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终于开了0 H4 j6 g- o: t3 I8 B! h
陈 琳(汉堡)
8 @% w" J3 m1 @ Q( B
8 F7 Q, n- {6 r/ l# v我家的黄桷兰终于开花了,小小的花朵,一天还是能开那么几朵,让我满心欢喜。有花开的日子对我已经久远,虽然这株花买来到的时候就带着花骨朵,但还是与我辛勤浇水分不开的,真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B! A! T3 _* K
# d$ p# P/ P2 {: X我家的黄桷兰虽然瘦小,花香倒也浓郁,微风吹过,阵阵花香,伴我入眠。虽然它的香味没我喜欢的茉莉清爽,虽然它的花瓣没楼下人行树上的黄桷兰肥厚,但我舍不得摘取它,让它自然的随风而去,真的是落花无情,人有情。# e: g2 L/ c7 B m) L1 u/ Q' g" Q
, ^) F' Y7 u+ e/ h0 M% k
与黄桷兰作伴的还有几株长青植物,它们是最适合我这样的人养的:不掉叶子,就不需要清理;生命力顽强,就不怕我冻着它,干了它;不开花结果,就看不出长得瘦弱;不需要收获,就不需要我施肥……就这样在我的地盘上懒懒地长,日复一日,就像童年我家庭院里的动植物……
; m+ x7 m# z' O9 J
' R) v! J8 x+ L我小的时候,住的是一个独户大庭院,在城里拥有一个可以养花养草养猫养狗的庭院在那时候就算得上奢侈了,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更是难能可贵,但我确实就曾经拥有那样的幸福,只是可惜了那些动植物,在我的手下,就和现在的黄桷兰一样:瘦瘦弱弱的,矮矮小小的,严重的营养不良。因为那时候的我,只懂收获,不懂耕耘。3 O% i& G0 Y& h! K6 L; o
我家的庭院比一个篮球场还大,一半是水泥地,一半是土,边上是天然的竹子,成了围墙,院子里可有好多吃的了:葡萄、桂圆、枇杷、桑葚、甘蔗、葵瓜子……4 p/ O: x& x3 e9 ^' J
* O8 k: V; e2 u& q# e% o/ `" f在我记忆里,我家的桂圆好象就只挂过一次果,还那么少少的几枝,肯定是竹子遮挡了阳光,无人管理它,当然也就得不到果实了。虽然它只作那么一次贡献,但味道实在不敢恭维,肉薄薄的,米子大大的,味道淡淡的,就算是这样,我还是年年盼着它能挂上几枝桂圆,不过,还是没能盼上。5 T! h: V- X# f
& S2 F2 I, K& Z4 @
最让人回味的,是那酸葡萄,到夏天最炎热的时候,就是它成熟的时候,那葡萄可不是吐鲁潘葡萄,也不是良种葡萄,是地道的土葡萄,想吃它的时候,味道可长了。先得找来高凳子,小心的爬上半截矮墙,顺着墙爬到葡萄架边,看着一串串葡萄,却只能摘到身边的小部分,那心里着急的滋味可想而知,问题是那一串串葡萄还不是整体成熟,今天变紫其中几颗,明天再变紫其中几颗,让你边吃边盼,盼着父母午休,好去爬墙,盼着太阳小点,不那么晒人,盼着整串整串都熟,好一下摘一串……但不管再辛苦,吃着那酸葡萄的滋味,可还是享受的。只是不明白,父母搭的葡萄架怎么就非要和墙那么高,他们就没打算摘来吃吗?& R8 N, R5 ^' x2 \5 P" Y2 t6 C$ X, F
6 l$ p5 G. w& D7 p* F
甘蔗和葵花子是最简单的事情了,举手之劳,就可以坐收果实。把吃剩下的甘蔗埋在土里,埋下一截,就可以吃上2.3根,虽然还是细细的,但也很满足,自己种的,就是不一样。葵花子也一样,留下那么几粒做种子,丢在土里,那么一点点小叶芽,就变成后来的大花盘,再变成后来的黑黑的瓜子。哦,不对,我家的瓜子就没黑过,还是灰色的时候,就被我从边上一圈圈的守着吃掉了,最后就是一朵葵花花瓣,外加中间一小圈最后成熟的花蕊,靠边的瓜子早没了,呵呵。, Y# s! w% v* B0 O/ I
0 |1 A6 R5 g' F8 l; W6 b
我家的枇杷顶端优势最明显,就在那顶端,被大量叶子遮住的地方长十几颗枇杷,怕被我吃了,总是遮掩着,但怎么着我也能闭着眼知道哪颗枇杷快成熟了,早就准备好竹竿伺候着呢。最好吃的还是这枇杷,顶端的就是最好的,味道比现在的良种都良种,难怪我老公他们一群男孩子,那时候就对我家枇杷垂涎三尺,要不是我外婆厉害,哪还剩我吃的,不过他们偷吃了就忘不了,一到那时候,他们偷了公家院子里的核桃树,就候着我家的枇杷了。现在我在网上“偷”菜,他连看的兴趣都没有,比起他那时候真偷,现在我每天“偷”N次,对他来说,都是小儿科了。! ~7 g- }- Q% Q A: J/ l
2 w d. h( v! G0 I- ?8 m最有趣的当数吃桑葚了,我喜欢坐在那几棵桑树上慢慢享用,摘一串,吃一串,没人和我抢,因为我外婆给那些孩子都说过了,它是蛇爬过的,但我就不怕,因为那味道真浓,酸酸甜甜,我最喜欢。常常外婆叫我吃饭了,我还在树上吃着呢,当然不敢吱声了。但回家后,不听话的证据明摆在嘴皮和舌头上,外婆就会说:“告诉你那不卫生,不准吃,告诉你有虫爬过的,你还吃,告诉你……”,这时候我就该跑了,不然我会被抓住,屁股上少不了挨几下,跑到院子里,围着石圆桌转着圈跑——来呀,你抓不到我!
) u' w$ x1 w$ b- `8 X+ f( ?6 Q6 c G% O6 {* z/ a0 Z0 `
这么个生态植物园,当然少不了生态动物,小猫是应该有的,小鸭是应该有的,蚕子是应该有的,小狗是应该有的……应该归应该,可就是没小狗,我很喜欢狗,可我不喜欢它掉毛和有味道,我现在明白,为什么没喂狗,那时候要有狗,我老公现在还能不少胳膊少腿什么的?+ N- a+ B, }+ u1 [ J
5 p4 H$ T3 k+ L* a6 Q" u! B
猫咪是喂得最多的,虽然一次还是只喂一个,但我喂过很多个。我自己都觉得奇怪,门卫的猫咪那么多年后,还是那一个,我家的猫咪,怎么就象轮岗一样呢?桑树下面有好多条猫咪的遗体,每次我都痛哭一场,外婆过几天又象变戏法一样抱回来一个,虽然不是黄的就是灰的,总不是我想要的纯黑的,和纯白的,但我还是又高兴的喂它了。我家的猫咪特聪明,我放学回家,它可能有六感觉器官,可以穿越十多户人家,老远的就飞奔过来,总在食堂那截路上接到我,然后就在我鞋子上磨蹭,跟在后面回家了。( s1 ] p6 {8 o/ u0 [. n& D
& `6 M, [4 {1 P; g4 r6 H1 A+ k小鸭子就不用说了。院子里挖了一个小水池,那时候我走那边上,总怕掉下去,现在想来,一脚我都能跨过去,那个地方,就是养鸭子的。里面喂的肯定不会是鱼,要是喂了鱼,不是我,就是我的猫,都会把它捞上来玩,只有喂点蝌蚪什么的,还就是一点浮萍,鸭子在水里,还算得上一幅鸭子戏水画卷。
" j W2 u( [; S6 D& d2 m$ i4 j) e2 T1 |6 L( c6 G
从头喂到尾的,就数蚕了,从孵化到变成飞蛾,有几个同龄人,能和我比?我家那桑树可是养蚕的保障,你说,我家能少得了那个动物吗?
4 |) f- u3 D( E& e. h, h# o8 l9 C; j" W
可惜了,人往高处走,也往高处住,楼房是越来越多,我住的也是越来越高。可有谁知道,我越来越留恋的,还是那总留有遗憾的庭院。3 ~7 A O; G; @$ `: X1 D' P& ]
" y1 H: f: ~4 m8 C& u2 P谨以此文献给60周年国庆,纪念我一串串“小脚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