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楼主 |
发表于 15.6.2013 05:01:19
|
只看该作者
第七章
释迦牟尼如来又告知弥勒菩萨及在座的天人道:“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中的声闻弟子及菩萨们的功德智慧无量,说不可尽,那国土的奇妙、安乐、清净也同样妙不可言,他们勤力善念,尽力供养十方诸佛,观经行道,喜乐久习,才猛智慧,信心坚定不退,意念终不松懈。外相迟缓,内心驶急。心容虚空,包罗万象。奉行中道,内外一致,表里如一,自然严整,检敛端直,身心洁净,没有贪爱。他们的志向誓愿从不改变,他们所追求的佛法,平和中正,永远不会误入歧路;他们对佛经中约令总是兢兢业业不折不扣的执行,好比工匠手中的墨线,依线施工,不敢稍有怠慢。心中所想,全为佛法,没有其他任何杂念私欲,心中空旷没有任何忧虑。随缘行事,安住在无为境界之中。淡泊明志,没有任何欲望。所作所得,皆是善事,以大慈大悲之心哀愍一切众生。所作所为都符合礼义。包罗万相事理,摄受一切众生,出离生死苦海,永得解脱。保守自性的清净,所立志愿至高无上,净化身心,保持禅定,得到究竟的安乐。一旦开悟,明心见性,清净本性中,自自然然流露出无量无边的事相。这些声闻、菩萨之心好像神奇的摩尼宝珠一样,将自然之光和色相互渗入,往复变化,超过十方。他们的自然之心,使国中自然生出七宝,空中自然涌出万物,光明、精妙、明净齐显并现,诸善众好无与伦比。这都是极乐世界会众和清净心所生出的,他们的智慧没有上下之分,对万事万物洞察的深广程度可谓无边无际。你们应当各自精进勤修,努力自求自身的功德,断除生死,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之中。到了那时,你们自然会完全舍弃了娑婆世界的六道轮回,恶道之门自然关闭。那极乐世界是最胜之道,简单易行。那极乐世界的往生者都不逆不违,为本性所牵随,志向如虚空,勤修成佛道,可以得到长生不老,寿命和快乐都没有极限。为什么非要贪着这娑婆世界中世俗所谓的利益,烦恼无尽,为世间无常所折磨呢?”
“这娑婆世界中的人们都去争本也无关的事和物,在此痛苦不堪的五浊恶世之中,他们辛勤劳作,苦心经营,以求自给。尊贵的、卑贱的、贫穷的、富裕的、年少的、年长的、男的、女的,处心积虑,甘愿被自己的贪欲之心驱使,没有田地的想得到田地,没有房屋的想得到房屋,没有家眷财物的想得到家眷财物。不管是没有得到的,还是已经得到的,都在忧愁苦恼。得到了一件,还想再要两件,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担心失去,担心遇到水灾、火灾、盗贼等等。又害怕冤家的仇杀,债主的催逼。忧惧之中,悭吝之心随之增长,越来越顽固,难以弃舍。等到他们死去的时候,所有的财物都不会跟随他们而去,穷人与富人完全是没有区别的,个中忧苦,万端无尽。”
“这娑婆世界中的人民,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夫妻之间、亲属之间,应当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不应当互相憎恨,嫉妒;应当互相帮助、救济,不要贪婪吝惜任何财物;互相之间的言谈应当和颜悦色,互尊互敬,不要相互冲撞斗狠;如果产生争吵,心里就会愤恨不已,如果这愤恨愈演愈烈,最终必然结成深仇大恨。世间之事,如果总是冤冤相报,更会没完没了,导致双方都受到伤害。即便有时报应没有立刻显现出来,还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岂不知因果昭彰,丝毫不爽,一旦报应现前,后悔也来不及了。”
“人类沉迷在情爱贪欲之中,孤独而来,孤独而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受,无人能够代替。善恶果报,如影随形。每个人在世上所作所为各不相同,要想再见,遥遥无期。何不趁身体强健,努力行善,难道等到有心无力之时再哀嚎么?”
“这世间的人分不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因而常常凭借着各自的见解,去做各种招致吉凶祸福之事。这些人身心愚昧,神志昏暗,听从接受那些外道邪说,这样的颠倒见解相续不绝,成为生死轮回的源动力,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无常为根本。由于不能够对佛法产生信仰,心无远虑,被各种欲望所驱使,而一心只追求眼前的世俗快乐,沉迷于瞋恚愤怒,贪恋于财物和各类喜爱的有形之物而永无休止。真是替他们悲哀怜惜啊!”
“这世间之人,其先辈愚痴,不知佛法、不懂道德,不对他的后辈进行教导,世世代代恶业相袭,以致造成生生世世作恶受报的结果,这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这些人对生死轮回于六道,善恶报应如影随形这宇宙真理规律都不相信,还以为因果报应是不存在的。他们也常常看到或者听说有人生老病死,或者儿子死亡父母痛哭,或者父母死亡子女痛哭,兄弟夫妇,其悲伤程度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一生一死,相互眷恋,被恩爱忧伤之结牢牢捆缚,没有解开的时候,想念之前的恩恩爱爱,亲善友谊,其实都是情欲在支配,不能深思熟虑了解世事真相而专心精勤地修行佛法,人生苦短,眨眼间第二世都再一次地开始,等到年寿将尽的时候,则会感到无可奈何,空自哀叹!”
“这世间之人对佛所开示的种种离苦得乐的方法不能够正确理解,迷惑的人很多很多,真正明白世事真相得到究竟解脱的人却凤毛麟角。这些人时时刻刻都在算计如何损害他人,恶气昭彰,妄生事端,违背天地之德,作恶多端,他们的既定阳寿就会被剥脱堕落辗转于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中,永无出期。”
“你们应当深思熟虑,远离各种恶业,选择善事,勤奋苦修。富贵荣华不可能长久,缘份一尽便会弃人而去,实在是没有快乐可言。你们应当勤奋精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你们的智慧才会明达,功德才会殊胜。千万不要随心所欲。亏负于经教戒行,落在人后啊!
弥勒菩萨说:“佛的教导非常深刻,非常善妙。我等承蒙佛的慈悲大恩才得以脱离生死苦海。佛作为三界法王,超过一切诸天圣人而为至尊。佛所说之法,光明彻照,洞达无极。佛是一切天人之师,今生能够遇到佛驻世教化,又亲耳听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都感到莫大的欢喜,我们的心也因此得到开明。”
释迦牟尼如来告诉弥勒菩萨:“对佛恭敬的人,是大善之人。他应当称念佛的名号,观想佛的十大无上德行:无上士(世间最尊贵者)、正遍知(能正确遍知一切事物)、明行足(三明【天眼明、宿命明和漏尽明】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和漏尽通】都已圆满具足并且到达无上境界)、善逝(虽入涅槃却从不舍弃众生)、世间解(了解世间一切事理)、调御丈夫(能善巧调御众生的根性,化导他们)、天人师(教化天神与人之导师)、应供(德行圆满,受人天供养)、佛陀(智慧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世尊(天上人间一切有情所共同尊重者),断除狐疑猜忌,拔除各种爱欲,杜绝各种恶意恶念的源头,就算他奔走于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世间秽土之中,也能无所障碍。也能够向众生指引佛法正道,度化还未度化的有情众生。你们应当知道,十方世界的众生,从无量劫以来就辗转往返于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这六道之中,忧苦不绝,被生、老、病、死所带来的痛苦时时刻刻折磨缠绕,这身体恶臭其中而不洁净,实在是没有什么可称得上快乐的。你们应当自己果敢决断,洗除心中的污垢,言谈举止符合忠、孝、仁、义,心口如一。自度之后,再转相拯济苦海众生。至心发愿,积累功德善本,虽然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勤奋精进地修行,但往生却是弹指一挥间的事。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享受那无穷无极的快乐,彻底清除生死痛苦的根本恶因,再没有苦恼忧愁的纠缠;能够使寿命长达千万劫,自在神通,一切所行随心所欲。因而你们应当精进修行,一如既往地努力实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愿望。不要怀疑,不要反悔,以免自己错过时机,造成罪业,以至往生时却到了那西方极乐世界的边地之国,在怀疑佛智的众生聚集的七宝城中,在五百年的时间内都见不到佛、法、僧三宝,听不见诸经佛法,承受诸多的不幸过患。”
弥勒菩萨听到这里,说道:“如今听了佛明确的教诲,我等众人一定会专心修行,精进学习,按佛的教导诚心奉行,不敢有半点疑惑。”
佛告诉弥勒菩萨说:“你们能在这个五浊恶世之中,端正自己的心意,不做种种恶业,堪称为‘大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十方诸佛世界之中,善多恶少,容易接受开导教化。惟有这个五恶充满的娑婆世界,是苦最多的。我现在这个世界做佛,教化众生,欲使他们舍弃‘五恶’、‘五痛’、‘五烧’,降服他们的痴迷之心,让他们持守五善,获得福德。这‘五’分别是指什么呢?”
“第一,这世界的众生,一心专做种种恶事,以强凌弱,更强者又欺凌强者,这样辗转相欺,残害杀伤,弱肉强食,不知行善,以后必定受到各种惩罚,遭受相应果报。因而就有贫穷、乞丐,有的无儿无女或无父少母,有聋子、瞎子、哑巴、痴呆,有的愚痴,有的残废,有的癫狂,这全都是因为前世不信佛,不行善,不积德所受到的应有惩罚。但这世界中也有人尊贵,有人富饶,有人贤明,有人受众人尊敬,有人智勇双全,有人福慧双具,这也是由于他们前世慈悲孝顺,修善积德的结果。现实世界有这种可以见到的丑恶行为,因而在寿终之后,便会在冥界转生投胎,重获色身,根据其作恶的轻重,改变原来的形象,在六道中轮回,沉沦在更低的层次当中,因而便有地狱、禽兽、飞蝇、爬虫之类。好比世间的法律一样,对于不同的罪业便会有不同的判罚,有的关在牢狱之中饱受极刑的痛苦。神识随着业力的运转不断奔赴于地狱、饿鬼和畜生三恶道中,不管他的寿命短长,总是如影随形,交相报偿,业报未尽,终不会分离。”
“这些业力使他辗转往返于恶道之中,经过众多漫长的时劫,也很难得到解脱,苦不堪言。因果定律是宇宙运行的最基本的法则,即使在短时间内不能见到这种报应,但这报应总有相聚的时候。”
“第二,这世间的众生不遵守法律和制度,奢侈淫乐,骄横放纵,放情纵欲。居于上层的众生不能贤明,在位却不能正己之身,诬陷冤枉他人,陷害忠良,口是心非,投机取巧,虚伪且诡计多端。那些身处高位的人,卑贱的人,以及其他各类人等,都是尔虞我诈,嗔恚愚痴,总想损人利已,占更多的便宜。为着利、害、胜、负,互相算计,结下怨恨,转而化为仇,直至最终家破人亡。丝毫不顾忌前后报应。那些富有的人,悭吝贪惜,不肯施与他人。爱欲坚固,贪心深重,劳身苦心,就这样一直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