粮,又不见人影,不分昼夜,独自前行,茫茫无尽头;也像在黑暗的森林裹,没有灯火下,摸索前进一样。虽然,死亡没有入口,但却能自由进出;死亡亦无特别痛苦之处,但却像不能医治的病人,一切麻木,而令人恐怖。虽然,死亡常常在人们的身边回绕,但却令人无法预测知觉。』<br /><br />如能细细体会上逃的许多譬喻,不难明白生死是何等的实在,这是安住在大涅盘的菩萨的生死观。<br /><br />释尊对生、老、病、死的说教,月是一针见血之谈。<br /><br />《涅盘经第十一》<br /><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5.6.2024 14:4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