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and926 于 18.5.2010 22:53 编辑 2 e4 }/ ]0 A) {! O: E$ ?3 u* |
三国的人物塑造,场景渲染,拍摄技巧都是很好的,毕竟过了20年,技术和思维提高了那么多。
0 M8 `0 Q9 A& I$ G$ D4 g8 s- a. ]& T& A' }
比如三国里的镜 ...6 m# ?9 H# y% {0 I9 Q
Benghazi 发表于 18.5.2010 12:01 ![]() m* Y" Q8 T; I* L! F* B
( N3 [# K1 g+ _4 T. d- G6 Q. `; e实在是不敢苟同。
! Y0 S" [9 k9 z' b8 j首先,人物塑造怎么能离开人物对白?(憨豆先生除外) 曹操如果不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如果诸葛亮不说“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他们还是印象中的曹操,诸葛亮吗?新剧为了表现曹操爱才让他说“我爱死他了”“我又忘情了”,为了表现其不拘小节让他一边小便一边聊天,又或是一边开朝会一边嘴里吃点豆子什么的,为了表现张飞的直爽可爱让他说“腐儒是什么,腐儒是腐烂的豆腐”“大哥做盟主,二哥做副盟主,我做个先锋”。如果新剧想塑造一个刘邦式的曹操,或是一个李逵式的张飞,那么新三国是成功的。再强调一下,对白方面所谓的一些雷点其实很多人包括我是勉强可以接受的,乐一乐有何不可?问题是新三国剧充斥着太多太多的不合逻辑,前后矛盾的台词。比如 1.张飞在诸葛亮的堂后真是放一把火,火光映照下,诸葛亮竟酣然不醒。刘备于是心悦诚服道“孔明真奇人也” 。现代精神病人中亦多奇人。 2.诸葛亮的童子名叫“阿三”,初见刘备说“客官是谁”“客官慢走”。难道这诸葛亮竟是开客栈的? 3.长坂坡前曹操问“此是何人”,原著中曹操不认识赵云是可以理解,但是新三国中,刘备解徐州之围时,曹操已见过赵云,也曾夸过赵云有吕布之勇。难道丞相忘记了?丞相又忘情了! 4.张飞说赵云“他都瞧见了,子龙真英雄也”,为什么瞧见了你都不上去帮一把? 算了算了,也许当问题太多的时候,这些就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2 S" ~8 l1 b7 N其次,演员塑造人物的功力好吗? 陈建斌用歇斯底里的“斩杀袁绍,斩杀袁绍”来显示其霸,用其沙哑的嗓音来显示其奸,用其莫名其妙的断句来显示其智,用其永远不眨的眼神显示其狠。用随处小便显示其随和,用嘿嘿傻笑显示大度。真是好功力啊。其中最最不能忍受的是他念台词的时候不知道什么该断什么时候不该断,总念破句。楼上说他象日本人说中文,一语中的。 刘备前期装淡定太过了。眼睛就没离开过自己的鞋,“面瘫刘”由此而得。其实中期演得还可以,比如那句“我能不能不再逃了”那份无奈,落寞,在徐庶帮助下取得对曹操的首次胜利所收获的那种信心,确实让人有几分感动。 张飞跟李逵合体了。 吕布与貂婵,不评论。 关羽其实也一般,跟刘备不同,关羽的眼睛从来没张开过,只不过因曹,刘,张,吕等排在前面,关羽的这些毛病可忽略。
) i8 F. o. |( P. W! {: `$ l至于场景渲染,拍摄技巧,动作特技楼上不认为都过了20年了,这些提高是应该的吗?
$ T" `# o% b! r1 i) a, Q. l$ b第三,故事? 你认为这个故事好,那是人家罗贯中写得好,关新三国什么事?三国演义流传数百年,其故事的人物,内涵,逻辑,已得到大众的认可。新三国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其实关注的并不是哪位导演来拍,哪位编剧来写,人们关注的是三国这个故事本身,以及三国这些人物。事实证明原著的一些故事,人物前后有照应,逻辑性很强。新三国编剧也编了一些故事充数,也不是不能编,可是你得编得严谨一点啊,不要这么漏洞百出啊。其实最可气的还是那些画蛇添足的改编。 多说也没什么意思,只举一例,诸葛亮借完东风,原本就当子龙一箭退追兵,一叶扁舟飘然而去,完美结束。新三国是偏是小乔车震救孔明,公瑾羞愤气难当。于是三气周瑜的第一气跟赔了夫人又折兵又被新三剧组完美重新演绎了一番。 # @) x/ m' B3 t; _' _% o
套用9楼的话,此境界也,望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