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25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归来思绪万千 华人参政任重道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8.11.2012 17:1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访华归来思绪万千     华人参政任重道远
% T" ]8 W! ?5 B" o$ d--伦敦红桥区规划与发展部长,前华人市长    陈德良
5 y! r# Z& c$ q% i2 {" I
% T6 w$ \& a+ J1 Z5 }
我曾多次去过中国,但最近一次却是终身难忘的。
6 ?! ], F; l2 K1 |" b1 `10月22日至11月 1日,27位来自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尼日利亚、毛里求斯和南非八国的海外华人应中国国务院侨办的邀请前往北京和四川等地参观。应邀者都是各国参政的积极分子,他们或是担任区市议员、政务官或者一些政党重要成员。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与13名英国华人组成的访华团结伴前往。
6 {# y' o; Q+ ^  k2 t6 ^: e8 Y% Q/ U
与高层见面开诚布公8 L- ?/ X6 z- z+ q6 l; O
在北京期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华建敏和国侨办主任李海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访华团的全体代表。华建敏先生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他说,随着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发展,不少国家出现了热心当地公共事务、积极参政议政的外籍华人,有的还当选为部长、市长、党派领袖等,在服务当地社会和民众、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发展中国和所在国友好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他希望大家增进对祖(籍)国和家乡的了解,更好地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为进一步提升华侨华人的地位和影响,为促进中国和所在国友好关系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a: V8 q8 B' D3 g% k我代表访问团表示,参政是海外华人融入主流社会,促进中国与所在国关系的必经阶段,而参政应该由加入政党开始,取得更多的经验及资源,这样才能更有效发挥自我的能力。- M+ s' w. V+ H: J; A: B
在国务院侨办,我们一行与国侨办副主席谭天星举行了座谈。会上,访华团成员结合自己的经历,就各自关心的话题进行了探讨。大家还就华人如何更好地参与当地政治、如何在当地社会发挥影响力、如何维护华侨华人在住在国的正当权益以及如何促进当地国家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谭天星先生说,从发言中,可以看出大家对中国很有感情。这种感情既来自血脉、也来自文化,更来自大家对于中国与所在国长期以来友好关系发展的共同心愿。他表示,我们共同努力让友好关系不断推向新的阶段,这对于所在国华侨华人非常有益、有利。* A( B: U$ l0 t( U7 V! u% i
在京期间,我们还有幸到访国家行政学院,与学院的教授专家就中国培养中、高级公务员以及海外华人参政议政进行广泛了的交流,获益良多。& f6 }+ o- P, X

/ w5 U) V" y9 ?8 U+ O实地考察感受中国的巨大进步
0 Q) @. H* x8 K  ]9 K在结束了北京之行后,海外华人参政访华团转道四川,前往成都访问,我们受到四川省人大和侨办官员的热情接待。此后我们还前往汶川和康定参观。
3 `3 I9 B1 N& T) t: R9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8级大地震,近七万人失去生命,整个汶川几乎被夷为平地。我们一行前往位于汶川中学的地震纪念碑向死难者敬献了花圈,以表达我们对死难者的哀思。当我们在听取介绍,当地百姓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做到的重建工作时,代表团中很多人感动地流下眼泪。! s6 \1 j- @& N% j8 g8 |0 ^: V
仅仅三年,曾经山河破碎的汶川灾区就向世人展示出重建的奇迹。在这奇迹背后,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灾区前行,这就是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我们为中国人的坚强、勇敢和勤劳所深深感动。
# d8 ~0 z. e, C1 |( z' V$ K. o8 i' p此后,我们前往四川的康定藏族地区了解藏民的生活状况。我们一行成员都是第一次身临藏区体验藏民的生活。我们深入藏民的家庭,在大街上和他们交谈。我们的体会是,与中国其他地区的老百姓一样,藏民们也是安居乐业,他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与我们接触的藏民普遍反映,近二十多年来,生活质量日益改善,宗教自由得到保护,他们并不认同藏独分子在海外的活动。, {" N. c* y  d7 a, `5 i8 `8 t

( K- O1 t3 T! `! L6 {/ k6 Y5 }返回路上思绪万千
6 F/ Q  ?5 P: G$ b11月1日,我们一行告别中国.在返回伦敦的飞机上,我思绪万千。
7 p) b+ }1 S6 x  p. a2 d此次赴华访问的代表团中来自英国华人有14名。表面上看,阵势浩大,有保守党、工党、自民党的华人代表,也有郡、区议员,欧盟议会和英国议会的参选人。然而不容改变的事实是英国华人对政治仍然十分冷漠,参政议政的华人屈指可数。每年在保守党、工党和自民党的年会上出席的华人都是寥若芒星。而英国其他族裔如印度人、非洲裔黑人,加勒比海裔黑人则都有一群群的代表。没有人去参与,就不可能对政党,甚至政府的决策作施加影响。近些年,英国的经济、移民、税收和福利等政策都有大幅调整,但在决策时几乎听不到华人的声音。
/ }, l, \6 [' Y& }1 w8 f: H目前,英国有五十多万华人,但百分之七十以上从事餐饮有关的工作,华人通过勤劳苦干,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但不容讳言,大多数华人的生活水准仍处在社会的中下底层。我们自己一再说要融入英国社会,影响英国社会,最主要的还是我们得走出餐饮业这单一的行业。我们需要华人律师、华人会计师、华人法官,在英资企业需要更多的华人进入董事会,我们需要更多的华人在英国的大学、中学和小学担任老师等等。
* l8 t; z; m1 e$ H. \$ E; s7 `5 U* n  @% v8 s$ B. T
华人参政任重道远
  _1 l- G, D* ^9 A( _此次我们访问中国,深感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据我多年的观察,英国社会,英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却是相当片面,一方面是两国政治层面上的隔阂,另一方面是媒体舆论、教育、文化宣传上的差异。我们需要花大力气,通过全方位的努力,宣传弘扬中华文化,把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的美德向英国社会广泛传播。只有英国人能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懂得中国人,两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就能更加和谐,更加顺利发展。
- i% {  ^9 z% J# }3 n3 v3 K英国是一些藏独反华分子的大本营,不少英国人由于没有全面了解历史真相,盲目地支持反华分子的活动。我们需要对英国人做更多潜移默化的宣传,而不是那些教条或刻板式的灌输。
1 O! y4 g+ {) g1 T1 P短短的十天行程,中国的经济腾飞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中国正以巨大的脚步向前迈进,中国社会正走向越来越和谐和自由,我们生活在海外的华人无不为此感到骄傲。要把中国的繁荣、中国的进步告知全世界,要让中国与英国进一步合作,进一步友好,要提高英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增加在社会上的话语权,我们责无旁贷。6 J9 u- u  Y2 j5 _1 T- G

* B! i3 q# u7 E$ c! c- N2 T
( M: i3 p  g! w# ?/ s3 }"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7.5.2025 04:33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