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才海归项目”纽伦堡信息发布会的台前幕后(首页更新全程图片及文字)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13.11.2008 11:29:13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原帖由 Benghazi 于 12.11.2008 22:50 发表 ! b, ], f5 v9 {: a' q& D+ P
但是整个实质准备阶段为时两周,其中辛酸令人无言以对。* c7 }8 h4 n( I# ?: A7 p2 J
在中国人群组织中活动有几大特点,这次依然不例外:
0 @; x! L  I# C
& S5 B, t/ p- O5 q3 z" u5 {! R一 缺乏报到意识。即按时报名,按时转帐,按时前来。50个名额,报名的超过70个,但是有很多前面报了名但是不转账,不得不放弃的;也有拖拖拖迟迟不能决定的;更有说好了转账报名,最后提前半天给你一个短消息,说对不起byebye的。
6 y% @9 }$ o# [+ x4 q5 T, ?: N6 v所以对今后组织者的重要提示:试想一下,如果不提前转账,会怎样?肯定报名80人,最后来了40人,然后还有几十人是没报名直接冲过来的。1 ]' w9 q9 I) R6 e4 U
但是很让人欣慰的还是,大多数人,反应迅捷言出必行,让人感动。
/ {1 q. k/ ?$ ]; u/ k$ o1 g( Z/ X" f  c6 ^
二 不喜欢详细阅读相关信息和通知。现代人要么惜时如金,要么是不喜欢看超过三行以上的字。其实我们写的须知和信息,并不都是套话,都详尽的概括了最基本的必须要做和知道的事情。可是依然很多人,来问比如要穿什么衣服啊,到底有什么流程安排啊诸如此类。。。。让人差一点叹息,我将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更有甚者,写信要求报名,我们回信说请填好报名表寄回学生会信箱,有人回信:请问学生会信箱是什么?。。。。几乎昏厥,后来咬着铅笔写下,就是这里please。1 [1 r' S% U" R2 T( ^6 j+ Z
( F/ ?( b* Q4 s/ b
三 不习惯事前给建议proposal  如果把听众作为customer来看的话,问卷调查其实最想知道的就是我们这个信息发布会到底干些什么大家很最感兴趣。但是,在对活动的建议一栏基本没有看到充分的实质建议。。。但是,在事后的反馈表中,确实也有不少有用的建议,比如针对最后的吃饭Networking环节,应当设计更多活动等等。。其实这也是很多在中国工作过的项目经理经常抱怨的,在中国公司中开会时问大家有没有要补充的,建议的,人人都不吭声;一旦真的开展,完成了,遇到问题了,一个又比一个诸葛亮。
+ \8 m7 [) r7 l这到底是文化问题,还是习惯问题?很难说。

, I5 R( k* D) p( q$ J( v# }听幕后的故事本来有意思,但是这段话让我觉得很不合适。既然知道这是一次公关活动,既然知道来的听众应该被当成Customer,就应该知道Customer是老大,你只能去适应他们,而不是去要求他们。抱怨,叹息有什么用?咬着铅笔回答,就是这里please,都是应该做的。
9 ^2 O; w: O8 N& B) k$ K+ S这跟是中国人还是德国人没有太大关系,跟文化有一定关系,但是最重要的,这都是市场/客户关系的范畴。
! C  I! ^7 d8 R0 ?9 a" i% U" c/ u& Q* _3 }
针对最后一点,要知道有一句很经典的话: People don't always really know what they want. 所以,事后提意见而不是事先提建议,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呢?, m+ _# J3 H* }

- Q; F& [. \( w- u9 X6 ~; f0 {[ 本帖最后由 Luft@de 于 13.11.2008 11:3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13.11.2008 15:33:36 | 只看该作者
楼上不要急嘛,后面还有两个部分,等大幕全启了再下结论亦不迟。' o4 W- C* |5 A. v

# O8 {, X3 N" H3 _+ |- a楼上讲的还是很有道理,不过有点过时了。现在的市场操作,已经不仅仅是80年代顾客即上帝的思维了,customer也要push,因为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提高,全球化进程和产业细分化的趋势,这年头已经没有人是单单一个customer的角色了,今天你是顾客,转过身来人家也是你的顾客,你也有自己的顾客。: ?, }5 i, Y6 t' s+ t
所以更强调换位思考,加强角色沟通。) A7 q  s3 h$ X2 y

: t! I+ g! X- M$ W2 h- t3 Z) _另外从沟通的角度讲,抱怨也很正常,抱怨也是沟通。不说出来大家怎么增加互相了解?组织团队需要反馈,用户也需要倾听,需要反 反馈。这就叫Re-feedback。
0 H3 y$ v/ T+ U8 T: c" u- f/ @$ `6 n' i0 a
再退一步讲,组织活动毕竟不是推销产品。其实组织团队,嘉宾,观众都还是一条战线,有共同的目的就是让信息更加畅通,彼此了解。所以还是一个Team,不过角色不同。因此 事前建议> 事后提意见>什么也不说,这依旧是一个美好的期望,并非不能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13.11.2008 20:22:20 | 只看该作者
7,8,9楼全部更新完毕,有精彩照片和文字叙述全过程。
% B7 Q6 E! X1 d  q
- a9 P8 U: O6 j3 w0 l如果反响好的话,可以稍后再上其中演讲材料进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13.11.2008 22:0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Benghazi 的帖子

确实如Benghazi所说,和陌生人说话确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举个自己例子,那天晚餐的时候,旁边一桌坐了一位教授和一位美女,我却缺乏勇气去自我介绍并认识一下,自然也就失去了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不过通过Benhazi的总结似乎体会到,外国人在举行类似聚会时,通常大家都站着围成几个小圈的一些好处,一来便于走动,二来停下来参与讨论或离开讨论时不会显得太突兀。当然这种整晚闲聊的方式也不一定适合中国人。& e- X) \# t+ c0 u
$ m: \2 s. B% c" ^
谈一个不成熟的构思作为建议: 比如说学生会定于2008年12月25日晚在Hotel am Central就某一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和辩论。(话题可以通过网上有奖征集)。鼓励大家事先在网上进行充分的讨论,学生会根据网上讨论的情况将观点类似的人群分为几组,列出名单,每组都征召一名发言人。发言人可以在活动举办之前组织组员聚在一起进行讨论,准备Präsentation。活动当天,大家正装出席,先由每组发言人以Präsentation的方式陈述本方观点,随后有序的进行讨论和辩论,学生会作为组织者记录下大家的观点,以便进行总结发言。最后与会者人手一票,选出本次讨论的最佳个人及最佳团队,学生会给与小小的奖励。会后利用晚餐时间重新抽签分组,组织一些以小组为单位的智力加体力的有奖比赛。。。2 Y" g2 Y$ E+ ]

1 Q- L& |! T' E6 z类似这种Teamarbeit的形式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让大家互相认识与交流的目的。当然纸上谈兵总是很容易的,要举办一次成功的活动需要很多人在台前幕后付出很多艰苦的努力,所以更是要衷心的感谢本届学生会一年来为大家组织了这莫多丰富多彩而有意义的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8 09:33:39 | 只看该作者
谈一个不成熟的构思作为建议: 比如说学生会定于2008年12月25日晚在Hotel am Central就某一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和辩论。(话题可以通过网上有奖征集)。鼓励大家事先在网上进行充分的讨论,学生会根据网上讨论的情况将观点类似的人群分为几组,列出名单,每组都征召一名发言人。发言人可以在活动举办之前组织组员聚在一起进行讨论,准备Präsentation。活动当天,大家正装出席,先由每组发言人以Präsentation的方式陈述本方观点,随后有序的进行讨论和辩论,学生会作为组织者记录下大家的观点,以便进行总结发言。最后与会者人手一票,选出本次讨论的最佳个人及最佳团队,学生会给与小小的奖励。会后利用晚餐时间重新抽签分组,组织一些以小组为单位的智力加体力的有奖比赛。。。
# V1 p( s+ X5 G: }, L) R+ a

3 P, j" _2 F7 I6 z" p0 j这个建议构思很好,完全可以尝试去运行一下。( D3 {1 [6 D6 H- E3 p! l
1 U3 z3 K; F7 d5 @. l, x0 \
不过在这段话里,我们看到有一个词频频出现:学生会。共出现四次,全部都是主语。
% @' @5 L* e8 i/ y4 [$ j, l% k/ ?1 r' U5 G, t& ~; s
为什么有很多好的建议,大家在提出的时候,都是说,学生会应该怎样怎样,而不是首先说,我想怎样,我们应该怎样。7 b: N+ P  A- X9 ]5 F& \( S/ z

7 A) @, y9 ]+ i$ P& s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想法,只可能自己去努力实现,而不是交给别人或者一个组织。何况学生会其实也就是身边一个个普通人组成的,并不是一个什么“权威的”或者“无所不能的”组织。" W+ F" ^7 U8 W0 {# {

% s: J: P( Q9 v- l- Q: S本届学生会将于11月底到站,如果有很好的Idee的话,不如参选学生会,自己加入一个团队去影响实现一个Idee。其实学生会也一直欢迎比如yhuang这样勤于思考也勤于表达的人,像本届学生会的很多成员一样,因为要实现一些自己的想法来做出一些事情,实现学生会这个词的原始意义。
/ Z8 u) m  F, l! g( u$ E6 ]. y+ W. t; {
) c$ [' o/ p% |% q. n/ @; x其实,如果真的能够做到每一个纽伦堡的学生学者都视自己是“学生会的成员”,也许就不会再出现那么多“学生会应该怎样怎样”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14.11.2008 10:56:1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非常好,一个学生会能够花这么多精力做实实在在的事情,非常难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14.11.2008 11:59:55 | 只看该作者
只可惜,里面有为博版面说谎骗人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14.11.2008 12:2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14.11.2008 13:4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纽伦堡学生会 的帖子

希望这位代表学生会回帖的会员发贴之前斟酌一下自己的措辞。  N  ~( q; u+ R9 @, J/ A1 M
我本是善意的响应学生会的号召,为学生会的发展献计献策,结果却得到了这样一个回帖。5 f7 o1 e9 T1 u2 n$ c+ h& [$ l0 [% I3 H
1.我既然是给学生会提建议,组织语言时当然是把学生会作为主体。
6 e! R7 r7 c7 G+ X" X2.我觉得大家之所以有好的而不愿意提出来,可能就是怕落得我这样的下场。
8 d! i9 Y! d, y3.没有人在临渊羡鱼。我只是在尽自己所能提供一个建议。2 c% ?2 h3 M0 K0 ^4 v  x( H& X
4.我在一直在努力实现我的理想,但是这个理想与我是否加入学生会以及是否可以成功的组织一次活动毫无关系。+ M4 `/ K- n  P# G) k
5.把学生会视为“权威“和“无所不能的“组织的人是幼稚的,而认为这种人存在的人更是可笑的。
. G2 R" X. ^) x$ i* Z. \) B* R; ]6.我承认自己勤于思考,但是我并不勤于表达,因为我只在必要的时候才会表达自己想法,它只占我全部思考的一小部分。发上一个贴是因为被学生会一年来做的大量工作所感动。
6 f1 r, G# a6 L2 Z) k7.我给学生会提建议就好比给政府提建议,我并不会把自己视为“政府的成员“,而且退一步讲,是否是“政府的成员“根本不应该成为我提意见的前提。
) `, Q4 R" p/ W/ I; p; q9 M; W; q( w8.我希望学生会可以组织更多更有意义的活动,作为个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认为积极的献计献策已经尽到我的责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14.11.2008 14:2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0.5.2025 17:5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