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祖国在召唤,人民在召唤!”------- 一九七四年,年仅十八的金弢,于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中毕业。为响应祖国人民的召唤,打起背包,告别父母,离弃城市,来到浙江,桐庐、儒桥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打成一片,为时三年,直至文革结束,77年考入北外。 《叶儿救儒》是作者为纪念不曾忘却的知青生活,为怀念朝夕相处的山村社员,为思念当年与之生息与共的“儒桥村”而作……6 I, @: N) @- {% [* g. m5 i3 } ( u9 @- B5 p# x! [" J8 k8 H 3 j* [+ T* f% E) t) o; a# s" l+ e! p3 l1 [5 O 本文作者金弢先生于浙江省桐庐儒桥村 : B* B; a8 ^* X7 Y / j0 Y% I2 R* |3 ]- N- v, x$ W |
这篇《人间家事》—— 叶儿救儒,有种民间传说被新编的味道。 |
bc305baf214c15427abb0e.jpg (89.05 KB, 下载次数: 35)
儒桥
timg.jpg (64.67 KB, 下载次数: 26)
儒桥
u=3507252450,1969064515&fm=27&gp=0.jpg (46.91 KB, 下载次数: 38)
儒桥村
也有中文版的《老黄求爱》,请一读。4 `) h. r/ @* T. T( ` |
一绿 发表于 25.2.2018 21:326 A8 p% c$ G S 也有中文版的《老黄求爱》,请一读。 |
值得细读的文章。 |
本帖最后由 惊涛骇浪 于 23.2.2018 17:11 编辑 班景 发表于 24.1.2012 00:24( Z1 ^* W9 l/ p& e2 x) X 别的: 隔壁二叔特能生孩子,一生生了八个。 隔壁二叔特能生儿子,生了八个孩子全是儿子, ........ —— 惊涛骇浪。 |
回忆一下往日的经历。, `& G! z9 }$ h/ g |
班景 发表于 24.1.2012 00:24) R' T0 I) @$ w" V% ^4 q6 W/ T 这是一代人的经历,是不能被忘却的。时值假期,闲来一读。 惊涛骇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