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199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佛像的意義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8.4.2005 08:28:01 | 只看该作者
佛像的意義 [取自太上感應篇 - 第一七一集] <br /><br />淨空法師講於新加坡淨宗學會<br /><br />諸位同學,大家好!最近有一些同學提出疑問,來問造像的意義,我想這個問題是許許多多人都有同樣的疑惑。尤其是在近一個世紀以來,佛教的弘傳衰微了,社會廣大群眾對於佛教產生疑惑,誤以為佛教是個多神教、泛神教,凡是屬於這一類的,都是屬於低級宗教,高級宗教只崇敬一個真神,好像佛教裡面什麼都拜,牛鬼蛇神,數量繁多,造成許許多多人的誤會。其實佛教裡面沒有神,也沒有仙,佛教是釋迦牟尼佛對一切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為什麼會有這些現象?這個我們要懂得,佛教在很久之前,教學的手段就走上藝術化。現在世間許許多多的學術都講求藝術,生活的藝術,教育的藝術,學習的藝術,甚至商業的藝術,工業的藝術,乃至於打仗,用兵的藝術。實在說最早走向藝術化教學是佛陀教育,造像是藝術裡面的一種,在整個佛法裡面,不僅是造像,美術、音樂、繪畫、雕塑,乃至於建築,都展現出高度藝術教育,可惜晚近沒有人講解,沒有人懂得了。如果你要是了解,你對於釋迦牟尼佛的智慧,釋迦牟尼佛教學的方式、手法,沒有不佩服得五體投地,造像是屬於裡面的一種,也是重要的一種。<br /><br />平常我們在許多公共場合裡面,常常看到名人的格言,他們的教誨提示大家,寫幾個字懸掛在那個地方。我也曾經寫過,人家來找我,我給他寫「清淨、平等、慈悲」,或者佛經裡面的幾句話,或者是世間聖人的幾句格言,我們寫在那裡,懸掛在那個地方,讓人家一看提醒自己,我們要向古聖先賢學習。我們寫慈悲博愛這四個字,大家看了很歡喜。可是佛家更進一步,把慈悲博愛塑成一個形像,讓你更有具體的感覺,比那幾個字的用意要深。所以佛家用地藏菩薩,造地藏菩薩這個形像,代表的是什麼?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所以地藏代表孝親尊師,讓你看到這個像,你就曉得我要學地藏孝行,學地藏的好學,尊師重道,這個像是表這個意思。這個意思詳細的說明,這是一個課程,他代表這個課程,課程有《地藏菩薩本願經》,有《地藏十輪經》,有《占察善惡業報經》,專門講這樁事情。經典的課程要學習,至少要半年的時間,讓你一看到這個形像,你對這全部課程的內容、教誨,在自己內心油然而生,比我們寫幾個字給人感觸更為深刻,是這麼個意思。所以他不是神,他是表法,代表這個法門。<br /><br />以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慈悲就是仁慈博愛,把我們的真
2#
 楼主| 发表于 8.4.2005 08:31:03 | 只看该作者
佛 教 教 学 的 艺 术 化<br /><br /><a href='http://www.purelandsect.com/jlf/ly-font/fjjxysh.htm' target='_blank'>http://www.purelandsect.com/jlf/ly-font/fjjxysh.htm</a><br /><br />  佛教教育用现人的话来说,它把学校教育跟博物馆结合在—起,是这么—种教育。所以—个寺院是学校、又是博物馆、又是图书馆,这在中国历史上,诸位能够稍加留意,就可以看到。因为古代学校不发达,一般念书人都到寺院里念书,寺院里有完备的藏书,称为“藏经楼”,其实就是现在的图书馆。所藏不一定都是佛经,所有的典籍它统统都收集。一般读书人,往往都是寺院里读书,寺里的出家人对于佛法、儒家、道家,对于中国古典的典籍都熟悉,出家人都是老师,有疑问都可以请教,甚至于可以跟你讲解,所以佛教确确实实是负担起国家教育的使命。以前的社会是这样的,跟现在社会是完全不—样。它的建筑,很注重于艺术的教学,佛家叫做“表法”。譬如塑造的佛像,佛像很多,菩萨像很多,这不是多神教。它是用一个人像,塑造得非常完美,叫你看了生欢喜心。他代表一个意义,让你见到那个“像”,就想到你学习的科目,每一科目用一个像来作代表。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佛像,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他所代表的有三部经,这三部经专讲大慈大悲,我们要用大慈大悲的心处世、待人、接物,看到这个像,你就会想到经典里所讲的理论、所讲的方法、所说的境界,提醒我们自己,我们应该要去学他,不要把这门功课忘掉了,学以致用。今天变质了,把观世音当作神明,好像自己求拜观世音可以消灾、免难,这是迷信,错误的。所以把他表法的意义忘掉了。<br />   佛门里面讲建筑,建筑是艺术,建筑也是表法。佛的大殿,像我们现在的礼堂、讲堂。外面看宫殿是两层,里面是—层。两层代表佛家的术语“真谛”、“俗谛”,我们讲世间法、超越世间法。两层里面是一层,世间法跟出世法是一不是二,迷了就有二,悟了原来是—啊&#33;你看它都有很深的用意在里面。<br />  大殿当中供的佛像一定是三尊,一尊佛两尊菩萨。佛代表本体,宇宙人生的本体;佛法讲真如本性,代表我们的真心。佛这个字是由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他的意思是觉,就是觉悟,彻底的觉悟。我们的心是觉悟的,心不是迷的,本来是觉悟的,佛像代表本觉。菩萨是代表觉心的起用,起作用是无量无边说不尽的。但是这一切的大用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智”,一类是“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是从佛经里得到的启示。一个是智,一个是行。我们看到净土宗,净土宗供养西方三圣,阿弥陀佛代表无量觉,就是自己的本性,观世音菩萨代表行,行为要慈悲;大势至菩萨代表智,行为要依理智,不能依感情,依感情麻烦就大了;所以我们的思想、见解、行为都要有理性,以理性为基础,他是表达这个意思,叫你—看就明了他的意义,你不能把他当神去看待,那错了。佛菩萨会不会保佑你?会的。你懂得这个意思他就保佑了。真正明白佛家建筑的艺术、建筑、绘画、音乐、雕塑,你懂得这些,你到佛寺参观,收获就非常丰富了,那是非常圆满的一堂教学。所以在几千年前,佛法教学已经走到艺术化的阶段。现代有些人不晓得此事,看到佛教这么多的神像,这么多的菩萨,误以为它是泛神教、多神教,多神教就是低级的宗教。殊不知他不是神像,而是教具。所有一切诸佛菩萨代表我们性德和修德,我们本性里面有无量的德性,用一个名号没办法显示出来,所以要用许许多多的名号。像一个人在社会上多才多艺,名片一拿出来,几十个头衔。一个头衔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几十个呢?必须要几十个才能够真正显示出他的身份德能,是这个意思。所以诸位要晓得,佛门中所有的诸佛菩萨,都是代表自己本人,菩萨代表修德,佛代表性德,性是本有的,是本性,所以凡是佛像代表性德,凡是菩萨像代表修德。你明白这个意义,你才会真正了解佛法之教学,的确是非常之高明,非常的圆满。<br />  我们今天略举一个比喻,台湾的寺院建筑不完整,这是受日本人统治的影响。在台湾,标准建筑的寺院很少见;大陆却很多。寺院第一个建筑物是天王殿,通常讲是护法,天王殿里当中供的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依照布袋和尚的像造的,肚皮很大,笑咪咪的。他坐在当中面对着大门,他代表的意义是你想入佛门,第一个条件要笑脸迎人。现在政府提倡微笑运动,佛门几千年前就提倡微笑运动,佛弟子、学佛的人要欢欢喜喜。肚皮很大就是要能够包容,他代表的是“生平等心、呈喜悦相”。他是教我们这个科目,心能够平等、能够包容、能够欢喜,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入佛门,才有资格来接受佛陀的教育。旁边是四大天王,我们称为护法神,一点都没错。护谁呢?护我们自己,四大天王也是我们本人。<br />  第—位东方持国天王,代表负责、尽职。我们在社会上,不论你在家庭、你在学校、你在社会、你在国家,你有你本分的责任,你要把本分的责任做好,这就是护持你自己,所以他教导我们要负责尽职。<br />  第二位南方增长天王,他代表日新又新。增长就是不断地要求进步,如果我事情做好了,我不求进步,这是错误的。所以佛教导我们要精进、要天天求进步。儒家教人日新又新,他就代表这个意义,不断地要研究改进,要日新又新;否则不进则退。所以他教人努力要求进步。<br />  第三位西方广目天王,第四位北方多闻天王。这两位天王是教导修学方法。怎样才能达到前面两个目的?你要多看、要多听,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增长学问,行万里路是考察、是观摩,我们才能够进步,才能够把本分的事情做到尽善尽美。所以现在人到天王殿去烧香、叩头,供一些香花、水果,求保平安,你说冤枉不冤枉?他原来是这么美好的教学艺术,拿现代教育名词来说,佛教所有设施、佛菩萨形像都是教具,教学的工具。但是我们讲成教学的工具,恭敬心就没有了,所以不称他为教具,称为供养佛菩萨形像;实际上他的作用是教具,这点诸位一定要晓得。就是它每一个构想、每一个设施,都是启发我们心灵的,启发我们智慧的,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叫我们要觉而不迷、要正而不邪、要净而不染,佛法修学的总纲领就是“觉、正、净”。离开这三大纲领就不是学佛了。我们处世、待人、接物,一定是觉而不迷。“正”,思想、见解,纯正不邪。心地清净、不染污,这是他修行的总原则。 <br />
3#
发表于 8.4.2005 08:38:17 | 只看该作者
<!--emo&(y)--><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thumbs_up.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thumbs_up.gif' /><!--endemo--> 游侠真是个大字典!以后有什么想知道的直接问你好了,就算你不知道,你也知道那里可以找得到。<br />我早就想新开一楼,专门来聊聊佛教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可是最近一直没有时间啊~~
4#
 楼主| 发表于 8.4.2005 08:43:34 | 只看该作者
【供奉佛菩萨的意义】<br /><br />摘自 <a href='http://www.sttiantan.com/zjtd.htm' target='_blank'>http://www.sttiantan.com/zjtd.htm</a><br /><br />   佛菩萨的造像,不是依照人像塑造的,而是依照《佛说造像度量经》,将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很明确的显示出来。相好是果报,而果报是从修因上来的,让你一看到相好,就要想到一定要修好因,才会有好果报。此意义很深!<br />   佛门供养佛像,一般都是一佛二菩萨。 这一尊佛代表真如「本性」,菩萨代表从「性」起「用」。本性是空、是体,起用是有。体、相、用;「体」是空寂的,从「体」能够现「相」,现「相」就有作用。菩萨代表「相」、代表「用」佛代表「本体」。若供养的是西方三圣,三幅都是阿弥陀佛,没有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无量寿经》上讲得很清楚,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里,也说得很明白,西方世界人的容貌、身相完全与阿弥陀佛一样。 所以,当中自然是阿弥陀佛,两边是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是梵语音译,意思是「无量觉」;也就是三皈依所说的「觉而不迷」。 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 都能觉而不迷,这就是阿弥陀佛,这是从名号的意义总说。从经典上细说,《无量寿经》自始至终就是说明阿弥陀佛觉而不迷的形象。我们见到阿弥陀佛的形象,就要想到阿弥陀佛种种不可思议的功德智慧,要发心向他学习。所以见到这尊像,听到这个名号,就要想起《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与《观无量寿佛经》,所讲的理论、道理与修学方法。修学的方法,就是日常生活的方法,工作的方法,处事待人接物的方法, 以佛的标准向佛学习, 修正我们错误的想法、看法、作法、说法,学得像阿弥陀佛一样,这是学佛。若是看到阿弥陀佛,他是他,我是我,互不相干,那就错了。<br />   左边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代表乐于助人,见到众生有苦难,立刻就伸出援手,所以我们称赞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千手千眼是比喻,并不是真的有一千只手、一千只眼,这是赞叹精明能干之人是「双手万能」所谓是眼到、手到,只要他看到了,帮助的手立刻就到达,取这个意思。<br />   观世音菩萨也有三部经,按顺序来说,第一部是在《华严经》里,善财童子参访观世音菩萨,五十三参的「第七回向」,观世音菩萨代表第七回向菩萨。这里面有自己修行的方法,和度化众生的方法,说得很圆满。第二部在《楞严经》里,《楞严经》共有十卷,第六卷「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这一部经里,观世音菩萨主要是说明,他如何修行证果,很值得我们学习。这些原理原则,无论我们修学哪个法门都用得上。第三部在《法华经》里,「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一品流通得最广。《普门品》里所说的内容,是观世音菩萨如何去帮助一切苦难的大众,也就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帮助众生的原理原则、方法及效果。这三部经,被称之为「观音三经」,都是附属于大经之中,并非独立的。所以,我们念这句「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就要想到这三部典籍里,所讲的理论、方法与境界。<br />   右边是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代表智慧,唯有智慧才是最大的势力, 所以称为「大势至」;最大的势力就是高度圆满的智慧。大势至菩萨的经典,也不是独立的,是附属在《楞严经》里,称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经文不长,只有两百四十四个字,比《般若心经》还短;《般若心经》有两百六十个字。虽然经文很短,其义理展开,无有穷尽,广大深远。印光大师将这一章经文,收在净土四经之后,成为「净土五经」,净土经论就非常圆满。这一章可说是净土宗的心经,比《般若心经》义趣还要深广。《般若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的核心、精华,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不仅是净土的心经,也是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的核心。不仅是世尊一代时教的中心,实在讲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说无量无边法门的核心。<br />   佛菩萨形像是在提醒我们,若我们对于经论不熟悉,见到佛菩萨形像,想不起经中的教诲,那就得不到好处。所以听到佛菩萨名号,看到佛菩萨形像,就想到佛菩萨的教诲,依教奉行,这就是佛菩萨开我们自性的光明。阿弥陀佛启发我们无量觉,觉而不迷;观音菩萨启发我们自性的大慈大悲。慈悲是好,但是要有理智,若没有理智,是感情的慈悲,不但不好,反而有害。佛家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但又有一句话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是说明慈悲若是感情的,就容易出祸害;方便要是感情的, 就会堕落。 所以,慈悲与方便,一定要建立在高度智慧的基础上,绝对不是感情用事。<br />   听到佛菩萨的名号,见到佛菩萨的形像,就要想到佛菩萨教导我们的原理原则,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的方法,依照这个方法去学习,会得到殊胜的果报,这岂不是佛菩萨天天在开启我们的自性光明?<br />   在家里供奉佛像,你明了其意义,佛像就开光了。你不明了,将佛像当作神明供奉,天天在他面前祷告,供一点香花水果,然后向他求福。那个供品就是贿赂,送一点贿赂,就希求佛菩萨保佑,把诸佛菩萨当作贪官污吏看待,此罪业多深重!天天造罪业, 还以为佛菩萨会保佑,这完全错了。 家庭里供奉佛菩萨形像, 是希望利用家庭做为道场,家家都是道场, 人人都能认真学佛,我们的社会、国家、世界,自然就能得到和平。<br />
5#
 楼主| 发表于 8.4.2005 08:46:44 | 只看该作者
<!--QuoteBegin-Gloria+08.04.2005, 09:38 --><div class='quotetop'>QUOTE(Gloria @ 08.04.2005, 09:38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emo&(y)--><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thumbs_up.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thumbs_up.gif' /><!--endemo--> 游侠真是个大字典!以后有什么想知道的直接问你好了,就算你不知道,你也知道那里可以找得到。<br />我早就想新开一楼,专门来聊聊佛教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可是最近一直没有时间啊~~<br />[right][snapback]540835[/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br />哈哈。过奖了。大家交流。有时间多聊,没时间少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6.2024 02:0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