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大长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原晋祠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2.2.2015 16:57:24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相比欧洲单调直观的皇家园林,晋祠的水系非常发达,道边有涧,石间有细流脉脉,如线如缕;草丛中有波光粼粼,如锦如缎。这么多的水,又不知是从哪里冒出的,叮叮咚咚,只闻佩环齐鸣,却找不到一处泉眼。' x- c! [3 O! x2 J9 y
    ; G" N$ }9 l+ c2 x

+ ~* _7 K% b+ |: g; P4 _) H2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2.2.2015 16:57:52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水源不是藏在殿下,就是隐于亭后,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善于变化的设计理念。当年李白至此,曾赞叹道:“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泻翠娥。”你沿着水去赏那亭台楼阁,时常会发出这样的自问:怕这几百间建筑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
# F4 F7 r+ U8 V" j   
# I3 c, R2 r" U" H4 g$ x9 ?  H( U. n4 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2.2.2015 16:58:13 | 只看该作者
            清石流,玉栏幽。                 7 _" O% b' p) a/ r$ K, @
                         暮暮朝朝问去留,长生萍最愁。                 
2 J+ N2 Z  a$ t        归时柔,去时忧。                 
6 r$ L6 a5 [6 U4 P, b- d7 P; ]        落魄江湖难老休,此生不系舟。                  / H0 f1 }" P9 H0 L* t4 |8 q
        读着吴伯萧的句子,从“难老泉”向前走几步,有水潭叫“不系舟”。水潭四周用汉白玉低栏围成船的样子,因此得名。潭水冬温夏凉,寒天水汽蒸腾,象云雾一样。水面有浮萍,谭底有水草,都冬夏常青。长长的水草随着流水波动,象风吹麦浪,荡漾起伏。有人题诗说:“涓涓难老泉,分流晋祠侧,中有长生萍,冬夏常一色。”9 [; h) R) M7 H, H" g6 {4 J9 C4 p
    $ [5 u. o+ ]  j' D; g2 x

( g# {9 ~1 J/ J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2.2.2015 16:58:34 | 只看该作者
       对越坊建于明万历年间,属功德牌坊,“对越”二字由明代著名书法家高应元所写,为晋祠三名匾之一。对越二字出自《诗经*周颂》中:“秉文之德,对越在天。”对,为报答,越,为宣扬,意为报答宣扬祖先的高尚功德。“对越"二字,整饬遒劲,宛如山岳嵯峨,棱角峭丽,不可揣摩。被列为晋祠三大名匾,被誉为是雄奇之笔。    8 W4 Y5 f  Z* f( c
9 r/ L6 Y4 g" Q2 k' s! 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2.2.2015 16:59:04 | 只看该作者
            献殿为金代建筑,是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献殿建筑结构简单,不弱不费,是我国唯一的殿和亭结合的建筑,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2 H' r3 ~& q' j4 E" j& x
    # v' I9 B) z5 p; J. d' F

( ^; g: v( B0 g3 y3 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2.2.2015 16:59:15 | 只看该作者
            上到悬瓮山上取一张全景,除了舍利生生塔之外,最惹人注目的建筑就是晋祠的主建筑了。
9 g) @" `3 P. K   
5 Q9 e% C! y8 F- R  J
, o2 G" c: y# s( n" u7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2.2.2015 16:59:32 | 只看该作者
            晋祠三宝中第一宝就是进入主建筑之前会看见的这鱼沼飞梁了。古人以圆形为池,方形为沼,此方形池中多鱼,所以取名鱼沼。至于所谓“飞梁”,本着“架桥为座,若飞也”、“飞梁石磴,陵跨水道”的说法,这是晋水的第二源流,沼上架十字形板,桥沼内立三十四根约30厘米见方的小八角形石柱,柱头卷杀,柱顶架斗拱与横梁,承托着十字形桥面,具体做法为柱上交以着柏枋,上置大斗,斗上是十字相交,乃以承接梁、额,这就是飞梁。
: R5 F/ W- Z9 t* n    - _0 ^' s- H% T, I8 k

/ l: c9 Z+ X. W+ R2 F" x& b&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2.2.2015 16:59:59 | 只看该作者
       圣母殿据说是为奉祀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亲邑姜所建。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年一1032年),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瓦剪边,殿高19米。   
2 @# E+ q6 V) R: x' o, Z8 s' {) e5 _: v' k: E;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2.2.2015 17:00:10 | 只看该作者
            殿四周围廊,前廊进深两间,极为宽敞,是中国古建典籍《营造法式》中的“副阶周匝”制实例。大殿檐柱侧角升起明显,给人以稳重之感,殿堂结构为单槽式,即有一排内柱,殿四周除前廊外,均为深一间的回廊,构成下檐。殿内外采用“减柱法”,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梁架,扩大了殿内空间。圣母殿基本上遵照了《营造法式》的定制,表现了北宋的建筑风格和审美意识,为我国古建国宝。$ U$ J* ^7 s- A& N
   
& a* `% j/ \, r/ a3 \  j7 \5 X
7 p) u' X5 A. w! O  r  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2.2.2015 17:00:31 | 只看该作者
            晋祠三宝中的第二宝就是宋朝的塑像。圣母像的座台背后有墨书元右二年的题记(公元1087年)。这堂雕塑完成于元右二年当无疑问了。这时正是北宋人才辈出的时代,司马光、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范宽、郭熙等等都在此前后活动着,而晋祠又早就是名胜之地。圣母端坐木制神龛内,风头椅是,凤冠蟒袍,神态端庄。圣母前面这两位宦官大概是负责传令的;他们的身姿微微倾向圣母,双目侧斜视,生怕听漏了一字半音。3 w6 I! w* f2 c- O$ X3 S# z6 t8 b# k
    " V4 U7 x$ u0 a8 g3 n) n
( E& Y3 D: q% o" C8 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4.7.2025 04:30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