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stone 发表于 7.2.2013 12:55 ![]()
/ Y5 ~! `8 I: r8 w' g多谢推荐,看起来很强大 "Digitale Fotoentwicklung für professionelle Ansprüche", 已经超出我的范围 ... ( w) j( v5 p* v% k K, o
光影。。。。。。呃。。。。。。/ o; Z: f) f4 W S% E( [
6 u2 z/ G Q2 m( {$ X7 G一下摘自网络:
) G# ^$ M, D( ?% {+ M
* c/ e$ d" P* y3 ]( vI. 什么是LR?为什么要使用LR?5 P# N4 \$ W+ H U* G* x( z! ~" p
* g8 p9 ]. h9 M; }LR是由美国Adobe公司推出的名为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的软件,属于Photoshop后处理软件家族中的一个成员。虽然Photoshop (以后都简称为PS)好处很多,功能十分强大(我们以前都笑称,谁能学会PS一半的功能,就相当于读完了一个博士课程),而且现在PS里的Camera Raw跟LR的界面几乎十分类似,但是以下缺点注定PS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得已而用之”的软件:
! ~. ^% _3 g+ s Q$ }4 }6 k+ ~8 r/ k) ]
1. PS软件体积大,占资源多,运行速度慢,而LR体积小,占资源少,运行速度快。
* ^9 ~$ a: L) e2. PS的菜单复杂,功能按钮选项多,常用选项不突出,处理照片速度慢,而LR在这方面更为简洁,处理速度飞快。
% Y0 |9 P e% M, U3. PS里尽管也有Action(以后会介绍,跟下面要提到的LR预设类似),但是没有LR那样的效果预览图,往往需要点击应用了之后才能看到最后效果,费时费力,而LR对于预设配方的应用和取消方便快捷,且有预览功能。
. a! |8 x. D3 Z, e) s4. PS对于照片导入,导出和管理极为复杂,而LR在图片管理,输出和打印方面灵活方便,游刃有余。
3 v5 ^; r6 {5 O& a1 ^
1 w; y, M3 u8 `! l |因此,现在国外普遍流行的后处理流程,一般是95%LR+3%PS+2%其他(主要是其他插件等等),PS用的极少。许多大师只有在成千上万张照片之中发掘出一张也许将来成为“经典作品”的基础上,才会导入到PS里进行细致的调整处理。更为普遍的是,像Tony Hoffer, Ben Chrisman, Jim Garner,Marcus Bell这类国外顶级的人像婚礼摄影师,都已经采用了上述处理流程,具体原因我会在以后第三个单元workflow之中介绍。在这里,我就先入为主地建议广大初学者或者想让自己后处理真正“现代化”的读者:' e6 ?$ r2 D$ ~
# }3 O8 U9 M# z& \ @% p! D让你机器里的PS暂时见鬼去吧,如果你已经安装了的话!3 Q: ]7 @+ K) Y3 [ A+ R
7 p0 c+ j6 v8 G0 S7 [1 c5 L前面说过,后处理可繁可简,我向来推崇的是跟许多我所欣赏的顶级摄影师一样的原则--简洁即是美!如果你还在看到或者想学习其他人,为了一个色调,为了一种效果,拉色阶,弄曲线,叠图层,刷图片,弄张图片就花个十几二十分钟的话,那么你难道从来不想一下,那些全球专业的摄影师,一场婚礼下来,动辄都是拍个百把千把照片的,照这个速度,不是要死过去?你也许以为,他们也像国内的影楼或者所谓的工作室一样,有一票专业PS团队整天坐在那里给你搞图片。我可以明确地说,国内这种影楼或者工作室的模式,在国外已经几乎彻底淘汰,人力成本的昂贵代价,以及个性摄影风潮的流行,许多摄影工作室的模式都是“夫妻档”或者“朋友档”,从联系,宣传,签约,拍摄,后处理,印刷到博客,都是往往只有夫妻二人或者兄弟三人在那里搞,这样保持了风格的一致,也保证了流程的规范,但是人手缺少,工作量大的现实,迫使他们必须在后处理十分迅速的基础上维系相当高的品质!(这在后面workflow会详谈)因此,LR的风靡,正是这股风潮的体现。而对于我们初学者,往往就是单枪匹马地单干,按照他们的方法和规范学习后处理,不但在以后容易朝着专业的方向发展(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有潜力且想靠这个手艺吃饭),而且更容易少走弯路,事半功倍!简而言之,快速,高效,实用,是当今数码后处理技巧的不二法门!
; y' J& \$ _# s4 q. D8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