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楼主: gsmofgsm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宠物资料] 养鸟小常识及鸟病须知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18.2.2008 11:06:12 | 只看该作者
☆  怎样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笼养鸟的疾病防治,主要参照《禽病学》的论述进行。不过笼养鸟种类繁多,大多数体形较小,抗病能力差,疾病前期症状不明显。所以往往不能早期发现,或发现后来不及治疗而很快死亡。因此,笼
养鸟的疾病防治,应该在预防上下功夫,才能见成效。这里介绍一些笼养鸟疾病预防的土办法,仅供参考。
每到春季,春暖花开,鸟语花香。这个时期是笼养鸟歌唱的时期,也是易染疾病的时期,许多鸟因“内热”而会得病。所以一些养鸟者就摘柳芽、挖苦菜喂给食谷鸟或杂食鸟,捉田园里的蜘蛛喂食虫鸟.给它们“去火”等,这些方法有一定效果。还有的人除撤掉脂肪性饲料外,每周还给鸟喂饮1次盐酸黄连素水(把1/4片、约0.1克的黄连素溶于水罐中喂给)。
夏、秋季节除加强食、水、笼及用具的卫生.防止蚊虫叮咬外,给食谷鸟喂马齿苋,鲜谷穗和鲜玉米,给食虫鸟喂蟋蟀、蝉等都是大有好处的。据说,喂给以上食物,除了增加营养外,也有防病作用。
平时经常观察笼鸟的取食、活动、粪便有无异常情况,这对及早发现病症、及时治疗也是十分重要的。这需要耐心、细心.不断地积累经验,因为野生鸟类的疾病防治,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科学方法,有待鸟类学专家和养乌爱好者共同去深入研究和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18.2.2008 11:06:24 | 只看该作者
☆  细菌性疾病   

  观赏笼鸟的细菌性疾病在很多情况下都由革兰氏阴性肠杆菌科的细菌引起,其中很多都属于条件性致病菌。此外,结核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及芽胞杆菌常能引起某些鸟的疾病。健康鹦鹉的胃肠道菌群以革兰氏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通常都是致辞病菌。当鸟发生细菌性疾病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试用以下药物:

  (1) 硫酸丁胺卡那霉素 为广谱抗菌素。以每千克体重15mg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7天。

  (2) 羧苄青霉素 为广谱半合成的青霉素。每千克体重15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7~10天。

  (3) 头孢氨噻钠 为头孢类抗生素。肌肉注射的用量为每千克体重100mg,每日2次,连用7天。

  (4) 氯霉素 为广谱抗生素。琥珀酰氯霉素用于肌肉注射时每千克体重80mg,每天2次,连用7天;棕榈酸氯霉素用于口服,每千克体重50mg,每天3次,连用7天。

  (5)金霉素 为广谱抗生素。按0.01%~0.06%的比例与饮料充分混合后喂鸟,连用2~3天。

  (6) 强力霉素 属长效、高效、广谱抗生素。按0.005%~0.01%的比例与饮料混合后鸟,连用2~3天。

  (7) 庆大霉素 为广谱抗生素。按每千克体重10mg肌肉注射,每天1~2次,连用5天。

  (8) 呋喃西林 为广谱抗生素,也用于球虫病的治疗。按0.005%~0.01%的比例拌料喂饲或以0.005%的溶液饮水,均需连用7天。

  (9) 土霉素 用法同金霉素。

  (10) 壮观霉素(治百炎) 对细菌和霉形体有效。按0.1%的比例配成溶液饮水,连用2~5天。

  (11) 复方新诺明 为广谱抗生素。按每千克体重75mg口服,每日2次,连用7天。

  (12) 泰乐菌素 对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及霉形体均有效。以0.05%水溶液饮用,连用2~5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18.2.2008 11:06:36 | 只看该作者
☆  鸟啄羽症的防治
  

  鸟自啄或互啄而引起体表某部位羽毛过度脱落的现象则属病态,称之为啄羽症或啄羽痹。产生啄羽症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饲料中的必需氨基酸、食盐、无机盐(如硫、钙、磷、铁、锌等)、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的缺乏或不足,或笼内养鸟过多、密度大,日照光线过强、过热,虱、螨等体外寄生虫的刺激等都可导致啄羽症的发生。此外,在繁殖期的亲鸟,当雏鸟将要独立生活时,亲鸟又准备产第二窝卵,也常啄拔雏鸟体上的毛去营巢。

  鸟的羽毛不正常的过度脱落是啄羽症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特别多见于头部、背部、腹部和两翅,使羽毛残缺不全,严重者全身羽毛几乎被啄光。虽然病鸟的精神、饮食尚都正常,也不影响鸣叫,但影响观赏效果。由于具体病因不同,除羽毛过度脱落外,还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叶酸缺乏者,同时伴发贫血及羽毛颜色改变;泛酸不足时,常有皮炎,羽毛断碎不整;缺锌时,羽毛脆弱易断或卷曲;体外寄生虫引起者,羽毛污脏不洁,生长不良,经检查可发现寄生虫体或虫卵。

  平时饲料应该多种多样,不要长期喂单一饲料,尤其是单一的油脂饲料。不要长期在室内饲养观赏鸟,导致活动量不足而诱发啄羽症。啄羽症的治疗首先要调整饲料配比,有针对性地补充相应的营养素,如增加含硫蛋白质的蛋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同时加喂适量的羽毛粉和钙粉,并在笼内放些新鲜水果和蔬菜任其啄食,有助于改变啄羽的恶习。发现有体外寄生虫时,应该及时杀灭。多供给水浴、沙浴也能有效地驱除体外寄生虫。如果群养的话,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养殖密度。对于鹦鹉等比较经常发生啄羽症的鸟类,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断喙手术,即用电烙铁或烧红的铁丝将喙的尖端烫去一少部分,使啄羽现象得到控制。断喙以后要注意加强对观赏鸟的护理。对于繁殖期的亲鸟,只要及时将雏鸟和亲鸟分开饲养,供给亲鸟足够的营养材料,就可以避免啄羽症的发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18.2.2008 11:06:46 | 只看该作者
☆  传染性肿瘤病
  

  马立克病又称传染性肿瘤病。病鸟的外周神经、内脏器官、性腺、眼球红膜、肌肉及皮肤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最终因受害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
病原:马立克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群的B亚群病毒。马立克病病毒对刚出壳的幼鸟有明显的致病力。该病毒对低温的抵抗强,在16摄氏度可存活220天。它对热的抵抗力较低,22-25摄氏度保存48小时,37摄氏度保存18小时,60摄氏度时保存10分钟即全部死亡。

  常用消毒

  药对其有一定作用。

  流行病学:本病主要感染禽类,哺乳动物不会被感染。有囊膜的完全病毒自病鸟羽囊内排出,随皮屑、羽毛上的灰尘及脱落羽毛散播,飞扬在空气中,主要由呼吸道侵入其他鸟体内,也能伴随饲料、饮水由消化道入侵体内。病鸟的粪便和口鼻分泌物也具有一定的传染力。

  症状:根据病变发生的主要部位与症状,本病可分为3种类型:神经型、内脏型、眼型,有时也可混合发生。神经型,主要侵害外周神经,最常侵害坐骨神经,常见一侧较轻一侧较重,发生不全麻痹,步态不稳;以后完全麻痹,不能行走,蹲伏在地,成为一种特征性姿态.一只腿伸向前方,另一只腿伸向后方;臂神经受侵害时,则被侵侧翅胯下垂;当支配颈部肌肉的神经受侵害时,病鸟发生头下垂或头颈歪斜。内脏型,常侵害幼鸟,死亡率高,主要表现为精神委顿,不吃,病程较短,突然死亡。眼型,发生于一眼或两眼,丧失视力。

  防治: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预防接种疫苗为上策。

  笼具要严格清扫与消毒,有幼鸟的笼具必须远离其他年龄的成鸟。

  饲料中适量加些抗生素、维生素,防止感染其他疾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18.2.2008 11:06:57 | 只看该作者
☆  鸟痒难耐的多种原因
  

  用爪子和喙整理羽毛是鸟再正常不过的举动了,这样不仅能理顺羽毛,还能有助于将体表渗出的油脂均衡分布于周身羽毛。但是,如果鸟拼命地抓挠甚至拽拉羽毛,则不属于正常的梳理范畴了,这时候鸟多半是感到奇痒难耐,甚而出现了某些问题。

  首先需要检查鸟身上是否有了寄生虫,例如虱子,这些寄生虫可能来自于曾经来访的飞鸟。带有寄生虫的症状表现为羽毛凌乱,鸟不停地抓挠羽毛。普通的兽医诊所和宠物商店都能帮助处理这类问题,期间也需要主人的积极配合。鸟笼的清洁也不能忽视,因为寄生虫最易躲藏于鸟笼的缝隙。

  如果排除了体表寄生虫的因素,就需要求助于兽医或专业人士的进一步诊断了,体内寄生虫、酵菌感染、损伤和囊炎都有可能导致鸟啄抓羽毛。

  环境和食物的过敏也会导致鸟的这种反常行为,具体过敏源只有兽医才能判断。它们可能是香烟、香水、空气清新剂、花粉和霉菌等。

  葵花凤头鹦鹉有时会出现反常行为,“一鼓作气”将周身羽毛统统拔光。虽然不排除其它疾病可能,但最可能的原因却是“孤寂难耐”。野生的葵花凤头鹦鹉一般都过着群居的生活,一旦囿于鸟笼,往往会因缺少伙伴而“无聊”地拔毛“自残”。这种行为又反过来导致其皮肤损伤和瘙痒,促使它的进一步“过激”举动。

  值得一提的是,喂养鹦鹉必须要准备一个足够大的鸟笼,以使它有足够的舒展羽毛和活动筋骨的空间。这种高智商的鸟还很喜欢玩具,一般的宠物店都备有专门的鸟玩具。需要注意的是,给大鹦鹉准备的玩具也必须是专门设计的有足够大的玩具,一般的小玩具经不起它们的折腾,损坏的玩具或塑料零部件还很容易被吞食,造成伤害。野生的鹦鹉啄食各色种子、水果和昆虫,为此还会不辞劳苦地剥开果皮和树洞。因此,给鹦鹉准备各式各样的种子和水果也能帮助它打发时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18.2.2008 11:07:06 | 只看该作者
☆  体外寄生虫病
  

  六只脚的体外寄生虫

  (1)鸟有那些寄生虫疾病?

  鸟的寄生虫疾病可依感染部位而区分为体内寄生虫,如蛔虫,滴虫,血液寄生虫及体外寄生虫,如跳蚤,虱子。也可分为单细胞的原虫,多细胞的线虫,吸虫,条虫,及虱子,蹒等节肢动物。

  (2)什么是六只脚的寄生虫?

  如羽虱,跳蚤等六只脚的节肢动物属于昆虫纲,牠们寄生在鸟的体表,靠吸血或吃鸟身上的羽毛,羽屑,皮屑为生。以肉眼便可看见。除了寄生在鸟身上之外,有时牠们在白天时会躲在笼舍的角落缝隙中,夜晚才出来吸血。

  (3)被感染的鸟有什么症状?

  受到寄生虫搔扰的鸟,精神会变差,食欲下降,搔痒,羽色差,掉羽,被叮咬处有伤口,贫血,营养不良。

  (4)狗猫身上的跳蚤会不会叮咬鸟?

  跳蚤比较不像虱子具有宿主特异性,所以也可能跳到鸟或人身上吸血。

  (5)如何杀死这些外寄生虫?

  许多除虫菊或有机磷类的药物可杀死牠们。此外,也可用Ivermectin或Fipronil治疗。定期消毒清洁笼舍,可防止臭虫或虱子等寄生虫躲藏在角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18.2.2008 11:07:21 | 只看该作者
☆  替鸟治病需用哪些药物
  

  现在有很多爱好养鸟的读者,对专治鸟病的药物弄不明白。治鸟病究竟需要哪些药物?据本人了解,我国有两家专门生产治鸟禽病药物的厂家。一是北京研制的“鸟乐”,它是鸟的专用药品。其中鸟乐一号可以促使鸟发情、鸣叫,提高产卵率和孵化率。鸟乐二号、三号可以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氨基酸等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鸟乐四号是抗菌消炎药,治疗感冒、肠炎有显著的疗效。

  鸟乐一、二、三号都是鸟的饲料添加剂,每包重5克,可拌入500克蛋中,连喂3~5天,就可以消除鸟体内和笼具中的害虫。

  还有一家是西安生产的鸟禽药,供鸟饮水消毒的“爱维克林”系列。比如用于鸟各个生长繁育时期补充营养的“维他命滴液”;能防止鸟禽啄肛、啄羽的“斯鲁梵特增益粉”;预防骨折和软骨病的“凯欧营养剂”;还有鸟禽强力营养性添加剂、“火花强力粉”、“鸣鸟精”,以及“外寄生虫杀星”、“斯卡特杀螨滴液”、“强力洗羽香波”、“大力神赛鸽粉”、“毛滴虫净”、“球虫净”、“喉病清”等。

  饲养玩赏鸟,一般还应备用的药品有:

  笼具消毒用的酒精75%、甲醛、(福尔马林)配成5%~10%的溶液,也可与等量的高锰酸钾混合熏蒸。

  用于皮肤碰破或擦伤,可涂用紫药水及碘酒。

  治疗肠炎、呼吸道感染的,可用各种抗菌素。

  用于治疗便秘与助产卵滴注肛门或泄殖腔作润滑剂的石蜡油。

  预防软骨病、提高繁殖率,治疗缺乏维生素A、D的鱼肝油。

  能帮助鸟消化和增进食欲的,可用复合维生素B。

  治疗鸟类神经炎、痉挛、胃肠驰缓及食欲减退的,用维生素B1、(盐酸硫胺素)。鸟不愿吃食、体弱的也可以给它喂些葡萄糖水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18.2.2008 11:07:32 | 只看该作者
☆  如何防治观赏鸟的肠炎  
  
肠炎是观赏鸟的一种常见病,引起的原因主要是突然改变饲料或者饲料变质和饮水不洁等几方面。鸟患肠炎病后,表现为精神萎靡,毫无食欲,常作排便状,粪便粘稠,堵塞在肛门口,严重时甚至便血。身体日益消瘦,死亡率极高。防病方法主要是注意鸟的饮食卫生,及时清理吃剩的鸟食,定期给鸟喂食一点抗菌素。治疗病鸟的方法:可将病鸟移住到较温暖处,以25%的葡萄糖水加少许食盐给病鸟滴灌。每日两次,每次0.5-1毫升。病情较轻的鸟可在葡萄糖液中加入少许药用碳片,病情较重者则加入痢特灵1毫克左右。滴灌几天后,鸟如果能自行饮水,再将上述两种药双倍剂量加入到饮水杯中让鸟自行饮用。另外,可给病鸟灌食一点大蒜泥,能加快病情的痊愈。夏天时在鸟的饮水杯中放置红茶让鸟饮用,可预防肠炎病的发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18.2.2008 11:07:44 | 只看该作者
☆  什么是沙门菌病,如何防治  
  
本病是幼龄鸟常见的急性败血症,以下痢为主要特征,在饲养管理不良和缺乏有效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死亡率很高。
病原:本病病原为沙门菌属。本属细菌对干燥、腐败、日光等因素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可以生存数周或数月。本属细菌60摄氏度经1小时、70摄氏度经20分钟,75摄氏度经5分钟死亡,对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一般常用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均能达到消毒目的。
流行病学:火鸡对本病有易感性,但次于鸡、鸭、雏鹅、珍珠鸡、野鸡、鹌鹑、麻雀,欧洲莺和鸽也有自然发病的报告,芜蓉鸟、红鸠、金丝雀、绿雀和乌鸦无易感性。本病可经过不同途径传染,带菌鸟是主要的传染来源,被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及垫草也可传染。此外冷热不均、不卫生、营养配合不当均可引起本病的发生。
症状:幼龄鸟嗜睡,食欲消失,胎毛蓬乱,喜躲在昏暗处,缩颈,眼半闭,翅膀下垂,呆立不动,腹泻,初呈乳糜样,以后变为白色,肛门周围胎毛常沾有粪便,有时见肛门被粪便堵塞,肛门沾满粪便的病雏鸟在排粪时常发出尖锐鸣叫声。此外常常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大多数死亡。
防治:防治药物很多,效果较好的有痢特灵、庆大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土霉素.磺胺类药物对幼雏有时会引起毒性反应,表现为食欲减退、内脏出血等,以不用为好。土霉素按o.2%比例拌入饲料内喂服。或氯霉素按0.1%-0.2%比例加入饮水中,可连用5-7天。或每千克饮水加庆大霉素8万单位,连用5天。大蒜捣碎加水10-20倍,每只幼雏每次用0.5-1毫升,每天4次,连喂3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18.2.2008 11:07:54 | 只看该作者
☆  什么是传染性法氏囊病,如何防治  
  
本病的主要特征是腹泻、寒颤、极度虚弱,法氏囊和肾脏病变.
病原:本病病毒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该病毒的抵抗力很强,在60摄氏度经90分钟仍不能灭活,在20摄氏度可3年之久,在pH值2的强酸环境中1小时不能杀死,在PH值12强碱环境中保持30摄氏度以上1小时方能杀死。在紫外线及日光下有耐受力,从病鸟笼内消除的粪便、饲料、饮水等经过52天仍保持传染力。舍内螨、蚊、小甲虫等能带毒传播。首推的消毒药为甲醛,其次为人医用氯胺丁等,此外毒菌净、新洁尔灭等也有一定效力。
流行病学:幼龄鸟易感染。传播方式包括直接接触和通过饲料、饮水、垫料、粪便、尘土、笼具、人员衣物等间接传播。这种病毒不仅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还能通过鸟卵进行传染,某些昆虫也能带毒传播。
症状:潜伏期很短,最初发现有些鸟有啄自己肛门的现象,接着病乌羽毛蓬松,采含量减少,畏寒,精神萎靡,缩头,闭眼,不愿走动,伏地昏睡,排泄白色和水样稀粪,个别粪便带血,是法氏囊出血波及到泄殖腔所致。眼窝凹陷,脱水,最后衰弱死亡。
防治:本病尚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注射鸡传染性法氏囊炎高免血清,每只0.4毫升肌注,注射1次即可。
注射抗传染性法氏囊炎高免卵黄,每只5毫升。
对幼鸟加强护理,寒冷季节要保温,饲料中适当增加多种维生素。饮水中可加4%—5%葡萄糖,以补充热能,改善体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30.5.2024 09:1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