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一个帖子,很适合描述当前的一些人。
# ?0 Y f$ S; E“长舌妇”人们习惯用于比喻农村里喜欢背地里说人长短、唯恐天下不乱的农妇。' v1 d# h9 i5 ~8 |8 N
实际上这种定义范围太狭窄,涵盖面十分不足。
" M- S; |: d# v) t) d- x “长舌妇”是一种人的生活现象,不分男女性别,不分阶层。这种现象辐射到互联网上,即可称之为“网络长舌妇”。
9 Z7 n5 W" w. z, }5 ^7 ]& E “网络长舌妇”是一种心理病。它并不会因为你是教授、官员、专家学者等就意味着你不是“网络长舌妇”。6 B# K: x9 I0 x& ]0 b2 k' c5 @
常规来说,“网络长舌妇”有如下几种征象,了解后这有助于网友们来判断、界定。) D1 b1 }) B+ X1 b+ P+ q- n
& @7 J% [9 z% v A “网络长舌妇”喜欢说别人长短,他们围聚到一起时,很少会涉及正经话题。不是东家长、西家短,就是某人好、某人坏。; k+ b6 B, u. ~6 H
5 U0 P' v0 u* d1 ~& u
B 喜欢嘲弄、讥刺他人,以此来证明自己的高明和正派。
4 f. h" {' d. }7 I7 ]
) G* Q3 \7 K: t; |+ ~0 k, k0 P C 喜欢扎堆,争相以取笑他人为乐、以显示自己的智商优越或者说知识丰富、理论正确。这源于他们的个性特点——容易找到相互间的认同感,从而使自己感到实力强大,真理在手,胜券在握。他们惯于以取笑、羞辱他人为能事,每当聚集到一起时,就会争相表现,一个个跃跃欲试,纷纷争抢着表现自己的“能力”。这会导致他们一个比一个更刻毒,而在自己的虚幻想象中,容易把这一种极其污秽的行为举止,当成是自己能力的表现。从而会变得越来越刻毒,以至于最终不识“羞耻”。4 d, R! \7 a$ F% A- G6 z4 \; k
4 N3 S0 D, `7 L I" A# h S
D 讽刺与嘲弄的前提是“与人为善”,常规来说,这被局限于“幽默范围”之内。但“网络长舌妇”们不是。他们把攻击、羞辱他人当成是幽默俏皮,从而对自己的这种做派洋洋自得,津津有味。一天到晚浸淫于这种攻击辱骂中,乐此不疲。他们永远分不清讽刺幽默、机智俏皮和粗俗浅陋、廉价戏弄的分界线在那里,这导致他们在批评他人时,永远处于一种亢奋的攻击状态中。从而长期陷入在一种自得其乐的病态心理中而难以自拔。
/ t* G$ u6 ], b4 A- U8 H8 Y% O5 @ 2 i$ T5 l0 e% d5 ~0 `
E 受虐心理。“网络长舌妇”们尽管天然具有攻击性,一贯以攻击他人为乐。但他们本能中有一种受虐心理。每当遭受到对方哪怕是一点点反击时,就会感到自己受到了伤害,哭天抢地,到处喊冤诉说。煞那间就会把自己当初肆无忌惮的攻击、羞辱他人的行为忘得一干二净,装的自己像是一个圣洁的少女一样,受到了莫大的屈辱和不公正待遇。因此,喜欢喊冤,也可以列为“网络长舌妇”症状之一。
! t1 V; b0 E. H& l% ?
# z! C5 R+ }1 F, S- }5 t0 K F 喜欢装正派、装正直。这大约是出于一种本能吧,“网络长舌妇”最喜欢的服装是“正义”。因为一天到晚浸淫其中的原因,他们往往会当真把自己认为是“正义的代表者”,无意中会喋喋不休地反复絮叨自己一腔正义、满腹良知。一个个给人的感觉都像是雷锋附体,文天祥转世。当然,唯独正义和慈善需要他们掏腰包时,他们一个个就土遁了,煞那间不见踪影。$ ~; I" S( M# q$ l1 u' L: `
% B0 u( E) e& `9 M: S1 Y* }% l
病因:玩世不恭,心理阴郁。什么都不信,唯独信自己。因为无自尊,所以从不知道尊重他人。1 ^8 f8 }) C1 g( J# H; X
药方:目前尚无良药,正在研究中。正如前人所言: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