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1766|回复: 5

徐志摩的海外岁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8.6.2004 22: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br>  上一世纪的二十年代,在中国新诗坛上,出现了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诗人,他就是被朱自清称为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的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在流派众多、名家纷争的现代诗坛上,他像一只能歌善舞的黄鹂,拍打着美丽的翅膀,拨动着婉转的歌喉,上天入地,留下了阵阵动人的歌声。令人惋惜的是,随着一声巨响,善歌的黄鹂带着那动人的歌声永远离人们而去。1931年11月19 日,一心想飞的徐志摩从南京乘飞机回北平,当飞抵济南党家庄上空附近时,忽遇大雾,飞机触山坠毁,志摩连同机上人员遇难身亡。他真的就象他生前一再说的:“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到云端里去,到云端里去!”在火焰中,他“飞了,不见了,没了。”作为在中国现代新诗坛上极具才情的一位诗人,他在英、美的留学经历,对他的一生有着重大的影响。下面记载的便是他在海外的生活,透过这些文字,那只善歌的黄鹂仿佛又向我们飞了过来。 <br><br>  初闯美利坚 <br><br>  1918年8月14日,随着上海码头上的汽笛声,一艘轮船缓缓离开港口,向东驶去,对于船上的人来说,此行的目的地是一块陌生的大陆----远隔重洋的美利坚。船上有一百多名赴美留学生,其中一位便是刚刚二十出头的徐志摩。一群人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都处于一种极度兴奋的状态之中。尤其是徐志摩,天天站在船头,任海风吹拂,海浪击打,心中依然豪情万丈。没有想到,波涛浩淼的太平洋首先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轮船经过毕司滨湾时,波涛汹涌,黑云翻墨,天气骤变,整个海面顿时成为起伏波动的座座山峰,船身颠簸在浪尖和浪谷之间,狂风夹着浪花直扑夹板,船体剧烈地晃动起来。徐志摩巍然不动,站立船头,欣赏着大海的壮美景象。从下午到深夜,他与另外一个同学刘叔和一边体验着大自然的魅力,一边沉浸在辩论之中而忘记了一切。第二天,经过大海“洗礼”的徐志摩再也敌不过寒冷的侵袭,浑身湿漉漉地病倒在铺上,发起了高烧,嗓子里也发不出一点声音来。叔和更是不堪一击,躺在铺上,连抬头的力气都没有了。这下可把大家给忙坏了,又是到随船医务室去请大夫,又是为他们端水喂药,一个个被折磨得筋疲力尽。 <br><br>  9月4日,在太平洋中颠簸了二十多天,疲惫不堪的轮船终于抵达旧金山。志摩一行来到岸上,在这里稍事休息,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下当地的风光。然后从旧金山出发,经过芝加哥,取道纽约,跨越了整个美国大陆,最后抵达马萨诸塞州的克拉克大学。经过测试,志摩被安排在历史系三年级学习。 <br><br>  作为远离祖国的弱国子民,身之所历,目之所触,往往使人激愤不已。每当他们在一起聚会聊天,最后不由自主地都集中在爱国之情的倾吐上。有一次谈到令人愤慨之时,徐志摩攥紧拳头,情绪激昂地对大家说:“想我堂堂华夏子孙,连黑人都敢横加欺凌,沦落到这种地步,实在是令我辈痛心疾首。”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话立刻引起了强烈共鸣。经过一番讨论,最后,志摩提议制定一个章程,以此来磨练自己的意志,激发爱国热忱。经过大家的集体协商,定立章程如下:<br><br>  每日六时起床,七时朝会(激耻发心),晚唱国歌,十时半归寝。日间勤学而外,运动散步阅报。<br><br>  从此以后,在强烈的爱国之志的激励下,他们认真执行这一章程。<br><br>  12月份,生性好动的徐志摩跑到哈佛大学,兴致勃勃地加入了中国学生组织的国防会,并结交了梅光迪、赵元任、吴宓等人。在吴宓的住处,志摩经常和他们对救国之策进行激烈论争。论争结束,他们来到饭店就餐,却因为座位问题让他们大伤脑筋。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就餐时座次的礼节性规定。中国的八仙桌,四四方方,一边坐两个人,加起来正好是八个人,长者或是有地位的人坐在北边。而西方的饭桌多是圆的,体现不出长幼尊卑的界限。在饭店就餐的时候,由谁做东便被安排在靠背稍高的椅子上。而志摩是从马萨诸塞来的客人,按理说付钱的应当是梅光迪、吴宓等人才对。但他们几位都是囊中羞涩,刚好解决温饱,有时吃了上顿还为下顿发愁,只能借用柏拉图、卢梭来欺骗他们空空如也的肠胃。因此,付费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到了志摩的身上。志摩生性慷慨大方、爱交朋友,看到各位面露难色,便大大放放、当仁不让地坐在了那张高靠背的椅子上。“主人们”此时才松了一口气,在餐桌旁坐定,准备痛痛快快大吃一顿。席间,志摩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顿时觉得热血涌到头上。他一脸严肃地对大家说:“我记得尼采有这样一句话:‘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这话就象是为我们说的一样。咱们应该向古人学习,卧薪尝胆,为中华儿女闯出一个新世界来。”那副豪情,颇似祖逖中流击楫的豪壮气概。<br><br>  经过一年的努力学习,再加上暑假在康奈尔大学的夏令进修班得到的4个学分,志摩于1919年6月以优异成绩从克拉克大学毕业,并获得了一等荣誉奖。9月,志摩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攻读硕士学位。虽然他是经济系的学生,但处于救国的热情和做一个优秀政治家的抱负,他选修了大量政治方面的课,并把所能接触到的西方思潮,全部都按照自己的主体要求进行了取舍。历史上的那些政治家和他们的政治思想,几乎都让他消化了一遍: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尼采与克鲁泡特金、马克思与罗斯金,都在他的思想中留下了痕迹。 <br><br>  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志摩突然发现,有那么一位思想家,既是社会主义的鼓吹者,又与他浪漫主义的冲动相合拍。在志摩眼里,他极具人格魅力。此人便是影响一时的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r><br>  徐志摩一旦崇拜上哪个名人,即被名人身上那耀眼夺目的光环所笼罩,甚至连他的错误也全盘接受,颇似今天的追星族。1920年9月,志摩的论文《论中国妇女的地位》在答辩会上获得通过,他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本来,他可以继续在美国攻读诱人的经济学博士学位。但是,对罗素的兴趣使他在美国再也呆下去了。9月24日,志摩匆匆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便东渡大西洋,到英国投奔罗素去了。 <br>       <br>  欧陆岁月 <br><br>  徐志摩怀一腔热情,费尽心力跑到英国来追随罗素,但令他大失所望的是,此时罗素已经到中国讲学去了。一瓢冷水当头浇下来,志摩顿时手足无措,没了主意。无奈之下,他只好就读于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师从赖斯基,攻读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赖斯基先生也是经济学界名流,但与罗素比较起来,徐志摩感觉差别太大,不太合他的胃口。又加上身处异国他乡,举目无亲,志摩感到孤立无援,心情十分消沉,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已是有家室的人,妻子幼仪要是在身边该有多好。他很快给家中发了电报,希望幼仪到英国来陪他读书。1920年底,志摩终于接到了幼仪,夫妻得以团聚。在此之前,志摩与客居伦敦的前民国教育总长林长民之女林徽因相识,并陷入热恋之中。这给他以后的婚姻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后来他索性和幼仪离婚,专程回国寻找林徽因。但此时,林已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定了婚约。这使得徐志摩痛苦万分。 <br><br>  在陈源等人的介绍下,徐志摩认识了当时的英国著名作家威尔斯。威尔斯虽是一个科幻作家,但是他把对现实的思考与科幻结合起来,激烈地抨击现实中一切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批评机械文明对人的摧残,这与志摩的思想不谋而合。威尔斯虽已年届五十,论年龄当属志摩的父辈,在观念上却与年轻人没有任何隔阂。他们在一起畅所欲言,无话不谈。认识了威尔斯以后,志摩对文学陡然增加了兴趣,他觉得自己变得聪明起来,蛰伏心中已久的想象力,冲破理智栅栏的羁绊,顿时在志摩的头脑中驰骋活跃起来。这位著名的文学家竟和自己有这么多的共同语言。当时志摩并未意识到,这次会面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航线,他开始一步步迈向文学的殿堂。<br><br>  后来的一次集会上,志摩又与英国著名作家狄更生相识。狄更生非常健谈,机智的言语间充满着英国式的幽默,很快便与志摩相熟。他是一个热心肠的人,看到志摩无意在伦敦大学读书,便推荐他到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当特别生。 <br><br>  在剑桥,志摩体会到了与美国迥然有别的教育方式。在美国,志摩每天就象是一台定时的机器,按部就班地上课、听讲、考试。他学习很用功,成绩也相当优秀,但考完以后便忘得一干二净。剑桥的教育方式却截然相反。这里的老师并不是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重在启发学生的灵性,培养他们的主动精神,去捕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剑桥,志摩虽然比在美国要悠闲许多,每天只是忙着散步、划船、骑车、抽烟、闲谈、看闲书,却觉得长进不小,受益匪浅。 <br><br>  不久,志摩终于和他崇拜已久的罗素得以相见。罗素激进的思想和清晰的思路令志摩大为赞叹,自叹弗如,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或许是几位艺术大师的思想开启了志摩文学创作的闸门,此时他开始了新诗创作。《草上的露珠儿》即是他创作的第一首诗。诗一写完,志摩兴奋异常:原来我也能写诗!该诗不仅表达了他的志趣和抱负,而且形象地传达出当时他诗绪勃发的状态,他象一只沐浴在春光里的黄鹂放声歌唱:我要做一个诗人了! <br><br>  在康桥,志摩度过了他的大部分时光。他与乡村接近,和自然交友,看云起云落,观霞光奇瑰。小桥流水,青草香花,古朴典雅的乡村教堂,静谧安闲的田园风光,使得徐志摩忘情于康桥,沉迷于大自然。他陶醉不已:“大自然的优美、宁静、协调,在这星光与波光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了你的性灵。”(《我所知道的康桥》)他感慨万分:“啊,那些清晨,那些黄昏,我一个人发痴似的在康桥,绝对的单独。”康桥的环境,不仅促成了他社会观和人生观的成熟,同时也激起了他求知和创作的欲望。他不再崇拜美国的哈弥尔顿,而转向英国的雪莱和拜伦。1922年8月17日,为追随已经回国的林徽因,志摩告别康桥,启程回国。临别康桥,他漫步在风光旖旎的康河边,清风朗月之下,思绪万千: <br>  “我今去了,记好明年春新杨梅 <br>   上市时节,盼望我含笑归来, <br>  再见吧,我爱的康桥。” <br>  志摩取道巴黎,从马赛坐船回国。途中,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促使他创作了大量诗篇。1922年10月15日到达上海,结束了他的第一次海外之行。 <br><br>  伤心的欧洲之行 <br><br>  1925年3月初,因与陆小曼的恋爱搞得沸沸扬扬,徐志摩遂辞去北京大学教授之职,准备去欧洲旅游,并与泰戈尔相约在欧洲相见。3月10日,志摩起程出国,途经苏联的赤塔、西伯利亚、莫斯科等地。在莫斯科,志摩拜访了托尔斯泰的女儿,还到克鲁泡特金、契诃夫墓去进行了一番祭奠,并瞻仰了列宁的遗容。3月29日,志摩来到柏林,看望在此读书的张幼仪和孩子彼得。在此前,他们已经离婚。当志摩来到柏林时,意想不到的是,小彼得已于七天前患腹膜炎夭折。这给了他巨大的打击,他意识到了一种父亲责任的缺失。志摩非常难过:为什么这么可爱的孩子,我就压根儿没有想过他呢?此时,小彼得生前的情景出现在他的眼前:一天晚上,他和幼仪买琴回来,彼得已经睡觉了。怕他起来闹,他们赶快把灯熄灭,将琴放在床边,上床休息。想不到这个小机灵鬼早已看见,却偏不做声,等他们休息了,偷偷地爬起来,站到漆黑的床边,抚弄起了琴弦……内疚的志摩后来痛苦地写下了声情并茂的散文《我的彼得》。 <br><br>  本来这次旅行的主要目的是在意大利与泰戈尔会面。但当他满怀希望地跑到意大利时,泰戈尔却因病提前回国了。对他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连连的打击,使他不知如何是好:就这样无功而返,还是直奔印度,或是在意大利呆几天再说。最后,志摩在意大利茫然地逗留了几周,然后又到了英国、法国,拜会了著名作家哈代,欲拜罗曼*罗兰未成。在这期间,作诗《翡冷翠的一夜》。7月,徐志摩接到陆小曼生病、催他回国的电报。他心急如焚,日夜兼程,于月底赶回了北京。 <br><br>  最后的出游 <br><br>  1928年6月中旬,徐志摩因不满陆小曼的生活作风而又一次出游。先去日本,然后经美国、加拿大至英国。踏上旅途,他的心情顿时轻松了许多。在赴美的海船上,他奋笔疾书,语重心长地告诫陆小曼:“在船上是个极好反省的机会,我愈想愈觉得我俩有赶快觉醒的需要”,“饱食暖衣无所用心,决不是好事。”到达伦敦后,志摩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又来到康桥,抚摩着那熟悉的栏杆,心中流淌出了那首最受人们喜爱的诗篇----《再别康桥》:“……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告别康桥,志摩跑到英国最南端的康华尔,再次拜会了他的精神之父罗素,并与罗素彻夜长谈。此时罗素已过着近似隐居的生活,无心世事,安闲自在。志摩对他选择的生活方式感到无比羡慕,但自己却是无法效仿。 <br><br>  此次游历,志摩还见到了老友狄更生。本来指望在康桥见到他,但狄更生当时却在法国。志摩只好打算经巴黎、马赛准备回国,一路上仍与狄更生保持联系。狄更生也非常感动,两人最后得以在马赛见面。<br><br>  还有一件事令徐志摩特别高兴,他终于见到了老友恩厚之和泰戈尔,弥补了他第二次赴欧游历时的遗憾。在英国,志摩参观了恩厚之主持的达延顿农村基地,对他的经营方式和取得的成就赞叹不已。10月初,志摩抵达印度,参观了泰戈尔创办的国际大学和山迪尼农村建设实验基地,并在国际大学作演讲。此外,还参观了各地佛教名胜,观看了泰戈尔的钢笔画展览。在两地的参观,深深地鼓舞了徐志摩,他准备重整旗鼓,在江浙两地进行实地考察,选定试验田进行农村建设的实验。后来,因为时局动荡,治安没有保障,使得该计划成为纸上谈兵。在印度大约停留了一个月,10月下旬,志摩离开印度,启程回国。这竟是他的最后一次出国游历!因为谁也没有想到,三年以后,他会因为那么偶然的因素遇难身亡,年仅35岁。志摩竟以这种方式实现了飞天的夙愿,正如他在诗中所唱: <br><br>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br><br><br>
发表于 29.6.2004 07: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很多作家,比如说三毛,贾平凹,阿来等等,但诗人只喜欢徐志摩。 <br>               <br>  徐志摩早年分别到美国和英国留学多年,西方文化给他的诗和散文很大的影响。当时刚刚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了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文化从思想内容,语言,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全面的革新,形成了各种文化流派自我发展的新局面,从而建立起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新文学。徐志摩就是那个时代“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不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是中西结合,创作不拘一格,自由流畅,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新体诗歌的未来,这就是我喜欢他的原因。 <br>               <br>  任何一个成功的作家或诗人都有他的双面性,有人喜欢,绝对也有人不喜欢,这得取决于作家或诗人本身的文学作品。而徐志摩却是因为他的感情经历,历史对他不公平,他留下的是一卷诗,而后人谈论的却是他的婚姻。 <br>               <br>  徐志摩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争议的主题无非围绕他和四个女子。很多人都不理解他,认为他的行为不端,欠缺深沉的思考,甚至攻击他,但是他从没有对任何人表示过绝对的怨恨。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也无从知道,我个人觉得一个人有理由选择他所需要的感情。 <br>               <br>  徐志摩美丽而伤感的爱情故事震撼现代人,追求心灵深处的共鸣,无怨无悔的单纯和真切,让充满时代气息的现代人看的满眼迷惑,一方面怀疑世界上竟有如此的痴情,另一方面却又对这种浪漫的爱情给予至高无上的敬意。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同样,在一代诗人徐志摩的心中,他要的是“寻求灵魂上的唯一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就注定了他一生的悲剧,伟大诗人徐志摩在短暂的人生中连同一架飞机坠落了。 <br>               <br>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但是他真的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吗?他以三十四岁的英年留于世间一卷诗,也留下了一段情,在半个世纪后他又重新被拂出封面上的尘土,被后人从新解读。历史会取舍,也会保留,也许再过半个世纪,人们对徐志摩的认识就像现代人认识唐佰虎——一个才子而已。 <br>               <br>  人前事,身后名,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本诗集,而不是一个人,更不是一段情。
发表于 30.6.2004 14: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什么争议的,早过了崇拜的年代,对任何一个偶像都得分闪光和晦暗两面看。<br><br>他的婚姻没有供人指责的地方,在某些人眼力,爱和不爱区分的很简单,象小孩子吃东西,吃到反胃就扔下。<br><br>最后吻火对这位浪漫诗人来讲是最唯美的结果,也是他一贯的人生态度。<br><br>人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意外死亡,真爽。
 楼主| 发表于 30.6.2004 18: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喜欢他的一团天真。<br><br>因为太多天真失了真。
发表于 30.6.2004 19: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纯净无邪,是一汪可见底的清泉。<br><br>他的英年早逝,且只留下永远的美丽。
发表于 1.7.2004 14: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的尽力会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柳永的感情生活带给他的的感受。。。和他的放荡不羁。。。似乎更在徐志摩之上吧。。。<br><br>喜欢柳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8.3.2024 09:4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