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韩寒批巴金、老舍的事情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地,忽然想从自己这个普通人的角度谈谈一些感受。文学书籍我读的不多,但是巴金和老舍的作品还是拜读过一二,当然还是上高中的时候读的了。巴金的作品我只读过小说《寒夜》,当时给我的感觉是不是很想读下去,但是由于是名家,我总想知道自己和这位作家的差距到底在哪里,于是就硬着头皮读下去了,记得读完以后感觉很压抑,这篇小说在我记忆里种下的只有3个字“结核病”,以后再没敢拜读他老人家的作品,也许我怕得“传染病”吧。至于老舍的作品我只读过他的一些散文,具体什么名字我忘了,在我心里留下的只有感受。老舍的散文让我读着很舒畅,文章语言不浮躁也不过渡装饰,很清淡让我喜欢,我觉得散文就应该给人留下这样的感觉。% Q0 r7 j% b( z
至于韩寒,我只读过当初他参加什么作文比赛获奖的那篇作文,名字依然被我忘记,没办法我的记忆力就是这么差,给我感觉他作文里有太多钱钟书的影子,也许他钱钟书的作品读太多的缘故。韩寒也一直提倡青少年多读钱钟书的作品,他自己也是钱钟书作品的受益者。没错,钱钟书的作品的确很耐读,读他的作品是需要绞尽脑汁的,也确实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但是我觉得作为青少年去读太累了,而且会让自己的思维变得很老到甚至乱套,如果一个人还没有什么经历的时候就去拜读他老人家的作品只能贪多嚼不烂,营养过剩的。韩寒出的书我至今一本也没有读过,不是不屑读,只是觉得一个只会从别人的作品中学习经历的年轻写手还不足以能成为一个好的作家,也许我会去翻翻他几年以后的作品吧。& a) _! e- c' k, z5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