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wuyaoyuzh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喝ABSINTH的感觉真难受啊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10.2.2008 13:52: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uyaoyuzhe 于 10.2.2008 09:59 发表
9 @+ z3 b3 g" ~" Z( h- s' C不是开胃酒,是那个度数50度以上的绿色的酒.4 N' n" w6 c" v, v1 l! P3 v
喝完有幻觉,超级敏感,我昨天在家都吐了5回..
$ ~5 n  w' I6 H/ C8 I: t0 b

3 ]9 k8 @1 P* \; G) M# W  |8 }; c* Y

( H( Z4 ^6 w# s9 N) d% ~% _% C几天不见,你怎么现在是这一状况啊!同志啊,出来玩要注意安全啊!
! ?4 U  }& ?+ u" A/ f$ {! |/ l! F! J. q1 M- l5 w! {( G7 k/ }1 l' J
[ 本帖最后由 elitewang 于 10.2.2008 18:3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10.2.2008 14:22:01 | 只看该作者
  下次喝酒能不能带我去阿....好久都没喝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10.2.2008 14:26: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loudfly 于 10.2.2008 14:22 发表
% {# G) `# u3 E' O( @  下次喝酒能不能带我去阿....好久都没喝吐了

/ y6 B! Z+ D  n0 n8 L6 C! w+ c) F. B5 f3 B
+ l$ e! T# Q  A5 n- k+ g# q' P欠扁阿# N; S* \' O- B/ o$ x/ o9 [
那你过年那天怎么不喝点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10.2.2008 15:10: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evin_1982 于 10.2.2008 14:26 发表
: l/ Q& q, c* z
( `7 H  w8 d* u' Q; |. X6 m9 n2 t6 x; B# Q! ]
欠扁阿
4 b# O7 C) \# I6 \6 }那你过年那天怎么不喝点阿
# R; O8 }$ ~! M! Y# b8 x
. y" n, N+ u2 f6 j3 U# g( H% z2 r
想死啊...酒后开车要拘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10.2.2008 15:23:03 | 只看该作者
那就一手拎着酒瓶子,一手推着车回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10.2.2008 15:3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11.2.2008 01:2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11.2.2008 11:47:00 | 只看该作者
在普林尼的著作里,记录着当年罗马的一种风尚,战车比赛的冠军们通常都要饮上一杯浸着苦艾的酒,目的是提醒胜利者:光荣也有苦涩的一面。这种饮料,就是苦艾酒(Absinthe)的前身。至于这种苦涩的滋味,于斯曼在小说里有更细致的描绘,他说:“虽然加过糖,多少将令人反感的味道冲淡了一些,但苦艾酒还是有一股黄铜的味儿,它在口腔里的那种回味就像你慢慢地吮吸一枚金属纽扣似的。” ! J6 W9 `3 v3 u* q0 X. ?

; M# S  I  s0 C( ^. |9 R假如喝苦艾酒真的就仅仅像是吮吸“金属钮扣”,那它肯定不会让颓废诗人和先锋画家们趋之若鹜。这里还有一个秘密,苦艾酒的微妙之处在于它有一点点致幻作用。对此了然于胸的多是些法国人,但英国人王尔德是个异数,他对苦艾的致幻之妙也颇有心得。他描述着这种幻觉:酒后走在寒夜的大街上,我却感觉大簇大簇的郁金香,在我脚边挨挨擦擦。1882年,王尔德游历美国时的比喻则更为诗意:“一杯苦艾酒跟一轮落日有什么分别呢?”即便到了后来,王尔德孑然一身、贫病交加,但他的聪明劲儿却未尝稍减:“我正跟我的墙纸进行一场殊死搏斗,要么是它走,要么是我亡。” - }( R; W/ d- |1 @: S

/ |4 _/ N; F+ R4 f1 k: E# ]苦艾酒的风行,让那些像王尔德般的街头醉汉明显地多了起来;因此苦艾酒遭到“卫道士”们的敌视与诅咒也就不足为奇了。顺带遭殃的,还有那些画家们。早在1859年,马奈的一幅《喝苦艾酒的人》就遭到了沙龙评选委员会的断然拒绝。原因据说是马奈“失去了道德感”,因为苦艾酒当时虽然未被禁止,但至少是一桩丑闻。他的同行德加,闯的祸则更大,后者的名作《苦艾酒》1893年送伦敦参展时,竟引发了英国人的“反法”浪潮,不苟的英国人将苦艾酒看作是“法国毒药”;当然,这就跟将梅毒说成“法国痼疾”一样的不公平。
% G8 l0 n/ \2 G/ G  d4 g" S8 H3 S0 W, J, I0 _4 `. ~# L
大约就在同时期,从荷兰来到法国的、落落难合的画家凡高也爱上了苦艾酒。他白天在阿尔的乡间写生,金黄的烈日让这头寂寞的兽干渴难耐,便在星夜里一头扎入了“绿色缪斯”的怀抱。凡高写信给他亲爱的弟弟提奥:“咖啡馆是个会让人毁掉自己、让人发狂的地方,所以我用路易十五的柔绿色、用孔雀绿,再衬以黄绿色、粗糙的青绿色,我用这些来表现在低矮的咖啡馆里蕴含的黑色力量;所有的一切都笼罩在魔鬼熔炉一样的氛围中,泛着硫磺的颜色。”多年以后,阿尔卡萨这处苦艾酒徒们麋集的地方竟因这种“令人疯狂的绿色”,成了绘画史上的一处名胜。
% ^8 P% U0 ^9 ?" ~8 J0 Q
% n+ P1 |  m. G; s+ x至于到底是哪位天才第一个跟“绿色缪斯”发生了关系,现在已难以考证。但至少可以追溯到缪塞的时代。他是法国公认的天才,十几岁就出版诗集,31岁就晋身法兰西学院。可自打那以后,他几乎没写过一首像样的诗,因为他喝了太多的苦艾酒。有意思的是,直到1914年,法国政府也开始禁绝苦艾酒的时候,那些为坚守最后一道防线的酒徒们还在近乎绝望地呼喊:“看在上帝的份上,苦艾酒至少还激发过缪塞的灵感!”———可在我看来,缪塞的灵感哪里来自苦艾酒,它分明是来自乔治·桑。 $ J& X% x8 V2 L4 Q# _8 `6 S
苦艾酒在其全盛时期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功效强大的催欲剂;两种苦艾酒成分(苦艾和茴芹)因具有这样的作用而出名。英国诗人 Ernest Dowson 留下了这样的诗句‘Absinthe makes the tart grow fonder’(苦艾酒使妓女变得更多情)。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11.2.2008 11:4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11.2.2008 12:0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4.5.2025 20:2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