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娜背后的四个男人+ B: C6 L( {: m8 }2 `% T, M
3 O K+ \6 n4 W6 j! U
7 E d- a3 e! S" q, b; X 北京时间6月4日消息,罗兰-加洛斯见证了中国金花李娜创造的历史,战胜卫冕冠军斯齐亚沃尼后,她得以捧起苏珊-朗格伦杯。而在这份巨大的成功背后,有四个男人的付出同样不能被忘记。
5 m1 i9 x3 n' d' k& L; V) g 父亲让她学会坚强* j/ d. u# p% [4 J0 L4 ?
# f# S5 n; B$ H4 n3 v
“我父亲在我14岁时就去世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母亲一人承担。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明白不能再随意向母亲索取,这会让她很为难。”这是年初澳网四强战之前,李娜接受澳大利亚《时代报》采访时所提到的。正如她所言,父亲的过早辞世让自己在一夜之间变成熟了,从那之后训练也更为刻苦。2 y: [+ R- |) Z/ G
! p+ j; p6 D2 M) A+ l5 u. g# B- \
可以说,父亲李盛鹏正是李娜走上运动道路的引领者。由于被文革毁了自己的运动梦想,羽毛球业余选手出生的李盛鹏自然而然地将运动员情结系于女儿身上。5岁的小李娜就开始和父亲每天练习晨跑,即便是摔倒流血,父亲也只是会在一边说:“自己爬起来,继续跑!”李娜改打网球之后,父亲更是成为她的全程陪练,风雨无阻。正是这样严格的要求,塑造了李娜如今坚强的性格。& l3 b7 Y3 N; l- ~; Z; @1 v
# z/ W. m( Q- N& M; g7 _8 { 即便是后来在病榻上,饱受病魔折磨的李盛鹏也时刻牵挂着女儿。他甚至专门写信李娜的启蒙教练夏溪瑶:“教练,你好。由于我身体不好住院两个月,一直没时间看李娜训练,更不知道她的近况。只有她来我这里一次,我问她一次。但每次我都对李娜说,‘教练带这么多孩子,你要加倍努力’。李娜有不对的地方,请教练狠狠教育。严师出高徒,我只希望在她的身上实现我没有实现的愿望。孩子的事就拜托您了!”2001年,当李娜从夏教练手中接过父亲的这封信时,泪如雨下。
) ?, H8 p; V7 y5 \9 }: {7 c! B+ {# _5 a; `/ t
如今,李娜承载着亿万国人的梦想两度站上大满贯决赛的舞台。当中国一姐在罗兰-加洛斯球迷的欢呼声中捧起最后的冠军奖杯,,相信在她的内心深处,一定在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如果当初没有父亲的精心栽培和谆谆教诲,又何来今天绚烂的绽放。
5 \( w8 k. |* W( Z0 v5 Y$ g, S$ S1 k/ D/ D: H
姜山是她雷打不动的靠山, a) h0 q) [7 k" ?2 E) U/ [. Y
; ]" Z$ x. @, D# }; g1 i, ^3 W1 n: x
都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而在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又何尝不需要有一个默默包容的男人呢?尽管李娜喜欢时不时地拿老公姜山“开涮”,但熟悉的人都清楚,姜山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他就是李娜的定心丸。“姜山是我的家人,会帮我处理很多琐碎的事情。心情不好的时候,他是我避风的港湾。”% n+ ]& g) r y+ `
' }' ^- T2 A) u 从1995年相识,到2006年低调结婚,李娜和姜山的爱情一路走来有过甜蜜,也有过艰辛。情人节的一盒巧克力促成了两人的牵手,玫瑰纹身见证了这份感情。可当初李娜决定由姜山担任自己的教练时,一度还引起外界不小的争议。在比赛中,老实的姜山很容易成为李娜的“出气筒”,而这条湖北汉子总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过李娜坦言:“姜山表面上柔弱,其实背地里很强悍。” h- F+ M9 W; \
% y' j( b1 e6 Q( ]: G 澳网之后陷入低迷使得李娜最终做出了更换教练,“炒掉”姜山的决定。一时之间,外界流言四起,甚至有人认为这意味着夫妻俩的感情亮起了红灯。可直率的李娜对于这些不屑一顾。当姜山出现在罗兰-加洛斯时,所有的揣测都不攻自破。( I1 T. W* U8 ?! c9 F" t' B
" V* ?' L9 Z2 H d 在担任教练期间,姜山得做好李娜的“侦察兵”。而如今不再需要担任教练了,姜山仍然有很多事情要做,依旧任劳任怨。“我清楚她的性格,只有我才是她最为信任的人,也只有我才能完全包容她,理解她。”姜山说。
% f& X( a# d1 {. _5 S" c) s* q3 x2 B: Z. u
“不管你是胖还是瘦,是帅还是丑,我都会永远跟随你,永远爱你。”李娜在澳网决赛后对姜山如此表白。多年的相伴,夫妻俩经历了退役、复出、再创辉煌,而姜山永远会是李娜的靠山。! f7 b, a1 q) k8 {9 E+ p2 m% t
# E' _4 t) j8 M8 P 莫滕森是她的心理按摩师
% ~0 }, _4 D |/ U! \) ]( I
" E! K0 h# _8 M 当李娜宣布和姜山的夫妻档拆伙,聘请莫滕森为自己的新教练时,外界对这个收山多年的丹麦人普遍了解甚少。然而事实证明,莫滕森将李娜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心理层面上。本次法网,中国金花由始至终都显得很是从容。# D6 L9 O" q4 h0 [/ N
) P2 w: K2 M; A; t; f3 K
澳网后遭遇四连败,让李娜自己也很是焦急,最终通过理疗师阿莱克斯的引荐,她找到了莫滕森,两人决定尝试合作一下。担任网球比赛评论员的莫滕森一直就很欣赏李娜,在他看来,中国金花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要求过高。“李娜在球场上习惯展现自己的情绪,这让她很有人缘。人们印象中,她一直是酷酷的。实际上,她对自己要求很高,这甚至成为牵绊她进一步发展的弊病。你要学会接受失败。”而李娜在谈到莫滕森时说得最多的就是:“他让我更加相信自己。”- M' e: @0 Y2 w" x' k* i2 J
3 y! E3 B% @: ~, c/ V, ^7 `1 e4 R 曾经,李娜在场上的心理起伏过大是最受诟病的。而莫滕森擅长的正是对球员的心态调节。两人可谓是一拍即合。李娜直爽和幽默的个性,深得莫滕森的欣赏;而丹麦人的宽容与乐观,又令李娜大受鼓舞。正是这种惺惺相惜,令两人迅速建立了信任。莫滕森的拥抱,眼神和言语的鼓舞,让处于困境中的李娜受益不浅,很快便赢得了她的尊敬。
) b% M2 u5 K0 y% e8 j9 I: y1 ] M2 k8 P, B
托马斯同样有一份功劳
3 G& k# a& V' j5 ?
! r) ]6 g$ H5 q; j/ b 虽然托马斯转而执教俄罗斯美女莎拉波娃,但正是在他的帮助下,李娜才得以跻身世界级水准球员行列。如今中国金花创造历史,瑞典人同样也有一份功劳。; {4 V. a G+ F+ Q3 }
, a; B, H5 }/ M; B; y8 z) k
2010年,李娜闯入澳网四强,赛后她感谢了托马斯,一如既往地风趣:“我感谢我的教练托马斯,尽管有时候他说的实在太多了。”
; b y; Y2 Q( q2 {2 l
& D) T5 u* x! Q+ J. m$ f2 Y9 k 如果说莫滕森对李娜更多是心理上的辅导和鼓励,那么托马斯对李娜的影响更多是在技术层面上。瑞典人最令人称道的就是对技术细节的把握,从发球到相持,每一个技术动作的要领,托马斯都会给李娜指出。他甚至还根据李娜的特点,更改球拍。在他的帮助下,李娜在澳网创造了佳绩,排名也逐渐攀升,跻身世界前十,她也是首个跻身top 10的中国球员。在那段飞跃的过程中,李娜在提到托马斯时说的最多的词就是感谢。不可否认,这个瑞典人在中国一姐的职业生涯中,绝对是个重量级的存在。7 q3 Y! c5 @; t* j#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