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楼主: 大长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木兰陂千年悲歌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6.3.2015 01:21:01 | 只看该作者
  堰身在工程结构、砌筑技术方面更有其独特之处,整座均用花岗岩条石分层交插砌筑。闸墩顶面用长3.1米、宽0.9米、厚0.4米的巨石压顶,每块重2吨以上。墩后末端,竖埋一支断面为0.45×0.45米的石柱(俗称将军柱)钳入闸底,在石柱两侧凿有凹槽,再围护条石“钩锁结砌”,形成整体。闸墩下游还埋设2~3根尺寸较小的石柱加固。为减少激流的冲击,确保闸身稳固,一座座闸墩朝向上游的高度只有0.7米,至墩尾其高度才有2米。从堰闸坝闸墩处的横剖面图(1986年钻探资料)看,形状犹如梯形重力坝,闸底特别加厚,靠上游厚2.5~3米,偏下游处厚2米左右。上下游坦水起端也与闸底同厚,而且从闸底至下游坦水一律使用大条石成台阶式纵向迭压铺砌。条石长度多在3米以上,也有块重3吨多的5米长条石。在堰闸坝中段下游处,布设两大块加厚的舌状方形护坦,各长13米,宽8.5米,厚2.2米,用来加强消能,增加陂体稳定。
2 R0 g3 g; {; G9 T0 K3 d3 _$ s1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6.3.2015 01:21:14 | 只看该作者
  远远望去,下游的河床竟是一片泥泞,污浊不堪,和近处的高楼形成鲜明对比,叫人心寒。钱四娘一个弱女子的身躯投入了波涛汹涌的木兰溪,当年的何等悲壮,换来今天的蒲阳儿女如此漠视环保,如若她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7 Z% T! l% ^7 l! w2 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6.3.2015 01:21:26 | 只看该作者
  1958年,在陂附近兴建架空倒虹吸管工程,引东圳水库之水到沿海地区,使木兰陂大大提高灌溉、排洪能力,灌溉面积从原来的15万亩,增加到25万亩。

+ W7 [8 ~4 d) r0 h& H/ D6 c- Q2 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6.3.2015 01:21:42 | 只看该作者
  就这样在木兰山脚下横穿了千年木兰溪。这巍巍丰碑给莆阳大地带来永恒的春天。这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总是那样撩人心旌,那样引人深思。
  F4 ]( y) X& j7 @  E" 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6.3.2015 01:21:57 | 只看该作者
     南端建有迥澜桥进水闸。整个南洋渠道大小沟渠原灌溉102村。它由6姓14大户毁私田开挖的,随后这些人又倾家资,并募捐,共得钱7万余缗,建成洋埕、林墩、东山陡门(排涝闸),和东山石涵1所、东南木涵29口,解决尾泄问题。
; `( `* s2 c3 ^3 y- 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6.3.2015 01:22:08 | 只看该作者
  勤劳聪明的祖先用他们的双手改造了自然,造福着后世子孙。然而这块碑能站几年?

6 X# C1 O: f: ^# 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6.3.2015 01:22:21 | 只看该作者
 新鲜的韭菜就放在路边,苍翠欲滴,十里飘香。
7 E! D! a" `8 L  o6 u& a) 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6.3.2015 01:2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6.3.2015 01:22:44 | 只看该作者
  走着走着竟然又下雨了,这回不比之前,三轮车小轿车开过泥泞的村道,烂泥溅了我一脚,鞋子是几乎报废了,后来去步行街展示中心就因为这被保安拦着不让拿地图。
* B% E# Q$ W( D6 w* ?: 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6.3.2015 01:22:51 | 只看该作者
  走着走着竟然又下雨了,这回不比之前,三轮车小轿车开过泥泞的村道,烂泥溅了我一脚,鞋子是几乎报废了,后来去步行街展示中心就因为这被保安拦着不让拿地图。

! _5 g5 B3 ^( L; 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5.6.2024 23:46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