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http://www.ouline.com/topic/?id=shishi&;story_id=31325
( A( o. T8 f. Q4 v4 s( \( Y, w: p2 ~: u; X8 G" p) S* `9 X
9月26日晚,斯图加特大学的“中国学者学生联谊会”举行换届选举,斯图加特大学一千多名中国学生只有十二人到场,在没有主席候选人的情况下,这个学生会选出了一个“新”的理事会,主席职务空缺。而在一个月后,这个学生会理事会商议再次进行主席选举,但在选举之前,理事会却没有再向外正式发布任何信息。
% J1 g! w) p& \: b, N/ p
( S( E. K: B* ]) B3 J! k2 }$ c4 n. d) U0 I, w9 v9 V3 \' m/ e. W
学生会选举12人到场
6 T! x$ K o5 V8 L" ~
4 [9 Z6 o( v% r8 b9 u) b0 U9月9日,斯图加特大学的中国学者学生联谊会(下简称“斯图加特学生会”)在当地留学生论坛“斯图论坛”发布“2008至2009年度斯图加特中国学者学生联谊会理事会选举公告”,该公告在全文转载学生会此前确定的“选举条例”后,简单附注开会地点和时间,并表明“本着公开透明,接受监督的原则,欢迎大家届时参加选举会议,投出你神圣的一票”。 - _ f9 R% r% P; ~1 N, q/ B& a, Y
' B! Y, K% Q4 R' ]2 x* Q" ^4 T: C' {. R* L- Q4 h; k& |/ j
斯图加特学生会的选举公告没有说明会议的日程安排,甚至也没有公布参加选举的候选人的资料,另外也没有明确表明该选举是否同时即是学生会的成员大会。根据斯图加特学生会公布的章程,该学生会每年在夏季学期结束时应举行一次成员大会。而作为注册协会,成员大会和理事会都是协会的必须的组织结构,成员大会的权威性还在理事会之上。
, h% D, m6 l( w; X& t3 o; v
8 o4 @+ f" O* G- X- L6 ?' n
1 J" E" t# E t, V( E; \6 [$ a根据斯图加特学生会自己的介绍,该会是一家在斯图加特法院注册的公益协会,法院注册号为3938。根据德国协会法,注册公益协会可以享受某些税收上的优惠,但同时必须遵守德国协会法的约束。其中包括在每年理事会改选之后,及时向法院提供新的理事会成员名单等。在过去的活动中,斯图加特学生会也以一个当地中国学者学生的公益协会的名义向当地市政府,大学外办,企业机构和中国的使领馆申请经济赞助。 : W9 J: d, d8 Y+ U( f
7 M5 _/ w7 ~8 x4 J7 w( k( C) C7 F% d
% x+ h/ y' [% g! X/ k9月26日晚19点,斯图加特学生会在中国留学生集中居住的Vaihingen生活区举行换届选举,据到场者介绍,当晚在场的全部人数总数为12人,其中7人为上届学生会理事会的成员。 - q- C3 r. h5 N! C8 q
4 T# G3 k7 n; I9 d# y6 Z- [" T n4 [* K
程序混乱 章程不合理
8 V% n( D: z) e4 A4 z( d. k0 P! @- \4 M4 B' b* P( }
学生会主席的人选自然是最受注目的一个项目。在今年的改选之前,一位有意竞选学生会主席的斯大学生事先提出了申请,但迟迟没有得到任何回音。直到改选日前不久,他才被斯图加特学生会理事会通过电子邮件告知,他不具备竞选资格。但有意思的事情是,尽管如此,在当晚的改选过程中却并无人提出愿意做学生会主席候选人,而原先的主席也无意继续连任。在无人竞选协会“必需”的主席的情况下,这场“无主”选举最后还被进行到底,使人不能不对选举程序的合理性和严肃性产生疑问。作为选举组织者的上届理事会,显然在选举前甚至没有兴趣了解一下,到底有谁会参加这场竞选! 0 J( o% [+ G0 t B r
( P7 L4 j, u5 c- Y& D. P
, m8 Y1 u7 u; p& B+ x0 c' B
根据斯图加特大学新闻处提供的数字,斯大目前中国留学生人数约为1200人左右,属于德国各大学中国学生人数最多的一家大学。而9月26日晚参加斯图加特学生会选举的人数仅为总人数的1%,在晚饭后的时间段,又是中国学生集中居住的宿舍区内举行选举,当地学生的出席率还如此之低,则学生会理事会的组织能力及其在留学生中的代表性也让人怀疑。 7 Z$ e8 c" G8 [3 O
( Z, v+ s" V5 k# G. ^3 A, h& h, a4 D7 x- g, ^+ J, O) p
在没有主席的理事会选出后(大部分为原来的理事),斯图加特学生会又内部决定再进行一次主席选举,由于此消息至今未对外公布,实际上目前要进行的主席选举很可能便成为了理事会内部选举,和此前由全体到会会员投票选举的程序大不相同。 & w! C* d U- |9 A, g7 i
, O5 U1 L0 x: J
7 {1 H* w' ~+ _2 j: u否决候选人资格是否合理? ! w! q D$ |5 I7 T# y) T
% Q7 q. b7 c2 L% U% k1 z6 v斯图加特学生会在改选之前,否认了唯一一位愿意参选者的选举资格。对此,斯图加特学生会理事会拿出其选举条例来进行解释,这个条例的第三条“主席候选人资格”规定: . v9 S% b% [/ P" w
. m5 \9 o7 Q) \* z
/ h, h7 _, L0 o0 q
“1。凡在斯图加特地区长期生活或工作(1年内),遵纪守法,爱国并具有无私奉献精神,愿意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的学生或学者及其家属; ) E- T8 A s+ g! i2 \' `4 v. Y
$ Y" v( k3 q) N3 H8 ~2 T
0 g" I( Q6 ]( I# V2 J2。具有至少三个月以上参加斯图加特中国学者学生联谊会理事会工作,或主要负责组织至少一次以上本会活动经验。” + n( |1 H4 U* K8 q1 @
* L: O$ q. Z. g0 @" M
) d! Y' R) b+ g) A1 W8 _都有权参加学生会主席的竞选。 : v& K$ c& B% U5 b9 n
# G8 I0 P5 A/ z; E
/ ^. d! U" }0 P3 Y
从字面上看,该条例并没有明确说明选举人是否必需同时具备第1条和第2条的条件,还是两者有一便可。即便是必需同时具备第1和第2条,则第2条后半部分的资格认定,很可能会引起争议,而条例没有说明在产生不同意见时,应该由谁来做出裁决。 3 B9 ~$ [2 n! d5 e: M9 T5 n% ^( t
, `/ f) h/ v2 x7 G6 g% d, p
2 c; u* y! C$ d, R @% K* ], S
申请竞选下届学生会主席的斯大学生表示,他虽然此前并非学生会理事会成员,但曾经帮助前届学生会解决了和一家旅行社的财务纠纷,并且在这次活动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因此他认为自己完全具备选举条例规定的资格。而斯图加特学生会理事会则否认了他的资格。 9 a2 m! q ~4 c) \5 {; U% U
, {4 D, y5 z1 |# w7 U9 ~
! n4 w4 c0 w2 A2 `6 R由于选举条例并没有规定在产生争议的前提下,究竟由谁来进行评判,对于这项争议的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应该交由成员大会来进行表决,或者至少是应该由选举的筹备小组正式讨论做出决议。但斯图加特学生会的理事会未表明是否曾就此事进行过正式讨论,而仅仅是通过电子邮件通知他不具备资格而了事。
' |- i7 a2 ~' f4 k1 Z; I0 J- y' ~& `1 S1 s1 V$ Y3 N, I
) K; Z6 | A! B& {: A- l此外,学生会的换届选举目前都由上届学生会理事会来操办,那么在产生利益冲突时--比如新的候选人和原理事会成员共同竞选时--便会产生问题。而原理事会成员却参与对竞争者的资格审定,或者根据其章程原理事会成员拥有三倍于他人的投票权,在这类问题上,斯图加特学生会的章程和做法都有失公正。
4 N" {" _0 c1 j! p/ q: F) p: X8 S4 y4 B @- g9 R6 n3 X
, Z4 u/ E/ |8 i) L# V' w* G
斯图加特学生会的选举条例,没有规定学生会主席是由成员大会直选,还是由理事会成员投票选出,但在至今的选举过程中,主席人选都是由到会成员全体投票进行选举。这样,再次选举主席也应该由成员大会进行。不对外公布新的主席选举日程,则明显不符合学生会自己制定的章程。 ( z1 _* ^, B8 d; R
, w" ~$ {9 C6 _) U) W* D8 Y4 l6 x$ r& [$ f
留学生为什么冷落学生会 % _+ ^& t8 s" V# }# k
" H/ V9 ~: N# Q7 _7 G# d斯大中国留学生对学生会选举的冷淡不无原因:理事会的碌碌无为和自我封闭都使得留学生对这个学生会缺乏参与的兴趣。 2 Y+ |' y3 o( B6 h
' z2 t% L6 Q" J% a% u
: D" [: A2 ^( Q; R/ q
打开这个学生会的主页便可以发现,其最后更新的新闻日期是在今年四月,而其中公布的不少活动只是“借花献佛”,而并非该学生会自己组织。除了比较详细介绍2007/2008年理事会成员之外,包括学生会章程和选举条例都不见踪影,而刚刚进行的学生会理事会改选的消息和结果在结束后一个多月也未见公布。
4 n s# | @% r% c% N" o6 V. f2 K9 y% y% @( M
) A) u# C/ d8 S3 G' B. W$ \# L
可能由于自身网页的影响力太小,斯图加特学生会还将其当地的学生论坛作为自己的正式信息发布场所,但即使在这里,有关9月26日选举的结果也没有任何信息披露,而计划中的新的主席选举则更加无人知晓。 * t! V" {+ Y( Q) x% x! w1 e* c
) `' E: u: J+ c- N
: `* o) p+ ~( q/ T" T5月中国四川发生大地震后,全德各地学生会反应迅速,纷纷举行各种悼念和募捐活动,斯图加特的留学生对学生会迟迟没有任何行动提出尖锐批评。此后一周,斯图加特学生会才在论坛内发贴,表示“学生会在此为这次活动没能及时反应向大家道歉”。 : f. \2 ]& u: P* j/ ^7 o+ Q0 x
9 L) M# ^* E) a' o/ O
$ _! `+ m. W- ]. H' b4 K R$ }尽管斯图加特学生会在发贴签名处不忘注上自己的正式网址www.vcwss.de,但这家学生会甚至“懒得”将学生会的公告和改选等消息在自己的主页上正式发布。 6 y: Q0 {3 P) l/ B8 _
6 f' y$ b- H$ P8 U3 c' p B& A4 F( B2 g. j& x- s1 A( j7 R
除了碌碌无为之外,斯图加特学生会尽管表示对新加入者的“欢迎”,但事实上却同时利用章程和条例来堵住了其他同学的热情。比如,主席候选人必需是上届理事会成员,以及上一届理事会成员的票数是其他非理事会成员的三倍,这样的条款使得选举的决定权牢牢掌握在上届理事会成员的手中,而依照这样的游戏规则,斯图加特学生会多年来主席人选只能由前届的副主席接任便不令人奇怪了。这种不鼓励竞争而处心积虑进行内部交班的所谓选举规则,对于留学生有多大好处很值得思考。
9 v( {$ S! a1 K+ W* A/ H$ P/ n- F2 g% `8 A" G
& N* v* }2 K1 M5 M8 i拒绝中文学校合办春晚 8 U( o' P+ l9 Y! i( h& `
0 q& e) [2 W, R+ V6 q) n* z7 N
在斯图加特学生会改选之前,斯图加特当地的一家中文学校向学生会表示,愿意和学生会共同举办2009年的春节晚会。
% ^# K$ L- K# D0 ?3 ]7 B+ Y! {, y/ o- E
) }/ Q, e" z0 y3 y- `
中文学校并且提出了非常优越的合作条件,比如承担全部场地和音响的费用,并将邀请一个来自中国的专业文艺团体参加当晚的演出,而学生会则负责部分宣传和组织工作。 - X* J( Z, A4 {3 [( w. \: c& F
9 i! P$ ~! b ^* q
# | p- |, Z. s9 A春节是海外华人共同关心的一个节日,各华人组织联手协办春节晚会也是各地传统,甚至在斯图加特也并非首次。与当地其他华人组织共同开展活动甚至也是学生会章程内确定的“任务”之一。
& }9 w+ L$ B. X
+ y3 D e+ @" Z2 Z" K Y- d }( {
但基本保持原班人马的斯图加特学生会新理事会很快就拒绝了中文学校的这一建议,并且将自办的春节晚会日期提前在中文学校春晚前一周,势必造成一周之内同城两台春晚争夺观众的局面。 : M1 }4 h# N; J |# m0 J
+ U& r% n1 c9 [
5 M8 r1 q# }, u( N# Q
而独办春晚,学生会仅场地音响方面的费用开支便将多出2000-3000欧元,在学生会经费并不宽裕的前提下,拒绝合办春晚究竟符合谁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